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提出问题的意识不浓。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疑”,敢于“疑”,在不断引导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数感”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力求共同探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时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能力;培养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新课标强调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不浓。学生不敢质疑一方面是因为害怕提出的问题不恰当而遭同学嘲笑,另一方面是怕受老师的批评。让学生敢于质疑,首先教师应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学生们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足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平时和学生平等相处,一起聊聊天,开开玩笑,尽可能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其次,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无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老师都会首先回应一个微笑并给予肯定接着再以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渐渐地学生感到“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一样自然,同样是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课堂中才能呈现出有问题就问的和谐氛围。
  二、备课中预设质疑内容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如何运用质疑,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备课时就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预设,做足准备。比如教到“轴对称”时,我先是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材料,然后问学生:”“当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圆的对称轴是什么”,“为什么要说所在的直线”等。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恰当的评价。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
  三、指导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曾说过“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不得章法的乱质疑反而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鼓励他们最大限度的发现问题,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
  1、质疑要有目的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时,教师利用体积与容积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激起矛盾,突出强调体积与容积的区别。教学中首先通过测量长方体橡皮外侧的长、宽、高求出橡皮的体积,接着出示一个厚木板钉制的长方体盒子,求盒子的容积,请一位学生对盒子的长、宽、高加以测量,当这位学生测量盒子外侧时,许多同学提出了质疑“求盒子可以放多少块橡皮是求盒子的容积,因为盒子壁有厚度,所以要从盒子里面测量。”通过由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不但加深了对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2、质疑要注重示范。通过教师的“举一”,引导学生“反三”。教师可先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如: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这一节,已知方程2X2-3x+1=0,求(1)两根的倒数和;(2)求两根的平方和,这一题中,教师讲了用求根公式一种方法后,再举一例,如:3x2-5x+3=0,求两根的倒数和,学生很自然的用老师示范过的方法即求根公式来解这道题。此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是否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题目,学生很自然地提出疑问。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質疑的独立性。引导学生研读新教材,敢于怀疑书本,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对所学内容能独立思考,并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对数学课本中新知识形成过程的文字、说明、设问质疑,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处处掩盖着有关新知识的问题信息,可从中探索新的问题。
  在一堂练习课中,学生遇到了这样一道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习题,求出的表面积为5240平方厘米,要求化成平方米并保留一位小数。绝大部分同学做出5240平方厘米=0.5平方米,就在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个答案是错的,应为0.6平方米”“为什么?”大家纷纷反驳,明明四舍五入得0.5,怎么会变成0.6?老师说:“大家不要急,听听这位同学的理由。”这位同学沉着地说:“如果是0.5平方米,比实际材料少,搭不成一个长方体,所以按实际情况要比0.524平方厘米多一些,百分位要进上去。”听了他的分析大家频频点头,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四、主动释疑。因势利导
  质疑是基础,释疑才是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达到释疑的效果?首先,从问题来。学生探究质疑的过程,有时候会希望一蹴而就,答案一呼百出。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急于回答,而应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起组织作用。
  当然,质疑能力的培养好比绕走山野阡陌,需要长期摸索并付之与耐心和信心,需要师生间不断研究,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期间,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中泰两国同一时期家具发展为轨迹,结合它们整体文化环境及文化交流背景,展开对两国家具形式与功能的比较。通过对比明式家具与泰国家具的异同点,发现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家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开放性,积极吸纳了多异质文化的成分;而中国明代强调大一统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两国家具各自拥有独具特色的家具形式与功能。  关键词:中国明代 泰国阿瑜陀耶时期 家具 形式 功能  中图分类号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05Cr15Ni5Cu4Nb沉淀硬化不锈钢板件,分析了沉积态、调整态、固溶态组织经时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及力学性能,并优化了热处理工艺。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