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山,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它蕴藏着的丰富煤炭资源,曾经让这个城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在唐山的地下,那些已经不具备继续开采条件的采煤巷道永远地留了下来。开滦矿山公园,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在原有中国第一佳矿“唐山矿——一号井”采煤作业区附近,这个占地面积近115万平方米的公园,不仅展示了开滦煤矿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许多“第一”,还打开地下采煤的神秘大门,让游客在地下60米的古老巷道里体验采煤的艰辛。
中国工业的活化石
与其说是公园,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集开滦历史沿革展览、矿井探秘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
一走进开滦矿山公园,我立刻被广场中央大型纪念碑“世纪追梦”和一系列大型采煤设备所吸引,目之所及,红砖铁架间,仿佛诉说着一段近代工业的发展史。
可以说,一个开滦矿山公园,半部中国近代工业史。开滦136年的历史,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早期工业发展史、民族屈辱与抗争史、工人运动与建党史、新中国建设发展史、工人阶级艰苦创业史等全部的内容,更为中国的矿业发展史积累下丰富的文化宝藏,景区内“中国第一佳矿”“唐山矿一号井”“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复制“龙号”蒸汽机车)等遗迹星罗密布,建于1899年的达道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公路立交桥;在主、副井绞车房内,仍担负煤炭提升任务的上世纪20至40年代从比利时、英国、加拿大购进的电力绞车,忠实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露天摆放的上世纪30年代英国生产的发电机组,广场南大门和西大门展示的开滦早年使用的日制井下电机车头、新中国最早制造的井下综采液压支架、掘进机、开拓液压钻车等大型工业器物如实地反映着当年不凡的工业气势,静静等待着人们去触摸那段辉煌的历史。
探秘地下60米
开滦矿山公园最大的魅力不仅是它那辉煌的过去,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井下探秘游”。在博物馆浏览完后,戴上矿工帽,经过简单的安全培训和安检,乘坐模拟矿工下井专用交通工具——罐笼,可以直接从博物馆四层直达地下60米的古老巷道,这是利用保存完好的井下废弃工程——唐山矿一号井辅助巷道半道巷遗址改造而来的。
在经历几分钟的下井过程后,打开镶有开滦“双环金钻”徽标的神秘之门,我们的“井下探秘游”从这里开始了。不知是否因为开发旅游特意改建过的缘故,古老巷道比想象的要宽敞、明亮许多,减少了人们第一次到地下60多米参观的紧张感。头顶是色彩斑斓的近百米巨幅抽象画,煤炭巷道迷宫般纵横交错,沿路陈列的骡马运输、电机车运输、皮带运输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井下煤炭运输工具如实记录着煤炭工人的艰辛。
在“掘采再现”区,用实物与布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着从古代人挖马拉的采煤方式,到现代真实机械设备组成的不同采掘工作场面,从最原始、最古老的采煤方法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综合采煤机械化的煤炭开采的历史演变。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重温那段融入无数人智慧和汗水的历史。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与这里赤膊上阵、挥汗如雨的1∶1仿真橡胶井下煤矿工人合影留念,或操起铸铁的井下老式“防爆电话”给远方的亲人报一声平安。
在“备战备荒遗存”区,还可以看到这个古老巷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改造成人防工程,以及战时指挥所、急救室、毛主席画像语录影壁等遗址,感受到那个特定岁月留下的氛围。
地底下的高科技
顺着蜿蜒低矮、若明若暗的拱型棚支架巷道继续前行,我的眼睛已经充分适应了巷道里的光线,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这时候,一场充满刺激的高科技盛宴也正等待着我们。戴上立体眼镜,体验一下用现代化数字多媒体技术和4D手段模拟再现的“煤矿四大灾险(煤层发火、透水、瓦斯爆炸、冒顶)”,再加上“地震床”的无规则摇晃,犹如置身于灾害现场,使人真切体会到灾害来临时的恐惧。与此同时,我也了解了煤矿井下规避煤矿灾险、安全防范的知识,并打从心里产生了对与大自然搏斗的煤矿工人的敬佩之情。
体验过4D电影的惊险和刺激之后,还可以在“地质世界”重温一下地理知识。当岩层“向斜”“背斜”“断层”“陷落柱”等曾经很熟悉、现在很陌生的词语又一次以更生动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手托腮,打着瞌睡做作业的高中时代。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节能环保多点触摸台”前获得绿色环保知识的乐趣,也可以在闪着梦幻色彩的巨大地球仪旁,浏览世界各大煤田储量、风土民情、城市风光、地域音乐。
回味无穷的旅程
在地下酒吧点一杯现磨咖啡,坐在洞穴式台座上,慢慢回味这次充满神秘色彩的“井下探秘之旅”,这种惬意,恐怕是在其他地方所不能得到的。当然,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喝完咖啡,我的“井下探秘之旅”也要结束了。
在上车站台稍稍等候,便有造型别致的“和谐号”小电机车来接游客们开始“地心穿梭”,在惊险刺激的运行中感受时空变化,还可以在车厢内通过电视屏幕,感受在地下空间穿梭的快感与新奇,观赏真实的井下生产作业场景专题片,感受这个百年老矿走过100多年积淀下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中国工业的活化石
与其说是公园,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集开滦历史沿革展览、矿井探秘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
一走进开滦矿山公园,我立刻被广场中央大型纪念碑“世纪追梦”和一系列大型采煤设备所吸引,目之所及,红砖铁架间,仿佛诉说着一段近代工业的发展史。
可以说,一个开滦矿山公园,半部中国近代工业史。开滦136年的历史,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早期工业发展史、民族屈辱与抗争史、工人运动与建党史、新中国建设发展史、工人阶级艰苦创业史等全部的内容,更为中国的矿业发展史积累下丰富的文化宝藏,景区内“中国第一佳矿”“唐山矿一号井”“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复制“龙号”蒸汽机车)等遗迹星罗密布,建于1899年的达道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公路立交桥;在主、副井绞车房内,仍担负煤炭提升任务的上世纪20至40年代从比利时、英国、加拿大购进的电力绞车,忠实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露天摆放的上世纪30年代英国生产的发电机组,广场南大门和西大门展示的开滦早年使用的日制井下电机车头、新中国最早制造的井下综采液压支架、掘进机、开拓液压钻车等大型工业器物如实地反映着当年不凡的工业气势,静静等待着人们去触摸那段辉煌的历史。
探秘地下60米
开滦矿山公园最大的魅力不仅是它那辉煌的过去,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井下探秘游”。在博物馆浏览完后,戴上矿工帽,经过简单的安全培训和安检,乘坐模拟矿工下井专用交通工具——罐笼,可以直接从博物馆四层直达地下60米的古老巷道,这是利用保存完好的井下废弃工程——唐山矿一号井辅助巷道半道巷遗址改造而来的。
在经历几分钟的下井过程后,打开镶有开滦“双环金钻”徽标的神秘之门,我们的“井下探秘游”从这里开始了。不知是否因为开发旅游特意改建过的缘故,古老巷道比想象的要宽敞、明亮许多,减少了人们第一次到地下60多米参观的紧张感。头顶是色彩斑斓的近百米巨幅抽象画,煤炭巷道迷宫般纵横交错,沿路陈列的骡马运输、电机车运输、皮带运输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井下煤炭运输工具如实记录着煤炭工人的艰辛。
在“掘采再现”区,用实物与布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着从古代人挖马拉的采煤方式,到现代真实机械设备组成的不同采掘工作场面,从最原始、最古老的采煤方法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综合采煤机械化的煤炭开采的历史演变。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重温那段融入无数人智慧和汗水的历史。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与这里赤膊上阵、挥汗如雨的1∶1仿真橡胶井下煤矿工人合影留念,或操起铸铁的井下老式“防爆电话”给远方的亲人报一声平安。
在“备战备荒遗存”区,还可以看到这个古老巷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改造成人防工程,以及战时指挥所、急救室、毛主席画像语录影壁等遗址,感受到那个特定岁月留下的氛围。
地底下的高科技
顺着蜿蜒低矮、若明若暗的拱型棚支架巷道继续前行,我的眼睛已经充分适应了巷道里的光线,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这时候,一场充满刺激的高科技盛宴也正等待着我们。戴上立体眼镜,体验一下用现代化数字多媒体技术和4D手段模拟再现的“煤矿四大灾险(煤层发火、透水、瓦斯爆炸、冒顶)”,再加上“地震床”的无规则摇晃,犹如置身于灾害现场,使人真切体会到灾害来临时的恐惧。与此同时,我也了解了煤矿井下规避煤矿灾险、安全防范的知识,并打从心里产生了对与大自然搏斗的煤矿工人的敬佩之情。
体验过4D电影的惊险和刺激之后,还可以在“地质世界”重温一下地理知识。当岩层“向斜”“背斜”“断层”“陷落柱”等曾经很熟悉、现在很陌生的词语又一次以更生动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手托腮,打着瞌睡做作业的高中时代。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节能环保多点触摸台”前获得绿色环保知识的乐趣,也可以在闪着梦幻色彩的巨大地球仪旁,浏览世界各大煤田储量、风土民情、城市风光、地域音乐。
回味无穷的旅程
在地下酒吧点一杯现磨咖啡,坐在洞穴式台座上,慢慢回味这次充满神秘色彩的“井下探秘之旅”,这种惬意,恐怕是在其他地方所不能得到的。当然,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喝完咖啡,我的“井下探秘之旅”也要结束了。
在上车站台稍稍等候,便有造型别致的“和谐号”小电机车来接游客们开始“地心穿梭”,在惊险刺激的运行中感受时空变化,还可以在车厢内通过电视屏幕,感受在地下空间穿梭的快感与新奇,观赏真实的井下生产作业场景专题片,感受这个百年老矿走过100多年积淀下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