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延续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载体,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始终难以独善其身,而如何在冲突中实现融合值得深思。本文从文化自觉视角出发,以湖南省江永县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以期找出一条以文化产业化带动产业兴旺,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关键词】文化自觉;洗泥宴;产业化;乡村振兴
【作 者】侯玉霞,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映雪,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6。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6-0140-008
在全球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强力冲击和作用下,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正在不断地被消解,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已逐渐影响和改变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彰显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载体与传播媒介,其传承与延续极具紧迫性与重要性,文化自觉则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201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然而,文化总是和旅游紧密相连,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是难以创造完整价值链的文化,旅游的根本是寻求文化的差异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无疑是提升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早在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不难看出,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是其传承与延续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值得深思,如何将最能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和民族人文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旅游的形式去呈现,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即“五位一体”。反映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战略升级,加速农村发展迫在眉睫。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能延伸乡村产业链,特别是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也能达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通常认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其目的在于应对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文化之间的误解与偏见。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定义为: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近代中华民族文化觉醒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时候的文化自觉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在异文化以强力侵入时的应急机制,是弱势文化自我保护的一种反映。直到费孝通先生正式提出文化自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并逐步深入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转型和创新, [2 ] [3 ] [4 ]“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成为文化自觉的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开始,[5 ]而文化自觉又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是尊重并推动民族传统文化新创造的文化态度,[6 ]文化自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密切相关,非遗能够唤醒和巩固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同时文化自觉也反作用于非遗保护[7 ]。高丙中、赵萱提出中国的文化自觉需要公众形成一种公共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位置,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树立这种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 [8 ];孙家正也提到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民的文化自觉,但他同时强调如果仅仅停留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开展旅游的阶段,并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 [9 ];鲁全信,颜俊儒在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弱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文化自觉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民族文化创新是必由之路 [10 ]。
提到民族文化创新,国内学者大多提倡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王文灿提出产业化能将“非遗”的存在价值派生出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以此补充保护资金的缺乏,达到延续文化价值的目的 [11 ];刘金祥从国家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12 ]。学者们还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非遗”产业化模式,陈亮等就针对浏阳花炮提出了产业集群模式、技术革新模式、创意文化品牌模式、虚拟价值链模式四种开发模式 [13 ]。虽然产业化经营能促进“非遗”走向市场,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不可忽视过度商业开发带来的低俗化。冯骥才提出:“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化产业。”[14 ]此外,产业化势必带来规模化,这就违背了“非遗”申报条件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1},因此,赵雷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强调“非遗”产业化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15 ]。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觉内在关系的论述都达到了共识:文化自觉能唤醒“非遗”生命力,“非遗”保护同样能唤起居民、大众的文化自觉。学者们对于“非遗”产业化的利弊虽然争论不休,但同样不可否认产业化是“非遗”的发展趋势,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非遗”产业化仍然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踐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勾蓝瑶寨“洗泥宴”产业化发展概况
(一)田野调查情况说明
课题组于2017年5月-2018年1月期间前后3次前往勾蓝瑶寨进行田野调查,针对勾蓝瑶寨文化,主要采用民族学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紧扣“洗泥节”“洗泥宴”“非遗传承与保护”“非遗产业化”等主题,与非遗传承人、“洗泥宴”编导以及当地村委、村民共计23人进行深入访谈。
(二)勾蓝瑶寨
勾蓝瑶,乃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四大民瑶”①之一。因村中溪流呈现蓝色,故名勾蓝②。勾蓝瑶寨地处南岭民族走廊带,古为湖南通往广西富川、钟山、八步、梧州的重要交通要塞,名曰“楚粤通衢”,相传汉武帝征服南越时从这里经过。勾蓝瑶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瑶族祖居地,千百年来民族成分始终没有改变,有“世外桃源”之美誉。古寨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兰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形成了“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同时他们还根据姓氏集合聚居,一个姓氏一个门楼③,门楼与主干道垂直,有13 条次干道,各姓氏各沿主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设置的小巷向后延伸排列住房,形成以血缘为主脉的居住格局。随着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勾蓝瑶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绝美风景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先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全国文明村。2017年全村总户数518户,总人口2113人,瑶族人口占98%。同年年底,全村仅有贫困户3户,贫困人口7人,贫困发生率为0.3%,而2015年的贫困发生率还高达28.2%,借着旅游开发的契机,贫困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业、农家乐等产业,实现脱贫。
(三)勾蓝瑶寨洗泥宴
勾蓝瑶寨洗泥宴来源于其传统的民俗节庆——洗泥节。洗泥节又称苦瓜节,为每年春耕忙种之后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农耕庆典活动。洗泥节起源于唐代,流传于湘桂粤交界的100多个平地瑶村寨。旧时,勾蓝瑶寨的田地离村寨较远,为方便生产,瑶民春耕时吃住在“牛庄屋”④。其本意是指在春耕生产结束后,瑶民将人和牛以及犁耙上的泥巴都洗干净,并且每家每户都会酿苦瓜丸子,大办“苦瓜宴”。随着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风靡上千年、流传湘桂粤的洗泥节活动正逐渐消逝。目前传承较为完整的也只有勾蓝瑶寨。勾蓝瑶人将本土族人的建筑、饮食、婚姻、生产、生活、节庆等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其中,发展成为祭拜、休闲、狂欢、联姻、联谊的盛大节日而久传不衰。2008年9月,“洗泥节”成功申报了“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间推移,现有的代表性传承人都年过古稀,年轻人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加上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这一古老的瑶族民间节庆活动在此也正面临自然消亡的厄运。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想自身文化得以保存,他们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 [16 ]随着村寨旅游业的开发以及3A景区的建成,勾蓝瑶寨于2016年成立了民俗表演专业合作社,邀请县文化专家何峰(化名)包装编排了一台具有瑶族特色的节目(见表1),并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一支民俗表演队,将“洗泥节”这一传统的民族节庆转换成为“民族歌舞伴宴”的形式,发展成为勾蓝瑶寨旅游主打产品。“洗泥宴”每周六和节假日定期演出,工作日不定期包场演出,定制4桌以内4000元包场,4桌以上每桌880元。民俗表演队成员共计61人。⑤
“洗泥宴”的节目并非一成不变,2017年12月份新增了《敲梆》和《女书—八角花里君子女》两个节目。这两个节目并非勾蓝瑶寨的原生文化所衍生的艺术作品,原本分别是千家峒瑶族乡和江永县的演出节目,但“洗泥宴”在当地一举成名以后吸引了两个节目的加入,勾蓝当地居民对于文化传衍的自觉无疑也唤醒了周边地区的文化自觉。谈及“洗泥宴”,何峰(化名)总是一脸自豪,他说:
“我在编排这台节目的时候,想的最多的便是如何将这12个节目串联起来的同时还能完整呈现咱们勾蓝瑶寨的文化。因此我就想到了将勾蓝瑶寨的历史传说、文化传统和传统习俗等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尽可能深层次地挖掘文化精髓,像洗泥巴这个节目,我尽可能使用夸张的舞台艺术,并结合原汁原味的瑶族歌曲,表现他们农耕时节的热闹场景。敲梆和女书这两个节目原本也是我编排的,但却不在“洗泥宴”节目中,他们的加入,我也是觉得很自豪,说明咱们的“洗泥宴”有看头,他们也想着借用咱们的名气传播文化。”
问到节目是否能呈现村寨文化时,民俗表演合作社社长称:
“何老师编排节目以后,节目效果更好了。整个节目都以瑶族歌曲贯穿,歌曲都是我们自己唱好录制下来的,原本比较土味的歌曲,通过何老师的加工就更富有艺术性了。我觉得单是用我们自己唱的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一点,就已经能体现我们自己的文化了。”
“洗泥宴”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承载着勾蓝瑶寨深远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勾蓝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唤醒了更多勾蓝瑶人对其文化的认同与保护。“洗泥宴”的形成与发展,是勾蓝瑶寨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典型产物,这种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艺术家独特创意的表演形式,正好满足了游客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丰富了游客体验。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61名成员中有26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均已全部脱贫。“洗泥宴”全年能为勾蓝瑶增收三十余万元。
三、勾蓝瑶寨“洗泥宴”发展现状分析
(一)文化自觉:村寨文化主体的反思与矛盾
当传统文化受侵蚀并淡化时,人们就开始反思如何改变现状。费孝通曾提到,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 [17 ]现代文化开始入侵村庄时,特别是旅游开发以来,勾蓝瑶寨村委开始思考寻求如何文化转型,“洗泥宴”便是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之后,在多元化文化世界确立自主地位的体现。这些文化演绎者在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同时,慢慢开始探知其文化精髓,并不经意间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瑶乡美食店的老板田中華(化名)谈到: “村里人现在都很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文化,就像我们家的梭子粑粑和手搓凉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做了,旅游开发以后,我就尝试做起勾蓝的特色美食吸引游客,这两道小吃还上过湖南电视台呢。这也是咱们瑶家饮食文化在传播发展嘛。”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更接近“非物质”属性的本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灵魂。 [18 ]勾蓝瑶寨“洗泥节”的代表性承传人仅有2人,其中一位是已经75岁高龄的老支书,作为“洗泥宴”的核心成员,与其家人共同参与到民俗表演中,将所熟知的文化元素融入表演。他作为族群中最具威望和最有一技之长的长者,在引领村寨“非遗”保护方面作用显著。另外一位传承人也参与到民俗表演中,主要负责传承瑶族武术。传承人的稀缺性和个人素质能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洗泥宴”产业化的实现。现今社会,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务工,留守村寨的多为年事已高的老人、体弱的妇孺或是年少的孩童,传承人接班与继承问题凸显。尽管“洗泥节”属于全村参与的重大节庆,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却鲜为人知,其传续还需传承人的步步跟进与发扬创新。后继乏人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洗泥宴”的延续与发展。
(二)管理与发展:单一产业举步维艰
勾蓝瑶寨的旅游开发和管理皆由村支两委牵头成立的“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责不分明,管理人员缺少旅游管理的经验。旅游公司的负责人兼村支书表示:
“很多时候我们村委自己没办法做主,上面领导来了,说收门票就收门票,搞得游客都不来了。饭都吃不饱的人,谈养生有意义吗?我们也不是发展成熟的景区,旅游公司就是村民自己经营的,也没有多少经验。”
就“洗泥宴”而言,旅游公司以400元/桌的价格将其中的餐饮部分承包给外面的企业,外包餐饮企业获利约占一半的比例,但所提供的菜品极为普通且缺乏当地特色。但当地村民每场表演仅能获得50元。如此一来,“洗泥宴”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未能让村民真正受益。
“洗泥宴”主要是以餐饮和民俗表演为主,没有产业化衍生产品,尚未形成产业链。“洗泥宴”发展至今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不大,还处于产业化的发展初期,初具雏形。目前仍以周边游客为主,虽曾被选为某知名综艺节目的取景地而名噪一时,但其影响力还不足以吸引大量远距离的游客。村寨仅有8家民宿,但客房配置还不足以满足游客需求,住宿条件相对较差。“洗泥宴”仅形成了餐饮和民俗表演这样较为单一的发展模式,村寨简陋的住宿和餐饮环境导致游客多为“一日游”,致使其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收益相对较小。
(三)社区参与:村寨利益主体的冲突与抵触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村民内部矛盾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乡风文明建设。“洗泥宴”演艺队人员较为固定,居民参与度不高。从2016年成立初,由56位表演者组成,包括12个小孩,18名男性,26名女性,成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24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2018年新增了5名成员,其中包含2位贫困户,2年期间,仅新增了5名成员。表演队儿童每人每场表演可以获得10元报酬,成人50元。对于成人而言也就意味着平均每月最少能增收200元。但多数村民反映,进入演艺队的多为亲属、邻里关系,若无沾亲带故很难进入。村民黄忠兵(化名)就说道:
“我不想去什么表演队,我老了也不会表演,他们表演队都是一个拉一个进去的,谁跟他们熟悉他们就叫谁去。”
演员选择的不透明和疑似拉帮结派的“抱团发展”无疑激发了演艺队与部分村民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浮于表面的,而是根植于村民内心,演化为对于利益分配不均的抗议与不满。演艺队人员配置的不灵活性无法让更多人受益,难以真正实现全民增收,从而致使“洗泥宴”可持续发展受制。
四、文化自觉视角下勾蓝瑶寨“洗泥宴”产业化与乡村振兴路径
勾蓝瑶寨作为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古瑶寨,传统农耕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洗泥节”便是其传统农耕文化由“抽象”到“具体”最直接的产物,实则是一种文化资本,而“洗泥宴”则是文化资本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形式。文化资本化的实现直接影响村寨旅游业、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样旅游增收也刺激文化自觉程度的增长和范围的扩大。如此一来,不难看出,勾蓝瑶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以“洗泥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其现有的旅游吸引力,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以产业兴旺为根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五大要求,布局勾蓝瑶寨全面发展。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居民文化自觉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了解文化的最佳途径便是言传身教。“洗泥宴”传承人带领全家守护勾蓝文化生生不息,表演队在“洗泥宴”编排训练过程中学习文化精髓,唤起的文化自觉都验证了这一点。“洗泥宴”的文化影响力甚至还辐射到了中小学生,兰溪学校瑶家女子拳课堂便是文化自觉的产物。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培育人们认同和传承文化的自觉性同等重要。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展览,开设民族文化兴趣课程,兴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歌舞、武术、技艺培训,全面提升居民文化自觉,树立居民文化自信,推进村寨文化传承与保护。此外,对于村旅游公司及村委管理人员,应加强旅游相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旅游管理与决策能力,使其能为村寨发展掌舵护航。
(二)坚持文化创新,延伸品牌产业链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文化+”行动,推進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同时还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非遗”的活态传承决定其可以在创新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不论是摒弃传统落后、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还是将文化精髓以艺术形式展示,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19 ]不失本真、最大限度地提取优秀文化基因,并将其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开发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费孝通在《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文中说到了乡土产业问题,他提到要在农村发展那些农户不必放弃农业即可参加的产业。以“洗泥宴”为核心,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开发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如泥巴鸡、泥烤鸭、泥窖酒等特色餐饮链;瑶族特色民宿、节庆主题民宿等特色住宿产业链;瑶族特色建设群泥塑、瑶族传统手工艺品、矿物泥美容等旅游商品产业链;洗泥浴、瑶族药浴、瑶族美食制作等体验娱乐项目产业链。因此,“洗泥宴”的产业化并非仅仅是将这一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而是结合多种产业,将文化资本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打造一条以“洗泥宴”文化产业为核心,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多元化品牌产业链。 (三)平衡利益分配,促进农民增收
村民作为村寨文化传承主体,对于村落集体记忆的建构和维系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体记忆是村寨的共同财富,需要村民的共同参与。村委、乡镇府等政府机关应树立主导作用,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实行鼓励就业、按劳分配制度,鼓励并动员全村参与“非遗”保护,不论是从事“洗泥宴”演艺工作,还是参与到其它衍生产业,促使“非遗”产生的经济利益全村共享,实现村民利益分配的均衡性。这样一来,村民保护及传承“非遗”积极性和参与度将大幅提高,各产业兴旺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五、结 语
少数民族村寨在其发展历史中,总能形成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文化魅力,文化自觉让勾蓝瑶寨村民重新认识了本民族優秀的传统文化,而“洗泥宴”则是其为了延续民族文脉的实践探索,是勾蓝瑶寨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反思自醒的结果。文化差异性是旅游的独特吸引力,“洗泥宴”则利用了游客的“求异”心理,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利用旅游展示文化的同时,也能将旅游带来的收益用来保护文化。勾蓝瑶寨的“非遗”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也能唤醒更多人对于脆弱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可以唤醒更多的民族村寨,将文化产业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6).
[2] 王勤.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双重批判及其思考[J].求是学刊,2001(6).
[3] 刘曙光.全球化与文化自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4] 吴海江.文化自觉与科学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
[5] 方李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高度——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6] 张兆林,束华娜.基于文化自觉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J].美术观察,2017(6).
[7] 玉佩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以《坡芽歌书》为例分析文化自觉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J].文山学院学报,2016(4).
[8] 高丙中,赵萱.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9] 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文艺研究,2005(10).
[10] 鲁全信,颜俊儒.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效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11] 王文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研究[J].当代经济,2012(1).
[12] 刘金祥.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13] 陈亮,余千,张涛,李进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浏阳花炮产业化模式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6(4).
[14] 蔡葩,冯骥才.文化不能产业化和政绩化[N]. 海南日报,2011-06-20(B05).
[15] 赵蕾.产业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16]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群言,2003(4).
[17]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8] 许林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J].浙江工艺美术,2006(4).
[19] 康保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革、创新及其他[J].湖南社会科学,2013(15).
〔责任编辑:李 妍〕
【关键词】文化自觉;洗泥宴;产业化;乡村振兴
【作 者】侯玉霞,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映雪,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6。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6-0140-008
在全球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强力冲击和作用下,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正在不断地被消解,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已逐渐影响和改变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彰显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载体与传播媒介,其传承与延续极具紧迫性与重要性,文化自觉则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201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然而,文化总是和旅游紧密相连,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是难以创造完整价值链的文化,旅游的根本是寻求文化的差异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无疑是提升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早在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不难看出,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是其传承与延续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值得深思,如何将最能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和民族人文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旅游的形式去呈现,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即“五位一体”。反映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战略升级,加速农村发展迫在眉睫。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能延伸乡村产业链,特别是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也能达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通常认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其目的在于应对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文化之间的误解与偏见。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定义为: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近代中华民族文化觉醒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时候的文化自觉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在异文化以强力侵入时的应急机制,是弱势文化自我保护的一种反映。直到费孝通先生正式提出文化自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并逐步深入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转型和创新, [2 ] [3 ] [4 ]“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成为文化自觉的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开始,[5 ]而文化自觉又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是尊重并推动民族传统文化新创造的文化态度,[6 ]文化自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密切相关,非遗能够唤醒和巩固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同时文化自觉也反作用于非遗保护[7 ]。高丙中、赵萱提出中国的文化自觉需要公众形成一种公共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位置,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树立这种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 [8 ];孙家正也提到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民的文化自觉,但他同时强调如果仅仅停留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开展旅游的阶段,并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 [9 ];鲁全信,颜俊儒在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弱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文化自觉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民族文化创新是必由之路 [10 ]。
提到民族文化创新,国内学者大多提倡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王文灿提出产业化能将“非遗”的存在价值派生出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以此补充保护资金的缺乏,达到延续文化价值的目的 [11 ];刘金祥从国家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12 ]。学者们还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非遗”产业化模式,陈亮等就针对浏阳花炮提出了产业集群模式、技术革新模式、创意文化品牌模式、虚拟价值链模式四种开发模式 [13 ]。虽然产业化经营能促进“非遗”走向市场,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不可忽视过度商业开发带来的低俗化。冯骥才提出:“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化产业。”[14 ]此外,产业化势必带来规模化,这就违背了“非遗”申报条件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1},因此,赵雷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强调“非遗”产业化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15 ]。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觉内在关系的论述都达到了共识:文化自觉能唤醒“非遗”生命力,“非遗”保护同样能唤起居民、大众的文化自觉。学者们对于“非遗”产业化的利弊虽然争论不休,但同样不可否认产业化是“非遗”的发展趋势,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非遗”产业化仍然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踐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勾蓝瑶寨“洗泥宴”产业化发展概况
(一)田野调查情况说明
课题组于2017年5月-2018年1月期间前后3次前往勾蓝瑶寨进行田野调查,针对勾蓝瑶寨文化,主要采用民族学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紧扣“洗泥节”“洗泥宴”“非遗传承与保护”“非遗产业化”等主题,与非遗传承人、“洗泥宴”编导以及当地村委、村民共计23人进行深入访谈。
(二)勾蓝瑶寨
勾蓝瑶,乃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四大民瑶”①之一。因村中溪流呈现蓝色,故名勾蓝②。勾蓝瑶寨地处南岭民族走廊带,古为湖南通往广西富川、钟山、八步、梧州的重要交通要塞,名曰“楚粤通衢”,相传汉武帝征服南越时从这里经过。勾蓝瑶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瑶族祖居地,千百年来民族成分始终没有改变,有“世外桃源”之美誉。古寨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兰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形成了“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同时他们还根据姓氏集合聚居,一个姓氏一个门楼③,门楼与主干道垂直,有13 条次干道,各姓氏各沿主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设置的小巷向后延伸排列住房,形成以血缘为主脉的居住格局。随着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勾蓝瑶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绝美风景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先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全国文明村。2017年全村总户数518户,总人口2113人,瑶族人口占98%。同年年底,全村仅有贫困户3户,贫困人口7人,贫困发生率为0.3%,而2015年的贫困发生率还高达28.2%,借着旅游开发的契机,贫困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业、农家乐等产业,实现脱贫。
(三)勾蓝瑶寨洗泥宴
勾蓝瑶寨洗泥宴来源于其传统的民俗节庆——洗泥节。洗泥节又称苦瓜节,为每年春耕忙种之后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农耕庆典活动。洗泥节起源于唐代,流传于湘桂粤交界的100多个平地瑶村寨。旧时,勾蓝瑶寨的田地离村寨较远,为方便生产,瑶民春耕时吃住在“牛庄屋”④。其本意是指在春耕生产结束后,瑶民将人和牛以及犁耙上的泥巴都洗干净,并且每家每户都会酿苦瓜丸子,大办“苦瓜宴”。随着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风靡上千年、流传湘桂粤的洗泥节活动正逐渐消逝。目前传承较为完整的也只有勾蓝瑶寨。勾蓝瑶人将本土族人的建筑、饮食、婚姻、生产、生活、节庆等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其中,发展成为祭拜、休闲、狂欢、联姻、联谊的盛大节日而久传不衰。2008年9月,“洗泥节”成功申报了“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间推移,现有的代表性传承人都年过古稀,年轻人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加上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这一古老的瑶族民间节庆活动在此也正面临自然消亡的厄运。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想自身文化得以保存,他们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 [16 ]随着村寨旅游业的开发以及3A景区的建成,勾蓝瑶寨于2016年成立了民俗表演专业合作社,邀请县文化专家何峰(化名)包装编排了一台具有瑶族特色的节目(见表1),并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一支民俗表演队,将“洗泥节”这一传统的民族节庆转换成为“民族歌舞伴宴”的形式,发展成为勾蓝瑶寨旅游主打产品。“洗泥宴”每周六和节假日定期演出,工作日不定期包场演出,定制4桌以内4000元包场,4桌以上每桌880元。民俗表演队成员共计61人。⑤
“洗泥宴”的节目并非一成不变,2017年12月份新增了《敲梆》和《女书—八角花里君子女》两个节目。这两个节目并非勾蓝瑶寨的原生文化所衍生的艺术作品,原本分别是千家峒瑶族乡和江永县的演出节目,但“洗泥宴”在当地一举成名以后吸引了两个节目的加入,勾蓝当地居民对于文化传衍的自觉无疑也唤醒了周边地区的文化自觉。谈及“洗泥宴”,何峰(化名)总是一脸自豪,他说:
“我在编排这台节目的时候,想的最多的便是如何将这12个节目串联起来的同时还能完整呈现咱们勾蓝瑶寨的文化。因此我就想到了将勾蓝瑶寨的历史传说、文化传统和传统习俗等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尽可能深层次地挖掘文化精髓,像洗泥巴这个节目,我尽可能使用夸张的舞台艺术,并结合原汁原味的瑶族歌曲,表现他们农耕时节的热闹场景。敲梆和女书这两个节目原本也是我编排的,但却不在“洗泥宴”节目中,他们的加入,我也是觉得很自豪,说明咱们的“洗泥宴”有看头,他们也想着借用咱们的名气传播文化。”
问到节目是否能呈现村寨文化时,民俗表演合作社社长称:
“何老师编排节目以后,节目效果更好了。整个节目都以瑶族歌曲贯穿,歌曲都是我们自己唱好录制下来的,原本比较土味的歌曲,通过何老师的加工就更富有艺术性了。我觉得单是用我们自己唱的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一点,就已经能体现我们自己的文化了。”
“洗泥宴”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承载着勾蓝瑶寨深远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勾蓝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唤醒了更多勾蓝瑶人对其文化的认同与保护。“洗泥宴”的形成与发展,是勾蓝瑶寨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典型产物,这种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艺术家独特创意的表演形式,正好满足了游客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丰富了游客体验。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61名成员中有26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均已全部脱贫。“洗泥宴”全年能为勾蓝瑶增收三十余万元。
三、勾蓝瑶寨“洗泥宴”发展现状分析
(一)文化自觉:村寨文化主体的反思与矛盾
当传统文化受侵蚀并淡化时,人们就开始反思如何改变现状。费孝通曾提到,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 [17 ]现代文化开始入侵村庄时,特别是旅游开发以来,勾蓝瑶寨村委开始思考寻求如何文化转型,“洗泥宴”便是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之后,在多元化文化世界确立自主地位的体现。这些文化演绎者在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同时,慢慢开始探知其文化精髓,并不经意间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瑶乡美食店的老板田中華(化名)谈到: “村里人现在都很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文化,就像我们家的梭子粑粑和手搓凉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做了,旅游开发以后,我就尝试做起勾蓝的特色美食吸引游客,这两道小吃还上过湖南电视台呢。这也是咱们瑶家饮食文化在传播发展嘛。”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更接近“非物质”属性的本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灵魂。 [18 ]勾蓝瑶寨“洗泥节”的代表性承传人仅有2人,其中一位是已经75岁高龄的老支书,作为“洗泥宴”的核心成员,与其家人共同参与到民俗表演中,将所熟知的文化元素融入表演。他作为族群中最具威望和最有一技之长的长者,在引领村寨“非遗”保护方面作用显著。另外一位传承人也参与到民俗表演中,主要负责传承瑶族武术。传承人的稀缺性和个人素质能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洗泥宴”产业化的实现。现今社会,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务工,留守村寨的多为年事已高的老人、体弱的妇孺或是年少的孩童,传承人接班与继承问题凸显。尽管“洗泥节”属于全村参与的重大节庆,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却鲜为人知,其传续还需传承人的步步跟进与发扬创新。后继乏人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洗泥宴”的延续与发展。
(二)管理与发展:单一产业举步维艰
勾蓝瑶寨的旅游开发和管理皆由村支两委牵头成立的“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责不分明,管理人员缺少旅游管理的经验。旅游公司的负责人兼村支书表示:
“很多时候我们村委自己没办法做主,上面领导来了,说收门票就收门票,搞得游客都不来了。饭都吃不饱的人,谈养生有意义吗?我们也不是发展成熟的景区,旅游公司就是村民自己经营的,也没有多少经验。”
就“洗泥宴”而言,旅游公司以400元/桌的价格将其中的餐饮部分承包给外面的企业,外包餐饮企业获利约占一半的比例,但所提供的菜品极为普通且缺乏当地特色。但当地村民每场表演仅能获得50元。如此一来,“洗泥宴”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未能让村民真正受益。
“洗泥宴”主要是以餐饮和民俗表演为主,没有产业化衍生产品,尚未形成产业链。“洗泥宴”发展至今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不大,还处于产业化的发展初期,初具雏形。目前仍以周边游客为主,虽曾被选为某知名综艺节目的取景地而名噪一时,但其影响力还不足以吸引大量远距离的游客。村寨仅有8家民宿,但客房配置还不足以满足游客需求,住宿条件相对较差。“洗泥宴”仅形成了餐饮和民俗表演这样较为单一的发展模式,村寨简陋的住宿和餐饮环境导致游客多为“一日游”,致使其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收益相对较小。
(三)社区参与:村寨利益主体的冲突与抵触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村民内部矛盾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乡风文明建设。“洗泥宴”演艺队人员较为固定,居民参与度不高。从2016年成立初,由56位表演者组成,包括12个小孩,18名男性,26名女性,成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24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2018年新增了5名成员,其中包含2位贫困户,2年期间,仅新增了5名成员。表演队儿童每人每场表演可以获得10元报酬,成人50元。对于成人而言也就意味着平均每月最少能增收200元。但多数村民反映,进入演艺队的多为亲属、邻里关系,若无沾亲带故很难进入。村民黄忠兵(化名)就说道:
“我不想去什么表演队,我老了也不会表演,他们表演队都是一个拉一个进去的,谁跟他们熟悉他们就叫谁去。”
演员选择的不透明和疑似拉帮结派的“抱团发展”无疑激发了演艺队与部分村民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浮于表面的,而是根植于村民内心,演化为对于利益分配不均的抗议与不满。演艺队人员配置的不灵活性无法让更多人受益,难以真正实现全民增收,从而致使“洗泥宴”可持续发展受制。
四、文化自觉视角下勾蓝瑶寨“洗泥宴”产业化与乡村振兴路径
勾蓝瑶寨作为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古瑶寨,传统农耕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洗泥节”便是其传统农耕文化由“抽象”到“具体”最直接的产物,实则是一种文化资本,而“洗泥宴”则是文化资本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形式。文化资本化的实现直接影响村寨旅游业、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样旅游增收也刺激文化自觉程度的增长和范围的扩大。如此一来,不难看出,勾蓝瑶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以“洗泥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其现有的旅游吸引力,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以产业兴旺为根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五大要求,布局勾蓝瑶寨全面发展。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居民文化自觉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了解文化的最佳途径便是言传身教。“洗泥宴”传承人带领全家守护勾蓝文化生生不息,表演队在“洗泥宴”编排训练过程中学习文化精髓,唤起的文化自觉都验证了这一点。“洗泥宴”的文化影响力甚至还辐射到了中小学生,兰溪学校瑶家女子拳课堂便是文化自觉的产物。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培育人们认同和传承文化的自觉性同等重要。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展览,开设民族文化兴趣课程,兴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歌舞、武术、技艺培训,全面提升居民文化自觉,树立居民文化自信,推进村寨文化传承与保护。此外,对于村旅游公司及村委管理人员,应加强旅游相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旅游管理与决策能力,使其能为村寨发展掌舵护航。
(二)坚持文化创新,延伸品牌产业链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文化+”行动,推進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同时还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非遗”的活态传承决定其可以在创新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不论是摒弃传统落后、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还是将文化精髓以艺术形式展示,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19 ]不失本真、最大限度地提取优秀文化基因,并将其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开发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费孝通在《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文中说到了乡土产业问题,他提到要在农村发展那些农户不必放弃农业即可参加的产业。以“洗泥宴”为核心,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开发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如泥巴鸡、泥烤鸭、泥窖酒等特色餐饮链;瑶族特色民宿、节庆主题民宿等特色住宿产业链;瑶族特色建设群泥塑、瑶族传统手工艺品、矿物泥美容等旅游商品产业链;洗泥浴、瑶族药浴、瑶族美食制作等体验娱乐项目产业链。因此,“洗泥宴”的产业化并非仅仅是将这一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而是结合多种产业,将文化资本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打造一条以“洗泥宴”文化产业为核心,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多元化品牌产业链。 (三)平衡利益分配,促进农民增收
村民作为村寨文化传承主体,对于村落集体记忆的建构和维系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体记忆是村寨的共同财富,需要村民的共同参与。村委、乡镇府等政府机关应树立主导作用,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实行鼓励就业、按劳分配制度,鼓励并动员全村参与“非遗”保护,不论是从事“洗泥宴”演艺工作,还是参与到其它衍生产业,促使“非遗”产生的经济利益全村共享,实现村民利益分配的均衡性。这样一来,村民保护及传承“非遗”积极性和参与度将大幅提高,各产业兴旺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五、结 语
少数民族村寨在其发展历史中,总能形成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文化魅力,文化自觉让勾蓝瑶寨村民重新认识了本民族優秀的传统文化,而“洗泥宴”则是其为了延续民族文脉的实践探索,是勾蓝瑶寨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反思自醒的结果。文化差异性是旅游的独特吸引力,“洗泥宴”则利用了游客的“求异”心理,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利用旅游展示文化的同时,也能将旅游带来的收益用来保护文化。勾蓝瑶寨的“非遗”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也能唤醒更多人对于脆弱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可以唤醒更多的民族村寨,将文化产业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6).
[2] 王勤.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双重批判及其思考[J].求是学刊,2001(6).
[3] 刘曙光.全球化与文化自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4] 吴海江.文化自觉与科学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
[5] 方李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高度——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6] 张兆林,束华娜.基于文化自觉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J].美术观察,2017(6).
[7] 玉佩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以《坡芽歌书》为例分析文化自觉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J].文山学院学报,2016(4).
[8] 高丙中,赵萱.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9] 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文艺研究,2005(10).
[10] 鲁全信,颜俊儒.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效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11] 王文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研究[J].当代经济,2012(1).
[12] 刘金祥.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13] 陈亮,余千,张涛,李进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浏阳花炮产业化模式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6(4).
[14] 蔡葩,冯骥才.文化不能产业化和政绩化[N]. 海南日报,2011-06-20(B05).
[15] 赵蕾.产业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16]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群言,2003(4).
[17]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8] 许林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J].浙江工艺美术,2006(4).
[19] 康保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革、创新及其他[J].湖南社会科学,2013(15).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