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没有经历过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这种艰难历程的西方人,要想体会苏联的幅员辽阔是有困难的。他头脑里没有感性认识,不能理解一个包括十一个时区的国家的地理含义。”《纽约时报》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写道。
在《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中,看到这段话时,全书已经翻过一多半了,而单枪匹马、语言不通的作者,仍待在西伯利亚铁路的中途。火车无休止地开,车厢里,不分男女肤色鼻梁高低,一样疲惫忍耐着的脸。
我像作者深陷旅程一样陷入了迷惘。想清晰地介绍这本书是困难的。名义上它是关于旅行,但一切流行的“旅行意义”,它并不具备。
关于旅行的话题从未冷清过。从最古典的壮游,到驴友的穷游,从文艺范的寻找自我,到鸡汤式的灵修旅程……旅行的意义是什么?都很容易总结,标签贴上,任君挑选。
但这本书不是这样。它是什么呢?评测是雨、雾、雪。倾盆的雨、弥天的雾、纷茫的雪。西伯利亚笼罩于旅人头顶上空无尽的雨雾与雪,从书中扑拂而出,让我这身处秋老虎肆虐中的中国读者,也懵了神。感到关于历史与现实的一种茫然无解。
诗人们曾哀叹:俄罗斯的土地有多深厚,俄罗斯的人民就承受过多深厚的苦难。
西伯利亚,俄罗斯领土上最冷酷的一片土地。面积1276万平方公里,远超中国,约相当于一个美国再加上半个加拿大。历来是苦役犯、政治流亡者的墓场。万年冻土上,跋涉过高傲的十二月党人与他们忠贞的妻子;衣衫褴褛眼神狂热的苏维埃革命者;失去了作战皮衣的德军战俘;遭到肃反的共产党员;多嘴的诗人;热血质的艺术家;被剥夺了财产与土地的犹太人……
对,也少不了华人——马员生,中共党员,在肃反期间被逮捕,流放西伯利亚二十五年。这位共产主义国际战士,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有国人踏上同一条路线,来触摸这里的温度。
今天这里的温度也还是极端的。广阔草原,无尽的贝加尔湖岸线,绵延不绝的白桦林,散落其中,串珠一样的站台,诱惑着异国的旅人,一有机会,就离开闷热车厢;一不留神,就被阳光灼伤、被冷空气冻毙。而未当场气绝的人,都咬紧牙关,奔向站台上席地而坐的妇女们,买肉丸、熟土豆和香肠,以便熬过剩下的车程。
苏联解体后,这片被严格规范与控制着的疆域发生了变化。工业衰退了,物质匮乏略有改善,但物价更贵,大部分人是穷的。失业,经济萧条,时代遗留下来的官僚主义和对外来人的猜疑……和隔壁商品经济火热的中国相比,时光似乎还停留在三十年前。独立运动出现,社会开始动荡。一成不变,是历史上显赫人物们黑铁的塑像,依然立在广场上、建筑物面前。还有列宁同志,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这位个子不高的革命导师雄姿英发的雕塑。还有对伏特加永恒的热爱——即使贝加尔湖干涸,俄罗斯人手中的酒瓶也不会变空。手中有一瓶伏特加的俄国人,能忍耐一切,当然,还能干翻一切。
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安检对枪支刀具并不严厉,却严禁携带伏特加。而对面的清瘦老者,仍能变戏法般掏出一瓶伏特加来,并盛情邀请视力范围内所有男性公民;公园里酗酒的青年,嬉笑着过来打招呼,用手势热烈聊天,互相拍照留念,然后,睁着醉眼,向你伸出手来:打劫。民宿旅馆中,无家、赤贫的老人,吃着最简陋的晚餐,仍然一丝不苟地享用餐后水果——两只小圣女果。切片,撒盐,用叉子送进嘴。脱下丝袜,拎着高跟鞋,赤足走在街巷的中学女生,性感,迷人,高傲。一如百年前她们的曾祖母。铁桥上走过来的老年男子,衣冠黯淡,提着公文包,面色疲乏凝重。像是从契诃夫的小说里走过来。笑得像“我奶奶”的老太太,坚决要赠“我”自家种的好黄瓜。
如果说游人热衷于明信片上的美:白桦林、花楸树、东正大教堂、身材丰艳的姑娘。那么作者展现出的,却是这样一个困陷于历史与现实中的西伯利亚——满浸生活艰辛,却又饱含庄严与激情,并非十足友好,又总在仓不及防中展现温柔……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无论关于旅行还是关于摄影,都没有当代人所习惯的意义先行。它是谦卑的,自得其乐的。那些普通人的照片:朴素,安静,毫不追求戏剧冲突,但饱含情感。即使是伸手索财的不良少年,眉目间也示见狰狞。摄影者用尊重的、毫不惊扰的镜头去追随他们,甚至让我感觉,会随时为手中的相机而向对方道歉。
一路走过西伯利亚的冷雨、浓雾、厚雪,见其所见,闻其所闻,游经宏大,却指归平淡。
作者有很高的人文素养,给这本书增加了硬指标的可读性,是很好的人文地理与摄影纪实组合。行文中还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极冷幽默感。擅长捕捉现实中的荒诞瞬间,冷眼旁观,脑洞大开。然而作者又有很热的心肠,所以不管是现实的荒诞,还是人间的苍凉,都不废人情味——就好像西伯利亚的寒流里,陌生人之间传递着一瓶伏特加。而这个极俄罗斯的场景,偏偏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中,看到这段话时,全书已经翻过一多半了,而单枪匹马、语言不通的作者,仍待在西伯利亚铁路的中途。火车无休止地开,车厢里,不分男女肤色鼻梁高低,一样疲惫忍耐着的脸。
我像作者深陷旅程一样陷入了迷惘。想清晰地介绍这本书是困难的。名义上它是关于旅行,但一切流行的“旅行意义”,它并不具备。
关于旅行的话题从未冷清过。从最古典的壮游,到驴友的穷游,从文艺范的寻找自我,到鸡汤式的灵修旅程……旅行的意义是什么?都很容易总结,标签贴上,任君挑选。
但这本书不是这样。它是什么呢?评测是雨、雾、雪。倾盆的雨、弥天的雾、纷茫的雪。西伯利亚笼罩于旅人头顶上空无尽的雨雾与雪,从书中扑拂而出,让我这身处秋老虎肆虐中的中国读者,也懵了神。感到关于历史与现实的一种茫然无解。
诗人们曾哀叹:俄罗斯的土地有多深厚,俄罗斯的人民就承受过多深厚的苦难。
西伯利亚,俄罗斯领土上最冷酷的一片土地。面积1276万平方公里,远超中国,约相当于一个美国再加上半个加拿大。历来是苦役犯、政治流亡者的墓场。万年冻土上,跋涉过高傲的十二月党人与他们忠贞的妻子;衣衫褴褛眼神狂热的苏维埃革命者;失去了作战皮衣的德军战俘;遭到肃反的共产党员;多嘴的诗人;热血质的艺术家;被剥夺了财产与土地的犹太人……
对,也少不了华人——马员生,中共党员,在肃反期间被逮捕,流放西伯利亚二十五年。这位共产主义国际战士,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有国人踏上同一条路线,来触摸这里的温度。
今天这里的温度也还是极端的。广阔草原,无尽的贝加尔湖岸线,绵延不绝的白桦林,散落其中,串珠一样的站台,诱惑着异国的旅人,一有机会,就离开闷热车厢;一不留神,就被阳光灼伤、被冷空气冻毙。而未当场气绝的人,都咬紧牙关,奔向站台上席地而坐的妇女们,买肉丸、熟土豆和香肠,以便熬过剩下的车程。
苏联解体后,这片被严格规范与控制着的疆域发生了变化。工业衰退了,物质匮乏略有改善,但物价更贵,大部分人是穷的。失业,经济萧条,时代遗留下来的官僚主义和对外来人的猜疑……和隔壁商品经济火热的中国相比,时光似乎还停留在三十年前。独立运动出现,社会开始动荡。一成不变,是历史上显赫人物们黑铁的塑像,依然立在广场上、建筑物面前。还有列宁同志,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这位个子不高的革命导师雄姿英发的雕塑。还有对伏特加永恒的热爱——即使贝加尔湖干涸,俄罗斯人手中的酒瓶也不会变空。手中有一瓶伏特加的俄国人,能忍耐一切,当然,还能干翻一切。
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安检对枪支刀具并不严厉,却严禁携带伏特加。而对面的清瘦老者,仍能变戏法般掏出一瓶伏特加来,并盛情邀请视力范围内所有男性公民;公园里酗酒的青年,嬉笑着过来打招呼,用手势热烈聊天,互相拍照留念,然后,睁着醉眼,向你伸出手来:打劫。民宿旅馆中,无家、赤贫的老人,吃着最简陋的晚餐,仍然一丝不苟地享用餐后水果——两只小圣女果。切片,撒盐,用叉子送进嘴。脱下丝袜,拎着高跟鞋,赤足走在街巷的中学女生,性感,迷人,高傲。一如百年前她们的曾祖母。铁桥上走过来的老年男子,衣冠黯淡,提着公文包,面色疲乏凝重。像是从契诃夫的小说里走过来。笑得像“我奶奶”的老太太,坚决要赠“我”自家种的好黄瓜。
如果说游人热衷于明信片上的美:白桦林、花楸树、东正大教堂、身材丰艳的姑娘。那么作者展现出的,却是这样一个困陷于历史与现实中的西伯利亚——满浸生活艰辛,却又饱含庄严与激情,并非十足友好,又总在仓不及防中展现温柔……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无论关于旅行还是关于摄影,都没有当代人所习惯的意义先行。它是谦卑的,自得其乐的。那些普通人的照片:朴素,安静,毫不追求戏剧冲突,但饱含情感。即使是伸手索财的不良少年,眉目间也示见狰狞。摄影者用尊重的、毫不惊扰的镜头去追随他们,甚至让我感觉,会随时为手中的相机而向对方道歉。
一路走过西伯利亚的冷雨、浓雾、厚雪,见其所见,闻其所闻,游经宏大,却指归平淡。
作者有很高的人文素养,给这本书增加了硬指标的可读性,是很好的人文地理与摄影纪实组合。行文中还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极冷幽默感。擅长捕捉现实中的荒诞瞬间,冷眼旁观,脑洞大开。然而作者又有很热的心肠,所以不管是现实的荒诞,还是人间的苍凉,都不废人情味——就好像西伯利亚的寒流里,陌生人之间传递着一瓶伏特加。而这个极俄罗斯的场景,偏偏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