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单是指语言和文字的教与学,还应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只有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并把它准确的运用到实际交际活动之中,才算得上是真正掌握了该目标语言。本文指出了目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其问题原因的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6-01
一、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于己于人年率先提出, 它是对传统的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学说的进一步拓展。较多的学者认为, 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种能力。语言能力从知识角度看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的知识, 从技能角度看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语用能力就具体技能而言包括社会语言能力, 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三方面的能力。然而, 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可分为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大部分。所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
(二)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各国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以社会也对大学生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1999年9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纲》把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列为最终教学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语法、词汇、语音,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准确的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化与交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影响交际的模式,并在交际模式中呈现出来,交际则影响文化的结构和演变。笔者认为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地位不平等。现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上的核心障碍是民族中心主义, 而中国当前的障碍则主要是自卑与崇洋媚外的心态( 胡超, 2005: 26)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缺乏一种平等意识。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交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选词用词的恰当性(准确度)不高。目前, 高校存在一种误区, 即盲目追求学生词汇量大, 好像学生的词汇量大, 就能说明英语学习得好。大学生用词不当主要表现在词义误用和词性误用两方面。比如,I am confidence of …又比如,because of my careless, I made a big mistake.这里把名词confidence误用成了形容词confident; 又把careless 做为名词carelessness在运用。
3、交际失败。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导致交际失败。
例如,A:Thank you for your help.
B: It is my responsibility. I should help you because you are my friend.
很明显,这个交际是失败的。外宾A处于礼貌和真心说Thank you,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中方B的回答出于谦逊,却只符合汉语语言环境。但是外宾A确理解为:B是出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帮助自己的。而外宾期待的回答应该是:It is my pleasure. 因为两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不同,结果导致交际失败。所以,为了成功的交际,说话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之外, 还需要正确判断交际场合, 交际目的, 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
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不同。大学生在交际时,习惯用中式思维去分析问题。而文化背景的缺乏也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一大障碍,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特布姆拜克(Winston Bermbeck)在谈只教语言, 不讲文化的恶果时说“ 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行大傻瓜的最好方法。” (罗常培, 1989)。2、教学脱离语境。由于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并把大量时间用于分析课文, 讲解单词上, 教学内容脱离语境。没有学习实际语境知识, 导致交际失误。
三、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
1、开设英美文化,社会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
在高校中都开设公共英语基础课程,都要求学生学习英语,并把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列为最终教学目的。但是却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对公共外语类学生少有甚至没有开设文化类课程。所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系统地学习与文化、交际相关的理论和原则,从而避免交际失败,达到交际的目的。
2、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请外籍教师,或者留学生来讲他们的切身经历,文化冲突等,这样可以增强文化内容的真实和可靠性。也可以编排中西文化冲突的话剧,角色扮演。
3、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例子,探究交际失败的根源所在。由于这些案例通常来自于真实的交际,对学习者来说非常有趣, 且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意义, 能够刺激学习者在阅读案例和讨论答案时进行思考, 有利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高等学校本科用)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9.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言出版社,1989.
[3]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和能力构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6-01
一、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于己于人年率先提出, 它是对传统的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学说的进一步拓展。较多的学者认为, 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种能力。语言能力从知识角度看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的知识, 从技能角度看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语用能力就具体技能而言包括社会语言能力, 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三方面的能力。然而, 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可分为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大部分。所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
(二)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各国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以社会也对大学生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1999年9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纲》把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列为最终教学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语法、词汇、语音,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准确的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化与交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影响交际的模式,并在交际模式中呈现出来,交际则影响文化的结构和演变。笔者认为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地位不平等。现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上的核心障碍是民族中心主义, 而中国当前的障碍则主要是自卑与崇洋媚外的心态( 胡超, 2005: 26)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缺乏一种平等意识。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交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选词用词的恰当性(准确度)不高。目前, 高校存在一种误区, 即盲目追求学生词汇量大, 好像学生的词汇量大, 就能说明英语学习得好。大学生用词不当主要表现在词义误用和词性误用两方面。比如,I am confidence of …又比如,because of my careless, I made a big mistake.这里把名词confidence误用成了形容词confident; 又把careless 做为名词carelessness在运用。
3、交际失败。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导致交际失败。
例如,A:Thank you for your help.
B: It is my responsibility. I should help you because you are my friend.
很明显,这个交际是失败的。外宾A处于礼貌和真心说Thank you,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中方B的回答出于谦逊,却只符合汉语语言环境。但是外宾A确理解为:B是出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帮助自己的。而外宾期待的回答应该是:It is my pleasure. 因为两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不同,结果导致交际失败。所以,为了成功的交际,说话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之外, 还需要正确判断交际场合, 交际目的, 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
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不同。大学生在交际时,习惯用中式思维去分析问题。而文化背景的缺乏也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一大障碍,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特布姆拜克(Winston Bermbeck)在谈只教语言, 不讲文化的恶果时说“ 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行大傻瓜的最好方法。” (罗常培, 1989)。2、教学脱离语境。由于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并把大量时间用于分析课文, 讲解单词上, 教学内容脱离语境。没有学习实际语境知识, 导致交际失误。
三、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
1、开设英美文化,社会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
在高校中都开设公共英语基础课程,都要求学生学习英语,并把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列为最终教学目的。但是却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对公共外语类学生少有甚至没有开设文化类课程。所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系统地学习与文化、交际相关的理论和原则,从而避免交际失败,达到交际的目的。
2、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请外籍教师,或者留学生来讲他们的切身经历,文化冲突等,这样可以增强文化内容的真实和可靠性。也可以编排中西文化冲突的话剧,角色扮演。
3、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例子,探究交际失败的根源所在。由于这些案例通常来自于真实的交际,对学习者来说非常有趣, 且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意义, 能够刺激学习者在阅读案例和讨论答案时进行思考, 有利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高等学校本科用)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9.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言出版社,1989.
[3]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和能力构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