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虚构作为20世纪中后期文学创作领域兴起的重要概念,作用于文学与影视作品之中,通过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在保留事件真实性的同时注入艺术色彩,最终形成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近年来,以真实事件为故事蓝本进行再创作的影片在大荧幕上大放异彩。本文以《中国机长》为例,深入探讨在这类影片中,非虚构的创作理念,及其对场景、对话、视角艺术化处理的方式。
关键词:《中国机长》 非虚构 影视作品 视角艺术化
2019年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在高原(海拔高度2483米以上)航行过程中突遇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在万米高空中面临着低温、强压、缺氧、座舱释压等极端险情下,在超越身体与心理承受极限的考验中,最终凭借机长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超人的意志力、机组成员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地面安全中心、军方航空基地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安全着陆的故事。
近年来,以真实事件为故事蓝本进行再创作的影片在银屏上大放异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类电影普遍采用了“非虚构”的创作方法。即通过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保留事件真实性的同时注入艺术色彩,最终形成具有高度观赏性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在电影《中国机长》中,非虚构创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还原时空场景、充分记录对话、多元化视角呈现、综合使用艺术手法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机长》由真实事件至电影剧本这一文学创作过程中非虚构手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探讨真实事件改编影视作品的前景与路径。
一、还原时空场景
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中进行的空间艺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是体现电影艺术综合性的重要因素,而场景是时间与空间的重要载体。真實事件改编成电影作品后,相比于新闻报道而言,不能只通过总结概括来呈现事件,而是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以及各个场景里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将情节的发展推向高潮。
1.虚实结合,实中有虚。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中,万米高空是特定空间,飞机一旦遭遇事故幸存率极低,这也是这部电影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驾驶舱中的驾驶员如何有效处置,空乘人员在客舱如何坚守岗位,地面相关部门如何紧密配合,这些场景的还原是该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电影向观众展示了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的例行准备工作。比如,机长带领机组人员熟悉飞行路线,了解天气,查看相关应急预案;乘务组核对时间;不同部门间的交接签字确认。机场准备工作结束后,正式进入电影的主要场景——飞机机舱。进入机舱后,机组人员开始检查设备,每一次简单的操作,都要重复口令进行双向确认。这一部分场景的还原虽然不及发生意外时那么惊险刺激,却让观众们了解到飞行工作的日常,这是对影片专业度的另一种表达,为机组工作人员的专业和严谨埋下伏笔。影片中延长了飞机起飞前的时间,这也是非虚构作品的一个优势,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将时间进行调整分配。
2.聚焦细节,还原真实。飞机起飞后,影片直接进入全片最核心部分——风挡玻璃出现裂痕,在与地面联系后,风挡玻璃直接裂开。对于这一真实场景的还原,影片做到了极致:驾驶舱内,飞行组件瞬间被吹翻,飞行仪表全部失效;副驾驶瞬间被卷出机身外,只靠腰上的安全带牵住,巨大气流将他的衣服撕裂;机长顶着零下40度的极寒气温,在缺氧、仪表失灵的情况下手动操作飞机,同时抓住副驾驶的腰部;客舱内,座舱释压,氧气面罩全部脱落,乘客乱成一团;正在发放早餐的空姐们瞬间飞出跌落,行李散落一地。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做出了一个专业的举动:她爬回座位,用镇定的声音开始广播一一呼唤空乘,这样的举动瞬间安抚了情绪激动的乘客们。在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顶着狂风回到驾驶舱以后,向机长比了一个客舱安全的手势,示意后方稳定,前方可以无忧奋战了。而他一边给机长和副机长带上氧气面罩,一边用力搓着机长已经冻僵的手臂;已经被拉回驾驶舱的副机长顶着剧痛负责7700的识别。这些细节的描写,近乎百分百还原了事故发生时飞机上的真实情况。此时电影中不断出现场景的转换,如西南空管局、军方航空基地、民航气象中心等,一方面体现我国民航部门迅速反应、及时调配,军方配合特情处置,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的感人场面;另一方面,通过副线穿插,让剧情表现得更加跌宕,服务主线剧情,进一步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与故事的紧张感。
二、充分记录对话
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需要利用人物之间的互动来呈现情节的推进,通过表现故事中独立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故事在对话中自然呈现。此处的对话不仅仅指人物之间的交谈,而是人物之间所有的交互性剧情。
1.以对话避免人物形象脸谱化。《中国机长》作为一部航空电影,普通旅客的角色展现必不可少,旅客与旅客之间、旅客与机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更是将电影故事与真实事件进行区别的重要非虚构创作手法。同时为了避免人物形象脸谱化,需要将每个角色所附着的背景展示出来,丰满人物形象。电影中选择了几组角色,对他们登机前、飞机航行过程中与飞机成功降落这三个时间段发生的互动与对话进行展现,有蛮横男与头等舱“空乘”、青年与哑女等。这几组人物互动的设计中固然有为艺术而虚构的部分,但其所有的背景设定与语言特色都具有“真实性”,使电影的创作没有偏离非虚构创作的基本要求。此外,其还体现出非虚构创作的一个特点:真实的事件中人们所产生的反应必须是真实的,但这一反应未必是该事件中人们真正产生了的反应。因为非虚构这一概念指导下的创作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文学,越是小情节设置上的雕琢,越能够凸显艺术手法对真实事件进行的加工赋予其的艺术魅力。
电影中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一位旅客情绪失控时这样说:“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接受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短短几句话铿锵有力,使得机组成员与乘客瞬间成为一个整体。而机长与西南交通空管人员的对话,以及李现饰演的管制员对飞机的持续呼叫,几乎和真实事件中的录音全部相符。 2.多声部对话共同呈现。利用不同人物在大事件发生过程中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交流,可以使观众将自己带入到其中一方的视角中进行情感抒发。对话除去上述的作用,还起到串联空间的作用,电影是通过机长与航空公司后勤部门的对话、航空公司后勤部门与军方航空基地的对话,把飞机、机场后勤部门、军方航空基地这三者有机串联到一起的,这样的串联设计非常成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会有跳跃感。
三、多元化视角呈现
视角是对故事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在非虚构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故事,代替新闻报道与报告文学中介绍性的语言。在电影中,导演通过多元化视角来讲故事,如电影中的新闻报道、乘客与机组人员家属的视角、航空爱好者以及西南空管局的视角等。这样多维度描述发展过程从侧面展现了事件的危机,让观众相信事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而让真实事件所附着的“现成性”发挥作用,展现出非虚构作品的优势。
电影中主要有三个不同视角,一是机组成员,二是飞机乘客,三是紧密关心整个事件的人们,三个视角的穿插,代表三种立场与态度。电影运用繁化叙事,把情态加以强化,生活形态体现出“超常性”,它是在电影叙事和主题表达两方面要求下对筛选后的故事原型进行虚构式的填充,通过虚构式的强化叙事来增强影片的可看性。将飞机上所发生的故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完整地展现出来,以多元化视角代替纪录片或新闻报道旁白般的叙述,是实现真实事件影视化改编进而成功搬上银屏、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重要技巧。同时,多元化视角是对人物对话的一种补足,使各个视角对自身所附着的人物性格和心理都能够有生动具体的展现。在电影中,导演虚构了飞机穿越雷雨层的情节,这更能让观众了解风挡玻璃爆裂后,飞机所处的危险程度,强化观众的观影体验。飞机安全着陆后,导演为了表现民航人通力合作的精神,安排了三人合力推油门刹住滑行不止的飞机这样一个场景,将观众的紧張情绪推向最高潮。这种由真实事件到电影故事的视角变动和情节的填充,让故事更具有立体感和饱满度。在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上,不仅表现了家国情怀,提振了民族精神,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和自豪感。电影没有空洞的说教和强行的煽情,用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和张弛有度的故事情节感动观众,润物无声地点燃了民众的爱国之情,成功地将电影艺术作为当代传媒艺术的代表,展现了中国精神。
四、综合使用艺术手法
非虚构改编电影也离不开艺术性的一面,影片中借助写实、细节描写、对比、隐喻与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让故事更具有层次性和多义性,更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
《中国机长》运用了大量写实的手法,力求逼真、客观地描绘整个事件。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是一个不苟言笑、细致严谨的人,真实中的刘传建机长就是这样一个人;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安抚乘客时说:“请相信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真实事件中的乘务长毕楠确实说过类似的话;电影中机长发现风挡玻璃出现裂痕,与地面管制人员的对话,完全还原了事件发生时的真实录音;还有那句响彻云霄的“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都是真实的情景再现。电影中运用的细节描写手法,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真实。影片开始时,机长洗冷水澡憋气4分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为后来他能够在缺氧的极寒环境下操控飞机埋下伏笔;乘务长在安抚好乘客情绪后,镜头特写了她不停转动手上戒指的细节,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绪波动,前一秒她是专业镇定的乘务长,后一秒她是如同你我的普通人;李沁饰演的乘务员在昏迷中醒来后,第一个动作是将餐车刹车按下,而且她并没有像其他乘务员那样就近入座,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因为她的任务是守住紧急出口,这是对职责的敬畏;在电影结尾,飞机平安着陆后,机长怕影响其他飞机,并没有把飞机停在跑道上,而是驾驶着伤痕累累的8633一直滑行到相应的停机坪上,这是对规则的敬畏。影片中的对比手法主要运用在人物性格的描述上,欧豪饰演的副驾驶,一出场是一副插科打诨的形象,与张涵予沉着稳重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在飞机遇险,自己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岗位,飞机安全着陆后,依然一板一眼地说:“报告机长,全部执行完毕。”这些细节都从不同角度刻画出民航人专业的工作态度。机长平日里对待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但在对待女儿的时候不禁展示出铁汉柔情的一面,这一对比很好地彰显了“平凡英雄”这一主题。除此以外,机长家中摆放的他与歼击机的合影,两个年青机长的黑色墨镜,藏族小男孩所说的“扎西德勒”,无不运用了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既增强了影片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与逻辑感,又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补足。
同时,《中国机长》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也要迎合主流市场,实现商业价值。比如,电影虚构了穿越雷雨云这一个场景,让原本紧张的剧情变得更加扣人心弦,这样的艺术化处理,在保证故事情节不变的基础上,在视觉呈现上运用了高水准的特效技术,增加了电影的可观赏性,满足了商业电影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结语
“非虚构”这一概念从传入中国至今一直是创作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因其作品取材所附着的“现成性”而无法在传统文学领域获得普遍认可,因此关于“非虚构”作品,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非虚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其所具有的“现成性”或许是文学创作领域中的弊端,却恰恰也是其在对真实事件进行影视作品改编过程中的优势。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真实事件被搬上银屏,非虚构在这类影片中的运用,使故事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朴实,角色细腻严谨,更容易引起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中国机长》正是灵活运用非虚构的创造技巧、遵循其创作原则,将“川航事件”进行了二次传播,从而达到传递正能量,弘扬英雄精神的作用,完成了其“致敬平凡”的使命,是一部优秀的献礼之作。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尹鸿,石惠敏.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9(02).
[2]葛红兵,许道军.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王晖.非虚构:链接于文学与影视之间[J].当代文坛,2019(06).
[4]陆斌.电影艺术与中国元素精神构建[J].中国报业,2019(18).
[5]阿如娜.从艺术角度浅析电影艺术的特性[J].黄河之声,2018(24).
关键词:《中国机长》 非虚构 影视作品 视角艺术化
2019年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在高原(海拔高度2483米以上)航行过程中突遇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在万米高空中面临着低温、强压、缺氧、座舱释压等极端险情下,在超越身体与心理承受极限的考验中,最终凭借机长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超人的意志力、机组成员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地面安全中心、军方航空基地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安全着陆的故事。
近年来,以真实事件为故事蓝本进行再创作的影片在银屏上大放异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类电影普遍采用了“非虚构”的创作方法。即通过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保留事件真实性的同时注入艺术色彩,最终形成具有高度观赏性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在电影《中国机长》中,非虚构创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还原时空场景、充分记录对话、多元化视角呈现、综合使用艺术手法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机长》由真实事件至电影剧本这一文学创作过程中非虚构手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探讨真实事件改编影视作品的前景与路径。
一、还原时空场景
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中进行的空间艺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是体现电影艺术综合性的重要因素,而场景是时间与空间的重要载体。真實事件改编成电影作品后,相比于新闻报道而言,不能只通过总结概括来呈现事件,而是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以及各个场景里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将情节的发展推向高潮。
1.虚实结合,实中有虚。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中,万米高空是特定空间,飞机一旦遭遇事故幸存率极低,这也是这部电影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驾驶舱中的驾驶员如何有效处置,空乘人员在客舱如何坚守岗位,地面相关部门如何紧密配合,这些场景的还原是该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电影向观众展示了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的例行准备工作。比如,机长带领机组人员熟悉飞行路线,了解天气,查看相关应急预案;乘务组核对时间;不同部门间的交接签字确认。机场准备工作结束后,正式进入电影的主要场景——飞机机舱。进入机舱后,机组人员开始检查设备,每一次简单的操作,都要重复口令进行双向确认。这一部分场景的还原虽然不及发生意外时那么惊险刺激,却让观众们了解到飞行工作的日常,这是对影片专业度的另一种表达,为机组工作人员的专业和严谨埋下伏笔。影片中延长了飞机起飞前的时间,这也是非虚构作品的一个优势,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将时间进行调整分配。
2.聚焦细节,还原真实。飞机起飞后,影片直接进入全片最核心部分——风挡玻璃出现裂痕,在与地面联系后,风挡玻璃直接裂开。对于这一真实场景的还原,影片做到了极致:驾驶舱内,飞行组件瞬间被吹翻,飞行仪表全部失效;副驾驶瞬间被卷出机身外,只靠腰上的安全带牵住,巨大气流将他的衣服撕裂;机长顶着零下40度的极寒气温,在缺氧、仪表失灵的情况下手动操作飞机,同时抓住副驾驶的腰部;客舱内,座舱释压,氧气面罩全部脱落,乘客乱成一团;正在发放早餐的空姐们瞬间飞出跌落,行李散落一地。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做出了一个专业的举动:她爬回座位,用镇定的声音开始广播一一呼唤空乘,这样的举动瞬间安抚了情绪激动的乘客们。在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顶着狂风回到驾驶舱以后,向机长比了一个客舱安全的手势,示意后方稳定,前方可以无忧奋战了。而他一边给机长和副机长带上氧气面罩,一边用力搓着机长已经冻僵的手臂;已经被拉回驾驶舱的副机长顶着剧痛负责7700的识别。这些细节的描写,近乎百分百还原了事故发生时飞机上的真实情况。此时电影中不断出现场景的转换,如西南空管局、军方航空基地、民航气象中心等,一方面体现我国民航部门迅速反应、及时调配,军方配合特情处置,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的感人场面;另一方面,通过副线穿插,让剧情表现得更加跌宕,服务主线剧情,进一步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与故事的紧张感。
二、充分记录对话
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需要利用人物之间的互动来呈现情节的推进,通过表现故事中独立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故事在对话中自然呈现。此处的对话不仅仅指人物之间的交谈,而是人物之间所有的交互性剧情。
1.以对话避免人物形象脸谱化。《中国机长》作为一部航空电影,普通旅客的角色展现必不可少,旅客与旅客之间、旅客与机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更是将电影故事与真实事件进行区别的重要非虚构创作手法。同时为了避免人物形象脸谱化,需要将每个角色所附着的背景展示出来,丰满人物形象。电影中选择了几组角色,对他们登机前、飞机航行过程中与飞机成功降落这三个时间段发生的互动与对话进行展现,有蛮横男与头等舱“空乘”、青年与哑女等。这几组人物互动的设计中固然有为艺术而虚构的部分,但其所有的背景设定与语言特色都具有“真实性”,使电影的创作没有偏离非虚构创作的基本要求。此外,其还体现出非虚构创作的一个特点:真实的事件中人们所产生的反应必须是真实的,但这一反应未必是该事件中人们真正产生了的反应。因为非虚构这一概念指导下的创作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文学,越是小情节设置上的雕琢,越能够凸显艺术手法对真实事件进行的加工赋予其的艺术魅力。
电影中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一位旅客情绪失控时这样说:“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接受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短短几句话铿锵有力,使得机组成员与乘客瞬间成为一个整体。而机长与西南交通空管人员的对话,以及李现饰演的管制员对飞机的持续呼叫,几乎和真实事件中的录音全部相符。 2.多声部对话共同呈现。利用不同人物在大事件发生过程中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交流,可以使观众将自己带入到其中一方的视角中进行情感抒发。对话除去上述的作用,还起到串联空间的作用,电影是通过机长与航空公司后勤部门的对话、航空公司后勤部门与军方航空基地的对话,把飞机、机场后勤部门、军方航空基地这三者有机串联到一起的,这样的串联设计非常成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会有跳跃感。
三、多元化视角呈现
视角是对故事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在非虚构对真实事件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故事,代替新闻报道与报告文学中介绍性的语言。在电影中,导演通过多元化视角来讲故事,如电影中的新闻报道、乘客与机组人员家属的视角、航空爱好者以及西南空管局的视角等。这样多维度描述发展过程从侧面展现了事件的危机,让观众相信事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而让真实事件所附着的“现成性”发挥作用,展现出非虚构作品的优势。
电影中主要有三个不同视角,一是机组成员,二是飞机乘客,三是紧密关心整个事件的人们,三个视角的穿插,代表三种立场与态度。电影运用繁化叙事,把情态加以强化,生活形态体现出“超常性”,它是在电影叙事和主题表达两方面要求下对筛选后的故事原型进行虚构式的填充,通过虚构式的强化叙事来增强影片的可看性。将飞机上所发生的故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完整地展现出来,以多元化视角代替纪录片或新闻报道旁白般的叙述,是实现真实事件影视化改编进而成功搬上银屏、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重要技巧。同时,多元化视角是对人物对话的一种补足,使各个视角对自身所附着的人物性格和心理都能够有生动具体的展现。在电影中,导演虚构了飞机穿越雷雨层的情节,这更能让观众了解风挡玻璃爆裂后,飞机所处的危险程度,强化观众的观影体验。飞机安全着陆后,导演为了表现民航人通力合作的精神,安排了三人合力推油门刹住滑行不止的飞机这样一个场景,将观众的紧張情绪推向最高潮。这种由真实事件到电影故事的视角变动和情节的填充,让故事更具有立体感和饱满度。在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上,不仅表现了家国情怀,提振了民族精神,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和自豪感。电影没有空洞的说教和强行的煽情,用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和张弛有度的故事情节感动观众,润物无声地点燃了民众的爱国之情,成功地将电影艺术作为当代传媒艺术的代表,展现了中国精神。
四、综合使用艺术手法
非虚构改编电影也离不开艺术性的一面,影片中借助写实、细节描写、对比、隐喻与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让故事更具有层次性和多义性,更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
《中国机长》运用了大量写实的手法,力求逼真、客观地描绘整个事件。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是一个不苟言笑、细致严谨的人,真实中的刘传建机长就是这样一个人;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安抚乘客时说:“请相信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真实事件中的乘务长毕楠确实说过类似的话;电影中机长发现风挡玻璃出现裂痕,与地面管制人员的对话,完全还原了事件发生时的真实录音;还有那句响彻云霄的“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都是真实的情景再现。电影中运用的细节描写手法,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真实。影片开始时,机长洗冷水澡憋气4分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为后来他能够在缺氧的极寒环境下操控飞机埋下伏笔;乘务长在安抚好乘客情绪后,镜头特写了她不停转动手上戒指的细节,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绪波动,前一秒她是专业镇定的乘务长,后一秒她是如同你我的普通人;李沁饰演的乘务员在昏迷中醒来后,第一个动作是将餐车刹车按下,而且她并没有像其他乘务员那样就近入座,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因为她的任务是守住紧急出口,这是对职责的敬畏;在电影结尾,飞机平安着陆后,机长怕影响其他飞机,并没有把飞机停在跑道上,而是驾驶着伤痕累累的8633一直滑行到相应的停机坪上,这是对规则的敬畏。影片中的对比手法主要运用在人物性格的描述上,欧豪饰演的副驾驶,一出场是一副插科打诨的形象,与张涵予沉着稳重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在飞机遇险,自己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岗位,飞机安全着陆后,依然一板一眼地说:“报告机长,全部执行完毕。”这些细节都从不同角度刻画出民航人专业的工作态度。机长平日里对待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但在对待女儿的时候不禁展示出铁汉柔情的一面,这一对比很好地彰显了“平凡英雄”这一主题。除此以外,机长家中摆放的他与歼击机的合影,两个年青机长的黑色墨镜,藏族小男孩所说的“扎西德勒”,无不运用了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既增强了影片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与逻辑感,又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补足。
同时,《中国机长》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也要迎合主流市场,实现商业价值。比如,电影虚构了穿越雷雨云这一个场景,让原本紧张的剧情变得更加扣人心弦,这样的艺术化处理,在保证故事情节不变的基础上,在视觉呈现上运用了高水准的特效技术,增加了电影的可观赏性,满足了商业电影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结语
“非虚构”这一概念从传入中国至今一直是创作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因其作品取材所附着的“现成性”而无法在传统文学领域获得普遍认可,因此关于“非虚构”作品,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非虚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其所具有的“现成性”或许是文学创作领域中的弊端,却恰恰也是其在对真实事件进行影视作品改编过程中的优势。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真实事件被搬上银屏,非虚构在这类影片中的运用,使故事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朴实,角色细腻严谨,更容易引起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中国机长》正是灵活运用非虚构的创造技巧、遵循其创作原则,将“川航事件”进行了二次传播,从而达到传递正能量,弘扬英雄精神的作用,完成了其“致敬平凡”的使命,是一部优秀的献礼之作。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尹鸿,石惠敏.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9(02).
[2]葛红兵,许道军.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王晖.非虚构:链接于文学与影视之间[J].当代文坛,2019(06).
[4]陆斌.电影艺术与中国元素精神构建[J].中国报业,2019(18).
[5]阿如娜.从艺术角度浅析电影艺术的特性[J].黄河之声,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