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美术课的实践性相对较强,仅靠教师讲授是无法达到预期教學效果的,因此,如何使小学生在具体的美术操作中真正提高绘画水平,就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契机,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探析,旨在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72-01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改变接受学习的现状,学会探索学习,活学活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贯彻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将在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1.传授知识。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精讲多练为主,这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却无法得到培养。美术作品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的,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品读感悟自会有所收获,也会得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灵感。但是教师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教化功能认识不深,而主要通过口头传授,照本宣章,省去了学生对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也省去了学生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创作灵感,依葫芦画瓢,教学实效性大大降低。
2.作业讲评。
对于小学美术课来说,作业讲评离不开对作业的好坏的判断,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却是,教师只针对几篇作业讲解它的好与不好之处,话语本身没有多大差别,表扬与批评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学生只是作为听众听作业的讲评,而无法从作业讲评中获得任何启发与指导。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作业评比,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却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大多数学生都是迎合获奖作品的需要而进行创作,失去了艺术创作本身的灵感。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都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思维,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探索学习上,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讲究的是创造,简单地模仿对艺术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美术课堂培养的是创作型人才,而不是机械模拟的工具。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美术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来。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选择参与活动的标准一般是个人兴趣或是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鼓励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总结,转变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美术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提供一定的探究活动。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必须使学生改变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现状,而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4.提倡学生的个性展示。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对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肯定性地鼓励,对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好的方面要多加赞美之词,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也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创作和学习氛围之中,从而更能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和想象力。
5.培养美术学习习惯。
美术教学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美术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细致观察、认真作画等,另外,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应该养成及时整理学习用具,整理和保管的习惯。所谓习惯,必须经过提前地强调以及日积月累的培养和坚持,方能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采取积极恰当的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这些习惯的培养。
三、小结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一直较低。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时期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走出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72-01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改变接受学习的现状,学会探索学习,活学活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贯彻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将在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1.传授知识。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精讲多练为主,这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却无法得到培养。美术作品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的,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品读感悟自会有所收获,也会得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灵感。但是教师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教化功能认识不深,而主要通过口头传授,照本宣章,省去了学生对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也省去了学生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创作灵感,依葫芦画瓢,教学实效性大大降低。
2.作业讲评。
对于小学美术课来说,作业讲评离不开对作业的好坏的判断,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却是,教师只针对几篇作业讲解它的好与不好之处,话语本身没有多大差别,表扬与批评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学生只是作为听众听作业的讲评,而无法从作业讲评中获得任何启发与指导。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作业评比,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却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大多数学生都是迎合获奖作品的需要而进行创作,失去了艺术创作本身的灵感。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都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思维,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探索学习上,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讲究的是创造,简单地模仿对艺术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美术课堂培养的是创作型人才,而不是机械模拟的工具。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美术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来。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选择参与活动的标准一般是个人兴趣或是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鼓励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总结,转变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美术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提供一定的探究活动。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必须使学生改变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现状,而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4.提倡学生的个性展示。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对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肯定性地鼓励,对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好的方面要多加赞美之词,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也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创作和学习氛围之中,从而更能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和想象力。
5.培养美术学习习惯。
美术教学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美术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细致观察、认真作画等,另外,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应该养成及时整理学习用具,整理和保管的习惯。所谓习惯,必须经过提前地强调以及日积月累的培养和坚持,方能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采取积极恰当的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这些习惯的培养。
三、小结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一直较低。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时期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走出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