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新源里第四小学立足课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以语文学科为首,梳理价值观教育目标体系
学校在原有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语文课中蕴含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体现,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更让学科教师站在育人的高度,清晰了每一节课的价值观教育目标,也明确了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学校还引导教师们将价值观教育当作一项科研去做,边行动、边研究。
新源里第四小学是“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实验校,这项研究已有7年历史。为提升语文课堂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学校结合此课题,围绕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为学科教师和学生推荐好书,并为学校图书馆新近购买了两千余册图书,以供师生借阅。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祖国,热爱祖国;让学生在读名人传记的过程中,心有榜样;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学习诚信和友善。
以品德课为抓手,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以品德课为抓手,由品德学科区级骨干教师梁宏慧老师牵头,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讲话中的“九问”“三不比”“五比”“三不嫌”与教材内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将“三不比”中的内容与四年级上册《购物时要节省》的内容相融合,通过课前对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了解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课上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两难道德情景的创设、辩论等多种方式,促价值观教育在品德课堂落地。
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
小学课程中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由于学科知识的内容不同,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会有不同,但学科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以爱国教育为例,除品德课、语文课大容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外,小学数学课同样可以渗透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我校穆晓媛老师在《秒的认识》这一课,先播放一段“神舟十号”发射场面,并特别突出了10秒、9秒……发射的过程,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航天事业中的作用,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热情。
科学课上,我校市级骨干魏欣老师在讲《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一课时,引入了核能的概念向学生介绍今天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长期奉行的核政策及核原则:中国政府从1964年10月16日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就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科学的兴趣更加强烈,也较好地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综合实践学科《走近交通标志》一课,属于显性的价值观教育课,内容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法治”“公正”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在课上,施俊玲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交通标志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关心城市建设,保护公共设施、设备,促使孩子们逐渐清晰: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我们的城市做起,从保护身边的公共设施设备做起。以此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孩子的日常行动中。
栏目编辑 江泓
以语文学科为首,梳理价值观教育目标体系
学校在原有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语文课中蕴含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体现,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更让学科教师站在育人的高度,清晰了每一节课的价值观教育目标,也明确了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学校还引导教师们将价值观教育当作一项科研去做,边行动、边研究。
新源里第四小学是“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实验校,这项研究已有7年历史。为提升语文课堂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学校结合此课题,围绕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为学科教师和学生推荐好书,并为学校图书馆新近购买了两千余册图书,以供师生借阅。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祖国,热爱祖国;让学生在读名人传记的过程中,心有榜样;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学习诚信和友善。
以品德课为抓手,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以品德课为抓手,由品德学科区级骨干教师梁宏慧老师牵头,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讲话中的“九问”“三不比”“五比”“三不嫌”与教材内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将“三不比”中的内容与四年级上册《购物时要节省》的内容相融合,通过课前对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了解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课上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两难道德情景的创设、辩论等多种方式,促价值观教育在品德课堂落地。
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
小学课程中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由于学科知识的内容不同,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会有不同,但学科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以爱国教育为例,除品德课、语文课大容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外,小学数学课同样可以渗透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我校穆晓媛老师在《秒的认识》这一课,先播放一段“神舟十号”发射场面,并特别突出了10秒、9秒……发射的过程,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航天事业中的作用,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热情。
科学课上,我校市级骨干魏欣老师在讲《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一课时,引入了核能的概念向学生介绍今天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长期奉行的核政策及核原则:中国政府从1964年10月16日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就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科学的兴趣更加强烈,也较好地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综合实践学科《走近交通标志》一课,属于显性的价值观教育课,内容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法治”“公正”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在课上,施俊玲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交通标志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关心城市建设,保护公共设施、设备,促使孩子们逐渐清晰: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我们的城市做起,从保护身边的公共设施设备做起。以此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孩子的日常行动中。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