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质疑 有效的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依据新课标精神,质疑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面对富有价值的质疑资源,不应该局限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将生成性的质疑资源恰当地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及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权,尊重并珍视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质疑教学才会灵动有效。
  [关 键 词]:质疑教学;流于形式;灵动;有效
  G623.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依据新课标精神,质疑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怎样才能让质疑教学灵動有效呢?下面,结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分析,我谈谈自己点滴的认识和做法。
  案例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有疑问吗?
  生:哪里发生了地震?
  生:父与子在地震中的表现怎样?
  生:为什么说父与子“了不起”?
  (没有让学生继续提问题。)
  师:同学们都请坐,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案例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别的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挖?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别的孩子的父母认为“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
  生:为什么阿曼达的父亲挖了38小时仍然不放弃?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生:因为父亲心中有儿子,他爱自己的孩子。
  生:儿子是死是活,父亲总要找到他。
  生: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案例三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课例: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中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组长把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整理好提出来。
  生::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与子了不起?
  师:你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先在学习小组中合作学习这个问题。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师:下面汇报、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汇报前,老师提出明确要求:
  别的小组汇报时必须仔细听,如果他们汇报的问题也是你们学习的问题,就想一想他们的理解和你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比较一下谁的理解更好。别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你们是否可以帮助他们解决。
  (各学习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学生:我们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中的“再”字中知道了之前有围观者、消防队长和警察阻挡过他,但没有成功。这样更能反衬父亲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小组成员愿意朗读他们的对话。
  师:你们学习小组不仅会斟酌词句,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我特别欣赏你们这种学习方法。
  (第五小组的组长举手了,似乎有不同的见解。)
  师:你有更好的理解吗?
  第五小组的组长:我们组也认真读了第12节,从“8小时、12 小时、24小时、36小时”我们知道了父亲为了救孩子挖的时间长。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们明白了父亲非常劳累,伤痕累累。从“没人再来阻挡他”可以看出父亲为了救孩子不顾一切。
  第四小组的组长:“我们认为第12节只写了父亲的外貌和动作,还可以写得更具体些。比如可以写父亲遇到危险时的情景。我们补充的句子是:突然,余震来袭,一块大楼板从上面滑落下来,父亲躲闪不及,大楼板的一角砸在他的脚上,顿时,脚趾鲜血直流。父亲不顾包扎,搬起楼板,继续挖起来。
  师:你们能超越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你们最了不起!
  第六小组的学生:我们从重点词语“不怕”中体会到儿子勇敢坚强,从一个“让”字中体会到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
  师:你们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真会学习!
  ······
  案例分析:
  “课例一”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学生围绕课题提出很多问题后,教师没有及时组织学习,将问题置之一边,却按照预设教案教学生字和词语。这样的质疑教学只是为了体现教学中有质疑教学环节而已。
  "课例二"中的质疑可以说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的。但是,一边质疑,一边释疑,课堂成了一问一答似的“记者招待会”现场。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更没有合作交流,何谈理解和感悟?这种模式化的质疑教学表面上看似热闹,实际效果不佳。
  "案例三中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父与子了不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首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学习,然后集体汇报交流。抓住表示时间的词: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体会父亲在漫长的时间里顾不上喝水、吃饭和睡觉,永不放弃的精神了不起。联系上下文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的原因,指导朗读父亲与围观者、消防队长和警察的对话,品味“挖”字的内涵,体会父亲在孤独无助中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帮助他,永不放弃的精神了不起。创设情境,想象写话,38个小时中,父亲会遇到哪些险情?感受父亲不听劝告,坚持挖废墟救儿子和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的情景,感悟父亲沉甸甸的爱和包含血泪的情,深究父亲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不怕”体会儿子勇敢坚强,从一个“让”字中体会到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由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到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到全班学生汇报交流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由此可见,质疑教学确实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种好方式,我们教师面对富有价值的质疑资源,不应该局限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将生成性的质疑资源恰当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及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权,尊重并珍视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质疑教学才会灵动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并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整合教材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G6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指引着学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状态下机体发生脓毒血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组),梗阻性黄疸组(obstruction jaundice,OJ组)。通过建立梗阻性黄疸的动物模
简言之,自然观就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历史的展开,自然观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
在传统课堂结构中,沉默往往被视为一种师生交流障碍,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因为从语言学来看,沉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符号。本文提出以适度的沉默,摆脱过于浮华的课堂表象
一个村子祖祖辈辈都被沙漠包围,村民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走出去,因此他们认定沙漠是没有边缘的迷宫,不敢再涉足半步。 A village surrounded by
期刊
目的 探讨彩超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彩超对41例房间隔缺损病人进行封堵术前筛查,评价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的关系.结果 41例房间隔缺损
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为了实现有效的食品风险监管,以便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须从体制上对食品安全监管形式进行改革.因此,结合物联网技术
党的基层建设是党最重要的工作,虽然我国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党建工作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个党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不断加强加强自身理
摘要:《红楼梦》是经典传世之作,可圈可点之处甚是繁多,但“弱水三千,我只取其中一瓢”,本人就文中的对联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演进、人文社会与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即因联演情、因联绘景、因联划人。  关键词:对联;情节;环境;人物  G633.3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却又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涵义。《红楼梦》中的24对对联不仅具备对联的
长期以来,人们为译者设置了种种桎梏,向译者提出了种种限制条件和苛刻要求。他们或者要求译者与原作者融为一体,即朴素、准确地重述原作,丝毫没有译者的痕迹;或者要求译者像玻璃一样,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以至忘记他的存在。但是,译者们在从事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融入译者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随着翻译理论中阐释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加深了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