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口婆心”一词常常被一些老师提起。在词典中,“苦口”的意思是“反复规劝”,“婆心”意为“仁慈的心肠”。“苦口婆心”是指“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从感情色彩上说,“苦口婆心”是个褒义词,和“诲人不倦”同义。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中,能对学生做到“苦口婆心”被视为良师不可或缺的一种品质。的确,一个教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本着为学生考虑的目的,对学生用语言进行规劝,而且不厌其烦地再三教导,就凭着这善良的心灵、文明的方式、持久的耐心,我们也应该为其点赞。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苦口婆心”的效果甚微,甚至无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教师的“婆心”和学生需要合拍吗?
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颗“婆心”真挚动人,不容置疑。但为什么很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却并不领情,甚至持抗拒态度呢?据说,上海一所中学抽取了100名教师,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20%。为什么数据如此不对称,问题出在哪里?
1.“婆心”的纯粹性值得反思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婆心”理解为“师爱”和“付出”。每个教师努力工作的目的都是双重的,既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能够成才;又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考核、评优等方面得到认可,实现人生的价值。应该说,这两个目的是统一的,教育事业既培养学生,也成就自己。的确,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布置适量作业,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时,教师的“婆心”是既为学生,又为自己,是双赢的。
但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让自己所教学科取得好成绩,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布置大量作业,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单科突进,无法使学生做到学科均衡,还自以为是为学生好。这样做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这样的“婆心”已经不是“仁慈之心”,而是异化为私心,“婆心”的纯粹性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还口口声声一个劲地说“我都是为了你们好”,学生就无法接受了。毕竟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自主意识和质疑精神都很强,教师越是打着“一起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旗号,私底下却只顾自己一门学科的成绩,学生就会加倍反感这种“婆心”,和教师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2.读懂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教师的仁慈之心本质上就是一种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价值体现。师爱的真谛是尊重、是宽容、是激励,因而,要想在爱的土壤里结出丰硕的成果,就需要用尊重的雨露灌溉,用宽容的阳光照耀,用赏识的沃土培植。
“尊重之心”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成长的过程是由学生内在固有的基本需要推动的,那就是学生都有自尊和自主的需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尊重学生。
“宽容之心” 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完美无瑕,而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其内在成长需要的一种表达和呼唤。教师的宽容就是以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进步的空间。
“赏识之心”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有句俗语这样说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虽为调侃之语,却也足见认可和赏识的重要作用。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这种希望受到赞赏和好评的心理。
思考二:教师的“苦口”为何不能直抵学生心田?
如前所述,“苦口”的意思是“反复规劝”。如果规劝的话语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所说的话就可以称为“金玉良言”;反之 ,就会和“喋喋不休”“唠叨”这些让人生厌的词语等同。
1.口头教育并非最佳方式
魏书生说:“改变一个人,一定要从行动开始,不要从口号、理念开始。”这句话在现行的德育中是极有价值的。当前,我们教育学生时多采用说教方式,但道理是抽象的,未成年学生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道理,而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都喜欢讲道理。
有教育专家曾归纳了“德育宝典”说,对学生的教育“管束要求是下策,说教灌输是中策,启发引导是上策,体验感悟是上上策,促进自我构建是至上之策”。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和语言有关的教育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中下之策。对学生最有用的教育手段是让学生多体验感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建构自己的精神大厦。
2.“苦口”的时机不佳
《墨子·多言何益》写道: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当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的好处时,墨子告诉他,蛤蟆、青蛙,日日夜夜常常鸣叫,叫得口干,舌头都要烂了,然而却没有用。再看那雄鸡,按时在夜尽之时啼叫,惊醒天下的人们,纷纷振作行动起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这篇短文道出了有关说话的一个普遍真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也就是说,教育学生要抓住谈话的契机。而我们的老师常常按照“从快原则”,第一节课产生的问题,一下课或第二节课就马上找来学生谈话,有时一谈就是一节课。事实上,这时候,学生一般都还没有冷静下来,教师的心情也未必能调整到位,谈话的效果可想而知。
3.“苦口”的尺度超限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人们极不耐烦的心理或逆反的心理。这让我们想起马克·吐温的一个故事。他年轻时有一次到教堂去听牧师的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十分激动,决心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一会儿,牧师还在不厌其烦地说,马克·吐温不耐烦了,决定少捐一点。又过了很久,牧师还不打算住口,马克·吐温生气了,决定一分钱也不给。最后他忍无可忍,还偷走了2元钱。 联想到我们的德育,教师的“苦口”也类似牧师的演讲,让学生由开始的认同到后来的反感。这反映了教师规劝时的三个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没能注意“度”的把握,没有换位思考。凡事过了就不好,明明是正确的道理在超限之后就变成了一堆废话,教师讲得费时费力,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学生站得腰酸背痛,听得头昏脑涨,不知所云。这样的“苦口”可以休矣!
思考三:如何让“苦口婆心”焕发教育的魅力?
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方式, “苦口婆心”虽然弊处多多,但显然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要教师真正抱着一颗爱学生的心,懂得学生的心理所需,抓住规劝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尺度,“苦口婆心”还是能收到好的效果,焕发教育的魅力的。
1.换位思考,找到入口
每个学生都像一座冰山,其行为表现就像冰山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在那冰山下,是我们看不到的学生的兴奋、愤怒、伤害、恐惧、悲伤的感受,是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期待,还有对归属感、安全感的渴望。如何看到冰山下的这些情感和渴望,要靠教师放下身段,潜入水中,进入学生的世界。
这要求教师要握住一把叫“同理心”的钥匙,即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并分析和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找到进入学生内心的入口。同理心较强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将学生内心隐含的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讲出来,并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对道德的自我构建。
2.精心“备话”, 言简意赅
教师们对备课都非常重视,但很少有教师在和学生谈话前会“备话”,这样随意而为的结果往往是话多而散,让学生难以消化。真正有效的教育其实是“短新快”的,而不是马拉松式的。为此,我们要认真准备,强化时间观念,明确谈话的目的和表达的重点。“备话”时先要在脑海中梳理一遍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办,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斟酌使用语言,必要时还可辅之以故事、音乐、微视频等。语言要简洁,不讲大道理,学会倾听,不做“话语霸权主义”。如此言简意赅的交流既能收到实效,又为师生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3.一事一议,不翻旧账
很多教师有“超强”的记忆力,会记住学生以前犯过的各种错误,甚至是很小的错误。比如学生这次是因为没有上交作业挨批,在批评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把学生上个月迟到,上个学期忘记戴校牌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出来,再“深刻总结”指出:一切的错误都是由于该生缺乏责任心所致。继而会引申到由于责任心缺失,学生将来可能会承受的后果等等。这样,学生往往从最初的内心愧疚变成不耐烦,进而产生“为什么对我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的想法,本来学生也许已经做好了改正的准备,但在教师无休止的批评之下,可能变得破罐子破摔,决定将错误进行到底。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一事一议,一码归一码,犯什么错,就针对这个错来谈,决不要前后联系,左右拓展。 此外,还要坚持“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不重复谈话。因为,教育的效果和教育的次数常常成反向关联,关键是要提高一次性谈话的质量。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创新“苦口婆心”的技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诸如采用书信、字条、微信、QQ等新式交流工具,并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如富含深意的咳嗽、充满希望的眼神、璨烂的笑靥、温暖的双臂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师爱的魅力。
(作者单位:嵊泗县初级中学
浙江舟山
思考一:教师的“婆心”和学生需要合拍吗?
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颗“婆心”真挚动人,不容置疑。但为什么很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却并不领情,甚至持抗拒态度呢?据说,上海一所中学抽取了100名教师,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20%。为什么数据如此不对称,问题出在哪里?
1.“婆心”的纯粹性值得反思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婆心”理解为“师爱”和“付出”。每个教师努力工作的目的都是双重的,既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能够成才;又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考核、评优等方面得到认可,实现人生的价值。应该说,这两个目的是统一的,教育事业既培养学生,也成就自己。的确,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布置适量作业,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时,教师的“婆心”是既为学生,又为自己,是双赢的。
但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让自己所教学科取得好成绩,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布置大量作业,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单科突进,无法使学生做到学科均衡,还自以为是为学生好。这样做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这样的“婆心”已经不是“仁慈之心”,而是异化为私心,“婆心”的纯粹性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还口口声声一个劲地说“我都是为了你们好”,学生就无法接受了。毕竟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自主意识和质疑精神都很强,教师越是打着“一起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旗号,私底下却只顾自己一门学科的成绩,学生就会加倍反感这种“婆心”,和教师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2.读懂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教师的仁慈之心本质上就是一种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价值体现。师爱的真谛是尊重、是宽容、是激励,因而,要想在爱的土壤里结出丰硕的成果,就需要用尊重的雨露灌溉,用宽容的阳光照耀,用赏识的沃土培植。
“尊重之心”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成长的过程是由学生内在固有的基本需要推动的,那就是学生都有自尊和自主的需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尊重学生。
“宽容之心” 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完美无瑕,而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其内在成长需要的一种表达和呼唤。教师的宽容就是以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进步的空间。
“赏识之心”是学生最需要的“婆心”。有句俗语这样说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虽为调侃之语,却也足见认可和赏识的重要作用。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这种希望受到赞赏和好评的心理。
思考二:教师的“苦口”为何不能直抵学生心田?
如前所述,“苦口”的意思是“反复规劝”。如果规劝的话语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所说的话就可以称为“金玉良言”;反之 ,就会和“喋喋不休”“唠叨”这些让人生厌的词语等同。
1.口头教育并非最佳方式
魏书生说:“改变一个人,一定要从行动开始,不要从口号、理念开始。”这句话在现行的德育中是极有价值的。当前,我们教育学生时多采用说教方式,但道理是抽象的,未成年学生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道理,而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都喜欢讲道理。
有教育专家曾归纳了“德育宝典”说,对学生的教育“管束要求是下策,说教灌输是中策,启发引导是上策,体验感悟是上上策,促进自我构建是至上之策”。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和语言有关的教育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中下之策。对学生最有用的教育手段是让学生多体验感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建构自己的精神大厦。
2.“苦口”的时机不佳
《墨子·多言何益》写道: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当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的好处时,墨子告诉他,蛤蟆、青蛙,日日夜夜常常鸣叫,叫得口干,舌头都要烂了,然而却没有用。再看那雄鸡,按时在夜尽之时啼叫,惊醒天下的人们,纷纷振作行动起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这篇短文道出了有关说话的一个普遍真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也就是说,教育学生要抓住谈话的契机。而我们的老师常常按照“从快原则”,第一节课产生的问题,一下课或第二节课就马上找来学生谈话,有时一谈就是一节课。事实上,这时候,学生一般都还没有冷静下来,教师的心情也未必能调整到位,谈话的效果可想而知。
3.“苦口”的尺度超限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人们极不耐烦的心理或逆反的心理。这让我们想起马克·吐温的一个故事。他年轻时有一次到教堂去听牧师的演讲,牧师关于捐款的演讲很有鼓动性,马克·吐温十分激动,决心多捐一点钱。但过了好长一会儿,牧师还在不厌其烦地说,马克·吐温不耐烦了,决定少捐一点。又过了很久,牧师还不打算住口,马克·吐温生气了,决定一分钱也不给。最后他忍无可忍,还偷走了2元钱。 联想到我们的德育,教师的“苦口”也类似牧师的演讲,让学生由开始的认同到后来的反感。这反映了教师规劝时的三个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没能注意“度”的把握,没有换位思考。凡事过了就不好,明明是正确的道理在超限之后就变成了一堆废话,教师讲得费时费力,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学生站得腰酸背痛,听得头昏脑涨,不知所云。这样的“苦口”可以休矣!
思考三:如何让“苦口婆心”焕发教育的魅力?
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方式, “苦口婆心”虽然弊处多多,但显然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要教师真正抱着一颗爱学生的心,懂得学生的心理所需,抓住规劝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尺度,“苦口婆心”还是能收到好的效果,焕发教育的魅力的。
1.换位思考,找到入口
每个学生都像一座冰山,其行为表现就像冰山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在那冰山下,是我们看不到的学生的兴奋、愤怒、伤害、恐惧、悲伤的感受,是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期待,还有对归属感、安全感的渴望。如何看到冰山下的这些情感和渴望,要靠教师放下身段,潜入水中,进入学生的世界。
这要求教师要握住一把叫“同理心”的钥匙,即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并分析和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找到进入学生内心的入口。同理心较强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将学生内心隐含的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讲出来,并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对道德的自我构建。
2.精心“备话”, 言简意赅
教师们对备课都非常重视,但很少有教师在和学生谈话前会“备话”,这样随意而为的结果往往是话多而散,让学生难以消化。真正有效的教育其实是“短新快”的,而不是马拉松式的。为此,我们要认真准备,强化时间观念,明确谈话的目的和表达的重点。“备话”时先要在脑海中梳理一遍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办,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斟酌使用语言,必要时还可辅之以故事、音乐、微视频等。语言要简洁,不讲大道理,学会倾听,不做“话语霸权主义”。如此言简意赅的交流既能收到实效,又为师生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3.一事一议,不翻旧账
很多教师有“超强”的记忆力,会记住学生以前犯过的各种错误,甚至是很小的错误。比如学生这次是因为没有上交作业挨批,在批评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把学生上个月迟到,上个学期忘记戴校牌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出来,再“深刻总结”指出:一切的错误都是由于该生缺乏责任心所致。继而会引申到由于责任心缺失,学生将来可能会承受的后果等等。这样,学生往往从最初的内心愧疚变成不耐烦,进而产生“为什么对我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的想法,本来学生也许已经做好了改正的准备,但在教师无休止的批评之下,可能变得破罐子破摔,决定将错误进行到底。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一事一议,一码归一码,犯什么错,就针对这个错来谈,决不要前后联系,左右拓展。 此外,还要坚持“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不重复谈话。因为,教育的效果和教育的次数常常成反向关联,关键是要提高一次性谈话的质量。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创新“苦口婆心”的技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诸如采用书信、字条、微信、QQ等新式交流工具,并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如富含深意的咳嗽、充满希望的眼神、璨烂的笑靥、温暖的双臂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师爱的魅力。
(作者单位:嵊泗县初级中学
浙江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