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防控视域下志愿者行动彰显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志愿服务行动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基因,又吸收了现代志愿服务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志愿服务行动。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抗疫防控工作,发挥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并感染和带动了其他各界人民群众,为抗疫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彰显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从多个历史叙述文本勾勒出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基本史实,批判地分析了对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历史地位的质疑、“洪堡神话”的构造与解构等历史叙事,指出柏林大学的创建,正是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就建立一所体现德意志精神、道德、文化使命的新大学所达成的集体共识和付诸于集体行动的结果。关于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及其教育观念的各种历史叙事,固然都存在着从部分来构建整体的片面性,反映的却是不同时代德国知识阶层在认知论-政治论两个维度对现代大学价值所进行的建构、反思与批判。
互联网时代日益鼎盛,其衍生出以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为载体的微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微语言作为汉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被视为口头语或者书面语,它兼具两者特点,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语言变体。以微语言为研究对象,从顺应论角度探讨微语言运行机制,从物理、心理和社交三个交际语境层面探讨其运行机制并揭示其语用功能,加深人们对微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旨在揭示微语言诞生的合理性和语用价值,为未来进行微语言治理提供借鉴,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微语言的积极作用。
元稹创作的唐代传奇《莺莺传》中,红娘是女主角崔莺莺的婢女,在崔莺莺和张生二人的感情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宋代以后,话本、杂剧、诸宫调等从《莺莺传》一文转引故事,加以敷演,红娘形象也发生变化。以《莺莺传》为源头,以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和金代戏曲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西厢故事”为重要的流变依据,以其他出现二人故事或者以红娘为故事主角的戏曲、诗文为例证,用纵向分析比较的方法,列举红娘形象流变的历程即红娘的撮合动机和在矛盾解决中的作用变化,并从思想方面探析红娘形象迎合受众群体的流变原因与超现实
“治贫先治愚”是脱贫攻坚战的长远之计.为了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发展,探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青海省海东地委、行署的支持下,在乐都
读写联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操作形式,教师要正视读写联动创新设计,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顺利启动
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观照。目前掣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障碍性因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二元化管理致使两支队伍协同性失谐、低互相认同性导致两支队伍角色互构平面化内容单一以及学科专业内循环造成合作“壁垒”出现。在两支队伍中存在因需求和被需求引发的关联关系而形成的“一体两翼”工作关系,为两支队伍提供了协同育人的基础。探索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方法为实现前端融合的“人”字型制度建设,实现两支队伍在“三化”建设中的协同,实现两支队伍动态路径和静态路径相
随着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我国产业结构开始了以优先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大调整。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适时推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文简称“双创”)政策,为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在“双创”政策框架内摸索创建一套能够真正将官(政府)、产(企业)、学研(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方资源有机高效整合,以便鼓励和保障企业创新持续进行的协同创新机制,便是一个亟待完善的重要课题。
如果说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那么课内阅读一定就是课外群文阅读的基础.课外群文阅读由课内辐射带动课外,以课外阅历丰富课内,使课内阅读有效地扩展.学生能否有效从课内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时代,呼唤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对边疆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推进,对沿边地区基层治理产生的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与之同时,沿边地区基层治理对西部大开发所形成的功能支撑也值得高度关切。据此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把握:西部大开发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部边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沿边地区基层治理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新时代完善优化西部沿边地区基层治理的对策分析。
信息爆炸膨胀、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多元一体性、层次多样性、开放包容性等特性,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提出了考验。学生自身固化的刻板印象严重、高校育人体系尚不健全、大众传媒导向模糊不清、全球化思潮复杂多变是影响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以网络意见领袖培育助力中华民族认同、以校园品牌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