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分析与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在建设与不断发展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迁移和修复等问题。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吏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迭到和谐统一,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化、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物保护;和谐发展;策略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heritage preservation Xie Xiaolin Abstract: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necessarily involves the migra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the historic district,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houses. Therefor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it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urban construction process. Posi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conflic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int of view of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planning. Urb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Diego to the harmony and unity,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economy. Key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heritage conserv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重视文物保护的意义
  1、文物保护的社会价值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城市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在城市建设中,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协调发展。城市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既包含了文化现象,也包含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城市的文化、文物等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也是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源。
  2、文物保护的经济价值
  毋庸置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利用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优势,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提升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很多旅游城市发挥本地文物优势,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提高了本地的文物资源知名度,提升了城市形象,使相关的旅游景点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更有力地支持文物保护,利用文物资源能够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的双赢局面。
  3、促进城市旅游事业发展
  文物是中化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推动民族信念和民族进步的基石和动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文物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延伸,并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近年,人们在欣赏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的同时,也逐渐热衷于观赏物质和精神人文景观,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旅游热潮,更是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也为文物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更多机遇。利用文物负载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有效的文化载体,文物的展示、展览、服务于旅游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旅游事业中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找到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平衡点,既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搭建平臺,又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物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教育性等特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支柱。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成为消费品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是城市精神文明和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旅游城市在精神文明上的重要展示和外在形象。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城市形象、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5、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历史文物、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精神和物质财富。“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和谐”,城市本身是一件艺术品,人们运用各种元素,如建筑、树木花草、山石、水体、历史文化、交通、通讯等资源开拓和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城市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过程“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深化和提高。城市中各种文化资源、文物资源、自然山水资源等元素都是发展生态化城市的重要支柱,坚持“保护—利用—保护”的宗旨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创造生态化城市的现实要求。
  二、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文物法》和相关管理制度,推进城市文物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现行的《文物法》等相关文件制度虽然比以前有很多修改,但依然存在着一定不完善之处,对文物工作的保护和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文物经费、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培训等各方面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其更符合文物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生态忽而可持续发展。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宗旨。切实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范畴。
  2、进一步优化城市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
  加强对当地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和开发利用,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风采和魅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的和谐发展。突出文物历史文化特色、树立文物品牌形象、构建和谐旅游文化氛围。
  3、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⑴坚持和谐统一的、辩证的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
  ⑵建立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科学的管理、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
  ⑶不断更新城市文物保护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省市建设与文物保护。
  ⑷“开辟新区、保旧城”的城市生态化,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⑸合理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和理念,实现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寻求发展与保护利用的最佳契合点。
  ⑹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正确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⑺以经济为基础,适度开发文物资源与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⑻有利于传承与延续城市的文脉,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缺失。
  参考文献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国环境网,http://www.cenews.com.cn/.
  3、《文物保护法》
  作者简介:
  谢小林 男 江西吉安县人 馆员 吉安县博物馆馆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涵义,指出目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还存在许多误区,提出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整合 涵义 误区 建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社会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多一线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政府形象,它不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更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因此,加强和改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高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水平十分必要。本文从施工、监理、建设(业主)三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措施  Some Thoughts on the qual
期刊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笔者阐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电子电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整合已有初步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电工课程 整合 成果    《電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分析各种常用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有关电量的计算,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实验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熟悉各种电路的组成,分析一些具
摘 要:本文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清晰形象地阐述了“任务驱动,强化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机房教学新模式,归纳出机房教学流程图;结合实践总结出了该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机房教学中的优势和运用该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在高中信息技术机房教学模式的研究上是一种创新,在新兴的高中信息技术这一必修课的机房教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任务驱动 强化实践 遗忘    1.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动进行桩基检测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常见的桩基质量问题和用低应变检测波法进行桩基间的的常见技术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合理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桩基展开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测前的准备,检测的步骤与方法,测后数据的处理与桩基质量评定三个方面。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在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于桩基检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应变反射波法
期刊
摘要:本文将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对建筑电气安装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明确的指点,电气安装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电气安装;工艺;质量控制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problems of  He Yipeng  Abs
期刊
摘要:针对非对称布桩的群桩基础,基于剪切位移法推导了非等长两桩相互作用系数解析解,分别给出了长桩对短桩的、短桩对长桩的相互作用系数,同时本文方法考虑了桩的“加筋效应”,将计算结果同弹性理论法和剪切位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方法更接近实测值。  关键词:沉降和谐;非等长桩;剪切位移法;加筋效应;两桩相互作用系数  Abstract: Two piles interaction coefficie
期刊
文章旨在讨论如何在满足时代需要的同时,正视当今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可适应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未来发展的大学校园环境。
期刊
不同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园林艺术,都蕴涵着各自的造园理念和手法。设计师们在充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科学的有机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对宗教的认识对宗教的景观规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并且通过一些力的理论分析和一些典型举例,希望对宗教景观的规划设计能有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加全面的理论认知。提出宗教环境景观规划在共享性、文化、艺术性、整体性以及功能方面遵循五项原则,从而达到提升宗教气氛、营造功能空间和创造宗教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宗教;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文化传承;功能;空间  The religious land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