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多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调研,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基础,是执政党在社会各个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堡垒不坚,党就没有战斗力;基础不牢,党的领导就会失去组织保障。多年来,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尚待改进,包括组织设置、制度建设、组织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党员干部素质、党组织的凝聚力等;二是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尤其是在学校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强,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战斗力、影响力均有待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学校党的建设,影响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影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认真调研和全面分析,我们发现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问题的成因包含5大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师生员工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党组织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不够。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影响力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开展工作。三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活动内容及形式跟不上形势和任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四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工作和领导能力不强,对党的工作投入不够,没有形成核心。五是有的党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科学判断时势,抓住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赋予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内容和要求,也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从目前状况看,基层党组织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3个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总是惯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思想观念滞后,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同志党的观念淡漠,认为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而党建工作不是中心就可有可无,致使党组织政治思想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削弱。
2.体制机制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的性质、功能、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有许多不同,党建工作的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高校在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但党政之间究竟怎样共同负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相互关系。尤其是院系高素质的专职党务干部缺乏,许多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缺乏规范,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3.工作方式与工作任务的变化和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党建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但工作方式行政化、权力本位比较突出,效果欠佳,如党组织活动形式基本上是会议为主,支部书记的工作主要是准备、参加、召集、传达会议精神,用会议贯彻会议。
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举措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使之不被虚化、弱化和边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学校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1.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原则,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开展活动,用完成任务的实际效果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一是必须深化和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认识,强化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理念,克服就党建论党建、党政两张皮的倾向,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二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学校中心工作和建设发展的大局上有所作为。基层党组织既要关心和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又不能代替行政,包办一切。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功。
2.不断促进党内和谐,推进基层党组织和谐,使和谐校园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高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首先要建设好和谐校园。一是要做到党内和谐,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和谐,因为党的基层组织和组织内的党员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基层党组织的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基础,是校园和谐的前提和保证。二是要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发挥党内和谐、基层党组织和谐的示范效应,以党内和谐促进学校干群和谐、师生和谐,从而保证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中,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3.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机制创新
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制度创新,扩大党内民主,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制度创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思想上的统一”推进“组织上的凝聚”。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制度创新,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推进基层党组织的生活制度创新,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考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考核评估制度。
4.完善党组织设置,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健全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项目化,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加大在中青年教师和本科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保证发展质量。
5.进一步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机制
建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体系,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程度取决于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基层党组织建设本质是“凝聚力建设工程”。对学校党组织来讲,就要“服务师生,凝聚师生”。
6.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高度重视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提倡和鼓励党务干部或科研人员参与基层党建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发挥学校党建研究会的理论研究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发挥研究会在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推进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
(执笔人:段建国 孙庆章 叶金魁)
[责任编辑:王成实习编辑:翟迪]
加强调研,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基础,是执政党在社会各个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堡垒不坚,党就没有战斗力;基础不牢,党的领导就会失去组织保障。多年来,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尚待改进,包括组织设置、制度建设、组织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党员干部素质、党组织的凝聚力等;二是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尤其是在学校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强,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战斗力、影响力均有待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学校党的建设,影响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影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认真调研和全面分析,我们发现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问题的成因包含5大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师生员工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党组织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不够。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影响力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开展工作。三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活动内容及形式跟不上形势和任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四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工作和领导能力不强,对党的工作投入不够,没有形成核心。五是有的党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科学判断时势,抓住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赋予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内容和要求,也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从目前状况看,基层党组织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3个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总是惯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思想观念滞后,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同志党的观念淡漠,认为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而党建工作不是中心就可有可无,致使党组织政治思想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削弱。
2.体制机制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的性质、功能、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有许多不同,党建工作的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高校在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但党政之间究竟怎样共同负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相互关系。尤其是院系高素质的专职党务干部缺乏,许多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缺乏规范,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3.工作方式与工作任务的变化和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党建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但工作方式行政化、权力本位比较突出,效果欠佳,如党组织活动形式基本上是会议为主,支部书记的工作主要是准备、参加、召集、传达会议精神,用会议贯彻会议。
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举措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使之不被虚化、弱化和边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学校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1.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原则,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开展活动,用完成任务的实际效果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一是必须深化和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认识,强化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理念,克服就党建论党建、党政两张皮的倾向,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二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学校中心工作和建设发展的大局上有所作为。基层党组织既要关心和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又不能代替行政,包办一切。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功。
2.不断促进党内和谐,推进基层党组织和谐,使和谐校园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高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首先要建设好和谐校园。一是要做到党内和谐,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和谐,因为党的基层组织和组织内的党员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基层党组织的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基础,是校园和谐的前提和保证。二是要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发挥党内和谐、基层党组织和谐的示范效应,以党内和谐促进学校干群和谐、师生和谐,从而保证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中,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3.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机制创新
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制度创新,扩大党内民主,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制度创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思想上的统一”推进“组织上的凝聚”。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制度创新,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推进基层党组织的生活制度创新,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考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考核评估制度。
4.完善党组织设置,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健全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项目化,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加大在中青年教师和本科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保证发展质量。
5.进一步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机制
建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体系,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程度取决于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基层党组织建设本质是“凝聚力建设工程”。对学校党组织来讲,就要“服务师生,凝聚师生”。
6.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高度重视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提倡和鼓励党务干部或科研人员参与基层党建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发挥学校党建研究会的理论研究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发挥研究会在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推进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
(执笔人:段建国 孙庆章 叶金魁)
[责任编辑:王成实习编辑: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