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对格里尼奥夫及其著作《术语学》的内容做一简要介绍,指出其特点,即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系性,并提出《术语学》译本带来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格里尼奥夫 ,《术语学》,中国术语学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57-04
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 Own
—— Introduction of Crinevs Terminology Science
LI Haib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Crinev and his book Terminology Science.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features of Crinev's works and related inspirations to us, such as their frontiers, integr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systemic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rinev, Terminology Science, Chinese terminology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李海斌(1974—),男,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典学、词汇学、术语学。通信方式:[email protected]。引 言我国的术语学研究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术语学理论与术语实践工作与其他国家尚有一定距离。自20世纪70年初术语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国外成熟的术语学成果引介。如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主要代表作、著名术语学家隆多所著的《术语学概论》。
俄罗斯知名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概论》(1993),内容与语言学(更为确切地说是词汇学)关系紧密,其理论框架与词汇学理论框架大同小异,理论性则较隆多的《术语学概论》更强些。
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2008)与1993年的《术语学概论》相比,从目录上看几乎一致,只是少了《部门术语工作组织》这一章。2011年《术语学》(中译本)由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作为“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之一,目的是加强我国术语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一 格里尼奥夫及《术语学》简介格里尼奥夫,语文学博士,教授,俄罗斯国际信息化科学院院士,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医学术语与百科辞典学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第55届俄联邦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术语学研究所成员,国际外语教师协会成员。
格里尼奥夫是俄罗斯术语学界处于前沿的极为活跃的学者。他任教于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师范大学(1990年更名为莫斯科州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人文师范学院、波兰的比亚维斯托克大学。2008年出版的《术语学》就是他根据1978—2008年在上述几所院校的讲课材料撰写而成。此前,该书曾以《术语学引论》为书名由另一出版社出版。
《术语学》分析了术语学的研究方向,介绍了术语工作的主要阶段及其方向。该书适于语文系的大学生,也适合以术语学、词汇学、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专业的研究生和高校教师。
全书除前言与绪论外,共十三章。前言交代了《术语学》一书要完成的三个基本任务:阐释当代术语学主要的理论观点及已解决的问题;阐明术语工作的理论原则,总结术语工作的方法与手段;指出当前术语学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第一章指明术语学的主要对象是术语集,提出整理术语集的现实意义,起总领的作用。第二章介绍了术语工作的基本方向、内容以及整理术语的基本阶段。第三章阐述术语词汇的类型,着重介绍了术语的属性并对术语提出语义、语形和语用的具体要求。第四章至第十章主要围绕理论术语学展开。其中,第四章为普通术语学、类型术语学和对比术语学;第五章介绍术语学里的逻辑问题,指出概念系统化的意义和如何为概念科学定义;第六章为语义术语学;第七章为称名术语学;第八章为历史术语学;第九章为功能术语学;第十章为认知术语学。第十一章为术语词典编纂学,格里尼奥夫把它从第十二章应用术语学中独立出来。第十三章为俄罗斯与国外术语学史简述,包括俄国(包括苏俄、前苏联和现今的俄联邦)术语学发展历程的四个主要时期,并且简要地介绍奥地利—德国学派、布拉格学派、加拿大学派等。
各章有机地联系构成统一体,全书体系性较强。
二 《术语学》的特点简评1.体现其前沿性
术语学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向充分体现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一书中。书中关于对比术语学、功能术语学和认知术语学几个术语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具有前沿性,特别是认知术语学。
认知术语学研究术语在科学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术语和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常用作认知工具,即术语具有启智功能,格里尼奥夫称之为发现新知识功能。一个科学的概念只有在为其确定准确的术语后才有价值,该概念才能被运用。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先有概念才能形成判断,进行推理,作出论证。自然,指称概念的术语成为了思维和认知的单元。
术语聚合体结构的启智价值在于确立和使用术语的语义联想,拉近概念间的关系。术语的聚合结构主要指概念场和联想场。实际工作中联想关系则更为重要。这一点就体现了术语的启智功能。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术语通过其概念建立起科学的联系,这是一个创新。实际上,这与术语聚合体中的联想场有关。
郑述谱认为,术语的启智功能几乎就是创新功能[1]。其实,在高校开展术语教育其目的不单是传播系统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术语的启智功能进行创新教育。
2.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既注重术语学的理论阐释,同时又考虑到术语工作的实践需要,把术语学理论与术语实践工作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缘于该书一直以来作为高校术语教育的通用教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有利于术语教育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过度地强调术语的理论性或实践性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对比术语学与术语翻译之间关系的论述。
对比术语学是比较不同语言专业词汇的共性与个性,那么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术语集在不同语言中有差异吗?此类问题曾在2008年“第一届术语与学科国际研讨会”引起广泛讨论。“术语集棱镜下的科学世界图景:有无民族性?”[2]这与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民族的认知有关。对比术语学在指出指称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概念系统的不同语言的术语集共性时,着重指出差异,即民族性。需要指出的是,指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的术语所处的术语集往往不完全相同。“翻译术语时,译者要整体上对该领域的本族语和外语术语总汇有清晰的认识。因为单个术语的意义取决于所属的术语总汇,而各国术语总汇却通常不相一致。”[3]格里尼奥夫指出对比术语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价值,而且对比术语学是协调不同语言的术语和术语翻译的理论基石。在书中作者以对比术语学的理论为指导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翻译过程中的术语问题,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兼顾。
我国开展术语学教育已提到日程。在术语教育教材建设方面,考虑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黑龙江大学选取的也是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
3.体系性
术语学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而且它与许多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说,术语不单是术语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华劭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在观察、实验、研究过程中与之打交道的东西,简单说,就是研究的材料,属于本体论范畴;而对象的确定通常与某门学科研究的宗旨和遵循的方法有关,属于认识论范畴。复杂对象的某个局部、某个侧面、某种属性和功能都可构成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4]。
术语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如术语的语义、术语的称名、术语的翻译、术语的标准化、属于不同民族但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术语对比,等等。因此,从术语中抽取某一侧面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共同的对象物又把不同学科从对象抽取的某一方面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统一起来。这个统一体实际上是把共同对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学科的学科结构。“不应当把学科结构仅仅理解成该学科分成的若干分支,还应反映其带有普遍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以及该学科对象和对象物产生、发挥职能的主要规律和独特的规律性。”[5]
单从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的目录来看,实际上该书大体上体现了列依奇克所谈到的俄罗斯术语学学科结构以及术语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术语学结构大体是:以理论术语学为中心点,呈辐射状分布的是对比术语学、历史术语学、术语学话语理论、术语学史、应用术语学。术语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所呈现的特点是术语学与语言学(主要是指词汇学、语义学、构词学、词典学、翻译学)、逻辑学、哲学(主要指认识论)、信息学等。
三 《术语学》的几点启示启示一,开展术语教育,须撰写服务于术语教育的教材。一门学科正式登上大学讲台,是这门学科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术语教育的国家,也非常注重相应的教材建设。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就体现了术语教育的内容。这为我国高校开展术语学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丰富的教学内容。
启示二,须建立中国术语学理论框架。只要有了框架,就有了总的研究蓝图,接下来就可以一步步地来充实、细化。反之,没有总的理论框架,具体问题即便做得再多,也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已。框架简单说即为结构。俄国的术语学结构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得以充分体现,体系性强,为建设中国术语学理论框架的搭建提供借鉴。
启示三,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翻译为我国术语学术语的统一规范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叶其松博士完成了《术语学》译本中前言与书后的术语对照表。术语对照表不单是全书出现的术语的简单罗列,有很多是与现有其他著述中的译法和定名做了比较与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这对术语学术语的统一,对术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一个学科的名词术语的准确定名及推广,对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
四 总 结俄罗斯术语学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术语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鉴于该书所呈现的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系性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国术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并且从该书中有所收益,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值得推介。他山之石,是指“拿来主义”,是指借鉴国外术语学所取得成功经验,目的是少走弯路,避免同一问题的重复性研究,加快研究进程;“可以攻玉”是指结合我国实际,不能照搬,加快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郑述谱.试论翻译的词典学修养[C].// 第二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所作的报告.2011.
[2]Крысын Л П,Лейчик В М,Молдован А М,Шелов С Д(отв.ред.)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и знание.Материалы I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23-24 мая 2008 г.)[C].М.,2009:5.
[3]Гринёвгриневич С В.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M].М.,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Академия, 2008:243.
[4]华劭.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5]Лейчик В 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метод,структура[M].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КИ М.,2007:174.
摘 要:对格里尼奥夫及其著作《术语学》的内容做一简要介绍,指出其特点,即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系性,并提出《术语学》译本带来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格里尼奥夫 ,《术语学》,中国术语学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57-04
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 Own
—— Introduction of Crinevs Terminology Science
LI Haib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Crinev and his book Terminology Science.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features of Crinev's works and related inspirations to us, such as their frontiers, integr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systemic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rinev, Terminology Science, Chinese terminology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李海斌(1974—),男,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典学、词汇学、术语学。通信方式:[email protected]。引 言我国的术语学研究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术语学理论与术语实践工作与其他国家尚有一定距离。自20世纪70年初术语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国外成熟的术语学成果引介。如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主要代表作、著名术语学家隆多所著的《术语学概论》。
俄罗斯知名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概论》(1993),内容与语言学(更为确切地说是词汇学)关系紧密,其理论框架与词汇学理论框架大同小异,理论性则较隆多的《术语学概论》更强些。
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2008)与1993年的《术语学概论》相比,从目录上看几乎一致,只是少了《部门术语工作组织》这一章。2011年《术语学》(中译本)由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作为“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之一,目的是加强我国术语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一 格里尼奥夫及《术语学》简介格里尼奥夫,语文学博士,教授,俄罗斯国际信息化科学院院士,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医学术语与百科辞典学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第55届俄联邦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术语学研究所成员,国际外语教师协会成员。
格里尼奥夫是俄罗斯术语学界处于前沿的极为活跃的学者。他任教于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师范大学(1990年更名为莫斯科州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人文师范学院、波兰的比亚维斯托克大学。2008年出版的《术语学》就是他根据1978—2008年在上述几所院校的讲课材料撰写而成。此前,该书曾以《术语学引论》为书名由另一出版社出版。
《术语学》分析了术语学的研究方向,介绍了术语工作的主要阶段及其方向。该书适于语文系的大学生,也适合以术语学、词汇学、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专业的研究生和高校教师。
全书除前言与绪论外,共十三章。前言交代了《术语学》一书要完成的三个基本任务:阐释当代术语学主要的理论观点及已解决的问题;阐明术语工作的理论原则,总结术语工作的方法与手段;指出当前术语学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第一章指明术语学的主要对象是术语集,提出整理术语集的现实意义,起总领的作用。第二章介绍了术语工作的基本方向、内容以及整理术语的基本阶段。第三章阐述术语词汇的类型,着重介绍了术语的属性并对术语提出语义、语形和语用的具体要求。第四章至第十章主要围绕理论术语学展开。其中,第四章为普通术语学、类型术语学和对比术语学;第五章介绍术语学里的逻辑问题,指出概念系统化的意义和如何为概念科学定义;第六章为语义术语学;第七章为称名术语学;第八章为历史术语学;第九章为功能术语学;第十章为认知术语学。第十一章为术语词典编纂学,格里尼奥夫把它从第十二章应用术语学中独立出来。第十三章为俄罗斯与国外术语学史简述,包括俄国(包括苏俄、前苏联和现今的俄联邦)术语学发展历程的四个主要时期,并且简要地介绍奥地利—德国学派、布拉格学派、加拿大学派等。
各章有机地联系构成统一体,全书体系性较强。
二 《术语学》的特点简评1.体现其前沿性
术语学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向充分体现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一书中。书中关于对比术语学、功能术语学和认知术语学几个术语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具有前沿性,特别是认知术语学。
认知术语学研究术语在科学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术语和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常用作认知工具,即术语具有启智功能,格里尼奥夫称之为发现新知识功能。一个科学的概念只有在为其确定准确的术语后才有价值,该概念才能被运用。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先有概念才能形成判断,进行推理,作出论证。自然,指称概念的术语成为了思维和认知的单元。
术语聚合体结构的启智价值在于确立和使用术语的语义联想,拉近概念间的关系。术语的聚合结构主要指概念场和联想场。实际工作中联想关系则更为重要。这一点就体现了术语的启智功能。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术语通过其概念建立起科学的联系,这是一个创新。实际上,这与术语聚合体中的联想场有关。
郑述谱认为,术语的启智功能几乎就是创新功能[1]。其实,在高校开展术语教育其目的不单是传播系统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术语的启智功能进行创新教育。
2.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既注重术语学的理论阐释,同时又考虑到术语工作的实践需要,把术语学理论与术语实践工作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缘于该书一直以来作为高校术语教育的通用教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有利于术语教育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过度地强调术语的理论性或实践性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对比术语学与术语翻译之间关系的论述。
对比术语学是比较不同语言专业词汇的共性与个性,那么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术语集在不同语言中有差异吗?此类问题曾在2008年“第一届术语与学科国际研讨会”引起广泛讨论。“术语集棱镜下的科学世界图景:有无民族性?”[2]这与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民族的认知有关。对比术语学在指出指称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概念系统的不同语言的术语集共性时,着重指出差异,即民族性。需要指出的是,指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的术语所处的术语集往往不完全相同。“翻译术语时,译者要整体上对该领域的本族语和外语术语总汇有清晰的认识。因为单个术语的意义取决于所属的术语总汇,而各国术语总汇却通常不相一致。”[3]格里尼奥夫指出对比术语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价值,而且对比术语学是协调不同语言的术语和术语翻译的理论基石。在书中作者以对比术语学的理论为指导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翻译过程中的术语问题,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兼顾。
我国开展术语学教育已提到日程。在术语教育教材建设方面,考虑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黑龙江大学选取的也是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
3.体系性
术语学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而且它与许多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说,术语不单是术语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华劭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在观察、实验、研究过程中与之打交道的东西,简单说,就是研究的材料,属于本体论范畴;而对象的确定通常与某门学科研究的宗旨和遵循的方法有关,属于认识论范畴。复杂对象的某个局部、某个侧面、某种属性和功能都可构成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4]。
术语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如术语的语义、术语的称名、术语的翻译、术语的标准化、属于不同民族但同属某一专业领域的术语对比,等等。因此,从术语中抽取某一侧面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共同的对象物又把不同学科从对象抽取的某一方面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统一起来。这个统一体实际上是把共同对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学科的学科结构。“不应当把学科结构仅仅理解成该学科分成的若干分支,还应反映其带有普遍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以及该学科对象和对象物产生、发挥职能的主要规律和独特的规律性。”[5]
单从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的目录来看,实际上该书大体上体现了列依奇克所谈到的俄罗斯术语学学科结构以及术语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术语学结构大体是:以理论术语学为中心点,呈辐射状分布的是对比术语学、历史术语学、术语学话语理论、术语学史、应用术语学。术语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所呈现的特点是术语学与语言学(主要是指词汇学、语义学、构词学、词典学、翻译学)、逻辑学、哲学(主要指认识论)、信息学等。
三 《术语学》的几点启示启示一,开展术语教育,须撰写服务于术语教育的教材。一门学科正式登上大学讲台,是这门学科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术语教育的国家,也非常注重相应的教材建设。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就体现了术语教育的内容。这为我国高校开展术语学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丰富的教学内容。
启示二,须建立中国术语学理论框架。只要有了框架,就有了总的研究蓝图,接下来就可以一步步地来充实、细化。反之,没有总的理论框架,具体问题即便做得再多,也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已。框架简单说即为结构。俄国的术语学结构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得以充分体现,体系性强,为建设中国术语学理论框架的搭建提供借鉴。
启示三,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翻译为我国术语学术语的统一规范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叶其松博士完成了《术语学》译本中前言与书后的术语对照表。术语对照表不单是全书出现的术语的简单罗列,有很多是与现有其他著述中的译法和定名做了比较与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这对术语学术语的统一,对术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一个学科的名词术语的准确定名及推广,对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
四 总 结俄罗斯术语学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术语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鉴于该书所呈现的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系性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国术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并且从该书中有所收益,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值得推介。他山之石,是指“拿来主义”,是指借鉴国外术语学所取得成功经验,目的是少走弯路,避免同一问题的重复性研究,加快研究进程;“可以攻玉”是指结合我国实际,不能照搬,加快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郑述谱.试论翻译的词典学修养[C].// 第二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所作的报告.2011.
[2]Крысын Л П,Лейчик В М,Молдован А М,Шелов С Д(отв.ред.)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и знание.Материалы I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23-24 мая 2008 г.)[C].М.,2009:5.
[3]Гринёвгриневич С В.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M].М.,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Академия, 2008:243.
[4]华劭.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5]Лейчик В 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метод,структура[M].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КИ М.,20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