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奥运会上,围绕着中国的各种猜疑性、偏见性报道层出不穷,这种经历已非首次。4年前北京奥运的圣火接力,已让中国人感受到了融入世界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平坦。中国人有理由怀疑西方世界,为何总是对同中国相关的事情持有偏见?
让我们先放下当下,回到200多年前的伦敦。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后不久的1784年,起草了《独立宣言》的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来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贸易协定时,愤怒地发现英国的主流媒体对美国革命和现状的报道,竟是那么的不真实和带有偏见。
杰弗逊试图通过向一家法文主流报刊投稿介绍欣欣向荣的合众国,以图改变欧洲人对美国的偏见,但是效果甚微。当时的国际主流舆论完全控制在英国人手中。尽管杰弗逊在《独立宣言》里已经承诺,新生的美国将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好公民,但在欧洲人眼中,美国仍然是政治无政府、经济无秩序、国民无素质的“失败国家”。美国人并没有被偏见带来的沮丧所埋没,美国通过制定宪法、完善治理、发展经济、废除黑奴等一系列措施,在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彻底改变了欧洲人对美国的偏见。
英美两个有着共同文化、宗教、语言背景的国家之间尚且如此,当前中国遇到西方的各种偏见也就更不足为奇。
随着中国的发展,更刺耳的杂音会更多。关键还是要稳住阵脚,要经得起偏见的考验,要听得起正确的批评,这是中国走向复兴必须经历的国际洗礼。
回顾历史,每个发达国家几乎都经历过类似的洗礼。对于国际上的某些情绪化言论,我们在据理力争之后,就要把重点集中在进一步完善自身上。中国的挑战不在于外面的杂音和偏见,它们最多只能制造一些短期的不利舆论环境,中国的挑战主要在国内。当然,我们也要避免把批评意见同偏见画等号,有很多批评可能夸大但却有益。
经受住偏见考验还要增强信心。中国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少过,目前问题很多,将来仍然会有很多。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今天问题的性质和几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英国《经济学家》报道,在冷战后的15年时间里中国让4.75亿人成功脱贫。1990年按照购买力平价(PPP),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美元,而美国为2.3万美元,是中国的29倍,去年,下降至6.2倍,这是人类发展史上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将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挑战更多地告诉世界,适度“扬丑”,也是打消西方疑虑的自信表现。这方面中国近年来做得很出色。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在中国目前的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一個经济增长率10%的国家能够直面问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此外,中国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中国经济,同意同世界银行一起分析中国的问题发表报告书,都是自信的表现。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自己怎么做,而不在于外部如何说。不动摇不折腾,在偏见中自信地成长,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让我们先放下当下,回到200多年前的伦敦。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后不久的1784年,起草了《独立宣言》的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来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贸易协定时,愤怒地发现英国的主流媒体对美国革命和现状的报道,竟是那么的不真实和带有偏见。
杰弗逊试图通过向一家法文主流报刊投稿介绍欣欣向荣的合众国,以图改变欧洲人对美国的偏见,但是效果甚微。当时的国际主流舆论完全控制在英国人手中。尽管杰弗逊在《独立宣言》里已经承诺,新生的美国将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好公民,但在欧洲人眼中,美国仍然是政治无政府、经济无秩序、国民无素质的“失败国家”。美国人并没有被偏见带来的沮丧所埋没,美国通过制定宪法、完善治理、发展经济、废除黑奴等一系列措施,在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彻底改变了欧洲人对美国的偏见。
英美两个有着共同文化、宗教、语言背景的国家之间尚且如此,当前中国遇到西方的各种偏见也就更不足为奇。
随着中国的发展,更刺耳的杂音会更多。关键还是要稳住阵脚,要经得起偏见的考验,要听得起正确的批评,这是中国走向复兴必须经历的国际洗礼。
回顾历史,每个发达国家几乎都经历过类似的洗礼。对于国际上的某些情绪化言论,我们在据理力争之后,就要把重点集中在进一步完善自身上。中国的挑战不在于外面的杂音和偏见,它们最多只能制造一些短期的不利舆论环境,中国的挑战主要在国内。当然,我们也要避免把批评意见同偏见画等号,有很多批评可能夸大但却有益。
经受住偏见考验还要增强信心。中国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少过,目前问题很多,将来仍然会有很多。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今天问题的性质和几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英国《经济学家》报道,在冷战后的15年时间里中国让4.75亿人成功脱贫。1990年按照购买力平价(PPP),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美元,而美国为2.3万美元,是中国的29倍,去年,下降至6.2倍,这是人类发展史上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将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挑战更多地告诉世界,适度“扬丑”,也是打消西方疑虑的自信表现。这方面中国近年来做得很出色。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在中国目前的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一個经济增长率10%的国家能够直面问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此外,中国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中国经济,同意同世界银行一起分析中国的问题发表报告书,都是自信的表现。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自己怎么做,而不在于外部如何说。不动摇不折腾,在偏见中自信地成长,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