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未明的来信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杂志编辑部:
  贵刊今年第2期发表了我的《父亲杜宣记录的毛泽东一次讲话》,读后发现有几处错字: 第12页左栏第5行“1962年起,我父亲……担任亚非作家常设局常设代表,驻在科隆坡”,“科隆坡”应为“科伦坡”;第14页右栏最后一段 “杜宣(1904-2004)百岁诞辰”,应为“杜宣(1914-2004)百岁诞辰”。另外,第15页殷之俊《关于“七十三,八十四……”及其他》一文左栏第2段“孙苏沦、翁萨佺”应为“团员孙苏伦、翁萨伦”。
  望能及时在刊物上更正,并向读者致歉。谢谢。
  桂未明
其他文献
海内外知名的文史掌故大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郑逸梅先生(1895—1992)一生笔耕不辍,交游广阔,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其著述广涉博采,蔚为大观,尤擅长人物传记、名人轶事、文史掌故,在南社研究、鸳鸯蝴蝶派研究、旧派文学研究、近现代报刊研究等众多领域里均卓有建树,出版有《梅瓣》《人物品藻录》《南社丛谈》《艺林散叶》等数十种,享有“无白不郑补”和“补白大王”的美誉。他又酷爱集藏,涉猎广泛,尤其钟爱书
期刊
李又然,何许人也?读到本文题目的读者,大半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本该为人留意的人的命运,却被我们在记忆之中忽略了。不过,如果把下面一些名人与他联系在一起,读者大致还会对这个人产生兴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以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名著为国人熟知,李又然是罗兰的学生;著名诗人艾青的传世之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问世,是李又然促成的;1943年延安的王实味事件、1951年著名诗人梁宗岱遭厄运,李又然
期刊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謇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清末状元、立宪派领袖、民国初年的实业总长和农商总长、南通地方建设的主导者、棉铁主义经济思想的倡导者、大生企业集团的创办人。他的经历丰富,成就卓著。有人称他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值得后人认真研究,细细品读。  张謇作为高官巨商,始终身居高位,可是一生刻苦节俭,并深切同情下层民众的疾苦。据其儿子张孝若描述,他的衣衫总是补了又补,每顿饭菜不过一荤一素一汤而已
期刊
杨兆龙1963年9月23日被逮捕,1971年6月2日以“历史与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  1972年的一份监狱对杨兆龙的鉴定材料这样写道:“主要罪恶:解放前长期充任反动要职(笔者按:最高代理检察长其实是中共地下党要他担任的),犯有起草反动法令(笔者按:其实杨兆龙起草的都是关于抗战动员、惩治日本战犯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法律法规),参与杀害共产党员(笔者按:指“王孝和一案”,此案由蒋介石亲自批示定夺,
期刊
作者石湾为作家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他撰写的《下文化部 “五七”干校的日子》一文是亲历“文革”五七干校生活的一个缩影。所谓的干校,是知识分子身心受难之所,中国曾有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曾在那里接受思想改造。石湾与文化界前辈陈勃、蔡若虹、吴祖光等艰难地度过了那段沉闷又荒唐的岁月,以真实的笔触还原那段受虐的历史。本刊将分三期刊登他的全文。敬请关注。  下干校基本上是“连锅端”  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莫过于青
期刊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日本公开向中国发动军事进攻和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的开端。事变发生之后,身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长官的张学良没有下令抵抗,位于守土第一线的东北军没有实行过有效的抵抗;而一直以“民族主义”标榜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不仅事变之前没有任何的准备,事变发生之后既没有宣布也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意义的抵抗,所提出的“不抵抗、不直接交涉、诉诸国联”政策和蒋介石本人的引咎下
期刊
孙鼎(1908-1977) 字师匡,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工程系,创办上海新安电机厂,该厂规模是当时全国私营电机厂中最大的一家。1956年1月,他在锦江饭店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共餐。1960年2月,他捐献31件历史文物给国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褒奖。1961年2月,他调任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副总工程师,为我国机电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他还曾担任民建中央委员。  孙鼎先生长我五岁,因家风熏染,他钟
期刊
提到王造时,人们可能首先想到他是“七君子”之一,而他在1949年后的命运沉浮,早已成为一段尘封记忆。近年来,随着知识分子研究热的兴起,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被历史遮蔽的光芒才重新闪现出来。王造时作为“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他从名重一时、大胆敢言的民主斗士到斯人独憔悴、“检讨等身”的“罪人”的人生变幻,引发了一批研究者的关注。本刊曾于2000年第3期、第4期,2001年第5期、第
期刊
《金仲华自尽前后》,由于是亲历者所作,其可信度因此也就比较高。读完此文,笔者总的感觉是实事求是。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写了1967年2月7日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后金仲华致“文革”权贵张春桥的表态信。一般来说,如今一些回忆“文革”的文章,写到迫害老干部,或与“四人帮”对立面的人,都会避去这一类不甚“光彩”的细节。二是金仲华和蔼可亲朴实背后的性格上脆弱的一面。另第25页右下方“1968年10月1日,金仲华参加
期刊
年轻时品味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其对仗巧妙,而无别的感受。1980年后“文革”中遭洗劫的字画有少数几件劫后“归来”,面对着睽违多年的旧物,心中忽然冒出晏词,对诗句竟有新的联想和感慨。不过本文想谈的,却非抄家发还之物,而是曾被抄没、后由两位前辈重新书写的诗词,其令我尤生“似曾相识”之感。这,说来就有点话长了。  “嘱为重书,即书以应”  事情要从先叔俞征谈起。他字兰石,19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