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服装的造型和结构的设计,更加追求新颖的,结构上变化丰富且富有层次穿着舒适的服装,因此服装设计师要更多地从人体出发,从服装的结构和人体活动的元素上发掘更多的设计空间和可能性,已满足需求者对于服装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本文从服装结构的应用创新为内容的出发点,从实际案例、品牌涉及的产品、行业内的专题研究方向上,科学的发掘研究理论和更多可能性的应用和创新,甚至是一衣多穿,从而更深刻的认识服装和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结构;服装造型;褶皱;创新设计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在当代文明社会里,则是人以衣为本。”服装从设计、工艺、面料的选择上、织造、生产、都是围绕人体展开,是为人体修饰、审美、活动以及功能上的出发点为基础的,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水平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而开始考虑文化内涵和精神需求的更高层面,当代服饰的流行中褶皱艺术是较为常见的设计应用手法之一,褶皱的应用既可以在服饰的廓形和造型上增加立体感与丰富层次感,对应的衣身部也在人体活动上体现了更清晰的,人体与服装的和谐这一理念的创新表现。在服装中“褶”和“皱”的表现和应用是不同的,也是有着区分和差异的,从领子、肩部、袖、衣身、臀、腰部的表现上,两者都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呈现效果和形态。衣身褶皱的种类繁多,诸如,“细褶皱、顺风褶、刀形褶、百褶、手风琴褶、悬垂褶、自然褶”等褶,相应的形态也很多,例如,“悬垂状、发散状、牵扯状、漂浮状、堆积状”等多种形态。在此基础上,能否及时的把握流行趋势的变化,怎样实际应用在服饰的时尚与潮流发展的创新中,成为当下的主要议题。
1.2中西方衣身褶皱的差异
在注重表现人体的西方服装史中衣褶一直是西方展现服饰审美的重要的工艺手法。人们由布匹缠身“遮羞”,随意产生衣褶,随意调节褶皱的表现,发展为有设计感的,运用思考所创新褶皱变化和造型形态在服装上的表现,呈现审美属性的同时,也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服饰的独特设计语言,同时在服饰的造型上也展示着西方设计者的能力。
衣褶是艺术作品场景中人物着重表现的元素之一,譬如西方各时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衣身褶皱展现的就是逼真的,立体感层次鲜明的。而在中国人人物有着独有的绘画手法,如“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典故皆是对人物衣纹栩栩如生的比喻,也是通过衣纹的造型表现人物神韵以及穿着的经典示例。
通过研究中西方服饰衣身的褶皱概念和应用当中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发掘二者中富有生命力的形式美元素。
2.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应用
2.1服装中所应用到的褶皱
自然褶:
(1)垂挂褶—衣料中的被固定在附着点或用于支撑,有长且平直的褶皱纹路,出于重力,面料其余的部分大面积呈现自然下垂,如图1。
(2)捆束褶—衣料部分位置被捆住束缚,呈现褶纹方向相似、数量不等的褶,如图2。
(3)牵扯褶—衣料上的固定两点紧绷而呈现或直线或成弧线的褶。
(4)堆积褶—松软平垂的衣料受到挤压呈现不规则的褶皱。
(5)漂浮褶—根据人体活动和自然阻力产生形态的变化。
(6)积压褶—由于堆叠存放暂时形成的褶皱。
(7)揉搓褶—衣料因为外力作用无法恢复而形成的零散细碎的褶皱痕迹。
2.2衣身褶皱在空间上的应用
衣身褶皱应用的两种目的是功能性和审美性,衣身褶皱的形成有利于人体活动以及服饰内部空间的合理运用,亦可以在人们活动时形成良好的透气、保温、散热效果。衣料所形成的褶皱本身所具备的物理属性被广泛应用至服装,同时衣褶具备空间转化的属性,可以将二围形态下的衣料经过手工工艺塑造出具有内部空间体积感的立体效果,呈现为不同于平面状态下的立体形态,三宅一生的褶皱设计让其在工艺手法上有了更多参考和可行性,褶皱中形态堆积褶的形态最稳固,塑造的空间体积也最饱满,具有体积感,堆积褶的呈现形态和衣料的堆积密度息息相关,前两者越大越褶皱形态就约稳定,褶皱部位的考虑依据人体廓形每处切线的部位,设计成衣。
3.衣褶在服装应用中的艺术效果
3.1在服装设计中的衣身褶皱
褶皱艺术需要联合当下的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丰富服装的文化内涵以及设计表现手法,让服装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穿着体验,同时也展示了服装结构的多元化。这周的工艺手法也是服饰衣身面料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需要同时考虑服装的功能性、审美性、以及服装层次、服装造型、服装内外空间的体积感和立体感的呈现如上述中将平面的二维变化至三维的视觉效果。在以往认知的传统工艺单一的形式基础之上,时下设计工作者需要通过功能性与形式美结合的设计研究过程中,不断创新褶皱工艺手法并提升个性化的设计灵感。同时肌理也是褶皱在衣身的应用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衣身通过使用各种服饰面料和线条在服饰中的造型,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让纺织物具备各式各样的纹理和质感,呈现出立体感的效果。因为衣身的皱褶可以改变服饰面料本身所展现的肌理效果,而且施褶技法的种类繁多,因而衣身褶皱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肌理效果。随意的压褶、细密的抽褶、重复捏褶等等能够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肌理效果[11]。
4.结语
褶皱艺术经久不衰一直是经典的服装造型元素,服装设计师要基于服装结构,衣身褶皱的应用,以及衣料和制作的技术手法相结合,合理的创新应用到服饰的设计中去。服装具備功能性和审美性,是时尚前沿的“代名词”。衣身褶皱是实现从平面到立体彰显服装立体感,体量感视觉效果的必要设计手法。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可以为浮渣UN高输入艺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帮助人们探寻、发展、创新属于自己个性化特性的需要,减少纺织品缝制环节加工的时间,为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道路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旭升.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工艺手法解析[J].西部皮革,2021,43(05):29-30.
[2]傅白璐. 基于数据挖掘的女装廓形流行趋势智能分析预测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8.
[3]佘潇潇. 三宅一生设计中的身体意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0.
[4]傅白璐. 基于数据挖掘的女装廓形流行趋势智能分析预测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8.
[5]熊芬. “解构式”一衣多穿服装的创新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9.
[6]刘奕君. 服装内空间形态研究与创新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8.
[7]黄玲玲,刘娟.一片式合体服装结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4):9-14.
[8]宋柳叶. 解构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9]谢红. 女性形体识别及服装类别原型生成[D].东华大学,2002.
[10]颜英超. 女装立领、翻立领和连翻领结构设计对比及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6.
[11]王展. 中西方衣褶构成形态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
关键词:服装结构;服装造型;褶皱;创新设计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在当代文明社会里,则是人以衣为本。”服装从设计、工艺、面料的选择上、织造、生产、都是围绕人体展开,是为人体修饰、审美、活动以及功能上的出发点为基础的,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水平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而开始考虑文化内涵和精神需求的更高层面,当代服饰的流行中褶皱艺术是较为常见的设计应用手法之一,褶皱的应用既可以在服饰的廓形和造型上增加立体感与丰富层次感,对应的衣身部也在人体活动上体现了更清晰的,人体与服装的和谐这一理念的创新表现。在服装中“褶”和“皱”的表现和应用是不同的,也是有着区分和差异的,从领子、肩部、袖、衣身、臀、腰部的表现上,两者都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呈现效果和形态。衣身褶皱的种类繁多,诸如,“细褶皱、顺风褶、刀形褶、百褶、手风琴褶、悬垂褶、自然褶”等褶,相应的形态也很多,例如,“悬垂状、发散状、牵扯状、漂浮状、堆积状”等多种形态。在此基础上,能否及时的把握流行趋势的变化,怎样实际应用在服饰的时尚与潮流发展的创新中,成为当下的主要议题。
1.2中西方衣身褶皱的差异
在注重表现人体的西方服装史中衣褶一直是西方展现服饰审美的重要的工艺手法。人们由布匹缠身“遮羞”,随意产生衣褶,随意调节褶皱的表现,发展为有设计感的,运用思考所创新褶皱变化和造型形态在服装上的表现,呈现审美属性的同时,也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服饰的独特设计语言,同时在服饰的造型上也展示着西方设计者的能力。
衣褶是艺术作品场景中人物着重表现的元素之一,譬如西方各时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衣身褶皱展现的就是逼真的,立体感层次鲜明的。而在中国人人物有着独有的绘画手法,如“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典故皆是对人物衣纹栩栩如生的比喻,也是通过衣纹的造型表现人物神韵以及穿着的经典示例。
通过研究中西方服饰衣身的褶皱概念和应用当中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发掘二者中富有生命力的形式美元素。
2.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应用
2.1服装中所应用到的褶皱
自然褶:
(1)垂挂褶—衣料中的被固定在附着点或用于支撑,有长且平直的褶皱纹路,出于重力,面料其余的部分大面积呈现自然下垂,如图1。
(2)捆束褶—衣料部分位置被捆住束缚,呈现褶纹方向相似、数量不等的褶,如图2。
(3)牵扯褶—衣料上的固定两点紧绷而呈现或直线或成弧线的褶。
(4)堆积褶—松软平垂的衣料受到挤压呈现不规则的褶皱。
(5)漂浮褶—根据人体活动和自然阻力产生形态的变化。
(6)积压褶—由于堆叠存放暂时形成的褶皱。
(7)揉搓褶—衣料因为外力作用无法恢复而形成的零散细碎的褶皱痕迹。
2.2衣身褶皱在空间上的应用
衣身褶皱应用的两种目的是功能性和审美性,衣身褶皱的形成有利于人体活动以及服饰内部空间的合理运用,亦可以在人们活动时形成良好的透气、保温、散热效果。衣料所形成的褶皱本身所具备的物理属性被广泛应用至服装,同时衣褶具备空间转化的属性,可以将二围形态下的衣料经过手工工艺塑造出具有内部空间体积感的立体效果,呈现为不同于平面状态下的立体形态,三宅一生的褶皱设计让其在工艺手法上有了更多参考和可行性,褶皱中形态堆积褶的形态最稳固,塑造的空间体积也最饱满,具有体积感,堆积褶的呈现形态和衣料的堆积密度息息相关,前两者越大越褶皱形态就约稳定,褶皱部位的考虑依据人体廓形每处切线的部位,设计成衣。
3.衣褶在服装应用中的艺术效果
3.1在服装设计中的衣身褶皱
褶皱艺术需要联合当下的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丰富服装的文化内涵以及设计表现手法,让服装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穿着体验,同时也展示了服装结构的多元化。这周的工艺手法也是服饰衣身面料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需要同时考虑服装的功能性、审美性、以及服装层次、服装造型、服装内外空间的体积感和立体感的呈现如上述中将平面的二维变化至三维的视觉效果。在以往认知的传统工艺单一的形式基础之上,时下设计工作者需要通过功能性与形式美结合的设计研究过程中,不断创新褶皱工艺手法并提升个性化的设计灵感。同时肌理也是褶皱在衣身的应用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衣身通过使用各种服饰面料和线条在服饰中的造型,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让纺织物具备各式各样的纹理和质感,呈现出立体感的效果。因为衣身的皱褶可以改变服饰面料本身所展现的肌理效果,而且施褶技法的种类繁多,因而衣身褶皱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肌理效果。随意的压褶、细密的抽褶、重复捏褶等等能够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肌理效果[11]。
4.结语
褶皱艺术经久不衰一直是经典的服装造型元素,服装设计师要基于服装结构,衣身褶皱的应用,以及衣料和制作的技术手法相结合,合理的创新应用到服饰的设计中去。服装具備功能性和审美性,是时尚前沿的“代名词”。衣身褶皱是实现从平面到立体彰显服装立体感,体量感视觉效果的必要设计手法。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可以为浮渣UN高输入艺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帮助人们探寻、发展、创新属于自己个性化特性的需要,减少纺织品缝制环节加工的时间,为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道路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旭升.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工艺手法解析[J].西部皮革,2021,43(05):29-30.
[2]傅白璐. 基于数据挖掘的女装廓形流行趋势智能分析预测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8.
[3]佘潇潇. 三宅一生设计中的身体意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0.
[4]傅白璐. 基于数据挖掘的女装廓形流行趋势智能分析预测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8.
[5]熊芬. “解构式”一衣多穿服装的创新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9.
[6]刘奕君. 服装内空间形态研究与创新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8.
[7]黄玲玲,刘娟.一片式合体服装结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4):9-14.
[8]宋柳叶. 解构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9]谢红. 女性形体识别及服装类别原型生成[D].东华大学,2002.
[10]颜英超. 女装立领、翻立领和连翻领结构设计对比及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6.
[11]王展. 中西方衣褶构成形态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