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观各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设问”。“設问”不是泛泛而问,而是要讲究艺术,懂得“善问”。“善问”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标志之一,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怎样的“设问”才是“善问”呢?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善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06
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质疑与创新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强化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综观各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设问”。“设问”不是泛泛而问,而是要讲究艺术,懂得“善问”。“善问”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标志之一,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怎样的“设问”才是“善问”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善问”。
一、问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设计问题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因此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的问题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归纳起来具有不同目的的问题大概有如下几类:
1. “导入性”问题
众所周知,注意力是人们心灵同外界相联的唯一门户。在课的起始,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思想活动,把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励、引导和铺垫。这就是“导入性”问题应有的目的。
2. “讨论交流性”问题
讨论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解决“讨论交流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在合作与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从解决“讨论交流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来看,它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分析、理解所学的知识,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3. “实验探究性”问题
由于中学生好奇、好动,教师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性的实验情境是很有必要的。一般选用的实验宜小不宜大,但趣味性要强,启发性要大;要尽可能地渗透竞争因素。例如,在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一节时,围绕这节课所要解决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一中心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验,通过做一做、试一试、画一画、赛一赛等可操作的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4. “小结性”问题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关键点。设计“小结性”问题除了能改变以往课后小结的“平淡”外貌外,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地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问题的设计应有具体的针对性
设计问题并非泛泛而设,应该有侧重点、有针对性,才能在有限的課堂45分钟内实施有效教学,获取最大教学效率。
1. 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数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实质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的实质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学生对无理数的表现形式认识不清,对分数的实质不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
(1)分数有 ;(强调分数实质是可化为整数比的数)
(2)无理数有 ;(强调无理数的三种表现形式:与π有关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构造小数)
(3)有理数有 ;(强调所有分数都是有理数)
问题2:任意写出4个无理数;
问题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②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
③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2. 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是他们已有的知识、认知心理和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书中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引起联想,按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水平发掘并设计难易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顺利解答。如学习乘方的应用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2人,2人又在一小时内每人又传给另2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你相信吗?试一试。”学生起初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但通过认真计算和推理得到224=16777216人,结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中学生还得到一些启示。
三、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生成性
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已知知识的提示、资料,或将一些问题分解,使之更有梯度。如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可设计以下“问题串”,使学生自主地完成对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知识的构建。
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上接第6页)
问题1:剪痕DE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DE的位置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问题3:如果将问题2中的线段DE给它一个名称“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否给它下一个定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06
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质疑与创新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强化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综观各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设问”。“设问”不是泛泛而问,而是要讲究艺术,懂得“善问”。“善问”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标志之一,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怎样的“设问”才是“善问”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善问”。
一、问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设计问题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因此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的问题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归纳起来具有不同目的的问题大概有如下几类:
1. “导入性”问题
众所周知,注意力是人们心灵同外界相联的唯一门户。在课的起始,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思想活动,把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励、引导和铺垫。这就是“导入性”问题应有的目的。
2. “讨论交流性”问题
讨论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解决“讨论交流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在合作与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从解决“讨论交流性”问题常用的方法来看,它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分析、理解所学的知识,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3. “实验探究性”问题
由于中学生好奇、好动,教师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性的实验情境是很有必要的。一般选用的实验宜小不宜大,但趣味性要强,启发性要大;要尽可能地渗透竞争因素。例如,在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一节时,围绕这节课所要解决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一中心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验,通过做一做、试一试、画一画、赛一赛等可操作的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4. “小结性”问题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关键点。设计“小结性”问题除了能改变以往课后小结的“平淡”外貌外,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地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问题的设计应有具体的针对性
设计问题并非泛泛而设,应该有侧重点、有针对性,才能在有限的課堂45分钟内实施有效教学,获取最大教学效率。
1. 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数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实质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的实质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学生对无理数的表现形式认识不清,对分数的实质不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
(1)分数有 ;(强调分数实质是可化为整数比的数)
(2)无理数有 ;(强调无理数的三种表现形式:与π有关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构造小数)
(3)有理数有 ;(强调所有分数都是有理数)
问题2:任意写出4个无理数;
问题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②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
③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2. 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是他们已有的知识、认知心理和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书中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引起联想,按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水平发掘并设计难易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顺利解答。如学习乘方的应用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2人,2人又在一小时内每人又传给另2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你相信吗?试一试。”学生起初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但通过认真计算和推理得到224=16777216人,结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中学生还得到一些启示。
三、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生成性
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已知知识的提示、资料,或将一些问题分解,使之更有梯度。如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可设计以下“问题串”,使学生自主地完成对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知识的构建。
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上接第6页)
问题1:剪痕DE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DE的位置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问题3:如果将问题2中的线段DE给它一个名称“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否给它下一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