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径”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个水源体,水中心就是人心。今年由于职务的提升,工作角色也随之转变,在自己分管的部门,为了能够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搭建交流与学习、朴实与宽容、互进与共勉的良好工作环境,促进教师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下好“三盘棋”。
  一、准确定位,把握学校发展的旋律
  学校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灵魂,构建学校教育和谐发展体系,形成全校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和团结精进的精神纽带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学校全面实施“金水杉”育人工程,构建“立根—明道—乐行”的实践探索方向,努力培养“四底人才”:有底线的人(有礼有节)、有底色的人(阳光向上)、有底气的人(正直善良)、有底蕴的人(博学厚德)。“金水杉”教育应该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学校特色文化——朱子文化,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做优,做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全盘统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是朱子文化长廊建设;二是海峡国际朱子文化交流;三是《建州朱子文化研究》网站及专刊建设。将朱子文化理念融入治校办学思想中,并以此为依托,硬件设施和软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努力打造一个有底蕴、有个性的新时代校园。
  作为管理者,我们除了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情怀,有宽广蓝天一样的胸怀,有低头奋斗的实干,有开拓进取的智慧,有只争朝夕的干劲,还将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多元评价,立体发展”的评价体系,继续拓宽多角度、多方位的育人领域,开创学校育人的新天地。除此,笔者认为还要由科室单一的思考,到全面综合的管理上转变,不断转换思想作风,改变工作模式,准确定位辅助,努力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自身的素养提高,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深化课改,拓展学校发展的阵地
  学校的发展就是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五步三查”课改理念,引领课堂教学的大变革,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分散运用实践、课堂观摩研讨、总结改进提升”的形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课改大舞台,人人展风采”的景象。
  1.加强支持力度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定位决定地位。对课改工作学校统一思想,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规划。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倾斜,从政策层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2.注重机制创新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推动课改科学发展。学校出台了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常规检查、老师培训等工作制度,开展学科培训,对教学理论、教学案编写、模式操作、实施过程、学习小组建设、学生学习评价、常规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注重机制体制的创新,实施学科负责、分段评比、带头示范、鼓励变革。
  3.营造高效氛围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教师全员参与,宣传课改理念,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紧迫感和投身课改的热情。深入课堂观课议课,参与课改研究,争当课改生力军。参加校际教研,协调解决课改难题。创造交流平台,让教师畅谈课改心得,形成人人参与、课课研讨的高效氛围。
  4.轉变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模式推进,触及课堂教学的本质,学校课堂改革以新课标为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把核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临帖”后,大胆“弃帖”,在原有的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多元尝试,摈弃不足,使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学科、年级、校情及教师个人教学特点,课堂更加突出以生为本,突出教师教学风格与智慧,从“模式化”到“多校化”“个性化”演变。
  三、精准对接,锻造学校发展的基石
  “人生唯有读书好,莫闲蹉跎韶光老”,对于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习之风、钻研之风,让教师的内心充实而丰满,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能力、教学活力,在构建学习型的和谐校园里,在教师的精神世界上形成最本真的和美。
  1.以自身发展为前提
  针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心理需求的阶段,不仅在专业成长上要给予关心照顾,还要在精神领域让他们有归属感,以坚如磐石的工作态度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让教师们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讲教表彰的设立,让每位教师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发展的动力。此外,还要建立多元对话机制,营造出每位教师都能在平等状态下共同对话的环境,不断依托群体的智慧,促进教师健康快乐成长。
  2.以师德师风为基础
  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为,内化品行,提升素养。通过各种平台塑造教师的“三大形象”,即高尚的人格形象、渊博的智能形象,儒雅的美感形象,不断提高学养、修养、涵养,促进教师修身以立德,正已立德,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3.以文明养成为重点(以建章立制为抓手)
  教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创建文明学校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教师爱校、恋校、为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设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同时,实现刚性与弹性、奖励与惩处有机统一,在工作中审视自我,规范言行,进而从正面引导教师,变“海阔天空的闲聊”为“睿智之间的对话”。
  总之,学校要生成发展的“内涵”、 效益的“优化”、 氛围的“和美”,不断培育全面健康的教师团队,依托全校教师的智慧,使学校在发展上具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建瓯市第一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本文对降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及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问题做了阐述.
本文根据机械系统的使用与维修特点,阐述了机械技术状态的变化及其故障形成的一般过程,分析了机械故障的基本特性,指出了机械故障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对开展机械故障、维修保
“生活、游戏、综合”是《纲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资源,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这是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行动思路、方式
文章阐述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以及图书馆信息资源在中专学校的重要性。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从设计、材料、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和防治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裂缝的问题,而裂缝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本文针对此类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具体表象,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创客式教学集合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创新教育等思想,与小学生创造力、好奇心等天性相切合,其在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更利于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创客式教学,对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还需在实践摸索中寻求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思路,从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为创客教育展开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我国展开创客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计、教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浮力》。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合作与创新。学生小组实验,创新实验方法,针对实验数据进行合作探究,从而达到创新实验,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理解、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过程、反思与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内容理解  (一)地位与作用  《浮力》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五课的内容,浮力是力在水中的一种表
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排在首位。人文底蕴,说到底其实就是人文素质。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异常重要。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离不开人文教育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且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提供内隐学习
文本检索会议(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TREC)是目前国际上信息检索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交流与国际评测活动。笔者等人代表中科院计算所参加了2003年TREC的Novelty任务。在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