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江苏省一些高校网球比赛男子双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查找比赛中战术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的变化来帮助提高高校网球的训练水平,培养优秀的网球人才。
关键词 男子双打 战术意识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时下高校网球运动已经普遍兴起,但由于受思想观念、训练内容、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网球运动队在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战术意识上还有很大亟待提升的空间。完善和构建适合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员发展的网球战术意识训练体系,对提高高校的网球训练水平,培养优秀的网球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网球比赛进入前八的六所高校网球代表队的男子双打比赛为研究对象,这六所学校包括:南京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参考依据。
专家访谈法:走访相关比赛队伍的教练员,就研究的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数理统计法:对所研究对象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法来了解高校运动员双打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首先,作为教练员笔者跟踪观看了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学生网球比赛和2010年江苏省高校网球比赛的大部分比赛,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本人到各高校进行了访谈,访问到了一线的网球教练员以及网球运动员,深入了解到高校网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
2.1 高校网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江苏省的高校网球运动队的教练,都承担着教学与训练双重任务,教练员普遍存在高水平训练经验不足,有一部分教练是在工作了以后才接触的网球,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球培训,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靠自学一些训练方法,以各单项的技术训练为主,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训练不足。
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网球二级运动员较多,一级运动员只占到参加比赛人数的5%。40%的参赛运动员是进入大学之后才接触网球运动,整体看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参与比赛的运动员的主体主要为综合性高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训练时间较短,比赛经验不足,技术短板比较明显,战术运用能力较差。在一些参赛的队伍中双打组合两名参赛队员的实力差距比较明显,很多战术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2.2 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表队在双打比赛中采用一前一后站位,南京体院、南京大学两所学校的在比赛中网前的得分率较高,得益于两所学校的双打学动员实力比较均衡,而且运动水平较高,战术在技术的保障下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在两所学校与其它学校的比赛中依靠着稳定的发球和强有力的正手击球,创造出了网前得分的机会。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双打名次靠前的队伍网前的得分比例占的比较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网球比赛中与高级别的双打比赛中有着相同的特点,及网前是制胜的关键。
除了南京体院和南京大学外的其它四所高校,网前得分率偏低,从实际比赛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些队伍在双打的比赛中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双上网的战术意识不足。比赛中我们也可以观察水平稍高的球队随球上网的次数要多一点,从比赛和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并不是没有上网得分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网的战术意识,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底线打法,从来没有尝到过上网轻松得分的甜头。
(2)双打的分工战术不明确。双打必须建立在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上。但是为了有效地组织攻防并时刻保持意见的统一,场上也要确立核心队员。在有些比赛中给人的感觉是两个人在各自为战,打球的目的性不强,很少有目的地给队友创造机会,场上的交流不够,有时会相互埋怨,打击士气。防守时面对对方的挑高球或对方破网时的被动截击球时防守队员的补位不及时,换位不合理,造成失分的现象较多。
(3)网前技术的训练不够。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队员网前的失误时常出现,一个很好的网前得分机会,会被白白地丢掉。尤其是高压球脚下条调整不到位,在机会出现时没能转化成有效的得分,截击球没能很好控制在对方网前队员被动的位置上,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出第一次截击之后,没能积极地移动到对方最有可能打穿越球的位置,封住对方的线路。
(4)发球的攻击性不够。发球在男子双打比赛中的作用要高于单打比赛,好的发球不仅能直接得分也能给网前的队友创造极佳的得分机会。但是如果发球质量不高,就会给网前的队友制造很大的麻烦,有时队友就不得不回来守底线,使网前的机会丧失,使发球的一方反而处于防守的地位,失去了发球的优势。在比赛中笔者也观察到大多数大学生球员的一发成功率比较低,二发运动员发球的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的变化少,原因是训练不系统,不重视身体力量、柔韧性的训练,技术方面的训练也没有精细化。
(5)击球的攻击性不够。在比赛中底线抽球力度不够,有时球出浅在中线附近时,不能主动地运用正手侧身攻技术,导致不能坚决地随球上网。这主要是运动员没有主动攻击的意识,他们主要靠对手的失误得分,一味求稳,对击球的攻击性缺乏较高要求,所以导致击球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缺少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1)在日常的训练中,进一步细化各项基本技术的练习,提高发球的威胁与截击球的角度。(2)在双打训练中应加强随球上网及发球上网战术的训练,增强网前的得分能力。(3)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强化战术理论的学习,使运动员对不同的战术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4)注重实战的训练,明确队员的分工,增强队员处理不同球的能力,以及面对不同打法时的场上调整能力。(5)双打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交流,比赛时场上运用语言或手势多沟通,提高战术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升.网球的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李竹青,朱征宇,徐洪想.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网球竞技水平发展格局及竞技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59-61.
[3] 蒋宏伟.第11届全运会江苏省男子网球队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4):12-16.
[4] 吴松伟,何文清.网球双打网前技战术配合策略[J].孝感学院学报,2009(11):101-102.
[5] 陈禹.浅谈网球截击技术教学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1-132.
关键词 男子双打 战术意识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时下高校网球运动已经普遍兴起,但由于受思想观念、训练内容、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网球运动队在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战术意识上还有很大亟待提升的空间。完善和构建适合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员发展的网球战术意识训练体系,对提高高校的网球训练水平,培养优秀的网球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网球比赛进入前八的六所高校网球代表队的男子双打比赛为研究对象,这六所学校包括:南京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参考依据。
专家访谈法:走访相关比赛队伍的教练员,就研究的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数理统计法:对所研究对象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法来了解高校运动员双打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首先,作为教练员笔者跟踪观看了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学生网球比赛和2010年江苏省高校网球比赛的大部分比赛,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本人到各高校进行了访谈,访问到了一线的网球教练员以及网球运动员,深入了解到高校网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
2.1 高校网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江苏省的高校网球运动队的教练,都承担着教学与训练双重任务,教练员普遍存在高水平训练经验不足,有一部分教练是在工作了以后才接触的网球,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球培训,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靠自学一些训练方法,以各单项的技术训练为主,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训练不足。
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网球二级运动员较多,一级运动员只占到参加比赛人数的5%。40%的参赛运动员是进入大学之后才接触网球运动,整体看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参与比赛的运动员的主体主要为综合性高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训练时间较短,比赛经验不足,技术短板比较明显,战术运用能力较差。在一些参赛的队伍中双打组合两名参赛队员的实力差距比较明显,很多战术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2.2 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表队在双打比赛中采用一前一后站位,南京体院、南京大学两所学校的在比赛中网前的得分率较高,得益于两所学校的双打学动员实力比较均衡,而且运动水平较高,战术在技术的保障下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在两所学校与其它学校的比赛中依靠着稳定的发球和强有力的正手击球,创造出了网前得分的机会。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双打名次靠前的队伍网前的得分比例占的比较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网球比赛中与高级别的双打比赛中有着相同的特点,及网前是制胜的关键。
除了南京体院和南京大学外的其它四所高校,网前得分率偏低,从实际比赛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些队伍在双打的比赛中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双上网的战术意识不足。比赛中我们也可以观察水平稍高的球队随球上网的次数要多一点,从比赛和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并不是没有上网得分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网的战术意识,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底线打法,从来没有尝到过上网轻松得分的甜头。
(2)双打的分工战术不明确。双打必须建立在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上。但是为了有效地组织攻防并时刻保持意见的统一,场上也要确立核心队员。在有些比赛中给人的感觉是两个人在各自为战,打球的目的性不强,很少有目的地给队友创造机会,场上的交流不够,有时会相互埋怨,打击士气。防守时面对对方的挑高球或对方破网时的被动截击球时防守队员的补位不及时,换位不合理,造成失分的现象较多。
(3)网前技术的训练不够。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队员网前的失误时常出现,一个很好的网前得分机会,会被白白地丢掉。尤其是高压球脚下条调整不到位,在机会出现时没能转化成有效的得分,截击球没能很好控制在对方网前队员被动的位置上,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出第一次截击之后,没能积极地移动到对方最有可能打穿越球的位置,封住对方的线路。
(4)发球的攻击性不够。发球在男子双打比赛中的作用要高于单打比赛,好的发球不仅能直接得分也能给网前的队友创造极佳的得分机会。但是如果发球质量不高,就会给网前的队友制造很大的麻烦,有时队友就不得不回来守底线,使网前的机会丧失,使发球的一方反而处于防守的地位,失去了发球的优势。在比赛中笔者也观察到大多数大学生球员的一发成功率比较低,二发运动员发球的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的变化少,原因是训练不系统,不重视身体力量、柔韧性的训练,技术方面的训练也没有精细化。
(5)击球的攻击性不够。在比赛中底线抽球力度不够,有时球出浅在中线附近时,不能主动地运用正手侧身攻技术,导致不能坚决地随球上网。这主要是运动员没有主动攻击的意识,他们主要靠对手的失误得分,一味求稳,对击球的攻击性缺乏较高要求,所以导致击球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缺少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1)在日常的训练中,进一步细化各项基本技术的练习,提高发球的威胁与截击球的角度。(2)在双打训练中应加强随球上网及发球上网战术的训练,增强网前的得分能力。(3)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强化战术理论的学习,使运动员对不同的战术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4)注重实战的训练,明确队员的分工,增强队员处理不同球的能力,以及面对不同打法时的场上调整能力。(5)双打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交流,比赛时场上运用语言或手势多沟通,提高战术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升.网球的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李竹青,朱征宇,徐洪想.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网球竞技水平发展格局及竞技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59-61.
[3] 蒋宏伟.第11届全运会江苏省男子网球队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4):12-16.
[4] 吴松伟,何文清.网球双打网前技战术配合策略[J].孝感学院学报,2009(11):101-102.
[5] 陈禹.浅谈网球截击技术教学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