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急性肝衰竭的诊治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临床上虽少见,但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和健康.其病因多样,目前较多患儿最终仍未能明确病因.PALF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婴幼儿早期肝性脑病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病因治疗对于PALF极为重要,应避免乱用药、滥用血制品,有指征的患儿可行血液净化治疗为自体肝功能恢复和肝移植赢得更多的时间.PALF的精准诊治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其他文献
急性肝衰竭(ALF)是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一种特殊的临床表现形式,相对罕见但极为严重;其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和显著的凝血功能障碍,伴急性血管内溶血,易并发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一旦起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表现为ALF的WD缺乏单一的快速诊断指标,早期诊断困难.既往多认为肝移植是其唯一治疗方法,现发现非肝移植的内科治疗可使部分儿童WD-ALF获得自体肝缓解和恢复.
新生儿急性肝衰竭是发生在新生儿期的急性肝功能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生命的一种少见疾病,出生后即可有肝硬化表现,病死率高.主要病因包括妊娠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感染、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损伤及其他罕见原因等.治疗手段主要为对因治疗,病因不明或既定治疗无反应患者,肝移植仍然是其一项重要的治疗选择.目前新生儿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较少,因此需要对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