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创新教育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需要适应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更需要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化学教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先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素质,热爱太阳底下这崇高的职业,要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塑造学生的灵魂。其次要有宽厚的化学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对化学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都要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遨游知识海洋的导航人。再有就是教师除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外,还必须有较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兴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让心理学知识成为教学工作的指南。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显然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教材及学生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以下有一益的探索。
  多方设疑,养成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首先意味着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在化学课的理论讲授中应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高明的老师应该不断地、巧妙地对学生提出高而可攀的要求,设置多加思考方能逾越的思维障碍,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的乐趣。例如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这节课一开始,先让学生用PH试纸分别检验NH4C1、NaC1、KC1三种溶液的PH值,出现了学生意料之外的现象。然后教师提出疑问:“同是盐类为什么有的是碱性、有的酸性、有的是中性呢?其原因事实么?”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无法解释,从而激起探求的欲望,在激疑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必须精心安排,由浅入深地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酸碱的水溶液里是否存在水的电离?盐本身并不能电离出H+ 或OH-,为什么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教师设疑后,不要急于把结论全盘托给学生,而应引导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排除疑问、发现规律。
  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的饿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具有思维的创造性。有道是,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学生博闻强识、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差,尤其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对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出扩散性思维问题不失为一条通向罗马之途。需要强调的是,提出扩散性问题,不是要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而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独创性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改变那中习惯于单纯地吸收、记忆、了解教材所规定的知识,而不善于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定理去解决问题的现象。如讲苯酚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在讲电解质时,如何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等。
  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验,对于有些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如果通过实验,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的常规教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新制氯气的成分,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岁知道有C12分子、H2O分子、HC1分子H+、C1-这些微粒,但仍有一些疑问,果真存在这些威力吗?如放在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验证新制氯气的成分,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学生又有了兴趣,再比如,湿润的石蕊试液遇氯气,石蕊试液遇浓硫酸,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书上没有这方面的实验,学生做完题仍确信不了,放到实验课上让学生做一下,不是很清楚吗?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研究和制定出具体的周详的能力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不同的能力,完成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任务。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改变教育观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利用一切时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的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特征,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人才。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扎实贯彻执行,开创高中数学教育的新局面。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创新应用评价    一、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力求创新”  “打好基础”与“力求创新”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课程标准》提倡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自始至终体现创新精神,二者不可偏废。基
【摘要】语文本身就属于一门语言,因此,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长久以来,我们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僵化,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就语言教育的新模式展开探究。首先,文章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现状;最后,文章就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展开了探析。  【关键词】语言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 新模式探究  汉语是我们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组和封闭组各80例,均接受药物治疗,家庭组同时进行家庭心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
2013年6月28至29日,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中心、范剑青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七届统计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在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学中面临课堂教学时间少,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多的情况。而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
暗示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谓暗示,就是不直接、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思,而是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学生明白或者悟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能妥善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对启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好处。  1.语言暗示。  这种暗示不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而是借用其他
1996年以来, 我们应用胫、髌骨穿孔减压法(BD)、关节冲洗法(KI)、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法(SHI)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96例.通过随机分组疗效观察, 表明3种治疗方法对KOA
作为人类社會的一员,我们没有哪天能不交际,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延续着过去那种“註入式”费时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国考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教学英语,也正是为了让考生顺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一门工具,更好的为生活和学习服务,因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考生的交际能力
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间接经验的获取要比直接经验多,因此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更应该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间接经验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别是物理教师更是如此。我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二十余年了,坚持课余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有所思:一是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新在哪里?二是如何处理初中物理中的有关习题?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下面聊聊我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浅显认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但小学生的思维却处在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