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2017年是东南亚地区稳步发展的一年,各国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南海问题进一步降温趋缓,地区合作势头加快。但是,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隐患。
关键词 东南亚; 南海;稳定; 合作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2.015
2017年,东南亚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多数国家局势平稳,但部分国家随着选举临近,朝野竞争加剧。恐怖主义威胁上升,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复苏势头加快。地区热点问题明显降温,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执政当局加强控局
政治发展总体稳定
2017年,东南亚地区国家中除东帝汶、新加坡进行总统换届选举外,其他国家均未举行全国性的选举换届活动。各国执政当局加强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建设,积极发展经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基本维护了国内政局稳定,一些国家政府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加强执政党民主人民力量党内部建设,加大对军警等强力部门领导,强势缉毒、反腐、打击恐怖主义。以“大建特建”为口号兴建基础设施、改税制、引外资,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意支持率维持高位。印尼总统佐科面对雅加达省长选举失利等局面,积极谋求民主斗争党和执政联盟的支持,出台《社会组织法》取缔“伊斯兰阵线”等激进组织,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同时加大民生投入,向底层倾斜,民众满意度和支持率有所提升。泰国政府推动通过新宪法,加快起草《政党法》等宪法附属法,继续实行党禁限制政党活动,政治运行总体平稳。缅甸民盟政府优先推进和平进程,召开两次“21世纪彬龙和平会议”,和平进程取得一定进展。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大力巩固党内和执政联盟内部团结,力促经济企稳回升,在2018年财政预算案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争取选民支持。柬埔寨人民党着力巩固党内团结,积极备战大选。越南共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大党老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但是,部分国家随着全国或地方选举临近,朝野斗争加剧。马来西亚反对党阵营加快内部整合,前总理马哈蒂尔领军“希望联盟”,打出清廉政治、族群平等、社会公平等旗号,试图掀起政坛“海啸”。印尼等国家反对党加大向政府施压,对政府施政造成一定掣肘。
恐怖主义事件多发
社会安全威胁上升
“伊斯兰国”在中东持续溃败后,加速向东南亚地区渗透扩张,宣称要建立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区国家在内的“哈里发国”。东南亚60余个本土恐怖组织宣誓效忠“伊斯兰国”,地區多国公民前往中东参加“圣战”。在内外恐怖势力勾连下,地区恐怖活动烈度和频度不断升级。2017年5月,菲律宾“穆特”组织(Maute Group)和阿布沙耶夫组织武装占据马拉维,与政府军激战五个月之久,冲突造成上千人伤亡,政府对棉兰老岛的军管一再延长。2017年8月以来,缅甸“罗兴亚救世军”在若开邦北部制造暴力袭击事件,大量难民被迫逃离家园。此外,印尼“神权游击队”等恐怖组织多次在万隆、雅加达等地制造恐怖袭击,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警方逮捕多名涉恐嫌犯,挫败多起恐怖袭击图谋。地区国家政府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压力不断加大,纷纷提升安全警戒级别,加强国际地区合作。2017年11月召开的第31届东盟峰会重点讨论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开展海上联合巡逻,力图切断恐怖势力流窜的海上通道。
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仍面临
不少制约因素
201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菲律宾提出“杜特尔特经济学”,马来西亚加快落实“2050国家转型计划”,新加坡提出“七大战略”勾勒未来五到十年经济发展愿景。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提出六年内投资8.4万亿比索(约合1670亿美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1] 越南2016年至2020年计划投资4800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2] 泰国、马来西亚加大对铁路、城市轨道、公路、港口、机场等投资,印尼加强农村和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东南亚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中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马新高铁前期工作加快。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缅甸、马来西亚完善投资促进政策,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促进投资便利化。泰国修订《投资促进法案》,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免除部分赴泰投资的高科技企业所得税。菲律宾推出外国投资负面清单,取消对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外资股权限制。四是重视改善民生。印尼大力推进社会援助项目,新增食品补贴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菲律宾通过税改降低低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将部分新增税收用于社会保障。缅甸扶持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培养技术工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增收。
2017年地区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多国经济改革成果初现,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地区整体经济增长5%左右。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多数地区国家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2017年缅甸经济增长预计7%,比2016年高出1%左右。柬埔寨经济增长达到6.9%,发展前景看好。老挝经济增长预计为6.82%,略低于7%的政府目标。越南经济增长6.8%,增速创十年来新高。菲律宾经济增长预计为6.7%至6.9%,符合6.5%至7.5%的政府预期。马来西亚经济增长预计达到5.8%,远高于2016年4.2%的经济增速。印尼经济增长预计5.1%,高于2016年的5.01%。泰国(有望达到3.9%)、新加坡(3.5%)、文莱(预计为1.3%)经济增速虽在地区国家中居后,但均比2016年增长势头有所加快。
与此同时,当前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地区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增大运营成本、影响外商投资意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国内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物价高昂,民众获得感不强;金融市场相对脆弱,易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外向型经济结构使出口受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大。地区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任重道远。 地区合作有序推进
热点问题有所降温
一方面,地区合作稳步推进。2017年,东盟对内依照“2050愿景”和“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50”,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物流、人员流动等方面投入,加强反恐、海上救援等合作,一体化程度有所加深。此外,澜湄合作等次区域合作也稳步开展。对外积极推动东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国共同签订新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东盟国家坚持大国平衡、灵活务实的外交路线,越南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菲律宾举办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美、俄、日等国领导人参加。东盟“10 1”“10 3”合作和东亚合作持续发展,描绘出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新蓝图。
另一方面,南海局势降温趋缓。201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开展对话协商,各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识增加,“南海仲裁案”翻篇。中菲关系全面转圜、持续向好,两国建立起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边磋商机制。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审议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框架。11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各方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201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就“准则”开展密集磋商。相关磋商机制和规则的建立为各方管控危机、化解矛盾提供了有利條件。
总体来看,东盟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与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东盟内部有关国家在一些热点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影响内部团结。地区格局与秩序加快调整,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也考验东盟智慧。2018年,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将迎来换届选举,印尼将举行地方行政首长选举,地区国家政局能否平稳发展仍有待观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亚洲一局)
(责任编辑:张凯)
[1]《菲律宾推出“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4/19/c_1120836319.htm.
[2]《2016年至2020年越南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612/20161202275708.shtml.
关键词 东南亚; 南海;稳定; 合作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2.015
2017年,东南亚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多数国家局势平稳,但部分国家随着选举临近,朝野竞争加剧。恐怖主义威胁上升,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复苏势头加快。地区热点问题明显降温,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执政当局加强控局
政治发展总体稳定
2017年,东南亚地区国家中除东帝汶、新加坡进行总统换届选举外,其他国家均未举行全国性的选举换届活动。各国执政当局加强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建设,积极发展经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基本维护了国内政局稳定,一些国家政府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加强执政党民主人民力量党内部建设,加大对军警等强力部门领导,强势缉毒、反腐、打击恐怖主义。以“大建特建”为口号兴建基础设施、改税制、引外资,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意支持率维持高位。印尼总统佐科面对雅加达省长选举失利等局面,积极谋求民主斗争党和执政联盟的支持,出台《社会组织法》取缔“伊斯兰阵线”等激进组织,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同时加大民生投入,向底层倾斜,民众满意度和支持率有所提升。泰国政府推动通过新宪法,加快起草《政党法》等宪法附属法,继续实行党禁限制政党活动,政治运行总体平稳。缅甸民盟政府优先推进和平进程,召开两次“21世纪彬龙和平会议”,和平进程取得一定进展。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大力巩固党内和执政联盟内部团结,力促经济企稳回升,在2018年财政预算案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争取选民支持。柬埔寨人民党着力巩固党内团结,积极备战大选。越南共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大党老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但是,部分国家随着全国或地方选举临近,朝野斗争加剧。马来西亚反对党阵营加快内部整合,前总理马哈蒂尔领军“希望联盟”,打出清廉政治、族群平等、社会公平等旗号,试图掀起政坛“海啸”。印尼等国家反对党加大向政府施压,对政府施政造成一定掣肘。
恐怖主义事件多发
社会安全威胁上升
“伊斯兰国”在中东持续溃败后,加速向东南亚地区渗透扩张,宣称要建立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区国家在内的“哈里发国”。东南亚60余个本土恐怖组织宣誓效忠“伊斯兰国”,地區多国公民前往中东参加“圣战”。在内外恐怖势力勾连下,地区恐怖活动烈度和频度不断升级。2017年5月,菲律宾“穆特”组织(Maute Group)和阿布沙耶夫组织武装占据马拉维,与政府军激战五个月之久,冲突造成上千人伤亡,政府对棉兰老岛的军管一再延长。2017年8月以来,缅甸“罗兴亚救世军”在若开邦北部制造暴力袭击事件,大量难民被迫逃离家园。此外,印尼“神权游击队”等恐怖组织多次在万隆、雅加达等地制造恐怖袭击,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警方逮捕多名涉恐嫌犯,挫败多起恐怖袭击图谋。地区国家政府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压力不断加大,纷纷提升安全警戒级别,加强国际地区合作。2017年11月召开的第31届东盟峰会重点讨论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开展海上联合巡逻,力图切断恐怖势力流窜的海上通道。
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仍面临
不少制约因素
201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菲律宾提出“杜特尔特经济学”,马来西亚加快落实“2050国家转型计划”,新加坡提出“七大战略”勾勒未来五到十年经济发展愿景。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提出六年内投资8.4万亿比索(约合1670亿美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1] 越南2016年至2020年计划投资4800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2] 泰国、马来西亚加大对铁路、城市轨道、公路、港口、机场等投资,印尼加强农村和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东南亚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中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马新高铁前期工作加快。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缅甸、马来西亚完善投资促进政策,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促进投资便利化。泰国修订《投资促进法案》,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免除部分赴泰投资的高科技企业所得税。菲律宾推出外国投资负面清单,取消对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外资股权限制。四是重视改善民生。印尼大力推进社会援助项目,新增食品补贴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菲律宾通过税改降低低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将部分新增税收用于社会保障。缅甸扶持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培养技术工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增收。
2017年地区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多国经济改革成果初现,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地区整体经济增长5%左右。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多数地区国家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2017年缅甸经济增长预计7%,比2016年高出1%左右。柬埔寨经济增长达到6.9%,发展前景看好。老挝经济增长预计为6.82%,略低于7%的政府目标。越南经济增长6.8%,增速创十年来新高。菲律宾经济增长预计为6.7%至6.9%,符合6.5%至7.5%的政府预期。马来西亚经济增长预计达到5.8%,远高于2016年4.2%的经济增速。印尼经济增长预计5.1%,高于2016年的5.01%。泰国(有望达到3.9%)、新加坡(3.5%)、文莱(预计为1.3%)经济增速虽在地区国家中居后,但均比2016年增长势头有所加快。
与此同时,当前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地区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增大运营成本、影响外商投资意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国内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物价高昂,民众获得感不强;金融市场相对脆弱,易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外向型经济结构使出口受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大。地区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任重道远。 地区合作有序推进
热点问题有所降温
一方面,地区合作稳步推进。2017年,东盟对内依照“2050愿景”和“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50”,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物流、人员流动等方面投入,加强反恐、海上救援等合作,一体化程度有所加深。此外,澜湄合作等次区域合作也稳步开展。对外积极推动东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国共同签订新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东盟国家坚持大国平衡、灵活务实的外交路线,越南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菲律宾举办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美、俄、日等国领导人参加。东盟“10 1”“10 3”合作和东亚合作持续发展,描绘出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新蓝图。
另一方面,南海局势降温趋缓。201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开展对话协商,各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识增加,“南海仲裁案”翻篇。中菲关系全面转圜、持续向好,两国建立起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边磋商机制。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审议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框架。11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各方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201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就“准则”开展密集磋商。相关磋商机制和规则的建立为各方管控危机、化解矛盾提供了有利條件。
总体来看,东盟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与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东盟内部有关国家在一些热点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影响内部团结。地区格局与秩序加快调整,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也考验东盟智慧。2018年,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将迎来换届选举,印尼将举行地方行政首长选举,地区国家政局能否平稳发展仍有待观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亚洲一局)
(责任编辑:张凯)
[1]《菲律宾推出“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4/19/c_1120836319.htm.
[2]《2016年至2020年越南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612/20161202275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