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寿庆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寿庆礼仪式“深度描述”,解释寿庆礼仪式中的禁忌,分析寿庆礼仪式中寿堂、寿联、寿幛、寿烛、寿桃、寿面、寿酒等等各种礼仪用品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仪式;禁忌;民俗文化
1 寿庆仪式“全景图”:
1.1 寿庆的议定与准备
按照传统习俗,家中如要为某个老人祝寿,事先要向亲戚朋友送寿帖。按照老人的意见,邀请的人员包括老人本族五服以内的族人、老人自己的女儿家及亲戚,确定下来之后,女儿们两天之内就把各自亲戚的姓名送来了,家人请来了村上的两位退休老师来写寿帖。两位老师经过近一天的手忙脚乱之后终于大功告成。寿帖是老人的大孙子送去的。送完寿帖算是告一段落,“那段时间可把我孙子孙媳妇累坏了”老人心疼地说。
1.2 寿堂的布置
一进门就看到在寿堂正门对面的后墙上挂着大型的祝寿图——五瑞图。在图左右两侧是一幅“长寿幸逢新社会,娱亲喜有好儿孙”祝寿寿联和一横批“金玉满堂”。五瑞图下方摆放的是农村所常用的“条机”,礼案的中间置放一个贴有寿的大香炉,香炉的旁边是一对蜡扦,上面插着重达二、三斤的蜡烛,烛体上也绘有金色的寿字和彩色的吉祥图案,摆放着的这两支粗而大的红色蜡烛,两对蜡扦左右还有一对琉璃宝瓶,宝瓶上是一幅寿星图,这样礼案与宝瓶就构成了“平平安安”。在礼案的前边是一张方桌,方桌的旁边有两把沉重的太师椅,到拜寿时,寿公就坐在左边的太师椅上,接受儿孙们的叩拜。
1.3 寿庆仪式的举行
随着司仪主持宣布拜寿仪式正式开始,寿庆最重要的程序开始了。首先是二女婿代表大家宣读事先请人写好的祝寿词。颂读完祝寿词,先是娘家舅那边的祝寿人在司仪主持有节拍的祝福声中行三鞠躬表示祝贺,然后是女儿、女婿、侄子辈的向老人三磕头表示祝贺,依次轮到孙子辈的,最后是嘻嘻哈哈的辈份较低的小孩。每当行礼人做好准备行礼之时,号手们就会吹起欢快的唢呐,院外的礼炮也会同时响起。
2 寿庆礼中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2.1 寿幛、寿联、寿烛等祝寿用品的符号文化意义
寿幛、寿联、寿烛是中国传统文化寿庆仪式中重要的祝寿用品。寿幛、寿联上面的祝福语既表达了祝寿人的祝愿和礼节,也能体现祝寿者与寿星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们在寿堂里的悬挂位置鲜明的表示出祝寿者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比如,“娘家舅”那边的寿幛、寿联必须是悬挂在寿堂后墙东面,这是寿堂中最高贵的位置。寿烛的连续燃烧表明生命的生生不息,红烛高照强烈的表达了人们对光明、温暖、幸福生活的期待。
2.3 寿桃、寿糕等祝寿食品的符号文化意义
祝寿食品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寿桃、寿糕、寿面这三种,现今,虽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但是在寿庆仪式上它们却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符号不具有目的结构,是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用舒茨的话说,这些符号是一种“类型化”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的可靠的窍门,用它在日常情景中与事物和人打交道,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好的结果,并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在祝寿食品中的符号寿桃的“桃”与“陶”谐音,意为寿星晚年幸福,其乐陶陶,同时借喻“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糕中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寿星德高望重。
“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他们用符号交流”,不论是吃寿桃、寿糕,还是吃寿面,这些具有“类型化知识”意义的符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都具有祝吉祈祥的色彩,塑造出了一种浓浓的喜庆气氛,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持久、寿运永继的强烈欲望和迫切心愿,表达出了子女后代希望长者长命百岁、永享天年的心情。
参考文献
[1]尹伟,尹斐然.中国寿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费孝通.乡土中国.[M].新知三联书店,198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增永.李仲祥.婚丧礼俗面面观[M].齐鲁书社,2001.
[5]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仪式;禁忌;民俗文化
1 寿庆仪式“全景图”:
1.1 寿庆的议定与准备
按照传统习俗,家中如要为某个老人祝寿,事先要向亲戚朋友送寿帖。按照老人的意见,邀请的人员包括老人本族五服以内的族人、老人自己的女儿家及亲戚,确定下来之后,女儿们两天之内就把各自亲戚的姓名送来了,家人请来了村上的两位退休老师来写寿帖。两位老师经过近一天的手忙脚乱之后终于大功告成。寿帖是老人的大孙子送去的。送完寿帖算是告一段落,“那段时间可把我孙子孙媳妇累坏了”老人心疼地说。
1.2 寿堂的布置
一进门就看到在寿堂正门对面的后墙上挂着大型的祝寿图——五瑞图。在图左右两侧是一幅“长寿幸逢新社会,娱亲喜有好儿孙”祝寿寿联和一横批“金玉满堂”。五瑞图下方摆放的是农村所常用的“条机”,礼案的中间置放一个贴有寿的大香炉,香炉的旁边是一对蜡扦,上面插着重达二、三斤的蜡烛,烛体上也绘有金色的寿字和彩色的吉祥图案,摆放着的这两支粗而大的红色蜡烛,两对蜡扦左右还有一对琉璃宝瓶,宝瓶上是一幅寿星图,这样礼案与宝瓶就构成了“平平安安”。在礼案的前边是一张方桌,方桌的旁边有两把沉重的太师椅,到拜寿时,寿公就坐在左边的太师椅上,接受儿孙们的叩拜。
1.3 寿庆仪式的举行
随着司仪主持宣布拜寿仪式正式开始,寿庆最重要的程序开始了。首先是二女婿代表大家宣读事先请人写好的祝寿词。颂读完祝寿词,先是娘家舅那边的祝寿人在司仪主持有节拍的祝福声中行三鞠躬表示祝贺,然后是女儿、女婿、侄子辈的向老人三磕头表示祝贺,依次轮到孙子辈的,最后是嘻嘻哈哈的辈份较低的小孩。每当行礼人做好准备行礼之时,号手们就会吹起欢快的唢呐,院外的礼炮也会同时响起。
2 寿庆礼中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2.1 寿幛、寿联、寿烛等祝寿用品的符号文化意义
寿幛、寿联、寿烛是中国传统文化寿庆仪式中重要的祝寿用品。寿幛、寿联上面的祝福语既表达了祝寿人的祝愿和礼节,也能体现祝寿者与寿星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们在寿堂里的悬挂位置鲜明的表示出祝寿者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比如,“娘家舅”那边的寿幛、寿联必须是悬挂在寿堂后墙东面,这是寿堂中最高贵的位置。寿烛的连续燃烧表明生命的生生不息,红烛高照强烈的表达了人们对光明、温暖、幸福生活的期待。
2.3 寿桃、寿糕等祝寿食品的符号文化意义
祝寿食品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寿桃、寿糕、寿面这三种,现今,虽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但是在寿庆仪式上它们却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符号不具有目的结构,是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用舒茨的话说,这些符号是一种“类型化”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的可靠的窍门,用它在日常情景中与事物和人打交道,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好的结果,并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在祝寿食品中的符号寿桃的“桃”与“陶”谐音,意为寿星晚年幸福,其乐陶陶,同时借喻“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糕中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寿星德高望重。
“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他们用符号交流”,不论是吃寿桃、寿糕,还是吃寿面,这些具有“类型化知识”意义的符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都具有祝吉祈祥的色彩,塑造出了一种浓浓的喜庆气氛,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持久、寿运永继的强烈欲望和迫切心愿,表达出了子女后代希望长者长命百岁、永享天年的心情。
参考文献
[1]尹伟,尹斐然.中国寿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费孝通.乡土中国.[M].新知三联书店,198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增永.李仲祥.婚丧礼俗面面观[M].齐鲁书社,2001.
[5]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