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本文就民族地区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兴市场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途径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一、民族地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消耗高、产业链条短、技术层次低、工业生产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等结果。上述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新技术、新工艺代替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技术,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是制约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难点。因此,首先,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支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民族地区必须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具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第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起点低,财政收入总量小,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中心,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迎接未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外来投资和资源开发
受自然、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外来投资和当地资源的开发来支撑,根据资料显示,民族地区投资率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投资率偏高,一方面说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来驱动,另一方面说明工业生产技术不发达,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较为突出。然而,这种传统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加剧了资源的消耗,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负担。见表1。
2.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在产业结构中民族地区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48.03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0.789倍,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是全部制造业的0.87倍,石油天然气、电力、盐湖化工三大资源型产业和有色金属、冶金、水泥三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8154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为6.9:93.1。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0.038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条件下,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弊端凸现。因此,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生产技术亟需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3.完成工业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3.24吨标准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每万元2.19吨标准煤,在重点行业中,金属冶炼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5.96吨标准煤,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单位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6.18吨标准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引进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一批老工艺、老技术,是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唯一途径。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4.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1%的国家,仍然是处于技术引进与技术应用层次,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具有较强的引进、吸收、创新能力。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经费为全省的0.32%,与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低于全国1.2%的比重。与此同时,产学研的创新体制尚未完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科研队伍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队伍尚未形成。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条件下也难以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等有利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完全能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区域合作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到环境、资源、市场、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的制约。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可通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多种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来发展经济。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起点低、市场机制不健全、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但完全可以借助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两个翅膀,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把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及地区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资源供给基地、技术开发应用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2.发挥比较优势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前提
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为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巨大推力。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主动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丰富资源,换取资金和技术,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民族地区一定要发挥好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面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3.培育新兴产业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发展先机、引领未来的基石。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动向,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一个战略支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可率先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发展机遇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壮大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发展效益好、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化新路子。另外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进行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5.循环经济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的最大财富,也是最大优势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较为深刻的教训。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深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已成当务之急,打造秀美山川,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群,为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自己的贡献。
6.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是长期制约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要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好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对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与此同时,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积极构筑人才优势同时、还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四、结论
在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青海民族特色旅游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发挥税收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促进民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孙发平,张伟.青海转变发展方式[M].青海人民族出版社,2008.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EB/OL].http://www.ce.cn,2010-9-27.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途径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一、民族地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消耗高、产业链条短、技术层次低、工业生产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等结果。上述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新技术、新工艺代替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技术,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是制约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难点。因此,首先,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支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民族地区必须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具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第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起点低,财政收入总量小,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中心,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迎接未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外来投资和资源开发
受自然、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外来投资和当地资源的开发来支撑,根据资料显示,民族地区投资率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投资率偏高,一方面说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来驱动,另一方面说明工业生产技术不发达,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较为突出。然而,这种传统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加剧了资源的消耗,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负担。见表1。
2.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在产业结构中民族地区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48.03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0.789倍,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是全部制造业的0.87倍,石油天然气、电力、盐湖化工三大资源型产业和有色金属、冶金、水泥三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8154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为6.9:93.1。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0.038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条件下,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弊端凸现。因此,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生产技术亟需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3.完成工业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3.24吨标准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每万元2.19吨标准煤,在重点行业中,金属冶炼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5.96吨标准煤,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单位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6.18吨标准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引进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一批老工艺、老技术,是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唯一途径。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4.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1%的国家,仍然是处于技术引进与技术应用层次,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具有较强的引进、吸收、创新能力。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经费为全省的0.32%,与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低于全国1.2%的比重。与此同时,产学研的创新体制尚未完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科研队伍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队伍尚未形成。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条件下也难以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等有利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完全能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区域合作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到环境、资源、市场、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的制约。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可通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多种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来发展经济。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起点低、市场机制不健全、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但完全可以借助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两个翅膀,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把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及地区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资源供给基地、技术开发应用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2.发挥比较优势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前提
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为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巨大推力。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主动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丰富资源,换取资金和技术,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民族地区一定要发挥好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面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3.培育新兴产业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发展先机、引领未来的基石。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动向,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一个战略支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可率先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发展机遇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壮大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发展效益好、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化新路子。另外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进行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5.循环经济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的最大财富,也是最大优势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较为深刻的教训。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深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已成当务之急,打造秀美山川,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群,为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自己的贡献。
6.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是长期制约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要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好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对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与此同时,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积极构筑人才优势同时、还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四、结论
在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青海民族特色旅游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发挥税收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促进民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孙发平,张伟.青海转变发展方式[M].青海人民族出版社,2008.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EB/OL].http://www.ce.cn,2010-9-27.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