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说自己与经济学的结缘是必然也是偶然。在粉碎“四人帮”的那一年,他考入了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开始了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看似顺利的学习、就业与研究之路,充满着外人不可知的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在肯定他的成绩的同时,也把他推到了更多人的眼前和耳边。“中南海问策”更让他声名鹊起。他就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一路艰辛 学无止境
1954年贾康出生于江城武汉。他的童年经历了建国后还算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但当在北京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十年浩劫”开始了,此后的学业贾康基本是靠自学来完成的。贾康说:“初中期间除了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等政治读物外,主要是略微学到了一些初中数学基本知识。此后,接受的知识更多来源于社会,特别是先后在江西度过了三个年头的军旅生活和在北京矿务局当了五年工人。”
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贾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马列、鲁迅著作和可借到的各种各样的“旧书”,这些精神食粮给他打下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人格基础。也就在那时,他逐渐意识到“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经济学,要深刻全面地认识社会,就要懂得这门学科的内容”这句话的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贾康顺利考入了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那时他已近24周岁。
回想起他的大学生活,贾康最大的感觉就是充实。他说:“带着多年以来的期望、梦想以及自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更加如饥似渴般地泡在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室,尽可能地汲取知识养分,并最终以八个学期各门考试课程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同时,多年辛勤的学习和笔耕也锻炼了我的写作才能,除了能够使自己的文字发表在校园的小报上以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铺下了基石。”
大学毕业之际,贾康并没有停止求学的想法,经过努力他考入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最早开办研究生部的部委研究机构,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活。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的热潮。贾康虽然没有出国的想法,但也从未放松对外语的学习。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88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遇,贾康顺利地申请到了每年只在全球资助两人、人选率极低的美国亨氏基金进修项目,去匹兹堡大学进修一年。
留学期间除了进行财政经济方面的学习调研之外,贾康还尽可能地参加了各种学术交流、社会考察。足迹所至,包括美国的东西海岸与夏威夷,观察认知其现状、历史、发展趋势、社会组织、市场运行、政府职能、科研状况、文化特点。他说:“这不但开阔了我的思路,也使得我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他放弃了当时很令人羡慕的留美发展机会,毅然踏上了归途,于1989年9月归国。随身带回的是在美完成的《美国财政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启发》研究报告中英文本,并托运回国四大纸箱书籍资料。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每个成功人士都是能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作为知名的财政经济学家,贾康也不例外。当时贾康进入财政部科研所读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期望可以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部门的运作结合起来研究,追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他看来在科研所增加了许多了解国家机关工作状态和深入基层调研的机会,能够将“务虚”与“务实”较好地结合起来。
记得那一年,他在对江苏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和相关一些文章先后在刊物上发表了。其中向组织和有关方面汇报介绍的常州市综合财政工作情况,后来在财政系统中被称为“常州经验”。还有1984年秋他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学者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让他得到了与当时出类拔萃的年轻学者进行广泛交流的机会,这也激励了他树立更高奋斗目标的想法。
在随后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的日子里,他还在财政学界老前辈的支持下,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和财科所的中青年同志合作,在广泛征文后,于1985年底在长春召开了首次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讨论会,正式成立了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开展研讨活动。
笑对荣誉 脚踏实地
在生活中总是会听到长辈说要慢慢来,殊不知这个“慢”字有很大的学问:“慢”就是要在压力之下更仔细、更脚踏实地。长期以来的经历,让贾康在研究中形成了“慢”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得到更多荣誉的垂青:1993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4年末起担任财科所副所长一职;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正研究员,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001年5月他开始出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并出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等。在这之后更有众所周知的“中南海问策”:2002年6月24日受朱铬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2004年5月18日、2005年7月12日、2008年11月20日、2009年2月6日、2010年6月28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2006年7月11日和2007年10月30日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这是他在研究上得到的最大肯定。
2003年,由于与白景明博士合作《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一书,他获得当年的孙冶方经济学奖——我国经济学界最高的荣誉。面对这些,他这样说道:“我一直都把这些看成是我工作研究积累中的副产品,是应该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努力中一些不必专求的形式的东西。早在十多年前,我已先后被选人《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青年经济学人》和《中国当代高级科研人才系列辞典》等。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之所在,应该是在构建现代社会和国家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先忧后乐’,奋发有为,生命不息,求索不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文明增进而努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献计献策,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为弱势群体分忧解难,这些都应在我的研究生涯之中时时系于心头,处处落于笔端。”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无异于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贾康是成功的。因为他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影响了更多人的发展。
贾康桃李满园,李全就是受其影响很深的其中一位,对于他心目中的老师,他这样说:“遥想对老师的最初印象,是他受邀到大学礼堂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才俊,那一年,我大学二年级。蓦然回首,时光如白驹过隙,老师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已不再住那间条件极差的顶楼小屋,事业上也已开创出一番新的天地,其理论观点传扬四海,常见于理论评述与争论中。伴随着老师的学术地位与繁忙程度的同时提高,他的白发开始增多,眼睛近视的度数也曾在一段时间当中骤然上升。这些都与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不知疲倦投身科研分不开。”
从留所,到从大洋彼岸归来,乃至现在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人士,作为财政部科研所的领导者,管理事务、思想工作、学术会议、外出调查、课题研究等,常常逼得贾康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間。种种困难和不愉快,也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但正如他所说,情况与预想大同小异。他仍然不懈地从事财政科研工作,作为领军人物,他已经带领财政科研所这个团队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常有前所未有的理论创见和成果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好评。
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追求,以及必然出现的种种忧患,丝毫没有让贾康停下脚步休息一下的意思,一方面是责任感和高远志向,正所谓“浩荡胸怀何日遂,临风莫拭英雄泪”;另一方面是韧性和清醒的意识,也如他在《人生·历史》一诗里写到的,“物质不灭/我们都将化烟化灰/星辰亘古/生命只是来去匆匆/顾不上总结/来不及叹息/活的是感觉/留的是延续/在有限的磨炼和消耗中/争取一点意义/如白驹过隙/轻风一缕”。
一路艰辛 学无止境
1954年贾康出生于江城武汉。他的童年经历了建国后还算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但当在北京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十年浩劫”开始了,此后的学业贾康基本是靠自学来完成的。贾康说:“初中期间除了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等政治读物外,主要是略微学到了一些初中数学基本知识。此后,接受的知识更多来源于社会,特别是先后在江西度过了三个年头的军旅生活和在北京矿务局当了五年工人。”
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贾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马列、鲁迅著作和可借到的各种各样的“旧书”,这些精神食粮给他打下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人格基础。也就在那时,他逐渐意识到“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经济学,要深刻全面地认识社会,就要懂得这门学科的内容”这句话的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贾康顺利考入了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那时他已近24周岁。
回想起他的大学生活,贾康最大的感觉就是充实。他说:“带着多年以来的期望、梦想以及自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更加如饥似渴般地泡在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室,尽可能地汲取知识养分,并最终以八个学期各门考试课程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同时,多年辛勤的学习和笔耕也锻炼了我的写作才能,除了能够使自己的文字发表在校园的小报上以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铺下了基石。”
大学毕业之际,贾康并没有停止求学的想法,经过努力他考入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最早开办研究生部的部委研究机构,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活。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的热潮。贾康虽然没有出国的想法,但也从未放松对外语的学习。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88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遇,贾康顺利地申请到了每年只在全球资助两人、人选率极低的美国亨氏基金进修项目,去匹兹堡大学进修一年。
留学期间除了进行财政经济方面的学习调研之外,贾康还尽可能地参加了各种学术交流、社会考察。足迹所至,包括美国的东西海岸与夏威夷,观察认知其现状、历史、发展趋势、社会组织、市场运行、政府职能、科研状况、文化特点。他说:“这不但开阔了我的思路,也使得我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他放弃了当时很令人羡慕的留美发展机会,毅然踏上了归途,于1989年9月归国。随身带回的是在美完成的《美国财政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启发》研究报告中英文本,并托运回国四大纸箱书籍资料。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每个成功人士都是能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作为知名的财政经济学家,贾康也不例外。当时贾康进入财政部科研所读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期望可以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部门的运作结合起来研究,追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他看来在科研所增加了许多了解国家机关工作状态和深入基层调研的机会,能够将“务虚”与“务实”较好地结合起来。
记得那一年,他在对江苏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和相关一些文章先后在刊物上发表了。其中向组织和有关方面汇报介绍的常州市综合财政工作情况,后来在财政系统中被称为“常州经验”。还有1984年秋他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学者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让他得到了与当时出类拔萃的年轻学者进行广泛交流的机会,这也激励了他树立更高奋斗目标的想法。
在随后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的日子里,他还在财政学界老前辈的支持下,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和财科所的中青年同志合作,在广泛征文后,于1985年底在长春召开了首次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讨论会,正式成立了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开展研讨活动。
笑对荣誉 脚踏实地
在生活中总是会听到长辈说要慢慢来,殊不知这个“慢”字有很大的学问:“慢”就是要在压力之下更仔细、更脚踏实地。长期以来的经历,让贾康在研究中形成了“慢”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得到更多荣誉的垂青:1993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4年末起担任财科所副所长一职;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正研究员,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001年5月他开始出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并出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等。在这之后更有众所周知的“中南海问策”:2002年6月24日受朱铬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2004年5月18日、2005年7月12日、2008年11月20日、2009年2月6日、2010年6月28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2006年7月11日和2007年10月30日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这是他在研究上得到的最大肯定。
2003年,由于与白景明博士合作《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一书,他获得当年的孙冶方经济学奖——我国经济学界最高的荣誉。面对这些,他这样说道:“我一直都把这些看成是我工作研究积累中的副产品,是应该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努力中一些不必专求的形式的东西。早在十多年前,我已先后被选人《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青年经济学人》和《中国当代高级科研人才系列辞典》等。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之所在,应该是在构建现代社会和国家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先忧后乐’,奋发有为,生命不息,求索不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文明增进而努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献计献策,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为弱势群体分忧解难,这些都应在我的研究生涯之中时时系于心头,处处落于笔端。”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无异于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贾康是成功的。因为他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影响了更多人的发展。
贾康桃李满园,李全就是受其影响很深的其中一位,对于他心目中的老师,他这样说:“遥想对老师的最初印象,是他受邀到大学礼堂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才俊,那一年,我大学二年级。蓦然回首,时光如白驹过隙,老师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已不再住那间条件极差的顶楼小屋,事业上也已开创出一番新的天地,其理论观点传扬四海,常见于理论评述与争论中。伴随着老师的学术地位与繁忙程度的同时提高,他的白发开始增多,眼睛近视的度数也曾在一段时间当中骤然上升。这些都与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不知疲倦投身科研分不开。”
从留所,到从大洋彼岸归来,乃至现在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人士,作为财政部科研所的领导者,管理事务、思想工作、学术会议、外出调查、课题研究等,常常逼得贾康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間。种种困难和不愉快,也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但正如他所说,情况与预想大同小异。他仍然不懈地从事财政科研工作,作为领军人物,他已经带领财政科研所这个团队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常有前所未有的理论创见和成果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好评。
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追求,以及必然出现的种种忧患,丝毫没有让贾康停下脚步休息一下的意思,一方面是责任感和高远志向,正所谓“浩荡胸怀何日遂,临风莫拭英雄泪”;另一方面是韧性和清醒的意识,也如他在《人生·历史》一诗里写到的,“物质不灭/我们都将化烟化灰/星辰亘古/生命只是来去匆匆/顾不上总结/来不及叹息/活的是感觉/留的是延续/在有限的磨炼和消耗中/争取一点意义/如白驹过隙/轻风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