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史,在我国也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收获乡村旅游发展硕果的同时,乡村旅游行业也面临诸多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
一、相关介绍
乡村旅游既是一种农村资源,又是一种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需要开发用来发展乡村旅游,并要激发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旅游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等多方共赢效应。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还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并带动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就是以休闲度假为目的,以乡村为旅游地,在乡村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形式,如:旅游居住、野外探索性旅行、居住式旅游、生态文化游居、养乐游、场景时代式家庭农庄游等,这些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是在原有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乡村旅游的另一种延伸,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也避免了乡村旅游日益同质化的问题。起初,游客是通过乡村旅游游览乡间风光、体验乡间民俗等,也可以品尝农户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看看村里的小溪和小桥,了解它们的历史。游客常在乡村体验各种农家活动,通过转换生活方式,以此作为新的休闲方式。游客也通常以村庄为基地,向村庄周边地区探索式旅游。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民族风情发展模式
风情发展模式,就是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以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主要内容就是当地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拉鼓节,藏族的赛马会,土家族的牛王节,蒙古族的祭火和摔跤等等。這种模式,是在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文化意义的村庄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文生态新农村进行开发建设。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有56种民族风情,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些都是乡村旅游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跟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风情,有很多种类,如:民俗服饰,节日习俗(民族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居住民俗,婚姻礼仪民俗,娱乐民俗竞技(武术,风筝,龙舟竞渡等〉,饮食习俗,生产习俗。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其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依托的是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民族性特点。同时,民俗文化又有本地特色,具有地方色彩,这是地方性特点。二是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族风情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是大众性和传播性。民族风情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某一地区的人们普遍遵循的生活习俗,是另一种形式的大众文化。民族风情从空间上不断传播到其他各地,这是民族风情的传播性特点。四是时代性和稳定性。民族风情是在某一时代有其特有的特点,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时代性特点。民族风情在一段时期内有稳定的表现形式,这又是民族风情的稳定性特点。
(二)景区依附型发展模式
依附型发展模式,就是在景区周边的乡村利用景区周边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观赏著名景区的同时希望能观赏其他景色或者有个休闲放松的去处。正是游客游玩需求的多样化让景区周边的乡村找到了发展机遇。利用在景区周边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景区周边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占有地利优势。例如,凤凰县老洞村,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景区的客流量,与著名景区实现资源共享,又为著名景区旅游提供多种多样的其他选择,丰富旅游内容。
景区依附型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和著名景区的结合发展,景区与乡村共享游客资源,乡村则为景区补充了更为丰富的旅游内容,这样的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黄山汤口镇的脚下的翡翠谷景点,被称为黄山的第五绝。虽然那里的景色美丽如画,如梦境一般,又如仙境一般,但也是需要依托黄山这个著名景区,翡翠谷景点才让更多的人能够游览到。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位优越,共享风景。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由于临近成熟景区的辐射圈,在地里区位上有显著优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地域上的可能性。成熟景区拥有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而乡村与景区构建起交通联系后,形成了良好的旅游通达性。而且,文化、环境、旅游线路等区域上的一致性,也使乡村与景区之间更容易达成一体化发展。二是市场优越,客流集聚。乡村的农家菜和农家院等农家乐设施可以承担景区的部分服务接待功能,成为景区天然的后方配套旅游服务区。依托景区的人气和客流,乡村成为天然的游客集聚地,并在发展中逐渐拥有自己市场的客群,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市场前提。三是资源优越,互补发展。同区域旅游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互助”和“求异”,乡村在生态风光和文化渊源上与初始景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其的主要方向田园风、民俗情,又与景区的发展特色具有方向上的差异,因此其发展是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的有机补偿,与初始景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的格局。
四、建议对策
(一)精准开发,合理定位
首先要确定走生态旅游线路的战略。将当地的文化与奇特的景观相互结合,赋予其文化内涵,以此来吸引游客。要加大投资力度,并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评审,争取国家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在著名景区周边的优势,与著名景区共享游客资源。配合著名景区的发展规划,补充著名景区发展中的不足,形成优势互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集中处理。
(二)建立休闲娱乐的度假胜地
著名景区以观赏性类型居多,则景区周边的乡村则要往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建立吃、住和娱乐一体化的大型休闲村庄。又要注重村庄内的统一规划,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行业协会,共谋发展,促进健康和谐发展。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卫生室和警务室的建设可以保障游客的安全。景区周边的乡村以休闲度假为定位可以更好地促进著名景区的发展。这是互利互惠的战略。
(三)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
不断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乡村旅游与著名景区有个共通的地方就是文化。乡村的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又是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产品,美味的食物可以为游客带来乐趣,又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消费。要不断挖掘节庆文化,通过举办相关节庆活动,搞活气氛,还能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乡村,往往让人流连忘返,在游客的游玩中,文化内涵则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走健康发展之路
政府做好整体的发展规划,职能部门则要根据规划指导建设。当地要有专门负责管理旅游的职能部门,并加强政府管理服务的职能。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专门人才服务于旅游业。同时,还需要一个自治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沟通,共同进步。建立相关评价标准,让旅游业经营者按照标准经营,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完善了基础设施,游客才会前来旅游消费。如果基础 设置不完善,出行不方便则会让游客望而却步。要完善交通基础设置建设,让游客出行方便。完善农村水和电网等基础设置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线路建设,游客希望能随时随地上网。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点,让环境保持卫生。
参考文献:
[1]谢淦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华南农业大学,2016.
[2]徐峥,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
一、相关介绍
乡村旅游既是一种农村资源,又是一种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需要开发用来发展乡村旅游,并要激发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旅游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等多方共赢效应。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还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并带动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就是以休闲度假为目的,以乡村为旅游地,在乡村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形式,如:旅游居住、野外探索性旅行、居住式旅游、生态文化游居、养乐游、场景时代式家庭农庄游等,这些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是在原有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乡村旅游的另一种延伸,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也避免了乡村旅游日益同质化的问题。起初,游客是通过乡村旅游游览乡间风光、体验乡间民俗等,也可以品尝农户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看看村里的小溪和小桥,了解它们的历史。游客常在乡村体验各种农家活动,通过转换生活方式,以此作为新的休闲方式。游客也通常以村庄为基地,向村庄周边地区探索式旅游。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民族风情发展模式
风情发展模式,就是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以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主要内容就是当地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拉鼓节,藏族的赛马会,土家族的牛王节,蒙古族的祭火和摔跤等等。這种模式,是在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文化意义的村庄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文生态新农村进行开发建设。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有56种民族风情,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些都是乡村旅游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跟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风情,有很多种类,如:民俗服饰,节日习俗(民族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居住民俗,婚姻礼仪民俗,娱乐民俗竞技(武术,风筝,龙舟竞渡等〉,饮食习俗,生产习俗。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其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依托的是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民族性特点。同时,民俗文化又有本地特色,具有地方色彩,这是地方性特点。二是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族风情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是大众性和传播性。民族风情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某一地区的人们普遍遵循的生活习俗,是另一种形式的大众文化。民族风情从空间上不断传播到其他各地,这是民族风情的传播性特点。四是时代性和稳定性。民族风情是在某一时代有其特有的特点,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时代性特点。民族风情在一段时期内有稳定的表现形式,这又是民族风情的稳定性特点。
(二)景区依附型发展模式
依附型发展模式,就是在景区周边的乡村利用景区周边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观赏著名景区的同时希望能观赏其他景色或者有个休闲放松的去处。正是游客游玩需求的多样化让景区周边的乡村找到了发展机遇。利用在景区周边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景区周边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占有地利优势。例如,凤凰县老洞村,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景区的客流量,与著名景区实现资源共享,又为著名景区旅游提供多种多样的其他选择,丰富旅游内容。
景区依附型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和著名景区的结合发展,景区与乡村共享游客资源,乡村则为景区补充了更为丰富的旅游内容,这样的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黄山汤口镇的脚下的翡翠谷景点,被称为黄山的第五绝。虽然那里的景色美丽如画,如梦境一般,又如仙境一般,但也是需要依托黄山这个著名景区,翡翠谷景点才让更多的人能够游览到。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位优越,共享风景。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由于临近成熟景区的辐射圈,在地里区位上有显著优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地域上的可能性。成熟景区拥有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而乡村与景区构建起交通联系后,形成了良好的旅游通达性。而且,文化、环境、旅游线路等区域上的一致性,也使乡村与景区之间更容易达成一体化发展。二是市场优越,客流集聚。乡村的农家菜和农家院等农家乐设施可以承担景区的部分服务接待功能,成为景区天然的后方配套旅游服务区。依托景区的人气和客流,乡村成为天然的游客集聚地,并在发展中逐渐拥有自己市场的客群,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市场前提。三是资源优越,互补发展。同区域旅游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互助”和“求异”,乡村在生态风光和文化渊源上与初始景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其的主要方向田园风、民俗情,又与景区的发展特色具有方向上的差异,因此其发展是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的有机补偿,与初始景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的格局。
四、建议对策
(一)精准开发,合理定位
首先要确定走生态旅游线路的战略。将当地的文化与奇特的景观相互结合,赋予其文化内涵,以此来吸引游客。要加大投资力度,并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评审,争取国家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在著名景区周边的优势,与著名景区共享游客资源。配合著名景区的发展规划,补充著名景区发展中的不足,形成优势互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集中处理。
(二)建立休闲娱乐的度假胜地
著名景区以观赏性类型居多,则景区周边的乡村则要往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建立吃、住和娱乐一体化的大型休闲村庄。又要注重村庄内的统一规划,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行业协会,共谋发展,促进健康和谐发展。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卫生室和警务室的建设可以保障游客的安全。景区周边的乡村以休闲度假为定位可以更好地促进著名景区的发展。这是互利互惠的战略。
(三)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
不断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乡村旅游与著名景区有个共通的地方就是文化。乡村的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又是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产品,美味的食物可以为游客带来乐趣,又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消费。要不断挖掘节庆文化,通过举办相关节庆活动,搞活气氛,还能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乡村,往往让人流连忘返,在游客的游玩中,文化内涵则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走健康发展之路
政府做好整体的发展规划,职能部门则要根据规划指导建设。当地要有专门负责管理旅游的职能部门,并加强政府管理服务的职能。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专门人才服务于旅游业。同时,还需要一个自治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沟通,共同进步。建立相关评价标准,让旅游业经营者按照标准经营,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完善了基础设施,游客才会前来旅游消费。如果基础 设置不完善,出行不方便则会让游客望而却步。要完善交通基础设置建设,让游客出行方便。完善农村水和电网等基础设置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线路建设,游客希望能随时随地上网。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点,让环境保持卫生。
参考文献:
[1]谢淦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华南农业大学,2016.
[2]徐峥,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