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邸志永:从元朝开始,保定就是为北京而存在的。我看过一本书,专门阐述北京与河北周边城市的关系。书上说,保定每年要给皇宫奉送各种山珍海味。因为保定西边是太行山,中间是大平原,什么东西都有。保定市长提出来的城市定位就是:承载首都支撑和辅助功能的辅中心城市。副中心是一二把手的关系,还是辅中心比较准确。
郭晓东:不管是副中心还是辅中心,保定在这个事情上可谓不遗余力。
邸志永:可以说,保定这些年来一直就是干这个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保定有1100多万人口,全国名列前四;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北京的1.6万平方公里、天津的1.4万平方公里都要大。这样一个有历史、有规模的城市,这些年却被其它城市超越了。拿廊坊来说,人口不及保定的一半,但财政收入和保定只差7个亿。保定人均的平均工资,在河北省倒数第二,仅比衡水强一点。这么一个大市,要资源有资源,要面积有面积,还曾经是省会,这么一个状态,任何一个市长都会着急。所以,对接北京也好,对接天津也罢,都非常有热情。
寇国莹:关键问题是,谁愿意跟保定玩儿。
邸志永:这是个问题。保定的级别也就是一个正厅,和北京、天津怎么比?能对等吗?习主席提出来的是协同发展,其实已经降格了,因为在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困难太多。针对这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上层态度,保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政治关怀。”在我的印象中,“京津保”这三个字可能就是习主席提出来的。
郭晓东:真没想到保定这么大。
寇国莹:保定的面积在世界城市中排第60位。
邸志永:针对北京的产业转移,保定已经规划了大概34个产业园区,1190多平方公里。北京现在整个城区的面积也就1140平方公里吧。也就是说,把整个北京搬过来,保定都能接纳。
郭晓东:保定的热忱可见一斑。
邸志永:中国农科院下属的农垦集团已经搬到了涞水。涞水的规划中有三大区块,其中一个野山坡,就170多平方公里,本地人只有1千人,2030年要建成一个20万人的新城。20万人哪里来?只能是北京人。那边的房子如今已经卖到8千到1万了,而且卖得非常好。
寇国莹:整个河北的姿态都很高。国家战略出来之后,河北省委书记周北顺就做了一个表态:河北什么都可以做,无条件的。来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这些年来,河北为北京做出的牺牲很大。举一个例子,北京的永定河在河北境内叫拒马河,堤以北是北京,堤以南是河北。北京的河堤要比河北的高几米。为什么呢?一旦发大水,就往河北跑,不能灌北京。这就是河北的位置。
所以,除非中央牵头,否则三地协同发展不太容易。河北刚出了个“新兴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市长就说副中心是通州。
邸志永:这个应该和京津冀对接没有任何关系。
寇国莹:一个博弈的过程。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意义,是要让三地老百姓过得更幸福。反观这些年的发展,北京的资源虹吸,让其它地区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惠。所以,北京和天津应该反哺一下河北,尤其是最穷的张承地区。他们为了维护北京的空气质量和水源安全,只允许老百姓种草种菜,不允许烟囱冒烟。
邸志永:保定每年给北京补水就有2亿立方米。保定的两大水库都是北京的备用水源,只要北京缺水,就没有任何条件地供给。我印象里,最早的时候,北京人买保定的水是2分钱一吨,到北京以后,价格翻几十倍。
寇国莹:保定其实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区,但还要保证北京,还是无条件的,而北京人大多不知道用的是保定的水。
栗占勇:2009年我采访过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他在1999年写过一篇论文,提到过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一定离不开整个京津冀的合作与支持。更何况,北京如今面对着自身发展的诸多难题,城市病、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都需要在合作中解决。
邸志永:现在已经有47万家企业的总部在北京。
栗占勇:京津冀一体化不仅仅是河北的需要,也是北京的需要。已经有很多学者在寻找突破口。有人提出在第二机场附近建一个京津新区。还有人提出京津冀建立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只有这样,北京人才能走出来。
郭晓东:好办法,先破除人际流动的障碍。
邸志永: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初的因由就是雾霾,北京的雾霾来自河北的重工业。2013年,河北省提出减排、减钢、减水泥,仅一年时间,整个河北就有60万人为此失去了工作。2014年的治霾力度更大,失业的人将会更多,如果将来没有北京的反哺,会成为问题。
郭晓东:倘若如此,以后河北队和北京队踢球的时候,就不是用脚踹的问题了。但愿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
郭晓东:不管是副中心还是辅中心,保定在这个事情上可谓不遗余力。
邸志永:可以说,保定这些年来一直就是干这个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保定有1100多万人口,全国名列前四;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北京的1.6万平方公里、天津的1.4万平方公里都要大。这样一个有历史、有规模的城市,这些年却被其它城市超越了。拿廊坊来说,人口不及保定的一半,但财政收入和保定只差7个亿。保定人均的平均工资,在河北省倒数第二,仅比衡水强一点。这么一个大市,要资源有资源,要面积有面积,还曾经是省会,这么一个状态,任何一个市长都会着急。所以,对接北京也好,对接天津也罢,都非常有热情。
寇国莹:关键问题是,谁愿意跟保定玩儿。
邸志永:这是个问题。保定的级别也就是一个正厅,和北京、天津怎么比?能对等吗?习主席提出来的是协同发展,其实已经降格了,因为在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困难太多。针对这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上层态度,保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政治关怀。”在我的印象中,“京津保”这三个字可能就是习主席提出来的。
郭晓东:真没想到保定这么大。
寇国莹:保定的面积在世界城市中排第60位。
邸志永:针对北京的产业转移,保定已经规划了大概34个产业园区,1190多平方公里。北京现在整个城区的面积也就1140平方公里吧。也就是说,把整个北京搬过来,保定都能接纳。
郭晓东:保定的热忱可见一斑。
邸志永:中国农科院下属的农垦集团已经搬到了涞水。涞水的规划中有三大区块,其中一个野山坡,就170多平方公里,本地人只有1千人,2030年要建成一个20万人的新城。20万人哪里来?只能是北京人。那边的房子如今已经卖到8千到1万了,而且卖得非常好。
寇国莹:整个河北的姿态都很高。国家战略出来之后,河北省委书记周北顺就做了一个表态:河北什么都可以做,无条件的。来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这些年来,河北为北京做出的牺牲很大。举一个例子,北京的永定河在河北境内叫拒马河,堤以北是北京,堤以南是河北。北京的河堤要比河北的高几米。为什么呢?一旦发大水,就往河北跑,不能灌北京。这就是河北的位置。
所以,除非中央牵头,否则三地协同发展不太容易。河北刚出了个“新兴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市长就说副中心是通州。
邸志永:这个应该和京津冀对接没有任何关系。
寇国莹:一个博弈的过程。京津冀一体化的最终意义,是要让三地老百姓过得更幸福。反观这些年的发展,北京的资源虹吸,让其它地区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惠。所以,北京和天津应该反哺一下河北,尤其是最穷的张承地区。他们为了维护北京的空气质量和水源安全,只允许老百姓种草种菜,不允许烟囱冒烟。
邸志永:保定每年给北京补水就有2亿立方米。保定的两大水库都是北京的备用水源,只要北京缺水,就没有任何条件地供给。我印象里,最早的时候,北京人买保定的水是2分钱一吨,到北京以后,价格翻几十倍。
寇国莹:保定其实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区,但还要保证北京,还是无条件的,而北京人大多不知道用的是保定的水。
栗占勇:2009年我采访过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他在1999年写过一篇论文,提到过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一定离不开整个京津冀的合作与支持。更何况,北京如今面对着自身发展的诸多难题,城市病、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都需要在合作中解决。
邸志永:现在已经有47万家企业的总部在北京。
栗占勇:京津冀一体化不仅仅是河北的需要,也是北京的需要。已经有很多学者在寻找突破口。有人提出在第二机场附近建一个京津新区。还有人提出京津冀建立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只有这样,北京人才能走出来。
郭晓东:好办法,先破除人际流动的障碍。
邸志永: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初的因由就是雾霾,北京的雾霾来自河北的重工业。2013年,河北省提出减排、减钢、减水泥,仅一年时间,整个河北就有60万人为此失去了工作。2014年的治霾力度更大,失业的人将会更多,如果将来没有北京的反哺,会成为问题。
郭晓东:倘若如此,以后河北队和北京队踢球的时候,就不是用脚踹的问题了。但愿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