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既可以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文化内涵,这是当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探索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写作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写作教学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不仅因为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培育,阅读量不足,而且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学生的人生阅历欠缺,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甚至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表现在作文中就是立意的肤浅、陈旧、偏颇甚至叛逆,上了高中之后,学业加重,阅读时间、精力投入明显不够,写作就更成了师生公认的难题。
随着文化回归时代的到来,文化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评判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必须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财富,凝聚着民族自强不息的世代追求,历久弥新。新时期要求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精神,是让他们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途径,赋予她崭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教师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将在写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几千年的文明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凛然正气;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阔大襟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志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贞品质;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这些优秀的文化也必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和思想根基,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的写作源泉。有效利用传统文化素材,将传统文化思想和学生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又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是当下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找准抓手,用活教材
要在作文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课文所反映的政治理想、人生信念、品质操守等,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达着仁人志士的高尚节操,积淀着人间永恒真挚的动人情感,处处弥漫人文思想的芳香。它们是学生撷取作文素材、思想的源头活水。教师一定要搭建好课堂这个平台,灵活利用语文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主题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找准文本的育人抓手,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以“读文”而至“悟道”。
在设计《劝学》一文中“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将它确定为:“挖掘文本内涵,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理解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的道理。再从“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来领会学习还可以加智慧、发展自己并明白作者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君子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通”,使学生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同时,通过梳理文章中用“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蚓”和“蟹”等进行的正反对比论证,来启发学生寻找自己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原因,适时进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知识、才能、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专心致志的钻研获得的,学习应该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这样的设计,很明显是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探究感悟,思想得到提升,而思想的升华,发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语文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将会同步完成,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会得到传统文化“润物无声”的感染和润泽。
可以说高中语文课文教材的编排中从诗词歌赋到经典散文,融知识性与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文章不胜枚举,每一篇都可以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灵魂的文化大餐。教师在分析文章,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在教法研究上做足文章,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日积月累,在耳濡目染中他们逐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主动学习探究,逐步积累养成敏于事理,开阔视界、涵养性情、坚定人格、忠诚守信的等良好的习惯修养,而且能在写作中以开放包容的意识认识社会人生,释放出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二、领悟内涵,学会借鉴
学习经典,继承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在语文教材中,基本都是意蕴深厚,文质兼美的文本,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领悟文本的内涵并进行借鉴和创新应用,往往能够对学生写作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筛选教材里的传统文化内容,领悟并借鉴作者是如何在文中使用传统文化技巧的。只要细心研读,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文有些篇目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技巧指南,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引用。像钱钟书先生《谈木叶》中关于树叶在古诗词中不同的称呼所蕴含的丰富诗意和文化内涵,作者旁征博引的那些诗词例句,告诉我们简单的名称变换竟然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况味和表达效果,写作中字斟句酌是多么重要;現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以自己的渊博的知识,引入了郭沫若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东坡写诗等诸多传统文化典故,顿使文章趣味横生、文采斐然,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善于推敲字句、勤学苦练、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有内涵、艺术不断臻于完美。如果文章只是机械说理,必定无味至极。 三、灵活引用,增添文采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材料更趋于对时事热点问题、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充分体现出新高考作文“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和原则。因此我们可以灵活借鉴高考素材,直接把传统文化作为平时作文训练的写作话题、材料或题目,让传统文化内容始终贯穿在写作当中。
近几年高考语文中涉及传统文化思想的材料频率很高,像2017全国II卷作文就以古今名人六句诗文为题,综合几句来读,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注重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文化传统的认知,是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正确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审题难度较低。作文布置以后,应该让学生对《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回顾这些诗句的出处时,要让学生结合文段全面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出的是一代伟人挥斥天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魄;《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则蕴含着人也应像天体的运行一样毫不松懈,奋发图强的道理;而“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正是鲁迅对青年的期待和激励,希望青年人能够活得有个性、有真我;只要正确理解了这几则材料思想内涵,则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励志主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解读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同题材的诗句,并让其结合自身阅历去体验诗句所表现的微妙、真實的心理活动以及暗含的对故乡浓浓的感怀之意;“何须浅碧深红色,花中第一流”词中透露出的是李清照婉约当中的豪气和自信,将它和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比较理解,学生的认识将会加深一层;在解读魏源的诗句时将“见”、“照”两个字做了重点鉴赏,学生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领悟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和大局意识。六句诗看似独立,实则有它们内在的关联,通过分析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多个立意点来:有从个人的角度,强调个人的积极进取,不管处于何种处境,都要勇于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敢为时代先,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的。也有的在“月是故乡明”诗句意蕴的感染下,来抒发对家乡、亲人的热爱思念之情,表达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等等。因为材料本身意蕴丰富,境界高拔,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诗句解读又很细致,内涵拓展广阔,学生写作过程中就有话可说,兴致很高。不少学生还将古今诗词、典故民谣、警句谚语等恰到好处的引进文章当中,增添了不少文采,而且文章思想立意有了深度和广度。就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几个学生经过训练,文章也华丽转身,亮点纷呈。写完后我把它们拿来和全国满分作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和优点,让学生切实感受了传统文化在写作中的巨大魅力,进一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可见,直接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写作对象,是为学生找到了写作的素材和思想源头,不但可以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弘扬,真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让学生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语文写作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该凭借语文课堂这块得天独厚的阵地,灵活地将“传统文化”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这应该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业,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杨芳.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结合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7(7).70-72.
[2]肖陟.高中作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4.1-64.
[3]李华.让学生在写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文渊(高中版),2018(12).439.
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620
关键词:写作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写作教学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不仅因为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培育,阅读量不足,而且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学生的人生阅历欠缺,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甚至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表现在作文中就是立意的肤浅、陈旧、偏颇甚至叛逆,上了高中之后,学业加重,阅读时间、精力投入明显不够,写作就更成了师生公认的难题。
随着文化回归时代的到来,文化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评判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必须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财富,凝聚着民族自强不息的世代追求,历久弥新。新时期要求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精神,是让他们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途径,赋予她崭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教师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将在写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几千年的文明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凛然正气;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阔大襟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志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贞品质;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这些优秀的文化也必将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和思想根基,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的写作源泉。有效利用传统文化素材,将传统文化思想和学生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又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是当下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找准抓手,用活教材
要在作文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课文所反映的政治理想、人生信念、品质操守等,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达着仁人志士的高尚节操,积淀着人间永恒真挚的动人情感,处处弥漫人文思想的芳香。它们是学生撷取作文素材、思想的源头活水。教师一定要搭建好课堂这个平台,灵活利用语文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主题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找准文本的育人抓手,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以“读文”而至“悟道”。
在设计《劝学》一文中“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将它确定为:“挖掘文本内涵,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理解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的道理。再从“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来领会学习还可以加智慧、发展自己并明白作者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君子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通”,使学生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同时,通过梳理文章中用“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蚓”和“蟹”等进行的正反对比论证,来启发学生寻找自己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原因,适时进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知识、才能、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专心致志的钻研获得的,学习应该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这样的设计,很明显是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探究感悟,思想得到提升,而思想的升华,发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语文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将会同步完成,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会得到传统文化“润物无声”的感染和润泽。
可以说高中语文课文教材的编排中从诗词歌赋到经典散文,融知识性与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文章不胜枚举,每一篇都可以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灵魂的文化大餐。教师在分析文章,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在教法研究上做足文章,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日积月累,在耳濡目染中他们逐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主动学习探究,逐步积累养成敏于事理,开阔视界、涵养性情、坚定人格、忠诚守信的等良好的习惯修养,而且能在写作中以开放包容的意识认识社会人生,释放出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二、领悟内涵,学会借鉴
学习经典,继承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在语文教材中,基本都是意蕴深厚,文质兼美的文本,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领悟文本的内涵并进行借鉴和创新应用,往往能够对学生写作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筛选教材里的传统文化内容,领悟并借鉴作者是如何在文中使用传统文化技巧的。只要细心研读,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文有些篇目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技巧指南,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引用。像钱钟书先生《谈木叶》中关于树叶在古诗词中不同的称呼所蕴含的丰富诗意和文化内涵,作者旁征博引的那些诗词例句,告诉我们简单的名称变换竟然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况味和表达效果,写作中字斟句酌是多么重要;現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以自己的渊博的知识,引入了郭沫若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东坡写诗等诸多传统文化典故,顿使文章趣味横生、文采斐然,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善于推敲字句、勤学苦练、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有内涵、艺术不断臻于完美。如果文章只是机械说理,必定无味至极。 三、灵活引用,增添文采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材料更趋于对时事热点问题、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充分体现出新高考作文“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和原则。因此我们可以灵活借鉴高考素材,直接把传统文化作为平时作文训练的写作话题、材料或题目,让传统文化内容始终贯穿在写作当中。
近几年高考语文中涉及传统文化思想的材料频率很高,像2017全国II卷作文就以古今名人六句诗文为题,综合几句来读,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注重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文化传统的认知,是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正确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审题难度较低。作文布置以后,应该让学生对《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回顾这些诗句的出处时,要让学生结合文段全面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出的是一代伟人挥斥天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魄;《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则蕴含着人也应像天体的运行一样毫不松懈,奋发图强的道理;而“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正是鲁迅对青年的期待和激励,希望青年人能够活得有个性、有真我;只要正确理解了这几则材料思想内涵,则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励志主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解读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同题材的诗句,并让其结合自身阅历去体验诗句所表现的微妙、真實的心理活动以及暗含的对故乡浓浓的感怀之意;“何须浅碧深红色,花中第一流”词中透露出的是李清照婉约当中的豪气和自信,将它和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比较理解,学生的认识将会加深一层;在解读魏源的诗句时将“见”、“照”两个字做了重点鉴赏,学生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领悟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和大局意识。六句诗看似独立,实则有它们内在的关联,通过分析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多个立意点来:有从个人的角度,强调个人的积极进取,不管处于何种处境,都要勇于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敢为时代先,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的。也有的在“月是故乡明”诗句意蕴的感染下,来抒发对家乡、亲人的热爱思念之情,表达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等等。因为材料本身意蕴丰富,境界高拔,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诗句解读又很细致,内涵拓展广阔,学生写作过程中就有话可说,兴致很高。不少学生还将古今诗词、典故民谣、警句谚语等恰到好处的引进文章当中,增添了不少文采,而且文章思想立意有了深度和广度。就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几个学生经过训练,文章也华丽转身,亮点纷呈。写完后我把它们拿来和全国满分作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和优点,让学生切实感受了传统文化在写作中的巨大魅力,进一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可见,直接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写作对象,是为学生找到了写作的素材和思想源头,不但可以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弘扬,真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让学生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语文写作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该凭借语文课堂这块得天独厚的阵地,灵活地将“传统文化”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这应该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业,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杨芳.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结合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7(7).70-72.
[2]肖陟.高中作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4.1-64.
[3]李华.让学生在写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文渊(高中版),2018(12).439.
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