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144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研究了安徽省不同土地类型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的特点。结果表明,安徽省平均有机碳密度为(31.64±16.39)tC/hm2,林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高于全省表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旱作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则低于全省平均值。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林地>水稻土耕层>旱地。安徽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也表现为:林地>水稻土>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总量达0.28 Pg,其中林地占50%,水稻土占23%,而旱地只占18%。因此,人为利用特点是区域土壤碳库和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
其他文献
1946年至1948年,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谋求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积极参加创建关贸总协定的重要会议,和各有关国家进行了艰难的谈判,和其他国家达
<正>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诞生,特别是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的规模也在高校学生中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大学校园里一支庞大
税收划分一直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主线。1993-1994年改革虽然重构了政府间税收划分的框架,但仍然遗留了一系列至今未能妥善解决的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包括税收立法权的
构造-气候-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是当前地貌界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而地形特征作为构造、气候等共同作用的重要载体,得到构造地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构造活跃的造山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