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等网络的远程通信模型研究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等网络,就是使PC或其它终端不通过服务器便可以直接在INTERNET上进行通讯的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远程通讯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构、实现和远程定位地址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对等网络 远程通讯 远程定位地址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80—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该文针对面向对象和可视化开发环境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结合软件系统开发的实践经验,参照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参考模型,提出了层次化软件构造的思想。同时结合实现软件复用的构件技术,将软件系统的组成构件划分为物理操作层构件、公共服务层构件、特定领域层构件和用户界面层构件4个层次。文章最后结合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应用,说明了层次化软件构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面向对象技术 可视化开发环境
期刊
摘 要 主要介绍了基于HFC网络结构的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系统采用了基于COl川A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不仅包括了网络管理的5大基本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还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增加了用户管理和系统应用管理的功能,十分适合我国大力提倡社区化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 HFC CORBA 网络管理 SNMP JAVA  文章编号1002—8331—(2
期刊
摘 要 可重构控制器是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提出了可重构控制器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实现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可重构控制的方法。仿真研究表明可重构控制是实现可重构制造系统控制系统可重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可重构控制器可重构控制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4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8 ,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一个UPS通用通讯协议的设计和制定,同时介绍了基于该通讯协议的监控软件的实现,并对软件的功能、结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也把这个监控软件和其他一些现有的软件进行比较,强调它的通用性 相信对于其他监控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UPS PSTN 临界区 MODEM  ,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42—0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主动网(Active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与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主动网增加了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结点的计算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灵活的网络服务定制能力。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用户越来越要求网络能够提供灵活的、可扩展的网络服务。该文对主动网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主动网技术的研究新动向,重点讨论了主动网的服务定制能力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在Wind。ws98操作系统下PCI视频数据卡的设计开发,以及PCI卡的驱动程序开发,完成整个系统的整合设计,并对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多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PCI FPCA VXD 驱动程序 Windows98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51—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
期刊
摘 要 首先介绍了多媒体通信中的流同步问题以及影响同步的各种因素,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播放时间的自适应同步算法并加以推导证明,最后介绍了它在已设计的语音传输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流同步 多媒体通信 实时语音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78—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01.6
期刊
摘 要 首先对丁m64 UNIX中SNMP代理的实现原理和编程接口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eSNMP的概念及其总体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与扩展的方法。  关键词 网络管理 SNMP eSNMP  文章编号1002—8331—(2003)05—0169—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政府上网工程、虚拟企业等的发展,在公网上架构虚拟私有网(VPN)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对免费的FreeSWAN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结合所研制的客户端VPN软件NetCuard能方便、经济、灵活地建立自己的VPN网络。该文在对FreeSWAN的编译、安装、配置,以及管理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VPN网关的具体实现。  ’  关键词 虚拟私有网 FreeSWA
期刊
摘 要 主要介绍了提供IP Qos的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wices)体系。DS系统在IETF中正在经历一个热烈讨论和规范的过程。很有可能成为为下一代INTERNET提供Q。s保障的框架体系。该文深入阐述了DS系统进行通讯速率管理和资源分配的原理和算法,并举出了相应的例子。文章认为,将流量调节和资源分配单元分离是DS系统优于其它Qos保障系统的重要原因。这使得DS系统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