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如何把首都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2005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鲜明地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现在打开因特网,在百度上搜索“创新”和“金吾伦”这两个关键词时,屏幕上会有上万条相关链接。金吾伦——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这位活跃在北京创新新闻中的人物,也是一位奋斗在科技学术前沿的糖友。先生个子不高,中等身
金材,眉宇间透着慈祥和善,谈话时笑容可掬的样子显示出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花白的头发,配着居家的毛衣,宽厚仁和,谦虚平易,自有学者的风范。金先生今年正好70岁,说起糖尿病,他自认还是位新糖友,正在接受启蒙教育。
严格管住嘴 责任是动力
金先生是位非常有自控能力的人。自从2002年3月被确诊糖尿病以来,他一直坚持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的主食量绝不会超过5两。但这一切在他得病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当时他正承担科技部的科技攻关课题,住在宾馆。一桌人吃饭,年轻人一碗饭就够了,可他必须吃两碗,吃完还说才半饱。他爱人说:“现在我让他多吃一口他都不干,他的嘴管得可紧了。”说到这,金先生有些羞涩地笑了。“我必须管好自己的嘴,男人必须要有毅力,因为男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不一样,尤其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浪费过太多时间,我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更多的工作,才能给家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管住嘴是糖尿病病人最难过的关,一天两天容易,天天如此就很难,这靠的就是超强的毅力和做人的责任感。
“刚确诊时,我连开会都不敢去,就怕饮食不好控制,现在通过学习,已经可以很好地自我管理。”金先生说,“遇到会议时,我会事先通知会务组,以便于他们按照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习惯为我准备饭莱。有时候如果无法避免在饭馆吃饭,我也会尽量点些清淡少油的菜来吃。”因此,金先生虽然社会工作特别多,但他的血糖一直控制得非常好。
刚得病时,金先生因为心里着急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因为情绪很消极,加上对糖尿病不了解,就更紧张,别人一说什么好就马上去试,什么偏方都信。好在邻居是位大夫,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才真正理解到糖尿病是终身病,需要严格的自我管理。谈到这些,金先生自信地说:“自从2004年开始使用胰岛素到现在,因为合理地饮食控制和积极地运动,血糖控制很好。”
冤狱十一载 活着是幸福
金先生出生于1937年。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读于光远先生的研究生,从事科技哲学的研究。可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又怎么能逃脱命运的折磨。研究生刚刚开始,就下放到农村四清。文化大革命不到一年,1 967年的初夏,他被莫名其妙地打成”反革命分子”,关入秦城监狱,一关就是11年。
厄运突然降临,一夜之间由学子沦为囚徒,由于角色的严重反差,心中的惶惑、震惊、怨愤可想而知。第一天关进监狱,冰冷半生的米饭倒进了积满尘埃的碗里,但为了生存那也得吃啊。金先生说:“在那里,人的生活境界和人生欲望已经退缩到动物的境况。”在狱中,住可怕的单身牢房,不断接受批评、教育和改造,还要忍受来自肉体的病痛。由于残酷现实的打击,入狱不久就染上了骨结核。拖了半年多,直到胸前长出一个碗口的肿块,才送医院动手术,割去胸骨的一段腐烂骨头。金先生说:“姜昆的相声《打针》中,患者对护士说:‘护士您那不是打针呀,您那是纳鞋底子呢!’可护士给我打针,连裤子都不脱,整个一个扎飞标。”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了,可他还被遗忘在铁窗内,直到1979年,他的导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派人四处打听他的下落,专人负责历时半年,才知道他还被关押在秦城监狱,这时他才得以重见阳光。回想到这些,金先生眼神深邃心情沉重:“社会因无序而停滞,历史因颠倒而倒退!多少人无辜丢掉性命,又有多少人无端被毁掉一生!所以不论身陷何种境地,都要坚持活下去。哪怕就算病魔缠身,也要斗争,活着就是胜利,才能再有机会;中刺一把。”经过11年冤狱折磨,金先生说:“我能活着出来就是万幸!”
科学快步走 工作不耽误
也正因为活着出来了,想到自己是研究生毕业,可已经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心里反而更加难受,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常常半夜爬起来到厕所去看书,想抢回丢失的时光。
由于在狱中头部受到过严重创伤,金先生的脑子里总有异声不停地响动。去医院查过多次,但未能查出病因,也未能排除症状。这使得他至今在夜晚仍无法看书和集中精力,强迫自己用脑就会头痛欲裂。可是手头那么多的工作,怎么合理运用时间工作和锻炼呢?金先生自有办法:他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时间分割开来,分段分时充分利用。每天快步走5次,每次30分钟。早饭后稍事休息,出去走一圈;上午写完文章后,出去走一圈;下午睡起来走一圈;工作后再走一圈;晚饭后走最后一圈。这样快步走已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不动都难受。他说:“每天工作一会儿就出去走走,这也是劳逸结合啊!”
出狱后金先生在他的哲学领域玩命地工作着,多年后成果丰硕(见简介)。如此繁多的工作,对于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怎么受得了呢?金先生说:“忙也有忙的好处啊,有工作做,会感到很充实,反而会忘记一些病痛和不快。努力工作加上积极锻炼身体,血糖控制得就好,每次去就诊还会得到医生的表扬,自己就更有热情,更开心了。”金先生说他那么努力地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渴望在有生之年,仍能多奉献出一些余热。“我要抓住时间的翅膀,让它带着我一起飞,追回那丢失的11年”。
人物简介
金吾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兼职教授。至今通过他多年不懈地努力,著作已有十几部,完成国家各类攻关项目近十个。
金材,眉宇间透着慈祥和善,谈话时笑容可掬的样子显示出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花白的头发,配着居家的毛衣,宽厚仁和,谦虚平易,自有学者的风范。金先生今年正好70岁,说起糖尿病,他自认还是位新糖友,正在接受启蒙教育。
严格管住嘴 责任是动力
金先生是位非常有自控能力的人。自从2002年3月被确诊糖尿病以来,他一直坚持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的主食量绝不会超过5两。但这一切在他得病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当时他正承担科技部的科技攻关课题,住在宾馆。一桌人吃饭,年轻人一碗饭就够了,可他必须吃两碗,吃完还说才半饱。他爱人说:“现在我让他多吃一口他都不干,他的嘴管得可紧了。”说到这,金先生有些羞涩地笑了。“我必须管好自己的嘴,男人必须要有毅力,因为男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不一样,尤其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浪费过太多时间,我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更多的工作,才能给家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管住嘴是糖尿病病人最难过的关,一天两天容易,天天如此就很难,这靠的就是超强的毅力和做人的责任感。
“刚确诊时,我连开会都不敢去,就怕饮食不好控制,现在通过学习,已经可以很好地自我管理。”金先生说,“遇到会议时,我会事先通知会务组,以便于他们按照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习惯为我准备饭莱。有时候如果无法避免在饭馆吃饭,我也会尽量点些清淡少油的菜来吃。”因此,金先生虽然社会工作特别多,但他的血糖一直控制得非常好。
刚得病时,金先生因为心里着急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因为情绪很消极,加上对糖尿病不了解,就更紧张,别人一说什么好就马上去试,什么偏方都信。好在邻居是位大夫,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才真正理解到糖尿病是终身病,需要严格的自我管理。谈到这些,金先生自信地说:“自从2004年开始使用胰岛素到现在,因为合理地饮食控制和积极地运动,血糖控制很好。”
冤狱十一载 活着是幸福
金先生出生于1937年。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读于光远先生的研究生,从事科技哲学的研究。可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又怎么能逃脱命运的折磨。研究生刚刚开始,就下放到农村四清。文化大革命不到一年,1 967年的初夏,他被莫名其妙地打成”反革命分子”,关入秦城监狱,一关就是11年。
厄运突然降临,一夜之间由学子沦为囚徒,由于角色的严重反差,心中的惶惑、震惊、怨愤可想而知。第一天关进监狱,冰冷半生的米饭倒进了积满尘埃的碗里,但为了生存那也得吃啊。金先生说:“在那里,人的生活境界和人生欲望已经退缩到动物的境况。”在狱中,住可怕的单身牢房,不断接受批评、教育和改造,还要忍受来自肉体的病痛。由于残酷现实的打击,入狱不久就染上了骨结核。拖了半年多,直到胸前长出一个碗口的肿块,才送医院动手术,割去胸骨的一段腐烂骨头。金先生说:“姜昆的相声《打针》中,患者对护士说:‘护士您那不是打针呀,您那是纳鞋底子呢!’可护士给我打针,连裤子都不脱,整个一个扎飞标。”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了,可他还被遗忘在铁窗内,直到1979年,他的导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派人四处打听他的下落,专人负责历时半年,才知道他还被关押在秦城监狱,这时他才得以重见阳光。回想到这些,金先生眼神深邃心情沉重:“社会因无序而停滞,历史因颠倒而倒退!多少人无辜丢掉性命,又有多少人无端被毁掉一生!所以不论身陷何种境地,都要坚持活下去。哪怕就算病魔缠身,也要斗争,活着就是胜利,才能再有机会;中刺一把。”经过11年冤狱折磨,金先生说:“我能活着出来就是万幸!”
科学快步走 工作不耽误
也正因为活着出来了,想到自己是研究生毕业,可已经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心里反而更加难受,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常常半夜爬起来到厕所去看书,想抢回丢失的时光。
由于在狱中头部受到过严重创伤,金先生的脑子里总有异声不停地响动。去医院查过多次,但未能查出病因,也未能排除症状。这使得他至今在夜晚仍无法看书和集中精力,强迫自己用脑就会头痛欲裂。可是手头那么多的工作,怎么合理运用时间工作和锻炼呢?金先生自有办法:他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时间分割开来,分段分时充分利用。每天快步走5次,每次30分钟。早饭后稍事休息,出去走一圈;上午写完文章后,出去走一圈;下午睡起来走一圈;工作后再走一圈;晚饭后走最后一圈。这样快步走已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不动都难受。他说:“每天工作一会儿就出去走走,这也是劳逸结合啊!”
出狱后金先生在他的哲学领域玩命地工作着,多年后成果丰硕(见简介)。如此繁多的工作,对于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怎么受得了呢?金先生说:“忙也有忙的好处啊,有工作做,会感到很充实,反而会忘记一些病痛和不快。努力工作加上积极锻炼身体,血糖控制得就好,每次去就诊还会得到医生的表扬,自己就更有热情,更开心了。”金先生说他那么努力地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渴望在有生之年,仍能多奉献出一些余热。“我要抓住时间的翅膀,让它带着我一起飞,追回那丢失的11年”。
人物简介
金吾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兼职教授。至今通过他多年不懈地努力,著作已有十几部,完成国家各类攻关项目近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