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例SMA夹层病人,对患者行介入腔内治疗,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患者的支架是否通畅、有无移位、假膜进展情况并作出总结。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得以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治愈率100%,仅两例患者假腔内形成血栓,但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结论: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能够有效闭合假膜,使得肠系膜动脉畅通,能够有效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介入腔内治疗 肠系膜夹层 治疗效果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夹层简称肠系膜夹层是局部内膜撕裂,动脉壁的中层和外层之间由于渗入了动脉腔内的血液而形成了夹层血肿,并且血液会沿动脉壁进一步延伸从而剥离血管,最后导致血管受到严重损害。SMA夹层是一种血管外科非常罕见的急症[1],由于动脉内膜的受损,血管主干道狭窄、有的甚至闭塞,或并发血栓形成,导致肠道梗阻缺血缺氧。所以在临床上症状一般为突发急性上腹部或脐周持续性疼痛,而且病情进展快,早期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诊治关键在于及时恢复肠道血供,阻止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近年来因为介入腔内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到各个科室,大多数患者可以借助介入治疗得到恢复,为探究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的疗效,笔者选取了我院8例行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例SMA夹层病人,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5.6±3.9)岁。所有患者都因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来我院就诊,并且术前经CTA常规检查确诊为SMA夹层,且记录位置,均符合介入腔内治疗手术适应症。患者Sakamoto影像学分型[2]:I型0例,II型4例,III型2例,IV型2例。
1.2 方法
经术前CTA 确诊后,对患者进行抗凝、禁食、补液及止痛治疗。
术前准备完毕后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在右侧股动脉穿刺使用Seldinger 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端置入Cobra 导管进行血管造影,可以看到真腔受压而变得纤细以及夹层明显的假腔瘤样扩张。动脉较远端的细末分支显影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观察到形成继发血栓。随后根据造影确定夹层大小、范围、周围分支及分型,本组8例患者中有4 例患者在置入裸支架后真腔中的血流正常,假腔也逐渐缩小。有2例患者在夹层远端有血栓形成,此类患者需要溶栓治疗2d 后再置入裸支架。另有1 例患者再置入裸支架后假腔仍让较大,故四通弹簧圈栓塞辅助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动脉夹层的周围血管分支行不明显,所以于腹膜置入支架。
术后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0.4ml,于12h间隔皮下注射一次,持续3天。同时口服拜asipiul0.1g,长期。
术后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患者支架是否畅通、有无移位、假腔情况。
2 结果
本次研究共八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各个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急性疼痛,少数患者可伴有腰背痛或者恶性呕吐的症状。此病发病快、进展迅速、而且临床误诊率高,一旦误诊对患者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剧烈却又不符合其他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则需要马上进行腹部增强CT 扫描,最为精准的是64 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CTA)[3]。
I型分型患者在临床上多用保守治疗,本次报道中不含此型患者。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还没有出现夹层破裂或者肠梗阻缺血坏死前,先对患者进行了有效的腔内治疗。而后在腔内放置支架支撑动脉真腔,用来远端肠道血供恢复,并可以逐渐缩小假腔并且恢复。
综上所述,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能够有效闭合假膜,使得肠系膜动脉畅通,能够有效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文豪,侯国欣等.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初步诊疗体会[J].医学论坛杂志,2014,35(12):109-110.
[2] Sakamoto I,Ogawa Y,Sueyoshi E, et al. Imaging appearances and management of isolated 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J]. Eur Radiol,2007,64( 1) : 103-110.
[3]宋蒨,黃优华,石红建等.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2):136-138.
[4] 苏浩波, 顾建平, 楼文胜, 等, 裸支架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J]. 2011, 20(12):948-952.
【关键词】 介入腔内治疗 肠系膜夹层 治疗效果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夹层简称肠系膜夹层是局部内膜撕裂,动脉壁的中层和外层之间由于渗入了动脉腔内的血液而形成了夹层血肿,并且血液会沿动脉壁进一步延伸从而剥离血管,最后导致血管受到严重损害。SMA夹层是一种血管外科非常罕见的急症[1],由于动脉内膜的受损,血管主干道狭窄、有的甚至闭塞,或并发血栓形成,导致肠道梗阻缺血缺氧。所以在临床上症状一般为突发急性上腹部或脐周持续性疼痛,而且病情进展快,早期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诊治关键在于及时恢复肠道血供,阻止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近年来因为介入腔内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到各个科室,大多数患者可以借助介入治疗得到恢复,为探究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的疗效,笔者选取了我院8例行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例SMA夹层病人,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5.6±3.9)岁。所有患者都因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来我院就诊,并且术前经CTA常规检查确诊为SMA夹层,且记录位置,均符合介入腔内治疗手术适应症。患者Sakamoto影像学分型[2]:I型0例,II型4例,III型2例,IV型2例。
1.2 方法
经术前CTA 确诊后,对患者进行抗凝、禁食、补液及止痛治疗。
术前准备完毕后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在右侧股动脉穿刺使用Seldinger 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端置入Cobra 导管进行血管造影,可以看到真腔受压而变得纤细以及夹层明显的假腔瘤样扩张。动脉较远端的细末分支显影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观察到形成继发血栓。随后根据造影确定夹层大小、范围、周围分支及分型,本组8例患者中有4 例患者在置入裸支架后真腔中的血流正常,假腔也逐渐缩小。有2例患者在夹层远端有血栓形成,此类患者需要溶栓治疗2d 后再置入裸支架。另有1 例患者再置入裸支架后假腔仍让较大,故四通弹簧圈栓塞辅助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动脉夹层的周围血管分支行不明显,所以于腹膜置入支架。
术后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0.4ml,于12h间隔皮下注射一次,持续3天。同时口服拜asipiul0.1g,长期。
术后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患者支架是否畅通、有无移位、假腔情况。
2 结果
本次研究共八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各个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急性疼痛,少数患者可伴有腰背痛或者恶性呕吐的症状。此病发病快、进展迅速、而且临床误诊率高,一旦误诊对患者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剧烈却又不符合其他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则需要马上进行腹部增强CT 扫描,最为精准的是64 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CTA)[3]。
I型分型患者在临床上多用保守治疗,本次报道中不含此型患者。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还没有出现夹层破裂或者肠梗阻缺血坏死前,先对患者进行了有效的腔内治疗。而后在腔内放置支架支撑动脉真腔,用来远端肠道血供恢复,并可以逐渐缩小假腔并且恢复。
综上所述,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夹层能够有效闭合假膜,使得肠系膜动脉畅通,能够有效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文豪,侯国欣等.介入腔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初步诊疗体会[J].医学论坛杂志,2014,35(12):109-110.
[2] Sakamoto I,Ogawa Y,Sueyoshi E, et al. Imaging appearances and management of isolated 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J]. Eur Radiol,2007,64( 1) : 103-110.
[3]宋蒨,黃优华,石红建等.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2):136-138.
[4] 苏浩波, 顾建平, 楼文胜, 等, 裸支架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J]. 2011, 20(12):94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