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的微博文学探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博文学作为新媒体的衍生文学样式而存在,借助于微博平台进行创作与发布,具有鲜明的语言叙事特点和良好的交互体验。本文从微博这一传播渠道入手,首先分析了发布平台——微博的传播模式和发展历程,并且通过对学界前期的研究成果对微博文学的界定进行归纳,并逐步理清了微博文学的发展历程。微博文学具有语言凝练,自由互动,碎片娱乐等特点,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微博文学的文学、传播、社会价值。微博文学作为新时代独特而璀璨的文学之星而存在,为未来的文学发展注入了活力。
  关键词:微博;微博文学;特征;价值
  数字时代下空前发展的传播技术为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支持,受众正逐渐走向一个由新媒体所开创的传播与交流的世界。从最早的智能电话的普及使人们不再拘泥于用电信通讯技术进行沟通,再到线上软件的种类不断丰富,内容功能上也不断在升级,这些硬件设备的开发应用把文化与新闻实时传播到受众的眼前。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中坚力量被广泛的接纳和使用,不仅要归因于其自由和开放的程度,更为受众的社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进行深入交流。微博的书写空间虽然只有140字,但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价值取向在刚刚上线就掀起了全民书写的热潮,而其中文学性的创作也在不断的涌现,随着体裁和内容的不断扩展,“微博文学”应运而生,创作团队也更趋于专业化,同时也是文学泛化的一种体现。微博文学的创作以“短”见长,传播速度之快是其独有的优势, 它在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同时还完成了大众传播。但纵观其优点背后,作为新生事物,微博文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创作内容过于轻薄,严肃写作不复存在,难以界定其是否可归于文学的范畴。此外,快餐化的写作方式对精英文化的消解与大众文化的重构都处于尴尬的境地,使微博文学在发展中遭遇了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也就要求它突破重围,跳脱生活中的日常书写,建立更具价值的社会化视野。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与微博文学
  纵观文学的发展脉络,在传播方式不断的进化与升级之中,必然会掀起文体演变的革命。在文学的初生阶段,仅仅依靠口口相传进行最原始的传播,随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学作品的大量复制成为了可能,并且为小说的大众普及做出了不可埋没的贡献。网络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文学传播,并催生了网络文学这一独有的景观,在初生之时也是褒贬不一、多受非议。新媒体文化与文学碰撞最初典型的产物即是网络文学,从90年代初网络文学的诞生给个人化的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到如今网络写手的年收入破百万等商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相当可观。如今其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并延伸到影视剧作、电影、游戏等多重领域,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已不再单一化。2010年以后,随着移动客户端的不断普及与开发,网络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在网络文学拥有大量读者群的今天,新媒体影响下的文学形式和体验已经更加多元化,社群化,并且新兴的文化艺术样式也应运而生,为普罗大众带来了饕餮的文化精神盛宴。
  微博作为新媒体传播中重要的介质,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丰富繁多、种类多元的信息。它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之间的壁垒打破,使网络创作不再拘泥于利用电脑进行书写,而进入了数字终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灵活、草根性极强的信息发布手段使受众迅速找到了展示自己内心的舞台。麦克汉卢曾说:“媒介即讯息”,文学的传播机制对它的创作、传播、理论研究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之更会带来文学观念的更新。微博本是为个体的传播需求而生,但其高度精炼的行文特征去除掉了较高的写作成本,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在有限的篇幅之中抒发了个人的情绪,并且描绘出了了满卷的诗情画意。由此也可以看到文学自由度的回归,它的平民性与零壁垒的传播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
  (1)微博的传播与互动
  在维基百科中是这样描述微博的:“微博(Microblog),是一種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建立了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交流和访问平台,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和各种形式的客户端实时访问,从而建立个人社交网络。微博作为新媒体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诞生的集信息发布、资讯传播、社群文化等为一体的平台。微博以单篇140个字为限,实现内容的实时发布与共享,是一种以文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新型媒介。2006年,创始人Kevin Rose和他的朋友开发的Twitter网站是最早推出微博服务的平台,它综合了博客的书写功能和短信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二者的缺憾的同时,更加方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发布和更新。正如莱文森补救性媒介理论所说:“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都在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之人性化,人的能动作用令其主动进行选择和改进媒介。”微博精炼的语言传达规避了博客写作的冗长与滞后,而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又补救了短信点对点传播的单一渠道。根据Twitter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Twitter的月活跃用户数为3.30亿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拥有超前的号召力。在Twitter上市的第二年,国内类似仿效的网站也纷至沓来,如最早起的饭否、叽歪、滔滔、9911等自主品牌先后上线,此后主流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腾讯等都推出了微博平台,迅速博得大众的青睐并促进了全民写作的繁荣盛世。新浪微博,作为中国门户网站中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新浪微博一直处于行业领跑者的地位,根据新浪微博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截止2017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净增约7900万,达到3.92亿,月活跃用户数中93%为移动端用户,已远远超过了Twitter的用户量,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媒体公司。
  微博在中国广泛使用之初,曾经历了用户急剧上升、增长速度过快等状况,在发展中期也就是2013年微博用户的增长速度和活跃度都有下降,这种热度的逐渐衰退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如今,已经稳定上市的新浪微博证明了它独有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逐渐迈入发展成熟期,成为人们日常应用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讯息工具。Twitter在诞生之初的口号是:“What are you doing?”,即是设想通过有限的140字空间让公众记录当下的见闻,并供他人交流与评论。真实的创作与记录并辅以细腻的构思与锤炼使微博为文学的萌芽奠定了所需的土壤,同时多元化的媒介组织应用、空前的社交互动特征等充分满足了现今的用户需求,正如欧阳友权和吴英文对微博文学的研究中所说:“无遮蔽的表达、便捷的传播使微博更适于抒发性灵而成为文学创作的自媒体平台,是文学表征现实、直面生存的最直接的载体”。   保罗·莱文森曾在其著作《数字麦克卢汉》中总结道,绝大多数的媒介的演化都是从玩具到镜子再到艺术的过程,而微博亦是如此。受众最处对新媒体爆发了空前的热度,并对它多点互动的交流方式与移动终端的便携抱有强烈的好感,此外声音、图像、文字多重元素的结合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新奇感逐渐消退之后,受众逐渐反馈出微博的镜子功能。它不仅集合了社群功能,还能使观众和博主透过图文进行无声的沟通,在阅读中发掘镜像式的自我。此外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飞快,并且可以脱离地点、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这也就为事件的经历人和受众提供了还原现场的可能性,无论是社会政务还是柴米油盐的普通百姓生活,它都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记录利器,从简单的记录到社会现实问题的曝光与深入挖掘,微博充分实现了功能上的演进与更迭。
  此外,微博鲜明的特点也成为了它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首先,与传统的网络媒体不同的是,博主更加具有草根性,准入门槛低,而且具有更大的话语自主权。微博的字数仅仅为140字以内,篇幅呈碎片化的趋势,省去了长篇文章构思排版的任务,只需要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情绪与看法即可,也更符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作为博主,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上传所思所感,既简单方便又可获取朋友的关注与交流,而且篇幅较小的限制使更新的频率可以大大提升,这种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交互性使微博成为了最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其次,微博满足了每一个有表达欲望的普通人的需求,既可以作为心情日记也可以作为舆论发布的场所,更是对娱乐明星、文化名人等进一步了解与探寻的闸口。例如微博女王姚晨,粉丝量高达240万之多,魅力在于真实率性,像普通人一样利用微博记录工作与生活,比起很多艺人不愿意向公众分享自己的私生活,姚晨显得大方而随性,她的开心与不爽都会在微博得到书写和表达,更为亲民,满足了普通人对明星的猎奇心理。此外,微博的准入门槛低,高度的私人化属性可以让博主获得自由书写的空间,既有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也存在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文字表达可以随心所欲,提供了一个塑造自我的舞台。微博中对自我形象的创作和书写全凭博主本人的创作,不仅可以表达瞬间的情绪、思维上的变化,更可以利用时间的连贯性进行阶段性的描述,这种“无遮蔽塑造自我镜像,裸露心性,是微博客作为‘软文学’另一特征。”(欧阳友权,吴英文:2010,4)再比如,当今时代移动客户端发展迅猛异常,据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与此同时,使用电视上网的网民比例也提高3.2个百分点,达28.2%,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出手机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微博的快速、及时的发布信息铸就了舞台。微博和手机的有机结合,不仅脱离了空间、场所的限制,而且可以利用微博以最快的速度发布突发事件的报道信息,受众也可以在微博及时更新个人观点或进行评论,这都是相较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交互性能更为突出,微博可以实现粉丝的关注功能,并可以对内容进行转发、评论,好友间实现私信、@等功能,都是为了把用户之间进行关联互动起来。在一个博主的粉丝中,有可能是现实中的好友,也有可能是完全不相识仅凭微博内容产生共鸣的陌生人,不仅实现了大众“窥探”心理的满足,而且可以进行无障碍的评论与互动,同时也使得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趋于平等。最后,微博利用多媒体符号进行传播,不仅丰富了创作的手段和内容,更丰富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微博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重感官符号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模式,不仅实现了内容的多元化,还可以使图文、声音有机结合,实现了多媒体之间的交互融合。其内容多以文字信息为主体,利用图片、声音烘托意境,有效补充了文字单一的传播效果,成为受众青睐的表达模式之一。然而,多媒体的大量应用也使图像文化進一步的扩张,成为了当前的主流表达方式的主流,对文字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化消解的作用。尽管微博是以文字为初衷所创造的,但是当今的速食文化席卷而来,微博上的内容有趋于娱乐化、低俗化的发展趋势,强调思想深度与视觉冲击并行是当今图文并存时代所需承担的责任。
  (2)微博文学的定义和内涵
  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形态,其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写作特征和文本结构。回顾文学的发展史,每一次传播介质的革新都进一步促成了新的文学样式的形成。在口语时代,这种简单直接的传播方式使得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得以保存下来。印刷术的发明使长篇文学作品直观的复制成为了可能,同时也促成了小说成为主导的文学样式之一。摄影、广播等数码技术的普及与高速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单调,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和作品,不仅丰富了大众的眼界也提升了审美体验和情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了现代生活传播的主流介质,而移动客户端如微博、微信等的深入开发与应用使网络上产生了很多新兴的文艺形式,大众不再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存在,他们也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进行创作、发表作品,这也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而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微博文学得以诞生。微博的“关注”功能,可以设置主动关注,方便文学进行圈层式的聚合切磋,读者可以根据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文字理念进行不同流派的选择,这种便捷的使用功能使自由表达的模式得以实现,并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共享与裂变。
  自2010年微博文学逐渐兴起之时,学界对微博文学的界定与研究就不断出现。最早对文博文学进行界定的李存指出:“它是借助它是借助微型博客为传播媒介,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目的,以140个字符以内为文本样式,具有俳句体的凝炼传神、即时化的个性表达、集聚式的实时互动特质的一种新文体。”这段话简单扼要的概括出了微博文学短小化、碎片化的结构及内容特点,微博文学是140字的内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有的甚至只能称之为碎片化的段落,但却凝聚了作者的思想与笔触。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这种定义方法,将关注集中在了微博文学的特点之中,而主要特点是针对一部分而言的,缺乏全面性,因为不是所有的微博作品都会以俳句体的形式出现。例如2010年中国首届微博小说大赛入围作品“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文章意蕴深长,以散文体的形式展现了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历尽人世沧桑后的深情与面对生死离别的苍凉。   王干先生也是较早关注微博文学功能的学界人士,他曾提出“微博文学论”,并指出:“之所以将微博冠之以文学,我觉得目前微博文学性还是大于传媒性。它在个人性、文本的修辞性和情绪的无遮蔽表述上,和文学诸多面是切割的。因为我目前看到的微博,除了那些饭否睡否浴否之类的流水账外,一般文人和文人的微博,包括一些明星的微博,都自觉不自觉地引进了一些文学的习惯性话语和修辞手段,格言式的,世说新语式的,微型小说式的,谜语解谜式的,歌谣式的,短诗式的,和文学形成某种对立和互补,好像是切割开,但又是关联陪衬”。这个说法全景式的概括了微博文学所能及的方方面面,但却轻易的做出“微博为学性大于传媒性”的论断,未免过于草率,因为微博在新闻报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而这些大量的事件报道信息不能都归为文学范畴,微博文学的界定还是主要以题材、写作风格、结构等为区分的方向标,不能把微博中的所有信息都一言论断为“文学”作品。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微博文学是借助微博为平台,进行连续性的、或者单篇发布的短小精悍的作品为主。比如韩啸在《微博文学:正在编织的当代新文体》中指出:“微博文学是一种新文体,或以单篇创作成独立精短文学作品,或以连载具有独立作品性质和上下文关联呈精短作品集合,它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具有注重个性表达,强调时时快乐分享,即时互动,充分释放人性自由空间的特点。”。再就是刘晓华(2012:46)曾说:“微博文学是使用单篇(一般含有140-300字,根据微博网站各有不同,140字是标准规范,两条短信长度)创作的独立精短文学作品,或者以连载具有独立作品性质和上下文关联的精短作品结合。”二者都在集中强调作品的独立性或连续性在微博作品中的凸显。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微博文学是即兴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创作中即兴融入了多种修辞手法,将表达的内容充分的与艺术性与思想性相协调,展示作者对生活、社会、个体的深入思考或者片段性的故事描述,就好像微博文学是“传统文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季水河,蔡朝辉:2014)。
  随着微博文学的热潮逐渐上升,学界对微博文学的争论也浮上水面,一部分学者对微博之短小,无法承载文学的厚重表示担忧。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微博文学并不能真正算作文学的一部分,只能算是文学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路金波曾直接说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微小说都不会对传统文学产生任何的冲击和影响,我觉得它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文学,怎么会有影响?”。而另外一些学者却对微博文学的发展和艺术性充满了信心,例如最早归类微博文学为“软文学”的欧阳友权教授则认为:“微博客所带来的新媒体文学变化,可能唤起公众技术化审美的自我意识,使网络文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充分肯定了微博文学独有的文学特点和价值,并指出了它便捷的传播性和真实无遮蔽的表达方式。在对于微博文学价值的探讨之中,一部分学者鉴定的认为微博的新闻性远远超过其文学体征,因为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微博已然成为了摄取信息,获得一手资料与新闻的信息平台,而这种即时性的信息平台的文学性则是乏善可缺的。但新锐作家颜桥却有不同看法:“微博对自我形象的虚拟性塑造,某种程度加深了它的文学含量”。李存也充分肯定了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形式,其文学的平民化与通俗化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也促进了文学样式的迭代与发展。总之,微博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表现形式,其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质疑与肯定,这也是其自身的传播特点、篇幅体裁所决定的。
  (3)微博文学的发展
  微博的稳定发展为巨大的用户群提供了深厚的写作土壤与发布平台,微博文学的写作群体庞杂而又巨大,随着手机客户端的进一步普及,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书写的时代,而微博文学也经历了一定的成长轨迹,以下即对其发展脉络加以梳理。
  ①微博文学的萌芽(2007年——2009年)
  在微博没有被完全开发应用之前,博客在网络文学的书写与发表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博客 是可以发长篇文章,图文混排的内容。或是转载别人的文章,适合电脑、手机操作,但用户体验稍差。微博作为一种可以实时更新的迷你版博客,更为简单易用,而且在时效性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微博打破了博客被动阅读的方式,不再需要特意到对方主页去关注内容更新,而且微博的自传速度非常快,通常是通过粉丝转发来增加阅读数,而博客则是要靠网站推荐带来流量。国内较早出现的微博网站如饭否、滔滔、嘀咕等最早的出现模式都以简单通俗的个人化表述为主,比如此时正在干什么、想什么为主,交织着即时新闻和现场报道,更多的是混杂着博友的口水文为主。在此时的阶段,受众多是以获取信息的姿态面对这微博,受众对待微博的功能和价值意识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对海量信息的猎奇心理,而正是在初期对简单文字的大量阅读促使了微博用户有了更高的诉求,他们逐渐不再满足于当前的信息阅读体验,而逐渐向更有文学意境和审美情趣的作品的需求被凸显,这也为微博文学的成长与繁荣提供了先决条件。
  ②微博文学的成长期(2009年8月——2011年)
  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平台的开设,微博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并受到主流关注,随后微博文学也开始崭露头角,微博用户纷纷开始对微博中文学性的文學表述与创作激发了极大的兴趣。作为全新的写作模式,微博文学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视听元素相融合,呈现除了丰富而又多元的受众体验。微博文学最初的创作模式多以散文诗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后逐渐出现了微小说、诗歌等创作模式。2009年8月,新浪微博被评为年度创作传媒活动,网友也在当年评选出了微博相关的奖项,在此后呈井喷式的增长速度,并将微博推向了网络世界的风口浪尖,受众对微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学界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微博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根据统计显示,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试运营,到2010年1月,223 位作家纷纷开设微博。但是,与影视圈明星与娱乐圈歌手相比,文学类的相关微博的吸睛度还是相对略差,整体的浏览量与发展前景还很广阔。   2009年11月,《中华文学选刊》作为传统的文学类刊物召开了微博文学的专门座谈会,可见由此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学表现形式,引起了一定的文学相关人士的关注。在座谈会上,不仅对微博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还决定在未来的期刊中开设微博精选的相关栏目,精选影视名人和商界名流、学者的微博作品和思想感悟,通过他们真实的生活中截取的感想从而反映时代之声,这次传统文学期刊对网络微博文学以一种大气、接纳的态度进行了实时的融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推进了微博文学向主流文化的进一步融入。
  此后,微博中的小说体文章逐渐浮出水面。2010年3月,闻华舰发布了首部微博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也正是宣告了微博体小说的诞生。由于篇幅限制,小说以连载的形式进行,并采用在线写作的方式,使受众可以和作者进行实时的互动和分享阅读心得,而且小说中会实时涵盖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微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的微博文学体裁开始崭露头角,它不仅仅在短短的140个字数中涵盖了对环境、背景的陈述,更实现了对人物情节的塑造与描写,是快餐式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的生活节奏正在逐步加快,新媒体在支配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功能也日益加强,微博文学的创作门槛之低拓展了文学传播的渠道,也进一步促进了微博文学样式的衍生,它所带来的高效性与浓缩性是前所未有的,微博文学在经历了微小说的出现后,正逐步融入到文学的主体氛围中。同年,微博文学征文大赛相继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微博文学兴起,使微博文学的人气也不断招生,更是唤起了更多群众的参与度,收到网友和粉丝的热情参与。此类大赛进一步顺应了微博文学的发展趋势,深化了其在社会中的文化属性,更是体现了在微博文学在主流文化中得到认可的象征。在此期间,微博中的佳作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部分优秀的微博文学作品如《微博时期的爱情》、《你是我的生生世世》等先后出版,并获得了受众的青睐。
  ③微博文学的稳定期(2011年-至今)
  自2010年以后,新浪微博一直在微博用户的首选率中占据领先位置,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和吸引力,其中活跃的名人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微博产品,并且覆盖领域非常广阔,如出版人、作家、艺术家、科技、人文亦或是政要人士。随着微博在2012年到2013年之间先后增加了“密友”分组等功能,进一步强化了私密的社交圈,并且进一步拓展了移动端的交互方式,并且嵌入了“赞”等按钮,丰富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但随之后来的影响则是微博的文学功能被弱化,受众的关注点更多的已不再是微博文学的内容,而是社交的全新体验和互动交友的平台。在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3年是中国微博发展的转折之年,用户规模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微博文学的关注度也逐渐被减弱,人们在此时的一定的关注点被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所替代。微信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工具,对用户群的覆盖范围更为广阔,而其中的微信公众号的文学相关内容也更易于传播和交流,吸收了一定量的用户群。2014年下半年,随着微博的回暖,微博文学也再次焕发了新的活力。微信作为微文学的又一发表平台,其具有传播速度快、推送及时、用户群广阔等先天优势,但内容零散、分类不完全等缺陷。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博开始细分了旅游、电影、美食、时尚等领域,并且成为了旅游分享和商家点评领域的榜首,其中的一些著名博主分享的影评、游记、体验等文章带有丰富的文学色彩,而且字数方面已经不再受限于140字之内,更多的图片发表、长微博工具等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微博的文学性。2016年初,微博打破了时间序列,在其中加入了兴趣推荐。在新算法下,如果用户时间序列产生的内容不足时,微博会把过去三天中用户未读到的、或与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插入到用户的信息流当中,从而增加用户在微博停留的时间。这也使得对文学内容感兴趣的微博用户,可以深入挖掘自己喜欢的文学相关信息和文学作品,使阅读范围进一步的得到拓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大面积普及,消费者的阅读习惯、文化观念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变,媒介的转变已经在当今社会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2014年后,随着多元媒体的纷至沓来,对微博文学的书写都增添了多种交叉发展的可能性。比如视频、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虽然以文字为核心内容,但其他元素的辅助功能不容小觑,给用户带来全新丰富的立体式体验。显然当今的阅读领域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成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度的首要元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文学的宗旨是以文字为核心,其内容的可读性与传达的文化理念才是发展的根本,一些微博文学作品趋于浅薄化、娱乐化,缺乏一定的精神深度也是当今的主要问题。其中的一部分作品以敏感、刺激为写作内容,带有强烈的商业化和媚俗性,只是速食文化的消费产品,除了集中体现感官刺激之外并无任何的文化价值,使观众停留在感官的刺激而造成文化内涵的缺失,也为微博文学领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在过去的三年中,微博文学精炼的文字语言表达与超前的数字技术相结合所创造出的丰富的想象力与感染力,不仅创造了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更加巩固了读者群,也进一步促进了微博文学稳定而又创新的发展走向。
  二、微博文学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出现是使人类传播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变革,新媒体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模式而且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使文学走下了神坛,被更多的大众所接受和阅读。微博与文学的融合也呈现出了多种鲜明的特征,下面就结合作品对微博文学的语言特征、交互传播、题材理念等进行分析。
  ①语言凝练,修辞多样
  当网络文学的新鲜度逐渐下降,其长篇连载从开头很难望到结尾的刻板印象使受众的热情逐渐消退,而微博文学的短小精悍给阅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微博以140的字数限制使博主需要不断的锤炼语言,凝神静思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既表达出诗情画意的美感,又要编织出题材丰富的小说片段,所以微博文学的作品必然是精辟、凝练的。这与以往的网络文学上百萬字的长篇记述截然不同,网络文学作品因为篇幅的原因,会着重于对细节的描写,而微博文学语言表达更具有韵律,简单而不失思想的深度。一些学者将微博文学比喻成日本的俳句,它是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而来,同时在日本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存在。将微博文学比作俳句,不仅仅是因为篇幅短小,更是因为其中所传达的精思博会,既展示了语言的价值又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字数的限制对作者是一种束缚,但也迫使创作者必须用精炼的语言传达出所思所想,这也和诗歌等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论语》《诗经》的广泛传播说明了语言凝练精简的妙处所在,而在微博文学中可以隐约看到古风、排律的影子闪烁其间,比如网友马仕途的微小说:“盲人名霞,突常梦,境为电影,驰骋江山,横扫欧亚。”,音韵深远,发人深省,在微博上这样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的文字还有很多,他们正如文学海洋中的一叶扁舟,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思考。   微博文学中小说的创作也是对语言凝练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在微博小说中,不需要长篇连载,只需要短小的140字即可道尽世事沧桑。在叙事中不仅穿插着全景描写更混合着特写镜头,并且尝试留白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作者更在创作中不断联系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加工,使叙述与抒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表达微小说的主题,向受众展示了浓缩性的语言艺术。例如9911小小说微博客大赛的一篇参赛作品:“妻子意外坠楼死了。丈夫获得了高额赔偿金。一年后再婚。新婚的早上,丈夫叮嘱妻子,阁楼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这样的话,丈夫几乎每天都说一遍。妻子不禁怀疑起来。终于,妻子找机会悄悄来到阁楼,开门,进入,接着一脚踏空,坠楼而死。不久后,丈夫获得了高额赔偿金,一年后再婚。”故事情节紧密连贯,在短小的篇幅中创作出了曲折连绵的故事情节。
  微博文学中的修辞样式应用广泛,成为微博时代鲜活而又富有创新力的微博景观。这些修辞手法包括“文学的习惯性文学的习惯性话语和修辞手段,格言式的,世说新语式的,微型小说式的,谜语解谜式的,歌谣式的,短诗式的,此外还有咆哮体、凡客体、淘宝体、TVB体等,”(王干,2019:12)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节奏感和押运性,句式整齐对称,善于创作具有冲击力的短句,并且穿插运用比喻、夸张、比拟、想象都丰富的修辞手法让创作内容更具有意境和韵味。如诗人江世炎运用现代诗歌写作手段创造的一段微博诗歌:“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如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人生这盏茶,或浓烈或者清淡,都要细细去品味。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上下,总想论个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上与下,成与败,得与失,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人生一盏茶,一份淡泊,一份宁静。”作者在诗中分别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一份如茶一般宁静致远的生活的渴望,既形象深刻又描写细腻,把一份宁静淡泊跃然纸上,浓缩成细腻婉转的微博文学传递。近几年间,微博文学作为创新的文学样式,在遵循传统的修辞手法的同时,更是大胆创新的应用了新式的造句题材,如“李白体”“诗经体”“甄嬛体”、“琼瑶体”“咆哮体”等等,为微博文学印上了鲜明的后现代印记。纵然这些体裁的运用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学效果,但是优秀的微博作品大多还是遵循传统的文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戏仿的修辞手法为微博文学的娱乐性增添了一丝色彩,但是这种通过对传统作品或者影视剧人物语言进行模仿的创作手法,以调侃或者戏谑的方式进行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不对不承认是对传统与经典的矮化与解构。
  ②自由表达,即时互动
  微博为文学写作开拓了全新的平台与空间,不仅可以极大的满足创作的自由性,并且准入门槛低,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写作平台,也是对个人诉求表达的突破。微博的灵活特性使写作变得简单而又丰富,可以随时记录创作者灵光乍现的瞬间,并且微博文学所承载的时代精神——自由而又开放,迅速获得相当可观的读者群。博客在出现之初已经为个人化的写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较之微博则不需要完整的逻辑和结构思考,使更多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写作,其叙事特征也更个性化。既改变了传媒时代少数人掌握话语权的窘境,又动摇了等级分明的传播体系。微博文学以其独有的140字的创作限制颠覆了传统的文体惯例,形成了独有的行文创作方式和思维模式。虽然字数本身是对创作的一种限制,但是文本的内容中的自由度是空前的,它不仅模糊了文体的界限,而且弱化了形式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微博文学是对过去被精英文化、教条文化统治的传统文学的一种冲击,更深层次的是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社会生态的形成。作为文学和媒介结合的新生代的微博文学依靠微博功能强大的平台,为受众展示了个性化的文体类型,他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学表达方式,而且愈发自由和开放。正如方颖艳(2013:31)所说:“真正的微博文学并不是纸媒文学简单地电子化,而是只有在相应的媒介技术环境中才能实现与发展的新事物,媒介的特点决定了由其承载的文学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式。”在当今张扬个性的科技时代,大众文化已经难以激起受众的兴趣点,而微博文学恰逢其时,它所表达的创意和个性正是当今时代潮流的风向标,这种书写方式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壮大,自我的释放,个性的张扬,不仅通过文字的镜像塑造了另一个自我,也从网络环境中的评论与阅读中获得了心灵的一块栖息地,这就是微博文学的创作多以个人化的情感表述为主的原因之一。
  传统媒体局限单一,采用线性传播的方式,而新媒体跨越了时空约束的障碍,特别是在沟通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新媒体将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方向的互动传播,既构建了多点传播的全新模式,又将媒体不再单独地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微博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它在功能设置中突出了互动性,一篇微博文学作品的发布,不仅可以获得粉丝的实时关注,更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评论”、“转发”、“搜索”等功能,读者与作者之間的沟通可以多终端、随时随地的进行,不受空间的限制。作为读者可以把喜欢欣赏的内容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中,或者附上自己的感想,或者可以直接评论在作者的文章之下,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个人的诉求得到了倾听与回馈。此外,作者更有可能采纳受众的意见将,采用实时在线的方式进行写作。第一部微博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作者闻华舰就将写作与网友互动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根据评论内容来改编作品,并且将一部分网友讲述的故事在创作中加以应用,这也充分体现了微博文学的互动性与及时性。在微博平台上,受众可以实时刷新文学作品并立即与作者沟通交流,这种双加立体式的交流方式加强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空间。因为微博的实时性,微博文学的文本还兼具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点,保证即时捕捉大众生活的主题意外,还可以围绕新鲜话题、时间展开探讨,更加主动的适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顺序,还原出生活的本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学创作的积极性。
  ③碎片非线,娱乐至上
  由于题材广泛,微博用户的覆盖面超乎想象,既有文化娱乐明星、社会名人也有草根群众,这些风格迥异的群体所创作出的微博文学内容也是纷繁复杂的,所以微博文学在创作和阅读中呈现出碎片化和非线性的特点,这与传统媒体中文字信息中的完整性与次序化的是截然不同的。微博文学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创作上追求快餐化的速度,而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了深度和内涵。由于微博中大量传播的原创作品以片段式的情感和观点抒发为主,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去创作。如此自由开放的微博平台为文学爱好者打开了天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发布空间,摆脱了从前由于传统期刊对写作的高标准,使得受众可以随时进入写作的状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微博文学市场良莠不齐的混杂局面,并且呈现出文本碎片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就要求博主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以新的审美态度进行思考和创作。微博文学的碎片化还体现在大量媒介元素的交织运用,一篇微博内容虽以文字为主,但其间混杂着图片、声音、视频、超链接等内容,它们的存在破坏了文字本身的完整性,进一步加剧了微博文学的碎片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碎片化的文字具有趋于生活化的特点,在传播中吸纳了社会中的流行用语,随之起到了广泛的传播效果,并且形成了新的审美风趣。例如大众熟悉的词汇“神马”“浮云”等都是来自于微博中的高利用率使得微博文学具有诙谐幽默的一面,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此外,在微博中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还会造成文本的非线性特征。由于微博为学字数有限,为了在一定的空间中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创作者会在文字信息中添加超链接等页面跳转功能,这也致使读者可以不按照文字先后出现的次序来接收信息。用户一旦点击链接进入新的阅读界面,新的文字就会将他带入到全新的阅读方向,这种非线性的文学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阅读的范围和领域,充实了原有的内容和背景信息,并且大大的调动了读者的主动性,可以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来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层面。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用块茎的生态学特征比喻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块茎与仅仅立足于一点并且固定于秩序的树木极为不同,它既非主体又非客体,只是决定、量值、运动和维度。与等级制度交流模式和既定路线的中心系统相比,块茎是无中心、无等级的系统,仅仅只由流通状态决定。”(2002:253-256)这也正是微博文学的魅力所在,受众可以点击博主的主页按照时间顺序浏览作品,但是每个作品又是相对独立的,它们粘合组接起来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幅的思想导图。利用超链接功能往复式的用户体验,使微博文本形成了立体式网状的交叉结构,使微博文学的内容得以丰富和拓展。
  在当今的消费时代,网络文学使传统文学的精英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消解,而微博为学以通俗大众和娱乐化为风向标,使文化生活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建立了联系,同时这种广泛的属性也赋予了微博文学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微博文学中较为广泛流传的作品多以戏谑搞怪、自我调侃、改写经典为主,而读者也以猎奇的心理在阅读中享受娱乐的快感。传统的写作模式中创作者占据主体地位,读者是相对被动的,而在微博文学中,作者一旦把文章进行发表之后,作者变为了被动的“被阅读者”,等待着粉丝的阅读和评论进行下一阶段的创作,纵然实时交流加强了用户间的紧密联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者的主体地位,使大众加入到了舆论狂欢的舞台,但真正实质上有建设性的意见却寥寥无几。但是正如中南大学欧阳友权老师所言,微博的技术设定“突出了个人‘娱乐至死’的诉求而淡化了‘文以载道’的承担,但从这里汇聚起来的零碎思想和事件,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个人与时代的精神状况,映照出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微博文学在娱乐性的面具之后,是精致凝练的智慧,也是生命感悟的抒发,他们都是珍贵而又美好的情感记录。
  三、微博文学的价值
  纵然微博文学在发展之初就一直受到群众的悖论,不管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写手都没有对微博文学的价值得到统一的论述。以下从微博文学的文学价值、传播价值、社会价值三个维度对其做进一步的探索。
  ①微博文学的文学价值
  一篇精彩而经典的微博文学作品,不仅从幅面上保证在140个字以内,而且要完整表达意思、精确定位文体、深刻突出主题、寓意十分明确。微博文学创作,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创作,是以文字为中心,以视频、音乐、图片为解释性材料的文本形式,其中蕴含着的新媒体叙事抒情功能,不仅丰富了受众的审美感受,而且提升了审美旨趣。在微博平台中,抒情亦或哲理性的微散文非常常见,例如著名作家余秋雨:“年轻的时候要多往外走走,那是因为你要了解世界有多大。年老如我辈,越发向禅思。走在偏僻的角落,看世事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文本延续了他的书写风格,对岁月的惆怅之中带有历史的沧桑与沉淀,简短精悍的提炼中体现出了文字美的回归。微博文学“言简意赅”的特点,成为学者与微博草根人士的共识。其虽仍以语言媒介为主体,但同其他艺术形式和媒介技术结合,通过字数上的限制与互动上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微博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微博文学的艺术形象呈现立体叠合,为读者的艺术欣赏和再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其文学价值。古人在文章书写的凝练性与节奏感中颇有成就,他们强调行文要注意繁简有度,尽量节省文字的数量来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而微博的旨意恰如其分,例如曾风靡网路的一段微博作品:“守一座桥,等一个人,孤寂,死寂,四季,相依”,全文字字间蕴含着美的意境与无边的幻想,造就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由此可以看来,微博文学的短小会促使作者创作出更为凝练精准的文本,并且更加注重在布局和修辞,使微博文学成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的本源是对自由主义的一种追寻与探索,是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与探索,也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对美的体现。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它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与定义,突破了固有的局限性从而使不同阶层、职业、身份的人都可以参加到文学的写作中来,助推了文學写作群体的广泛性,从而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在每一个时代,文学都有映衬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作用,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进一步加速了“个人化”写作的方式的转变。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中,个人价值一直处于压抑、锁闭的状态,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有“个人精神”的文学作品萌芽,展露出了对个人化诉求表达的突破,但是因为社会环境和时局文化的主导性地方,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束缚。在互联网崭露头角的九十年代中后期,网络文学的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它所承载的自由、开放的写作态度被大众所青睐,但是一直缺少实质性的突破。而微博文学的出现排除了种种限制,使创作者可以自由挥洒文学的自由本性,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众的文学自由发布的梦想。与传统的纸媒相比,需要对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含金量进行一定的评测后才能进行发表,而微博文学的低门槛造就了舆论空前的自由与繁荣。它的文章的长度限制可以帮助作者捕捉思维跳跃的瞬间进行记录,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之中留有一片个人化的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与释放,还可以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和立场,让情感自由自在的绽放于新媒体的一方土地之上。
  微博文学的逐步发展,既拓展了传统文学艺术样式的范围与种类,又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固有定式。在微博中大量作品的发表,确实存在创作质量稂莠不齐的情况。然而,富有哲学化思考的个人创作,将个体感悟用高度凝练的诗意语言定格的精致文本也屡见不鲜。其中精致的修辞运用,创作者巧妙的构思,虽语言精练,但是深沉的表达了作者的深意,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很多的微博文学作品透过生活的表象揭示出情感的真谛,其营造出的虚实相生的意境,给受众一种意味深长的审美体验。微博“自媒体”的特点和即时发布的创作优势,变文学书写为内心独自,博主往往坦诚地表露自我胸怀,呈现最真实的自我。由此看来,微博不仅具有聚合的作用,更是个人镜像的表征。受众都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这种坦诚的心灵独白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微博的原创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微博不同于其他新媒体平台,摒弃了机械化的复制作品,创作者将个人生活中的思考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渗透到作品中,展示了对文学的进一步的探索精神。   ②微博文学的传播价值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获取的信息量成倍增长,而人们已经习惯于用移动客户端进行信息的检索与发布,并且渴望用最为便捷而高效的方式获取当前发生的新闻与事件,获取到最前沿的咨询。而这种对信息的渴求会转化为对信息发布平台与获取渠道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一旦通过个人喜好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够及时、顺畅,就会促使受众的焦虑心理得到爆发,他们会对错过的信息流和产生担忧心理。微博作为新媒体最为受欢迎的信息发布渠道之一,不仅迎合了当代人对信息获取的要求,而且篇幅短小精致,信息获取量增大,解决了受众对新闻事件、娱乐事件、个人朋友圈事件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信息要求。微博的出现加速了快餐化阅读体验的到来,它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不仅在关注的人之间实现咨询共享,更可以实现粉丝与博主的交流与互动。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当下,可以即时进行评论,发表个人观点,对事件信息的进一步解读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使受众在短时间内接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成为了可能。
  传播方式的变迁造就了文学体裁的变化与革新,微博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新媒体的传播理念和技术改革而发展,其中它的零门槛进入的传播方式使文学传播的主体得以草根化、大众化,随着微博文学作品创作的多元化和自由性,使受众的层次也更为宽广。文学走下了神坛,不再作为精英文化而高高在上,它走进了群众之间,打破了长久以来横架与创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传播壁垒,使文学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也帮助了大众的身份互换,他们已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的接收者,微博平台开启了文学传播的平民化时代,他们不仅可以开始执笔写作,而且可以在文学作品下自由畅快的发表个人观点进行品评与分享,微博文学的传播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微博作为文字的聚合体,它代表的声音上到文化精英下到普通草根,他们在一次次的上演思维的博弈,并且在争论与探讨之间将思维推向更深的层次之中。微博作为即时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其双向互动的功能增加了大众的交流与沟通,信息在迅速的传播之后,被逐渐书写的更为丰满和完善,而非良性的语言表达也必将被逐渐淡化和消除。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文学的单一化的创作轨迹被打破,群体化的创作思路被逐渐形成,在评论和分享之中,创作者的思路被开发或是改变,在交流中激发出的独有的文学形式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达内容,而且加速了微博文学的传播。
  在当下的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广泛属性赋予了流行化的趋势,并且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利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文学名句的传播与解读,向受众传递温暖和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给受众在传播中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大众的阅读和文化品格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在当下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精神世界却逐渐匮乏的时代,对经典作品片段式的解读,情真挚切的读后感等起到了推广的作用,而且摒弃了宣传式的单调的话语发布模式,通过微博文学性的语言进行分享和讨论,充分利用了微博的多种互动的传播形式,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让文学经典被更多人所知晓与阅读。除此之外,对微博文学作品进一步的线下推广形式,增加了与读者现实中的互动之外,为文学的再传播进行助力。例如利用微博文学的粉丝召开的读书会与文学论坛让微博文学从线上走向线下,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发酵,不仅可以增加创作者与粉丝间的互动与沟通,营造积极良性的互动空间,还可以将微博文学进行推销和多领域的传播,加速微博文学的传播效应。
  ③微博文学的社会价值
  在传统文学的创作中,创作主体往往是作为精英的角色而出现,定位十分准确,而且他们垄断性的把持着文学的话语权与主导性。而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大众智能作为阅读者而存在,对于文学发布的高门槛智能望而却步。网络文学的出现为草根群众打开了视野,但因为篇幅限制,创作者的参与覆盖面还存在一定限制。而微博中短小精悍的文学创作模式提高了全民的参与度,降低了对作者的要求与束缚,促使受众可以自由的行使自己的文学话语权,这种创作主体身份的转换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发表格局,开创了文学发展的新局面。大众长期被排解在文学创作与发表之外,只能选择聆听和关注,但微博空间中,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传统作家也走下了神坛和大众一起利用微博文学抒发感情,张扬个性,回归生活的本真之中,并且为大众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开创了先决条件。微博文学虽然部分看来琐碎日常,但也有一部分是尖锐而直接的,并且和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鲜明的挑战和对抗。微博文学不再是宣导主流的价值理念,它敢于向事实挑战,并且一些评论性的微博文学作品尖锐而且批判性,例如对边缘群体的呐喊、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艺术化的想象等等,已不再拘泥于统一格式的文学创作理念,为庞杂而又广阔的书写空间中增添了批判性的现实主义色彩。
  随着文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微博文学捕捉了碎片化的思想段落,充分满足了当下大众对多元化价值观的表达需求。微博的使用者呈年轻化的趋势,他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有多元的价值观、人生观,愿意实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在自媒体中丰富运用的表情符号、语言格式等都逐步成为了引领这个时代精神的符号。同时,个性化的书写为大众找到自己的同类提供了先决条件,人们在微博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语言与片段,从而挖掘个人感兴趣的文字,从而在规模上形成社群化的兴趣网络。从一定层面上,微博放大了个体的表达欲望,为当今的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個自由的舞台。因为微博成为了“人人皆可关注”的关系网络,其传播的双向性非常强大,博主和粉丝可以进行实时的评论和互动功能,都符合当今社会快捷而便利的人际交流需求。作为陌生人可以在微博中搜索到自己关注并且感兴趣的人和主题,并且在使用评论、转发、点赞、私信的功能的时候对博主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是文学爱好者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新途径,并且可以在挖掘与发现中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评和沟通,对文学的繁荣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四、结语
  微博文学根植于微博而存在,并且借助于媒介的发展而壮大,微博平台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是具有颠覆性的。微博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为文学传播提供了便利、快捷、双向互通的渠道,为创作者和受众都带来了最大的主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学的缺憾。然而,微博文学自由且开放的特性也会伴随着问题而出现,微博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媒介,其速食性的文化传播理念还显得略为稚嫩,缺乏深度。在微博中,经常能看到创作者恶搞名人名篇、经典作品的文本而出现,更多的创作初衷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丧失了文学本有的严肃性。并且,微博文学的出现加剧了浅阅读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得的信息更为碎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并且在微博文学的信息之中会混杂着各式各样庞杂而纷繁的信息进行干扰,使阅读不再变得单一而深入。在未来,微博文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它不仅作为传统文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而存在,更为文学的大众参与度提供了空前的平台,并且在文学、传播、和社会等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希望未来的微博文学在增强艺术性的同时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继续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人文价值的作品,为文学的园地上增添了一颗独特而璀璨之星。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2]程娟.微博中的文学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丁文.微博文学——网络微博时代的新文体[J].编辑之友,2012(6):82-83.
  [4]方颖艳.多重语境中的微博文学[D].杭州师范大学.2013
  [5]韩啸.微博文学:正在“编织”的当代新文体[J].当代文坛.2011(6).
  [6]季水河,蔡朝辉.轻逸与期许——微博文学的写作特征探析与发展前景展望.湖南社会科学.2011(3),158-161.
  [7]蒋克难.新媒体语境下的微博文学[D].广西师范学院.2013.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企业合理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实际效用对于企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着重分析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为电力企业更好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电力企业;重要性;优化对策  作为现代企业科学布局的重要倚仗,人力资源部门应不断改进绩效管理现存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管理能力,企业不断通过改进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绩效考核成为近年来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绩效考核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进而通过一些合理有效的办法来提高绩效考核在人事管理中的运用能力,以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随着各大企业
期刊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作用  党的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就目前形势而言,财政经济依然存在着民生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和财政增收放缓问题等。为了应对这些不良发展现象,为了2020 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需要从现实问题入手加快财政体制变革。本文从财政预算、税收优化及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等入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财政经济;财政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场经济改
期刊
“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在对话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对话教学的无效。对话教学的无效,是指名义上或形式上是对话,并不是对话。本文就对话教学的无效现象做剖析及矫正。  一、对话教学无效现象的剖析  (1)掩盖式的对话  教师在教学对话中掩盖真实的意图,使对话成为形式上的对话,失去对话的真正意义。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一教师执教的课文是《史记》。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活跃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本专业教学大纲和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舞蹈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面向学生、面向幼儿、面向未来,更加科学合理,并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满足新时代幼儿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
期刊
摘 要:在盘点实训课中,学生往往一开始情绪高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不断增加,情绪低迷,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有的同学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盘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呢?我们提出了中职仓管课“快乐盘点法”的实施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盘点實操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期刊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對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属于理性学科的一种,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它的概念与公式相对复杂,并且比较抽象,给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从历年的數学高考情况来看,圆锥曲线问题一定有所占比,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的进行教育,更改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出发,创建科学的数学课堂。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圆锥曲线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期刊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要描述。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国内外有几十种教学模式,对中学数学教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学习多种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能力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主要有下面几种基本模式:  (1)讲授模式:它属于传统模式,突出都是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