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广东地区某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构筑物设计及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针对其建设目标及最终运行结果,探讨该区在污水系统的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
关键词: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326-02
概 述
随着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居住城区及工业区水资源需求量逐年上升,排污量随之增加,因此引发了部分城区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对周边水资源造成影响。为缓解并解决该类情况,该文本将以广东省花都区某大型污水处理设施为例,对需要处理的问题、处理方法以及最终可达效果进行介绍及探讨。花都位于广州南北交通要道,与广东几大城市城区相邻,是广州市“北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近年来的规划较为混乱,工业、房地产项目及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较大,市政排污系统不够合理完善,导致部分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河涌,对水体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该区进行了建设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1 建设目标
该工程建设目标为通过建设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满足本污水处理系统日益增长污水量处理需求,保护珠江饮用水源、改善花都水环境。具体目标如下:
1.1 污水处理目标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水质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的严值。
1.2 污泥处理目标
根据花都区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本工程污泥处理以减量化为主,污泥在厂内浓缩脱水至含水率80%以下外运至越堡水泥厂处置。
1.3 臭气处理目标
根据新华污水处理厂厂址及周边环境,污水处理厂的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二级标准。
1.4 再生水回用目标
再生水回用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成本,目前新华污水处理厂周围无大型工业用水大户,再生水回用只考虑污水处理厂自身的回用水。本方案考虑中水回用对象以厂内自用水为主,如厂区绿化、道路浇洒、污泥脱水机械冲洗、景观用水等,也可以在厂外道路设置绿化用水取水栓,供应部分城市道路浇洒用水。
1.5 环境保护目标
污水处理厂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噪音、固体废弃物等应分别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II类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2 构筑物介绍
工程主要构筑物及其功能如下:
2.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2.1.1 粗格栅部分
功能:去除污水中较大漂浮物,并拦截直径大于20mm的杂物,以保证潜水泵正常运行。
2.1.2 进水泵房部分
功能:提升厂外、厂内污水,使污水藉重力依次流过处理构筑物,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2.2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2.2.1 细格栅部分
功能:截除污水中较小漂浮物和悬浮物。
2.2.2 沉砂池部分
功能:去除污水中粒径≥0.2mm的砂粒,使无机砂粒與有机物分开来,便于后续生物处理。
2.3 高效沉淀池
功能:雨季时对一级处理后的初雨进一步处理,通过投加化学药剂,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和TP。
2.4 AAO生物反应池
功能:在提供足够氧气条件下,并在生物反应池中营造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利用生物反应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5 二沉池
功能:将曝气后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以保证最终出水水质。
2.6 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
功能:回流污泥泵将二沉池排出污泥提升至生物反应池,剩余污泥泵将增殖污泥排出系统,保证生物系统良好运行。
2.7 中间提升泵房
功能:将污水进行提升,使污水籍重力依次流过处理构筑物,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2.8 V型滤池
功能:对二沉池出水进行过滤,以进一步去除SS及附着在SS上的TP、BOD5、CODcr等污染物。
2.9 紫外线消毒池
功能:杀灭细菌,使细菌指标到达国家排放标准。
2.10 鼓风机房
功能:输送空气到AAO生化池好氧区,提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保证生物系统正常运行。
2.11 加药间
功能:加药间内分初雨强化一级处理加药系统和除磷加药投加系统。
2.12 污泥浓缩池
功能:用重力浓缩方式浓缩剩余污泥,减小污泥体积。
2.13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与料仓
功能: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
2.14 出水提升泵房及出水仪表小屋
出水提升泵房:
功能:将污水进行提升,使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受纳水体,以保证河涌水体高水位下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3 工序介绍
3.1 污水、污泥处理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0万m3/d,变化系数K=1.3。推荐采用AAO鼓风曝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砂滤池三级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含水率≤80%)后外运处置。工艺流程详见图1。 3.2 初期雨水处理工艺流程
厂区初期雨水建设规模10万m3/d,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和高效沉淀池。初期雨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与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一并处理。
4 可达效果
工程可达效果依据进出水水质进行评价。
4.1 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
4.1.1 设计进水水质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设计污水进水水质预测如下:
化学需氧量(CODCr) 280mg/l
生化需氧量(BOD5) 150mg/l
悬浮物(SS) 200mg/l
总氮(以 N计) 40mg/l
氨氮(以 N计) 30mg/l
总磷(以 P计) 4mg/l
4.1.2 设计出水水质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两者之中较严的标准,其主要出水水质如下:
化学需氧量(CODCr) ≤40mg/l
生化需氧量(BOD5) ≤10mg/l
悬浮物(SS) ≤10mg/l
总氮(以 N计) ≤15mg/l
氨氮(以 N计) ≤5mg/l
总磷(以 P计) ≤ 0.5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L) ≤ 103
4.2 初期雨水进、出水水质
4.2.1 建议进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CODCr) 140mg/l
懸浮物(SS) 150mg/l
总磷(以 P计) 3.0mg/l
4.2.2 建议出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CODCr) 70mg/l
悬浮物(SS) 30mg/l
总磷(以 P计) 1.5mg/l
5 结 语
该文通过对该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内容及工艺进行详细阐述,以探讨该地区污水系统所存在问题。对设施建设目标及预期效果评估后,能更直接具体地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污水系统及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管理中,应与处理地区排水系统规划合理结合,充分满足处理需求。以解决现存问题为目标,改善受影响水体的污染情况为前提,尽可能地规范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黄玉珠,王 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J].2012.
[2]彭其定.城市用水量预测[J].1989,5(05):59~62.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第五册[J].2017.
收稿日期:2018-3-25
关键词: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326-02
概 述
随着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居住城区及工业区水资源需求量逐年上升,排污量随之增加,因此引发了部分城区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对周边水资源造成影响。为缓解并解决该类情况,该文本将以广东省花都区某大型污水处理设施为例,对需要处理的问题、处理方法以及最终可达效果进行介绍及探讨。花都位于广州南北交通要道,与广东几大城市城区相邻,是广州市“北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近年来的规划较为混乱,工业、房地产项目及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较大,市政排污系统不够合理完善,导致部分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河涌,对水体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该区进行了建设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1 建设目标
该工程建设目标为通过建设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满足本污水处理系统日益增长污水量处理需求,保护珠江饮用水源、改善花都水环境。具体目标如下:
1.1 污水处理目标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水质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的严值。
1.2 污泥处理目标
根据花都区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本工程污泥处理以减量化为主,污泥在厂内浓缩脱水至含水率80%以下外运至越堡水泥厂处置。
1.3 臭气处理目标
根据新华污水处理厂厂址及周边环境,污水处理厂的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二级标准。
1.4 再生水回用目标
再生水回用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成本,目前新华污水处理厂周围无大型工业用水大户,再生水回用只考虑污水处理厂自身的回用水。本方案考虑中水回用对象以厂内自用水为主,如厂区绿化、道路浇洒、污泥脱水机械冲洗、景观用水等,也可以在厂外道路设置绿化用水取水栓,供应部分城市道路浇洒用水。
1.5 环境保护目标
污水处理厂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噪音、固体废弃物等应分别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II类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2 构筑物介绍
工程主要构筑物及其功能如下:
2.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2.1.1 粗格栅部分
功能:去除污水中较大漂浮物,并拦截直径大于20mm的杂物,以保证潜水泵正常运行。
2.1.2 进水泵房部分
功能:提升厂外、厂内污水,使污水藉重力依次流过处理构筑物,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2.2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2.2.1 细格栅部分
功能:截除污水中较小漂浮物和悬浮物。
2.2.2 沉砂池部分
功能:去除污水中粒径≥0.2mm的砂粒,使无机砂粒與有机物分开来,便于后续生物处理。
2.3 高效沉淀池
功能:雨季时对一级处理后的初雨进一步处理,通过投加化学药剂,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和TP。
2.4 AAO生物反应池
功能:在提供足够氧气条件下,并在生物反应池中营造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利用生物反应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5 二沉池
功能:将曝气后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以保证最终出水水质。
2.6 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
功能:回流污泥泵将二沉池排出污泥提升至生物反应池,剩余污泥泵将增殖污泥排出系统,保证生物系统良好运行。
2.7 中间提升泵房
功能:将污水进行提升,使污水籍重力依次流过处理构筑物,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2.8 V型滤池
功能:对二沉池出水进行过滤,以进一步去除SS及附着在SS上的TP、BOD5、CODcr等污染物。
2.9 紫外线消毒池
功能:杀灭细菌,使细菌指标到达国家排放标准。
2.10 鼓风机房
功能:输送空气到AAO生化池好氧区,提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保证生物系统正常运行。
2.11 加药间
功能:加药间内分初雨强化一级处理加药系统和除磷加药投加系统。
2.12 污泥浓缩池
功能:用重力浓缩方式浓缩剩余污泥,减小污泥体积。
2.13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与料仓
功能: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
2.14 出水提升泵房及出水仪表小屋
出水提升泵房:
功能:将污水进行提升,使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受纳水体,以保证河涌水体高水位下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3 工序介绍
3.1 污水、污泥处理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0万m3/d,变化系数K=1.3。推荐采用AAO鼓风曝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砂滤池三级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含水率≤80%)后外运处置。工艺流程详见图1。 3.2 初期雨水处理工艺流程
厂区初期雨水建设规模10万m3/d,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和高效沉淀池。初期雨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与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一并处理。
4 可达效果
工程可达效果依据进出水水质进行评价。
4.1 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
4.1.1 设计进水水质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设计污水进水水质预测如下:
化学需氧量(CODCr) 280mg/l
生化需氧量(BOD5) 150mg/l
悬浮物(SS) 200mg/l
总氮(以 N计) 40mg/l
氨氮(以 N计) 30mg/l
总磷(以 P计) 4mg/l
4.1.2 设计出水水质
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两者之中较严的标准,其主要出水水质如下:
化学需氧量(CODCr) ≤40mg/l
生化需氧量(BOD5) ≤10mg/l
悬浮物(SS) ≤10mg/l
总氮(以 N计) ≤15mg/l
氨氮(以 N计) ≤5mg/l
总磷(以 P计) ≤ 0.5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L) ≤ 103
4.2 初期雨水进、出水水质
4.2.1 建议进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CODCr) 140mg/l
懸浮物(SS) 150mg/l
总磷(以 P计) 3.0mg/l
4.2.2 建议出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CODCr) 70mg/l
悬浮物(SS) 30mg/l
总磷(以 P计) 1.5mg/l
5 结 语
该文通过对该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内容及工艺进行详细阐述,以探讨该地区污水系统所存在问题。对设施建设目标及预期效果评估后,能更直接具体地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污水系统及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及管理中,应与处理地区排水系统规划合理结合,充分满足处理需求。以解决现存问题为目标,改善受影响水体的污染情况为前提,尽可能地规范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黄玉珠,王 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J].2012.
[2]彭其定.城市用水量预测[J].1989,5(05):59~62.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第五册[J].2017.
收稿日期:201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