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037
摘 要:目的 结合广东跳水队运动训练实例,从系统科学思想下的自组织生物适应角度分析和评价训练结构,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结果及结论 对广东跳水队的训练结构的科学性、训练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提示了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自组织适应理论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适应状态进行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运动训练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自组织 训练适应 训练结构 广东跳水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a)-0037-03
Discussion of Train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aking Diving Events as an Example
Wang Xin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Qingyuan 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ake example for GuangDong Diving Team, base on the thought of system science, training structure and adaptation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sports training theory further and guide the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better.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aining structure of GuangDong Diving Team is scientific and intelligent.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system science,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state of divers and their training structure from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s point of view are feasible and accurate.It provides a new thought and method for sports training monitoring.
Key Words:Self organization;Training adaptation;Training structure;Guangdong diving team
第十二屆全国运动会近日落下帷幕,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进入新的周期、新的起点,需要我们从新的高度审视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训练规律,发展和丰富运动训练理论,改善和优化训练实践,进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训练理论建立在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是运动训练实施的依据和指导,也是运动训练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只有科学的、先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运动训练理论,才能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快速发展。
运动员的训练适应状态与运动员承受的训练负荷是因果关系,训练结构和量共轭作用于机体,使机体经过多次的动态重复而形成特定的生物反应结构秩序(即专项能力),所以,运动技能的行成是主体目标导向(高水平表现)下的泛脑网络自组织过程。因此,发现有效的训练刺激并评价其与专项“目标、量”标准相关的相似程度可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训练结构是运动员训练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运动员对训练的自组织适应情况可以分析和评价训练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
跳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我国是当今跳坛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广东跳水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队之一,是我国跳水运动员成功训练的缩影,以广东跳水队为例,根据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状态,研究其训练结构,评价其训练效果,对保持并不断扩大中国跳水项目在国际跳坛上的优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跳水训练成功的规律具有共性特征,可为其他项目的训练提供直接的参考与支持。
1 运动员的自组织适应
训练主体(运动员)训练适应的过程是机体接受外界刺激,引入负熵,机体内各组织、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协同与竞争,自身自主地进行组织化、有序化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充分自组织性和有序性的时空结构和功能行为,是从混沌状态中或从某种组织化有序水平较低的形态中产生出来,这是一个具有内在目的性和调节性的自发过程、自我完成的过程[1]。训练适应是发展竞技状态的生物学基础,是运动训练理论的生物学依据。运动员适应状态是评价运动员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把系统科学思想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是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一大创新,从自组织适应角度看运动训练,从而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庞俊华[2]从神经生物学角度,依据自组织理论,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水平进行了研究,建立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水平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评价模型具有准确度较高、客观性、科学性的特点。林丽雅等通过对9名健将以上运动员采用时序实验观察方法,采集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的训练成绩,生理生化、免疫指标以及脑对运动训练负荷的自主适应调整指标等,发现运动员的自主适应状态是实时变化,这种变化界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水平;赛前训练安排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脑功能矩阵协同水平的重调,并且表现为信息熵离散,信息熵集中的主震荡水平离散或右移,均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3]。刘志刚等则根据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对失衡规律中的主动失衡进行了研究[4]。杨俊、常洪霞提出了自组织训练法[5]。 运动员自组织适应状态可从机体生化指标的变化、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脑功能态、脑控制态、负熵控制水平和腦a波优势频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运动员只有对训练的有效负荷产生了自组织适应,才具备高水平竞技表现的可能性。
2 运动训练结构
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系统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广泛性,决定了系统思维方式是研究事物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性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6]。运动训练整体是一个系统,训练主体(运动员本身)亦是一个系统。过去对运动训练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还原论的局限性,人为地把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拆分为各个板块,有针对性的训练虽然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但对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的综合表现缺乏有效的、整体的把握。
运动训练的传统定义为: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活动。这是一个从社会学角度上的简单描述,并没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示出运动训练的生物学本质。李捷博士在《现代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思辩》一文中指出,运动训练是在竞赛主体目标导向下运动主体(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连续自组织过程。竞技训练的本质,客观上都是训练负荷引起的生物效应在人体系统内的能量分布与动作结构定位的时间与空间表达[7]。
众所周知,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训练主体在进行训练操作时一般会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运动训练实践依据与准备的问题,如训练项目特征、训练主体条件、训练目标、比赛设置、训练刺激环境、训练计划等;其次,训练实践操作的问题——训练实践操作应该怎么进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何时练(周期)、练什么(内容)、怎么练(方法手段)、练多少(负荷),这一问题包括不同类型训练周期的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手段;最后,训练实践保障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机能强化与恢复、训练效果评定、运动员管理等。据此胡好等给出的训练结构的定义为:运动训练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训练整体构架,把训练结构要素从“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训练操作要素→训练保障要素”依次定性为: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及支持要素[8]。
3 广东跳水队的训练结构
3.1 跳水训练效果显著
跳水项目比赛时,男子和女子均要完成规定数量的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跳水比赛裁判员评分是从运动员完成的技术性和优美性两个方面考虑,根据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的开始姿势、助跑、起跳、空中技术和动作姿势以及入水的好坏给予评定,一般来讲,跳水高分标准应该为:开始姿势正确、美观、印象分好;助跑应平稳、美观、连续、流畅;起跳要从跳板或跳台前端跳起,要果断,充满信心,有充分的高度、合适的角度;空中动作要姿势正确、优美、舒展,翻腾和转体快速、连贯、准确,入水要全身伸直,与水面垂直,压水花[9]。
竞技跳水是一项集力量、弹跳、柔韧、稳定等素质为一体的技术主导类难美项目。自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我国运动员凭借轻巧灵活的身体特点和高难度的动作技术等,一度使我国跳水运动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广东省跳水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队之一,近年来为国家队输入了孙淑伟、罗玉通、何冲、何姿、张雁全等优秀跳水运动员,并有吴国村、余卓成、何威仪、凌海婵等国家级教练执教,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国际一流,训练效果显著,是中国跳水成功的缩影。
近年来,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高水平运动员的不断涌现,其动作难度的突破和动作稳定性的提高使中国在跳水项目上的霸主地位和绝对优势受到严峻的挑战,纵观近期赛事,我国虽然金牌总数相对稳定,但与对手的分差在不断缩小,优势不再绝对明显;国际泳联弱化中国跳水优势之意明显,多次修改规则、赛程、赛制,试图建立多元化的跳水金牌新格局。因此,我国要想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稳坐“世界霸主”之位,就必须认清国际形势,吃透规则、赛制,总结以往训练经验,深层挖掘训练规律,提高跳水运动员高难度技巧的精确性和全套动作的稳定性,进而保持并不断扩大中国跳水项目在国际跳坛上的优势成为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点。
3.2 跳水训练结构
3.2.1 跳水制胜因素
跳水比赛规则和赛制决定了动作难度、动作质量和动作稳定性是跳水竞技的核心因素,运动员良好的体能、高超的技能、科学的参赛方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是比赛制胜的必要条件。双人跳水要求2名运动员同时从跳板或跳台起跳完成跳水动作,最终得分包括个人技术分和双人同步分两个部分。因此,双人项目中,除了要求上述个人素质外,运动员动作的同步性更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动作的同步性通过形态特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特征、运动素质的高度相似和相互配合的高度默契体现[10]。
3.2.2 跳水训练结构
从上面的跳水制胜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跳水日常训练要紧紧围着提高运动员动作的难度、精确性和稳定性展开,据此我们归纳出跳水项目训练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运动训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构成训练结构的各个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不同的目标导向下,训练结构也应及时规范和调整,以更好地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依据。
4 结语
近年来广东跳水队在各大型跳水赛事中变现突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对其运动训练的长时间时序跟踪和研究分析,发现其训练安排是合理的、训练结构是科学的,建议后续研究寻找跳水训练的有效负荷,进而使训练更加高效;提示了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自组织适应理论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适应状态进行评价,并分析其训练结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这不仅为跳水运动员的训练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教练员评价训练效果、调整优化训练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并用以指导训练实践,才能使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各项目均衡发展,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捷.运动技能形成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1999.
[2] 庞俊华.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41-444.
[3] 林丽雅,李捷,张莉.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影响的神经生物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06-1208.
[4] 刘志刚,冯海峰.运动训练中失衡理论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2,23(6):54-55.
[5] 杨俊,常洪霞.自组织训练法—协同学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84):83-85.
[6] 陈中,盛毅华.现代系统科学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7] 李捷.现代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思辩[J].体育科学,1998,18(6):34-38.
[8] 胡好,张英波,王传平.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0):105-108.
[9] 中国游泳协会跳水技术委员会.跳水竞赛工作手册[Z].
[10] 周继红.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解析及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摘 要:目的 结合广东跳水队运动训练实例,从系统科学思想下的自组织生物适应角度分析和评价训练结构,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结果及结论 对广东跳水队的训练结构的科学性、训练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提示了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自组织适应理论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适应状态进行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运动训练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自组织 训练适应 训练结构 广东跳水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a)-0037-03
Discussion of Train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aking Diving Events as an Example
Wang Xin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Qingyuan 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ake example for GuangDong Diving Team, base on the thought of system science, training structure and adaptation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sports training theory further and guide the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better.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aining structure of GuangDong Diving Team is scientific and intelligent.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system science,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state of divers and their training structure from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s point of view are feasible and accurate.It provides a new thought and method for sports training monitoring.
Key Words:Self organization;Training adaptation;Training structure;Guangdong diving team
第十二屆全国运动会近日落下帷幕,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进入新的周期、新的起点,需要我们从新的高度审视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训练规律,发展和丰富运动训练理论,改善和优化训练实践,进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训练理论建立在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是运动训练实施的依据和指导,也是运动训练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只有科学的、先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运动训练理论,才能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快速发展。
运动员的训练适应状态与运动员承受的训练负荷是因果关系,训练结构和量共轭作用于机体,使机体经过多次的动态重复而形成特定的生物反应结构秩序(即专项能力),所以,运动技能的行成是主体目标导向(高水平表现)下的泛脑网络自组织过程。因此,发现有效的训练刺激并评价其与专项“目标、量”标准相关的相似程度可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训练结构是运动员训练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运动员对训练的自组织适应情况可以分析和评价训练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
跳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我国是当今跳坛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广东跳水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队之一,是我国跳水运动员成功训练的缩影,以广东跳水队为例,根据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状态,研究其训练结构,评价其训练效果,对保持并不断扩大中国跳水项目在国际跳坛上的优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跳水训练成功的规律具有共性特征,可为其他项目的训练提供直接的参考与支持。
1 运动员的自组织适应
训练主体(运动员)训练适应的过程是机体接受外界刺激,引入负熵,机体内各组织、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协同与竞争,自身自主地进行组织化、有序化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充分自组织性和有序性的时空结构和功能行为,是从混沌状态中或从某种组织化有序水平较低的形态中产生出来,这是一个具有内在目的性和调节性的自发过程、自我完成的过程[1]。训练适应是发展竞技状态的生物学基础,是运动训练理论的生物学依据。运动员适应状态是评价运动员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把系统科学思想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是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一大创新,从自组织适应角度看运动训练,从而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庞俊华[2]从神经生物学角度,依据自组织理论,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水平进行了研究,建立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水平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评价模型具有准确度较高、客观性、科学性的特点。林丽雅等通过对9名健将以上运动员采用时序实验观察方法,采集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的训练成绩,生理生化、免疫指标以及脑对运动训练负荷的自主适应调整指标等,发现运动员的自主适应状态是实时变化,这种变化界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水平;赛前训练安排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脑功能矩阵协同水平的重调,并且表现为信息熵离散,信息熵集中的主震荡水平离散或右移,均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3]。刘志刚等则根据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对失衡规律中的主动失衡进行了研究[4]。杨俊、常洪霞提出了自组织训练法[5]。 运动员自组织适应状态可从机体生化指标的变化、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脑功能态、脑控制态、负熵控制水平和腦a波优势频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运动员只有对训练的有效负荷产生了自组织适应,才具备高水平竞技表现的可能性。
2 运动训练结构
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系统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广泛性,决定了系统思维方式是研究事物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性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6]。运动训练整体是一个系统,训练主体(运动员本身)亦是一个系统。过去对运动训练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还原论的局限性,人为地把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拆分为各个板块,有针对性的训练虽然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但对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的综合表现缺乏有效的、整体的把握。
运动训练的传统定义为: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活动。这是一个从社会学角度上的简单描述,并没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示出运动训练的生物学本质。李捷博士在《现代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思辩》一文中指出,运动训练是在竞赛主体目标导向下运动主体(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连续自组织过程。竞技训练的本质,客观上都是训练负荷引起的生物效应在人体系统内的能量分布与动作结构定位的时间与空间表达[7]。
众所周知,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训练主体在进行训练操作时一般会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运动训练实践依据与准备的问题,如训练项目特征、训练主体条件、训练目标、比赛设置、训练刺激环境、训练计划等;其次,训练实践操作的问题——训练实践操作应该怎么进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何时练(周期)、练什么(内容)、怎么练(方法手段)、练多少(负荷),这一问题包括不同类型训练周期的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手段;最后,训练实践保障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机能强化与恢复、训练效果评定、运动员管理等。据此胡好等给出的训练结构的定义为:运动训练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训练整体构架,把训练结构要素从“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训练操作要素→训练保障要素”依次定性为: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及支持要素[8]。
3 广东跳水队的训练结构
3.1 跳水训练效果显著
跳水项目比赛时,男子和女子均要完成规定数量的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跳水比赛裁判员评分是从运动员完成的技术性和优美性两个方面考虑,根据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的开始姿势、助跑、起跳、空中技术和动作姿势以及入水的好坏给予评定,一般来讲,跳水高分标准应该为:开始姿势正确、美观、印象分好;助跑应平稳、美观、连续、流畅;起跳要从跳板或跳台前端跳起,要果断,充满信心,有充分的高度、合适的角度;空中动作要姿势正确、优美、舒展,翻腾和转体快速、连贯、准确,入水要全身伸直,与水面垂直,压水花[9]。
竞技跳水是一项集力量、弹跳、柔韧、稳定等素质为一体的技术主导类难美项目。自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我国运动员凭借轻巧灵活的身体特点和高难度的动作技术等,一度使我国跳水运动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广东省跳水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队之一,近年来为国家队输入了孙淑伟、罗玉通、何冲、何姿、张雁全等优秀跳水运动员,并有吴国村、余卓成、何威仪、凌海婵等国家级教练执教,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国际一流,训练效果显著,是中国跳水成功的缩影。
近年来,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高水平运动员的不断涌现,其动作难度的突破和动作稳定性的提高使中国在跳水项目上的霸主地位和绝对优势受到严峻的挑战,纵观近期赛事,我国虽然金牌总数相对稳定,但与对手的分差在不断缩小,优势不再绝对明显;国际泳联弱化中国跳水优势之意明显,多次修改规则、赛程、赛制,试图建立多元化的跳水金牌新格局。因此,我国要想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稳坐“世界霸主”之位,就必须认清国际形势,吃透规则、赛制,总结以往训练经验,深层挖掘训练规律,提高跳水运动员高难度技巧的精确性和全套动作的稳定性,进而保持并不断扩大中国跳水项目在国际跳坛上的优势成为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点。
3.2 跳水训练结构
3.2.1 跳水制胜因素
跳水比赛规则和赛制决定了动作难度、动作质量和动作稳定性是跳水竞技的核心因素,运动员良好的体能、高超的技能、科学的参赛方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是比赛制胜的必要条件。双人跳水要求2名运动员同时从跳板或跳台起跳完成跳水动作,最终得分包括个人技术分和双人同步分两个部分。因此,双人项目中,除了要求上述个人素质外,运动员动作的同步性更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动作的同步性通过形态特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特征、运动素质的高度相似和相互配合的高度默契体现[10]。
3.2.2 跳水训练结构
从上面的跳水制胜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跳水日常训练要紧紧围着提高运动员动作的难度、精确性和稳定性展开,据此我们归纳出跳水项目训练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运动训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构成训练结构的各个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不同的目标导向下,训练结构也应及时规范和调整,以更好地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依据。
4 结语
近年来广东跳水队在各大型跳水赛事中变现突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对其运动训练的长时间时序跟踪和研究分析,发现其训练安排是合理的、训练结构是科学的,建议后续研究寻找跳水训练的有效负荷,进而使训练更加高效;提示了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自组织适应理论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适应状态进行评价,并分析其训练结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这不仅为跳水运动员的训练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教练员评价训练效果、调整优化训练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并用以指导训练实践,才能使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各项目均衡发展,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捷.运动技能形成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1999.
[2] 庞俊华.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41-444.
[3] 林丽雅,李捷,张莉.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影响的神经生物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06-1208.
[4] 刘志刚,冯海峰.运动训练中失衡理论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2,23(6):54-55.
[5] 杨俊,常洪霞.自组织训练法—协同学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84):83-85.
[6] 陈中,盛毅华.现代系统科学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7] 李捷.现代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思辩[J].体育科学,1998,18(6):34-38.
[8] 胡好,张英波,王传平.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0):105-108.
[9] 中国游泳协会跳水技术委员会.跳水竞赛工作手册[Z].
[10] 周继红.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解析及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