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网络通信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信息安全却由此而生。信息安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安全,是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安全。网络通信务必做到占有性、真实性、可用性、机密性、实用性与完整性方可称为安全。探讨信息安全,对内容、表现形式的正确认识是基本要求。
【关键词】 网络通信 信息安全 保障
网络通信安全中的信息安全范围广泛,如内容安全、运行安全、物理安全与数据安全等技术层面安全;从社会现象分析,技术环境、社会行为与社会舆论等是主要映射内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是储存信息的安全,也是传输信息的安全,更包括通信链路、网络结点位置安全。
一、内容与表现
(1)内容。软件漏洞、安全缺陷、恶意攻击与结构隐患等典型网络威胁;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密与认证等安全服务机制;ESP与AH等IPsec网络层协议、SSL安全套接口层、PGP加密、电子交易安全SET应用层协议等网络安全协议;安全产品种类,具有特定安全的生产生制作而成的性能产品,如网络流量分析产品、安全网关、SVN、扫描器、VPN、防火墙、防毒软件、密码机、入侵检测系统等解决方案。
(2)表现。黑客行为,根据系统脆弱性(缺口)与网络用户失误(误入非法网站)等机会,对特定的目标以侵占或攻击等拒绝服务行为;恶意传播有害信息,有害言论的广泛传播,对社会舆论进行影响或控制,如暴力言论、民族分裂言论等;信息系统脆弱性,这主要是因为系统本身具有特定隐藏的安全风险被无意激活,系统则会出现崩溃;泛滥的垃圾邮件,以广播式传播,干扰用户网络活动;病毒与蠕虫的扩散,攻击目标不明确,但操作系统特定,攻击一旦生成控制较为困难。
二、保障措施
(1)控制体系。通信协议堆栈是网络信息传输完成的主体,分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等通信协议。网络通信以通信协议分层为保障,对网络通信的安全信息传输有效,信息传输可实现可用性、完整性与机密性。在分析安全控制需要后,可设计相应的控制体系,见下表格。应用层对可用性负责,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对实体完整性与机密性负责。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各层的访问控制。网络层主要确认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应用层则鉴别用户与用户的身份,传输层则鉴别端到端身份,链路层或网络层鉴别点到点身份。各层安全协议在安全需求前提下可保障数据机密性。加密细颗粒度数据主要在应用层实现,加密对象有不同数据单元或字段、敏感数据字段等。加密端到端的数据则可在传输层实现,加密算法的强度根据服务差异做调整。
信息安全的控制体系表格如表1所示。
加密点到点数据由网络层完成,加密链路数据由链路层完成,加密物理数据包由物理层完成。可见,靠下的加密层,会出现更多的数据字段保护需要,信息暴露减少,安全强度会提升,但灵活性与控制粒度会变坏,网络范围将减少。结合集中控制与分层控制是通信安全控制的模式,在各通信协议中,分层控制配合密切,满足通信链路、通信实体安全需求,信息传输可用、完整与保密得到保护。
(2)加密量子密码信息。保护自我信息是网络世界中避免篡改或窃取的重要方式。量子力学与密码学的结合诞生了量子密码,加密信息与解密信息都是在量子状态下进行,安全性的保证在于神奇的量子性质。Bell、海森堡测不准、非正交的两个量子态性质原理是主要的量子密码技术。以质子极化可编排量子密码,垂直、水平、对角线各一组为为计划在质子方式。量子密匙的传递需要光子的偏振,光子指向差异由0与1数字代表。
三、结语
信息安全、用户安全、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安全、传输安全与物理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完整系统结构。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可在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检测系统漏洞技术等帮助下,对服务协议功能不断的增强提高。实现无论是框架还是填充都能有安全的链路,让网络通信的信息传输、存储与利用都在掌控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张贻锋.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1):57-58
[2] 武莉.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技术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15-16
[3] 张杨. 基于SSL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7):1540-1541
【关键词】 网络通信 信息安全 保障
网络通信安全中的信息安全范围广泛,如内容安全、运行安全、物理安全与数据安全等技术层面安全;从社会现象分析,技术环境、社会行为与社会舆论等是主要映射内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是储存信息的安全,也是传输信息的安全,更包括通信链路、网络结点位置安全。
一、内容与表现
(1)内容。软件漏洞、安全缺陷、恶意攻击与结构隐患等典型网络威胁;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密与认证等安全服务机制;ESP与AH等IPsec网络层协议、SSL安全套接口层、PGP加密、电子交易安全SET应用层协议等网络安全协议;安全产品种类,具有特定安全的生产生制作而成的性能产品,如网络流量分析产品、安全网关、SVN、扫描器、VPN、防火墙、防毒软件、密码机、入侵检测系统等解决方案。
(2)表现。黑客行为,根据系统脆弱性(缺口)与网络用户失误(误入非法网站)等机会,对特定的目标以侵占或攻击等拒绝服务行为;恶意传播有害信息,有害言论的广泛传播,对社会舆论进行影响或控制,如暴力言论、民族分裂言论等;信息系统脆弱性,这主要是因为系统本身具有特定隐藏的安全风险被无意激活,系统则会出现崩溃;泛滥的垃圾邮件,以广播式传播,干扰用户网络活动;病毒与蠕虫的扩散,攻击目标不明确,但操作系统特定,攻击一旦生成控制较为困难。
二、保障措施
(1)控制体系。通信协议堆栈是网络信息传输完成的主体,分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等通信协议。网络通信以通信协议分层为保障,对网络通信的安全信息传输有效,信息传输可实现可用性、完整性与机密性。在分析安全控制需要后,可设计相应的控制体系,见下表格。应用层对可用性负责,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对实体完整性与机密性负责。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各层的访问控制。网络层主要确认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应用层则鉴别用户与用户的身份,传输层则鉴别端到端身份,链路层或网络层鉴别点到点身份。各层安全协议在安全需求前提下可保障数据机密性。加密细颗粒度数据主要在应用层实现,加密对象有不同数据单元或字段、敏感数据字段等。加密端到端的数据则可在传输层实现,加密算法的强度根据服务差异做调整。
信息安全的控制体系表格如表1所示。
加密点到点数据由网络层完成,加密链路数据由链路层完成,加密物理数据包由物理层完成。可见,靠下的加密层,会出现更多的数据字段保护需要,信息暴露减少,安全强度会提升,但灵活性与控制粒度会变坏,网络范围将减少。结合集中控制与分层控制是通信安全控制的模式,在各通信协议中,分层控制配合密切,满足通信链路、通信实体安全需求,信息传输可用、完整与保密得到保护。
(2)加密量子密码信息。保护自我信息是网络世界中避免篡改或窃取的重要方式。量子力学与密码学的结合诞生了量子密码,加密信息与解密信息都是在量子状态下进行,安全性的保证在于神奇的量子性质。Bell、海森堡测不准、非正交的两个量子态性质原理是主要的量子密码技术。以质子极化可编排量子密码,垂直、水平、对角线各一组为为计划在质子方式。量子密匙的传递需要光子的偏振,光子指向差异由0与1数字代表。
三、结语
信息安全、用户安全、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安全、传输安全与物理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完整系统结构。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可在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检测系统漏洞技术等帮助下,对服务协议功能不断的增强提高。实现无论是框架还是填充都能有安全的链路,让网络通信的信息传输、存储与利用都在掌控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张贻锋.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1):57-58
[2] 武莉.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技术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15-16
[3] 张杨. 基于SSL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7):154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