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刀红颜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6年,凯瑟琳·曼斯菲爾德28岁,为了自己的文学事业,她正在伦敦苦苦挣扎。这个漂洋过海而来的新西兰女人,写了一些小说,但名气不够大,整天思索的就是如何将小说写好。一天下午,她约几个朋友在皮卡迪利广场附近的皇家咖啡馆喝咖啡。这地方闹中取静,她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旁边那桌坐着一个印度人,她没把那人当回事,只顾喝咖啡等人。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没过多久,来了一对英国夫妇,坐下与那个印度人热情寒暄。他们谈吐优雅,一看就知道受过良好的教育,这让曼斯菲尔德多少有点意外。更要命的是,他们聊着聊着,竟然开始议论劳伦斯新出的诗集《阿摩斯》,说那诗集如何如何可笑,等等,尽管用词委婉,但调侃之意是显而易见的。曼斯菲尔德不但喜欢劳伦斯的作品,还喜欢劳伦斯这个人,曾与他有过一段情。见人这样议论自己的偶像兼昔日情人,她不禁怒从心头起。
  她走过去对那印度人说:“麻烦借那本书给我看看,好吗?”谁也不会拒绝一位漂亮女士的请求,何况她面带微笑。不想曼斯菲尔德拿到《阿摩斯》,立马起身,昂首走出咖啡馆,连头都没回。那印度人连同他的聊天伙伴都惊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问侍者那女人是谁,精神正常吗?侍者认识曼斯菲尔德,说出了她的名字。
  那年头能在皇家咖啡馆喝咖啡的外国人,都不是等闲之辈。那人叫苏拉瓦迪,后来成为巴基斯坦总理,当时他正在牛津念书;他旁边的那个男人更是十分了得,是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的孙子小赫胥黎——阿道司·赫胥黎,鼎鼎有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家。只可惜曼美人“有眼不识泰山”,居然不认识他们。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在伦敦文学圈传开了,说曼斯菲尔德为了维护劳伦斯的面子,居然不惜与赫胥黎翻脸。
  眼见自己的外国朋友苏拉瓦迪遇上这种事,赫胥黎也很尴尬,赶紧去找伦敦文学圈的沙龙夫人奥托琳·莫瑞尔,请她出面向曼斯菲尔德要回那本《阿摩斯》。奥托琳身为伦敦文坛教母,自然有自己的人脉,不久就托人找到曼斯菲尔德,索回那本书。曼斯菲尔德对自己的举动表示歉意,但又说他们对劳伦斯太不恭敬了,任谁听见那种刺耳的议论声,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最快活的当然是劳伦斯了,有如此美丽的红颜知己拔刀相助,他当然脸面有光。他当时正在写《恋爱中的女人》,里面女主角之一的古德让的原型就是曼斯菲尔德,现在忽然有了这个插曲,他自然不会放过,立马就把这个段子写进了小说。曼斯菲尔德对劳伦斯有情有义,劳伦斯对曼斯菲尔德也很眷恋,虽说两人分手时也曾吵得不可开交,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留下来的只有真情。后来劳伦斯携妻子弗丽达周游世界,途经新西兰时,专程去探访了曼斯菲尔德的出生地,并给远方的曼斯菲尔德寄去一张明信片,上面只有一个单词:想念。
  (徐 珍摘自《深圳商报》2017年1月6日)
其他文献
弟子问:“什么是相?”  达摩说:“眼前所见的情境,即是相。”  弟子问:“什么是无相?”  达摩说:“有相也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有智慧能知。当我们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时,眼前情境便是无相。”  如果我们没有主观想法,在任何当下只是无我地隨顺变化,而没有自己,这就是无相,就是空境。  (田龙华摘自现代出版社《菩提树下的微笑:〈金刚经〉解密》一书)
期刊
“读书人很少会感到寂寞或无聊,因为阅读能给予人庇护和启迪,”保罗·泰鲁在新书《Steve McCurry:On Reading》中写道,“这种智慧有时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一个正在读书的人的脸上总是会散发出某种光芒。”这种光芒贯穿于整个读书行为中,不管这个读书人是意大利博物馆里垂头沉思的老妇人,还是喀布尔大街上专注认真的小摊贩。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花了40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拍摄了一批关
期刊
在NBA赛场上,我们见过数不清的哭泣画面:因为胜利喜极而泣,因为失败痛苦万分,又或是因为退役离开而潸然泪下,但是只有这一幕哭泣与众不同。  约翰·沃尔,身高1.93米,司职控卫,绰号“囧墙”,是2010年的选秀状元,进入NBA后一直效力于实力羸弱的华盛顿奇才队。可以说,他以一人之力支撑着全队前进,如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不论球队战绩如何,他都不离不弃。  2014年12月9日的一场NBA常规赛中,主场
期刊
倪匡的标签数不胜数,每一张都实至名归: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华语科幻鼻祖、武侠作家、获电影金像奖终生成就奖的电影人、风流成性的浪子……而盘桓在他身边的至亲挚友,几乎囊括了港台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金庸、黄霑、蔡澜、亦舒、三毛、古龙、张彻、胡金铨。和金庸的亦师亦友,和黄霑、蔡澜主持的《今夜不设防》,和古龙、三毛的“生死之约”,排列组合,段段惊心,件件佳话。倪匡  在乎不在乎  倪匡真的什么都不在乎。精
期刊
明人黄端伯有两句诗咏茶:“浇腹有余润,洗心无俗情。”  尘世,尘世,就是尘多,人们日日奔逐钻营,身上心上,都难免会“惹尘埃”。身上尘易洗,心上尘难除,日积月累,心上落积的尘埃真不知有多厚了。为名忙,为利忙,你我皆不能免,只是不要忘了每天偷闲泡上一壶茶,品一品茶,洗一洗心。  (林冬冬摘自《今晚報》2017年1月3日)
期刊
袁世凯喜欢吃鱼,特别是黄河鲤鱼,其中以开封以北的黑冈口所产的赤尾鲤鱼最有名,当地每天向他进奉。还有一种大鲫鱼,产于淇水之源的一处泉水中,身扁数寸,味道鲜美,胜过赤尾鲤鱼。此地属河南卫辉,县里也是每天命人捞鱼,与泉水一并装在大木桶中,用火车运到北京,袁更喜欢吃。袁世凯复辟帝制  河南天天进奉的黄河鲤鱼,如果吃不完,袁世凯会挑大的,在鱼身上挂一个刻有“洪宪”字样的银牌,在中南海里放生。以前明代的嘉靖皇
期刊
人得罪了你,你便对他报以大怒。事情过去了,但你心里却埋下了对这个人的仇恨,只要一想到他,便怒气横生。这就好比魔鬼一直站在你心灵的门前,伺机而动,一旦你心中生出对人的仇恨,他就会打开这扇门,蹿入你的心中,成为你心灵的主宰。把他赶出去吧。往后要小心谨慎,不要打开这扇魔鬼可能进入的门。  (馬 路摘自商务印书馆《生活之路》一书)
期刊
《血战钢锯岭》是大腕儿梅尔·吉布森作为导演沉寂十年之后的新作,这部电影上映后,赢得一片叫好之声。该片中,人类大无畏的精神又在银幕上大放光彩。主人公达到了神一样的高度,带来了天国般的温暖救赎。但是,他并不是伪神,而是真人。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杀过一个敌人,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勋章的美国军人。电影《血战钢锯岭》海报  在軍营中被嘲弄  戴斯蒙德·托马斯·道斯1919年2月7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堡
期刊
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的睡眠严重不足,所以起床半个多小时后,我才能够真正地“醒来”。然而,我的妻子起床后立刻就清醒了,准备安排新一天的生活。  每天早晨,我都在半昏迷的状态下一边冲向门外的汽车,一边笨拙地扣着衬衫上的纽扣,然后飞快地把孩子们送去上学。我的妻子则跟在后面,一边驱赶着孩子们前行,一边巧妙地为艾琳扎头发,或是将马特的家庭作业塞进书包。  当我将汽车开上车道时,她会抓着车窗、横跨一步,像赛
期刊
两名男子在海边散步,他们发现一个牡蛎,便开始争吵起来。  “我先看见的,”其中一名男子说,“所以它应该属于我。”另一名男子说:“我捡起来的。我有权拥有。”  他们争执不下,有一名律师走过来,他们就叫那名律师评评理。在给出意见之前,律师要求那两名男子保证,无论他说什么,他们都得遵从他的决定。然后,律师说:“在我看來,你们好像都想拥有这个牡蛎,所以我决定分给你们一人一半。这样你们就会满意了。”  律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