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打腰鼓、唱信天游,这些陕北文化的精华,在这里的普通人家都能找得到。
很久以前,就知道安塞人腰鼓打得出神入化,有“天下第一腰鼓”的美誉。那种气势磅礴,绝对的当仁不让。在刚入安塞县地段的山坡上,竖立着一个足有三层楼高的大红腰鼓,在四周单调的黄土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惊艳,也证明了这不老的传说。
入秋的黄土高原,依然干燥炎热,空气中弥漫着火焰的味道。两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勾画出小城的轮廓。
安塞小城离革命圣地延安仅20公里,具有黄土高原上小县城的共同特点:没有太多的色彩,极目所见最多的,是纵横的黄色沟陇。
这里的沟陇,深深的一道,远看布满了整个大山,像是被雨水经年冲刷出来的作品。山沟之间看似只有几步之遥,站在沟陇上,可以相互聊天对话,可要走过对面,却还得绕上10多里地。
与陕北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沿途很少能看到窑洞,因为山前没有足够的土地,窑洞多建在山背面。窑洞依山而建,走在黄土坡上常常会惊异发现正站在别人家的窑顶上,轻轻一跺脚,也许尘埃刚好落在窑洞里正在吃饭人家的碗里呢。由于山势的原因,窑洞在朝向和归划上基本上毫无章法可循,这边刚从一家的房顶下来,那边又进了另一人家的院子。
就着山势往下看,可见一项展开的半圆形窑洞门和窗子,这种接近于人类最原始的穴居方式,竟能流传几千年,实在让外乡人不得其解。
好几次借口向路边人家讨水喝,进入窑洞参观。温良敦厚的安塞人像款待自家亲朋一样,领着我们四处观看。
外表看似简单的窑洞,里面却一样具有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有条件的人家一般有三孔以上的窑洞,中间是过厅和厨房,东西两边厢房住人。起居室里,除了北方人家常见的火炕外,沙发、茶几、书桌、电视,均安放协调,有的人家的窑洞还挖有放衣物和书籍的地方。
最为出彩的是窑洞的花窗。半圆形的花窗里窗棂子造型别致,有莲花初绽、菱形相套、扇面摇曳等各式图案,更多的是套刻的各种花纹。夜晚时分,在灯光的映衬下,窑洞充满了家的温馨气氛。
当地人说,黄土有很强的精性,再加上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很合适建窑洞。而且它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是成本最低的建筑方式。据说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的说法。
这种自然和生活的巧妙结合,渗透着安塞人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现在来安塞的不少旅游者都想亲身体验一下这“神仙洞”的感受,还有不少外国人专程到安塞欣赏窑洞艺术。
由于不是节庆时节,没能看到名扬天下的腰鼓表演,但我们却看到了安塞的剪纸艺术。
县城最好的一个建筑是文化馆,这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县城来说非常难得,而其内部的展室更是布置得活色生香,一点也不亚于大城市里的展览馆。里面展出了所有安塞的民俗艺术作品,光是剪纸作品就不下万种,从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到家畜走兽人物树木,无所不包。剪纸的刀法极为精细,也许只有细腻的黄土地,才能孕育出如此精美的剪纸艺术。
离县城不远的马家沟侯大妈家里,我们看到,10多平米的窑洞,从门窗到四壁都贴满了侯大妈的剪纸作品和出席各种民间艺术活动的照片。剪纸作品小的只有巴掌大,大的竟有六七十寸,一个两米来宽的五斗柜放着剪纸用的各种纸张和工具,可见大妈对剪纸的痴迷程度。一张过去在缝纫小店才能看到的工作台,放着还没完工的作品。
大妈说安塞人剪纸并无章法,只是随心所欲,像民间节庆和民俗方面题材的早生贵子、合家欢乐、祈福平安等生活劳作都是信手剪来,不求形似,但求传神。在大妈的剪刀下,一幅“抓鸡(吉)娃娃”的剪纸,竟能产生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娃娃脸上带着禅意的微笑,看了让人心气平和。大妈最为满意的作品是以自家院落为背景的“三孔窑洞”,刀法细腻传神,画面充满生活的喜庆。大妈带着这幅原创上了北京并获了大奖,一些老外还出高价要买这幅作品。
没进过学校门的大妈,靠老辈们口传心授传承了剪纸工艺。开了眼界的大妈说可不敢叫这门手艺失传了,几位子女从小都得到了大妈的真传。对于上门求剪纸的人,只有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大妈均认真在每幅作品盖上印章,并认真写上“陕西安塞”四个字。
县文化馆常年举办各种培训班,当地普通人有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大妈早年就是在培训班里学会了画画。剪纸、打腰鼓、唱信天游这些陕北文化的精华,在这里的普通人家都能找得到。当地人开玩笑说这里的每条山沟都有一位艺术家。
如果说过去这些民间艺术的产生,是对植被贫瘠的黄土地最好的宣泄,那么现在,这些艺术得以发扬,可不可以看成是安塞人对养育了他们世代的黄土地的一种反哺呢?
很久以前,就知道安塞人腰鼓打得出神入化,有“天下第一腰鼓”的美誉。那种气势磅礴,绝对的当仁不让。在刚入安塞县地段的山坡上,竖立着一个足有三层楼高的大红腰鼓,在四周单调的黄土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惊艳,也证明了这不老的传说。
入秋的黄土高原,依然干燥炎热,空气中弥漫着火焰的味道。两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勾画出小城的轮廓。
安塞小城离革命圣地延安仅20公里,具有黄土高原上小县城的共同特点:没有太多的色彩,极目所见最多的,是纵横的黄色沟陇。
这里的沟陇,深深的一道,远看布满了整个大山,像是被雨水经年冲刷出来的作品。山沟之间看似只有几步之遥,站在沟陇上,可以相互聊天对话,可要走过对面,却还得绕上10多里地。
与陕北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沿途很少能看到窑洞,因为山前没有足够的土地,窑洞多建在山背面。窑洞依山而建,走在黄土坡上常常会惊异发现正站在别人家的窑顶上,轻轻一跺脚,也许尘埃刚好落在窑洞里正在吃饭人家的碗里呢。由于山势的原因,窑洞在朝向和归划上基本上毫无章法可循,这边刚从一家的房顶下来,那边又进了另一人家的院子。
就着山势往下看,可见一项展开的半圆形窑洞门和窗子,这种接近于人类最原始的穴居方式,竟能流传几千年,实在让外乡人不得其解。
好几次借口向路边人家讨水喝,进入窑洞参观。温良敦厚的安塞人像款待自家亲朋一样,领着我们四处观看。
外表看似简单的窑洞,里面却一样具有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有条件的人家一般有三孔以上的窑洞,中间是过厅和厨房,东西两边厢房住人。起居室里,除了北方人家常见的火炕外,沙发、茶几、书桌、电视,均安放协调,有的人家的窑洞还挖有放衣物和书籍的地方。
最为出彩的是窑洞的花窗。半圆形的花窗里窗棂子造型别致,有莲花初绽、菱形相套、扇面摇曳等各式图案,更多的是套刻的各种花纹。夜晚时分,在灯光的映衬下,窑洞充满了家的温馨气氛。
当地人说,黄土有很强的精性,再加上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很合适建窑洞。而且它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是成本最低的建筑方式。据说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的说法。
这种自然和生活的巧妙结合,渗透着安塞人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现在来安塞的不少旅游者都想亲身体验一下这“神仙洞”的感受,还有不少外国人专程到安塞欣赏窑洞艺术。
由于不是节庆时节,没能看到名扬天下的腰鼓表演,但我们却看到了安塞的剪纸艺术。
县城最好的一个建筑是文化馆,这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县城来说非常难得,而其内部的展室更是布置得活色生香,一点也不亚于大城市里的展览馆。里面展出了所有安塞的民俗艺术作品,光是剪纸作品就不下万种,从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到家畜走兽人物树木,无所不包。剪纸的刀法极为精细,也许只有细腻的黄土地,才能孕育出如此精美的剪纸艺术。
离县城不远的马家沟侯大妈家里,我们看到,10多平米的窑洞,从门窗到四壁都贴满了侯大妈的剪纸作品和出席各种民间艺术活动的照片。剪纸作品小的只有巴掌大,大的竟有六七十寸,一个两米来宽的五斗柜放着剪纸用的各种纸张和工具,可见大妈对剪纸的痴迷程度。一张过去在缝纫小店才能看到的工作台,放着还没完工的作品。
大妈说安塞人剪纸并无章法,只是随心所欲,像民间节庆和民俗方面题材的早生贵子、合家欢乐、祈福平安等生活劳作都是信手剪来,不求形似,但求传神。在大妈的剪刀下,一幅“抓鸡(吉)娃娃”的剪纸,竟能产生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娃娃脸上带着禅意的微笑,看了让人心气平和。大妈最为满意的作品是以自家院落为背景的“三孔窑洞”,刀法细腻传神,画面充满生活的喜庆。大妈带着这幅原创上了北京并获了大奖,一些老外还出高价要买这幅作品。
没进过学校门的大妈,靠老辈们口传心授传承了剪纸工艺。开了眼界的大妈说可不敢叫这门手艺失传了,几位子女从小都得到了大妈的真传。对于上门求剪纸的人,只有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大妈均认真在每幅作品盖上印章,并认真写上“陕西安塞”四个字。
县文化馆常年举办各种培训班,当地普通人有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大妈早年就是在培训班里学会了画画。剪纸、打腰鼓、唱信天游这些陕北文化的精华,在这里的普通人家都能找得到。当地人开玩笑说这里的每条山沟都有一位艺术家。
如果说过去这些民间艺术的产生,是对植被贫瘠的黄土地最好的宣泄,那么现在,这些艺术得以发扬,可不可以看成是安塞人对养育了他们世代的黄土地的一种反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