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人脑又人心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入群众的“内心”。要想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就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力点,结合新媒体、大数据等传播技术,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传播实效,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精準传播上下功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导向,不仅要使之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群众的“内心”,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能够主动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为什么必须“入脑又入心”
  首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又入心”是应对当前不断发展的舆论传播的需要。日益发展的新媒体为各种言论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深入、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的应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入脑”“人心”提供了新的契机。日益发展的新媒体,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渠道,而且,也以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尤其是有声有色的视频和动画形式,更是以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受众的兴趣,增加了受众接受的速度和深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下不利于受众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问题。因此,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入脑”“人心”就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增强互动性与信息反馈性。
  其次,理论只有掌握在群众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价值,从这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入群众的“内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身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要想掌握群众就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服群众,要想说服群众,理论就要彻底,就要将事物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从这个层面看,只有群众掌握理论,才能够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才能够运用理论和经验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发展实际结合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让人民群众理论在学习和实践探索中更加透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够将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指导自身的行动。
  最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群众“头脑”,深入到群众的“内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而言,固然包括让群众理解和接受,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能够进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信仰。对此,就不仅要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有所掌握,而且,还必须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层次,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实现与当前群众主流思想的融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觉,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能够主动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坚持当做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宽度和广度,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实施精准传播
  一是要丰富传播载体,扩大受众范围,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信息传播领域,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人与人实时互动沟通。要想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水平,就必须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在网络空间占据一席之地,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网络空间充分发挥意识指导和规范作用。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积极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网络平台建设中。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传播途径,针对不同受众制定不同的传播方案,诸如对于学生群体,就必须贴近大学生群体特性,将班级、社团作为主要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座谈等方式在校园内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理论精髓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赋予其时代性特征,让人民群众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阳有用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不仅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通过精神促进和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还必须能够更好地结合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实际,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性。一旦二者结合不够紧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失去了灵魂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变得形式化,其作用必将大打折扣。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赢得人心,使人民群众形成理论自觉和理论坚守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人心”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具体目标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必须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理论的丰富和传播,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秀品质,在人民中间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进行理论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加强精准化指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品质。新时期下,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精准指导,就必然要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相结合,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受众群体进行层次分析,特别是对于新媒体用户,要对其年龄、学历、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按照不同分析结果,制定精准化的传播方案,采用精准化的内容将这部分群体目光吸引过来,提升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率。此外,要借助门户网站和其他网站专栏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提升理论关注度,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新媒体宠儿。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坚持民生主张,紧紧以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想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走进人们生活,走进社会现实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得到群众认可,其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大众化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交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理论说服力,真正让群众从内心深处和思想深处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总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又“入心”目标,不仅要结合新媒体、大数据等传播技术,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传播实效,更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在避免哲学传播庸俗化的前提下,坚持人民立场,在民生问题和精准传播上下功夫,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作者为保定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周进进、孙迎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及实现》,人民论坛网,2017年8月15日。
  责编/孙娜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做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表率,在讲政治上旗帜鲜明,在守规矩上知行合一,在重品行上止于至善,在勇担当上“严、真、细、实、快”,确保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意识”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期刊
重要发现  超九成公众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取得的成就超出或达到预期,尤其认可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表现,公众对于“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一全球治理具体实践印象最深刻。  对于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展现出来的角色,近八成公众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中国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从过去的参与者、跟随者,向主动推动者和建设者转型,扮演
期刊
【摘要】在網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个人信息存在极大风险,包括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信息遭受侵害。防护个人信息安全,应当以《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为契机,出台《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办法和司法解释;加大对侵害个人信息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  【关键词】网络安全 个人信息 保护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我们所处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重要精神动力,党要对意识形态话语权有足够的把控能力。提高思想理论建设水平,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始终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工作队伍,还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作,在多元文化中汇聚共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话语不仅
期刊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党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貫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全党全社会必须要“来一个大学习”,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更好更快学习新思想,就必须
期刊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无数意义的叠加,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象征性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价值传承,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延伸,它既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集体精神。  未来,讲好红旗渠故事,将红旗渠精神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是个重要的问题。红旗渠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今天怎么讲?对红旗渠这种精
期刊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对红旗渠有一种情结,接触了很多红旗渠精神的文艺作品和先进事迹,他们修渠过程中展现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到红旗渠调研时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一家农户的老公公早上五点出门下午四点才弄到水,新过门的儿媳妇出去接水结果没走几步把水洒了。老公公对此不敢批评,然而第二天儿媳妇自杀了。从这个故事中能够看到当时林县缺水到了怎样的程度。时任林县县
期刊
我作为一个草根、作为一个农民,与红旗渠的关系是什么? 我在北大学习的时候,有幸听取了时任林州市副市长王献青做的报告《林州市的精神——红旗渠》,当时我就有了一个梦想,以红旗渠为主体,筑建红旗渠国家智慧农业聚集区。  要想了解红旗渠,光听不行,要到渠上走一走看一看,我顺着红旗渠转了一个遍,太震撼了!它是伟大、神圣的,是能够创造人的生命最高价值的一个平台,我们要把红旗渠这杆旗传承好,扛起来。我把我的想法
期刊
过去的林县是一个缺水、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地区,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吃水问题,为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能够解决?为什么当时10万人苦干能够修成红旗渠?1944年林州解放后,共产党让林州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们对共产党的信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促使他们奋不顾身地支持各种党组织的活动和抗日活动,从此这个地方的人就产生了一种红色精神,在血脉里面种下了红色的基因。  20世纪60年代初,老书记杨贵带着林县县委一
期刊
【摘要】理论与观念创新作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条件,不只决定了国际贸易创新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国际贸易创新发展。面对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需要从结构、手段、政策等领域进行创新,联系各国外贸,从根本上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经济时代 国际贸易 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入背景下,国际贸易和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我国国际贸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