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剧;校园;应用;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51-02
心理剧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逐渐被推广应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和众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发展出了“校园心理剧”这一本土化产物,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1]。校园心理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干预活动[2],通过发展个体或团体的自我觉察力、人际关系技巧水平、价值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促进个体心理成长,帮助学生处理诸如学业困难、职业生涯规划、性教育等困惑[3],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水平。
校园心理剧主要包括“暖身”“演出”“分享”三个阶段。“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团体整合、情绪宣泄、成长内化的必经阶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环境限制、时长把控、团体氛围、导演专业素养等诸多原因,导致“分享”容易被忽視或缩短、简化,最终影响校园心理剧效果的充分发挥。因此本文立足“分享”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究其在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一、遵循“四不”,保驾护航
“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主题升华、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经过“暖身”“演出”等阶段,学生会经历情绪宣泄、自我反省等心路历程。在演出结束后,就需要提供一个时段分享在刚刚的演出中主角、辅角或观众的体验、感受、想法和触动。此外,在“分享”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4]:
(一)不鼓掌
“不鼓掌”是指当主角或观者说出某些感受或想法时,不进行鼓掌或其他含明显评价性质的动作或行为。“鼓掌”通常被认为是对观点的认同和接纳。当出现时而“鼓掌”,时而“不鼓掌”的情况时,容易对团体成员造成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也可与团体成员协商,当每人分享完毕后都鼓掌或都不鼓掌,达成一致。
(二)不分析
“不分析”是指不对刚刚演出中发生的故事进行主观分析,不从评判者角度出发分析或探讨故事发生、发展的动机或逻辑。通常会以“我觉得你这是因为……”,“事情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因为……”等形式表现出来。当主角结束演出回到团体中时,更需要成员的接纳、支持与理解。而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时,容易将主角与周围环境割离,无法感受到支持与温暖,使主角受到伤害。
(三)不建议
“不建议”是指当主角在故事中面对问题的应对方式或态度与观者不同、或观者认为有其他处理方式时,在“分享”时不向主角提出主观意见。通常表现形式为“你可以这样做……”,“你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处理……”。这一原则同样是为了保护主角不受伤害。当提出主观建议时,主角可能会产生不愉快或认为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感觉。特别是当主角脆弱的时候,主观理性的建议更容易对主角造成伤害,感受到排斥、否定、不被接纳的感觉。
(四)不发问
“不发问”是指不因好奇心或猎奇心对主角提出进一步的问题。通常会以“所以后来发生了什么?”“最后某某怎么样了?”等形式表现。校园心理剧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弹性较大的氛围。当观者由于好奇而对主角进行与主题无关的提问时,会降低主角对团体的信任感与安全感,从而影响校园心理剧的实际效果。
二、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分享”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不拘泥于表现形式,主要以支持、真诚、触发、感受为最终目的[5],大致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
(一)言语
言语是“分享”中最常运用的形式。校园心理剧中的所有参与者根据自己参与过程中的感受,结合自己过去的生活中的经验,通过语言表达主角或剧带给自己的启发、触动、感受和收获。根据导演的安排,决定每个人分享的时长。
一般情况下,“分享”会顺利进行,但也会出现由于团体动力不足、主角经历与观者没有形成共鸣等原因导致抗拒分享。此时需要导演对成员进行鼓励与支持,如:“某某真诚地把故事分享给了大家,大家有什么需要和主角回馈或感谢的吗?”,“在看剧的过程中,大家有被感动的地方吗?”等等。
(二)非言语
1.动作。“分享”时可以用动作表达对主角或情境的欣赏、支持与肯定。在征得主角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用拥抱、握手、比心、舞动等任一方式,或随心而动,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出能够表现自己当下感受的动作。
2.图画。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分享感受。如利用不同的形状、颜色、人物、背景,甚至不同材质的画笔等表达对主角以及呈现的情境引发的内在感受和触动。可以在“分享”的过程中对图画进行解释。
3.表情。表情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微笑、悲伤、沉思、关心等。
“分享”技术形式多样,导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分享”技术。不论采用何种技术,都应该用支持、呵护、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想法和启发,从而实现团体整合、情绪宣泄、自我反省的目的。
三、依时依地,灵活转换
目前校园心理剧主要有两种编排方式,一种是在班级内进行,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或班会课上让学生自行编排演出(可以是即兴表演),或者在课堂上观看他人编排的心理剧视频,然后由指导老师组织讨论和分享。另一种是在专门场所演出进行的编排[6],参与者拓展至全校学生,甚至是更大范围。根据场地、参与人数、主题等的不同,在“分享”时使用的技术也需依时依地,灵活转换。
(一)面向班级
在面向班级的校园心理剧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帮助学生把感悟到的经验、反思和体会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推动“分享”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关注学生群体、着眼心理问题、强调心理成长、促进互帮互助、推动行为改变。在班级开展校园心理剧的“分享”时,除了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几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写心得体会或观后感等,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成长,实现升华。
(二)面向全校
在面向全校及更广范围的大型校园心理剧展演中,校园心理剧更加突出预防、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观看交流、表达体验、分享讨论和自我成长的机会[2],“分享”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指引者带领。选用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指引者在校园心理剧展演的过程中引领“分享”,即打破界限,“演出”与“分享”交叉进行。也可在全部剧目表演完毕后,统一引导“分享”。(2)视频录制。提前录制关于校园心理剧的参与者,包括工作人员(如主角、辅角、筹备组同学等)对该剧的感受以及带给他的启发、成长、变化和反思等内容的视频,在现场展演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播放。
“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深度推进情感表达、连接成员心灵、构建良好关系、推进学生心理状况、情绪情感、认知变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反思,并将学习、感受到的体会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素梅.校园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87-89.
[2]武婷婷,阳希,刘衍玲,郭成.校园心理剧的常用技术及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29-31.
[3]彭小艳,邱晨.校园心理剧助力学生多元发展[J].江苏教育,2018(83):72-73.
[4]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嵋. 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4):49-5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51-02
心理剧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逐渐被推广应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和众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发展出了“校园心理剧”这一本土化产物,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1]。校园心理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干预活动[2],通过发展个体或团体的自我觉察力、人际关系技巧水平、价值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促进个体心理成长,帮助学生处理诸如学业困难、职业生涯规划、性教育等困惑[3],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水平。
校园心理剧主要包括“暖身”“演出”“分享”三个阶段。“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团体整合、情绪宣泄、成长内化的必经阶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环境限制、时长把控、团体氛围、导演专业素养等诸多原因,导致“分享”容易被忽視或缩短、简化,最终影响校园心理剧效果的充分发挥。因此本文立足“分享”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究其在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一、遵循“四不”,保驾护航
“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主题升华、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经过“暖身”“演出”等阶段,学生会经历情绪宣泄、自我反省等心路历程。在演出结束后,就需要提供一个时段分享在刚刚的演出中主角、辅角或观众的体验、感受、想法和触动。此外,在“分享”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4]:
(一)不鼓掌
“不鼓掌”是指当主角或观者说出某些感受或想法时,不进行鼓掌或其他含明显评价性质的动作或行为。“鼓掌”通常被认为是对观点的认同和接纳。当出现时而“鼓掌”,时而“不鼓掌”的情况时,容易对团体成员造成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也可与团体成员协商,当每人分享完毕后都鼓掌或都不鼓掌,达成一致。
(二)不分析
“不分析”是指不对刚刚演出中发生的故事进行主观分析,不从评判者角度出发分析或探讨故事发生、发展的动机或逻辑。通常会以“我觉得你这是因为……”,“事情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因为……”等形式表现出来。当主角结束演出回到团体中时,更需要成员的接纳、支持与理解。而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时,容易将主角与周围环境割离,无法感受到支持与温暖,使主角受到伤害。
(三)不建议
“不建议”是指当主角在故事中面对问题的应对方式或态度与观者不同、或观者认为有其他处理方式时,在“分享”时不向主角提出主观意见。通常表现形式为“你可以这样做……”,“你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处理……”。这一原则同样是为了保护主角不受伤害。当提出主观建议时,主角可能会产生不愉快或认为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感觉。特别是当主角脆弱的时候,主观理性的建议更容易对主角造成伤害,感受到排斥、否定、不被接纳的感觉。
(四)不发问
“不发问”是指不因好奇心或猎奇心对主角提出进一步的问题。通常会以“所以后来发生了什么?”“最后某某怎么样了?”等形式表现。校园心理剧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弹性较大的氛围。当观者由于好奇而对主角进行与主题无关的提问时,会降低主角对团体的信任感与安全感,从而影响校园心理剧的实际效果。
二、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分享”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不拘泥于表现形式,主要以支持、真诚、触发、感受为最终目的[5],大致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
(一)言语
言语是“分享”中最常运用的形式。校园心理剧中的所有参与者根据自己参与过程中的感受,结合自己过去的生活中的经验,通过语言表达主角或剧带给自己的启发、触动、感受和收获。根据导演的安排,决定每个人分享的时长。
一般情况下,“分享”会顺利进行,但也会出现由于团体动力不足、主角经历与观者没有形成共鸣等原因导致抗拒分享。此时需要导演对成员进行鼓励与支持,如:“某某真诚地把故事分享给了大家,大家有什么需要和主角回馈或感谢的吗?”,“在看剧的过程中,大家有被感动的地方吗?”等等。
(二)非言语
1.动作。“分享”时可以用动作表达对主角或情境的欣赏、支持与肯定。在征得主角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用拥抱、握手、比心、舞动等任一方式,或随心而动,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出能够表现自己当下感受的动作。
2.图画。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分享感受。如利用不同的形状、颜色、人物、背景,甚至不同材质的画笔等表达对主角以及呈现的情境引发的内在感受和触动。可以在“分享”的过程中对图画进行解释。
3.表情。表情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微笑、悲伤、沉思、关心等。
“分享”技术形式多样,导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分享”技术。不论采用何种技术,都应该用支持、呵护、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想法和启发,从而实现团体整合、情绪宣泄、自我反省的目的。
三、依时依地,灵活转换
目前校园心理剧主要有两种编排方式,一种是在班级内进行,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或班会课上让学生自行编排演出(可以是即兴表演),或者在课堂上观看他人编排的心理剧视频,然后由指导老师组织讨论和分享。另一种是在专门场所演出进行的编排[6],参与者拓展至全校学生,甚至是更大范围。根据场地、参与人数、主题等的不同,在“分享”时使用的技术也需依时依地,灵活转换。
(一)面向班级
在面向班级的校园心理剧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帮助学生把感悟到的经验、反思和体会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推动“分享”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关注学生群体、着眼心理问题、强调心理成长、促进互帮互助、推动行为改变。在班级开展校园心理剧的“分享”时,除了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几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写心得体会或观后感等,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成长,实现升华。
(二)面向全校
在面向全校及更广范围的大型校园心理剧展演中,校园心理剧更加突出预防、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观看交流、表达体验、分享讨论和自我成长的机会[2],“分享”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指引者带领。选用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指引者在校园心理剧展演的过程中引领“分享”,即打破界限,“演出”与“分享”交叉进行。也可在全部剧目表演完毕后,统一引导“分享”。(2)视频录制。提前录制关于校园心理剧的参与者,包括工作人员(如主角、辅角、筹备组同学等)对该剧的感受以及带给他的启发、成长、变化和反思等内容的视频,在现场展演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播放。
“分享”是校园心理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深度推进情感表达、连接成员心灵、构建良好关系、推进学生心理状况、情绪情感、认知变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反思,并将学习、感受到的体会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素梅.校园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87-89.
[2]武婷婷,阳希,刘衍玲,郭成.校园心理剧的常用技术及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29-31.
[3]彭小艳,邱晨.校园心理剧助力学生多元发展[J].江苏教育,2018(83):72-73.
[4]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嵋. 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4):49-5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