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150
2.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基于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的引风筒进行建模,通过改变风筒结构以及安装导流片,模拟研究筒内风场分布,进而对原有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引风筒结构,内部冷却空气分布均匀,较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
关键词 换热器;Fluent 模拟;流场;导流片
中图分类号 TK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3-0083-01
换热器是电厂、机械、动力等众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保证汽轮机等大型转动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有时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换热器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系统其他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为了使换热器换热效果更好,较多的风冷换热器使用引风筒,引风筒作为引导气体均匀的吹向换热器的关键元件,其出口风量分布的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引风筒设计不当,会造成换热器空气流道大面积的死区以及流体流动的不均匀性,故引风筒的设计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对引风筒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为引风筒设计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引风筒的结构初步设计如图1,冷却空气从气囊里流出,经过直管后,然后通过90°变径引气风筒后,流入换热器中参与换热。
2 网格划分及数值计算方法
引风筒仿真分析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仿真效果的前提下简化模型。经过反复模拟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把引风筒简化为一定比例的网格体,能很好地模拟引风筒的流场情况。
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整个引风筒网格数量,提高计算速度,网格划分采用了分區域划分的方法。采用了四面体网格和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相结合进行划分,对引风入口进行了局部加密。网格总数为516 662。图2为引风筒初步结构模型。入口边界条件是表压为5 000Pa的压头,出口为大气压力(即表压为0),离散化采用有限体积法,压力-速度耦合方程采用了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一阶迎风格式,对于壁面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流场的计算采用的粘性模型为RNG k-ε湍流模型。
3 模拟结果分析与结构改进
3.1 模拟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其流动迹线图,如图3所示:
模拟结果表明,由直管进入引气风筒的环境大气,在换热器的迎风面(即引风筒的出风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因为引风筒下方有一较大折弯,产生了很大流动阻力和流动死区,影响了气流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需对引风筒结构进行改进。
3.2 结构改进
1)改进一。将引风筒下部的弯管变为直管段。改进后结构模型及其内部引风模拟流动迹线如图4所示。
从模拟图中可以看出,将引气风筒的弯管改为直管后,流体在下部形成的涡流有所减小,流体分配均匀性有所改进,但引风筒出口风量分布仍旧不均匀。因此,考虑增加翼型导流片,来使引气风筒的流体分配均匀。
2)改进二。在改进一的基础上,在引风筒内部增加不同数量的导流片,使冷却风在直管出口处被强行分布。本文分别模拟3个和4个导流片作用下的引风筒内部流场分布,导流片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
模拟结果见图6。图6表明,加入导流片后,流体流动的均匀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安装3个导流片情况下,引风筒下部仍存在死区;当导流片增加到4个,流体流动更加均匀。这表明,导流片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对筒内流场分布具有很大影响。
4 结论
为了使流体流动均匀,将引风筒初步结构的弯曲管道换成直管段,并且在引气风筒中添加导流片来引导冷却空气的流动,经过数次改进与模拟,最终确定了导流片的数量、安装位置。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引风筒结构,内部冷却空气分布均匀,较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宗虎,汪军,李瑞阳,等.强化传热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邹华生,钟理,伍钦.流体力学与传热[M].广州:華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50-151.
[3]阎昌琪,侯山高,曹夏昕.换热器强化换热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8,29(2):16-19.
[4]王佳林.换热器强化换热技术实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5]牛广林.整体针翅管换热器强化换热及数值计算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基于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的引风筒进行建模,通过改变风筒结构以及安装导流片,模拟研究筒内风场分布,进而对原有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引风筒结构,内部冷却空气分布均匀,较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
关键词 换热器;Fluent 模拟;流场;导流片
中图分类号 TK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3-0083-01
换热器是电厂、机械、动力等众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保证汽轮机等大型转动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有时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换热器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系统其他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为了使换热器换热效果更好,较多的风冷换热器使用引风筒,引风筒作为引导气体均匀的吹向换热器的关键元件,其出口风量分布的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引风筒设计不当,会造成换热器空气流道大面积的死区以及流体流动的不均匀性,故引风筒的设计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对引风筒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为引风筒设计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引风筒的结构初步设计如图1,冷却空气从气囊里流出,经过直管后,然后通过90°变径引气风筒后,流入换热器中参与换热。
2 网格划分及数值计算方法
引风筒仿真分析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仿真效果的前提下简化模型。经过反复模拟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把引风筒简化为一定比例的网格体,能很好地模拟引风筒的流场情况。
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整个引风筒网格数量,提高计算速度,网格划分采用了分區域划分的方法。采用了四面体网格和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相结合进行划分,对引风入口进行了局部加密。网格总数为516 662。图2为引风筒初步结构模型。入口边界条件是表压为5 000Pa的压头,出口为大气压力(即表压为0),离散化采用有限体积法,压力-速度耦合方程采用了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一阶迎风格式,对于壁面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流场的计算采用的粘性模型为RNG k-ε湍流模型。
3 模拟结果分析与结构改进
3.1 模拟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其流动迹线图,如图3所示:
模拟结果表明,由直管进入引气风筒的环境大气,在换热器的迎风面(即引风筒的出风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因为引风筒下方有一较大折弯,产生了很大流动阻力和流动死区,影响了气流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需对引风筒结构进行改进。
3.2 结构改进
1)改进一。将引风筒下部的弯管变为直管段。改进后结构模型及其内部引风模拟流动迹线如图4所示。
从模拟图中可以看出,将引气风筒的弯管改为直管后,流体在下部形成的涡流有所减小,流体分配均匀性有所改进,但引风筒出口风量分布仍旧不均匀。因此,考虑增加翼型导流片,来使引气风筒的流体分配均匀。
2)改进二。在改进一的基础上,在引风筒内部增加不同数量的导流片,使冷却风在直管出口处被强行分布。本文分别模拟3个和4个导流片作用下的引风筒内部流场分布,导流片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
模拟结果见图6。图6表明,加入导流片后,流体流动的均匀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安装3个导流片情况下,引风筒下部仍存在死区;当导流片增加到4个,流体流动更加均匀。这表明,导流片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对筒内流场分布具有很大影响。
4 结论
为了使流体流动均匀,将引风筒初步结构的弯曲管道换成直管段,并且在引气风筒中添加导流片来引导冷却空气的流动,经过数次改进与模拟,最终确定了导流片的数量、安装位置。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引风筒结构,内部冷却空气分布均匀,较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宗虎,汪军,李瑞阳,等.强化传热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邹华生,钟理,伍钦.流体力学与传热[M].广州:華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50-151.
[3]阎昌琪,侯山高,曹夏昕.换热器强化换热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8,29(2):16-19.
[4]王佳林.换热器强化换热技术实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5]牛广林.整体针翅管换热器强化换热及数值计算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