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民间舞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舞蹈素有一切舞蹈之母之称,而民间舞蹈的研究更是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探索。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地域,更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民间舞蹈。任何一种民间舞蹈都有其特有的风格特点,本文试图以地域文化类型对其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予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民间舞蹈;地域文化;风格特点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沿续至此。舞蹈是以人的肢体来作为抒发感情的艺术形态,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与地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而舞蹈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更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创造了形态各异的舞蹈文化色彩。在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更代表着我们的民间舞蹈在不同的民族中拥有着形态各异的舞蹈文化。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有它的历史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着其特有的生活习俗和地域色彩。舞蹈的表现性特点,使其鲜明的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色彩,从这一角度来看,舞蹈的发展史,更印证了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发展。
  1 中国民间舞蹈“五种地域文化类型”的划分
  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形成了一个以多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各民族更是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分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类型,我们根据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罗雄岩所著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一书中,运用“动态切入发”来对中国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和文化特点划分成为五种地域文化类型,其划分是: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以及绿洲文化型。
  (1)农耕文化型:由农民在长期的农耕、农业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具有安详、优美的动律。因地域文化的影响,有粟作文化、稻作文化和原始遗存三种,舞蹈表现形式多样,一般道具舞居多。如汉族、壮族、苗族等,舞蹈多用于祈求农业丰收等。(2)草原文化型:人们多居住在草原之中,以从事狩猎、游牧和畜牧业为主,舞蹈风格粗狂豪放,多以小型为主,双人自愈性舞蹈居多,手臂开阔有力,肩部和腰部动作较为丰富。如蒙族、哈萨克、鄂伦春等,舞蹈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气息。(3)海洋文化型:是人类与海洋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的一种文化习俗。由于临近大海,主要从事鱼盐业,但也从事农耕。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居多,他们多信奉民间海神——“妈祖”。舞蹈形式多与农耕文化型形同,但更多的是渲染了海洋的色彩,崇尚“人海和谐”。如高山族、黎族等。(4)农牧文化型:我们可以说这一文化类型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种类型的一种产物。具有“一顺边”的美,这主要是由于地理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独特地美。舞蹈形式多样,主要以藏族、羌族和纳西族舞蹈尤为典型。(5)绿洲型舞蹈:这里的人们多居住在沙漠边缘绿洲上的一些村落,由于在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的文化色彩多的是具有古西域的文化色彩舞蹈的表演形式居多,表演性较强,技艺性较高,塑造了古西域乐舞文化的高超技艺。例如我们今天的维吾尔、乌兹别克以及塔吉克民族等。
  2 以藏、蒙两大民族的地域文化作为特例研究
  2.1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一个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古老民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建立了吐蕃政权,有着发达的农耕和畜牧文化。犹豫藏族地区是佛教的密集地区,所以人们对于宗教的意识尤为强烈,而藏族舞蹈不仅受到宗教的影响,更是带有了浓厚的高原色彩。藏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原之上,高原上山路崎岖,这使得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呈现出松胯、弓腰、曲背等特征。它和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在上山劳作的路途中,由于山路的原因使得劳动人民的身体自然地呈现出曲背、弓腰等特征。这一特征相应的也体现出了藏族劳动人民为减轻体力劳动负担的一种自我调节,具有强烈的艺术创造性。而藏族舞蹈的另一特点就是“一顺边”,即舞蹈以腰部为主动,手和脚呈现一顺边的舞蹈动律,膝关节有着绵延不断的屈伸,这使得藏族舞蹈形成了“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基本动律。从而舞蹈给人们一种沉稳飘逸的感觉。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一体态特征不仅创造出了美的感觉,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藏族文化。中国西藏,在历史上有着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有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农奴主的依附关系,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时被废除。藏族舞蹈的发展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成果,是劳动人民的舞蹈。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之下,人们的心理自然的折射出一种奴隶的本性。而舞蹈是劳动人民的一种自我娱乐的一种手段,由于在长期的农奴制度影响下,久而久之舞蹈的体态特征得以体现,封建历史的演变,也使得藏族体态松垮、弓腰、曲背这一特征的呈现。藏族,宗教意识尤为强烈,普片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影响下,宗教观念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精神之中。在中国古代舞蹈中,舞蹈是为了适应巫术和原始宗教的仪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宗教可以用来服务与舞蹈。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宗教对藏族舞蹈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藏族的舞蹈种类多样,如卓、谐(弦子)、果谐和堆谐、噶尔与囊玛、热巴与藏戏。不同的舞蹈形式所呈现的表演性也各不相同。像噶尔就是带有宗教性的舞蹈,而最具典型的就属“羌姆”。“羌姆”,藏语本意为法舞,俗称跳神。是一种头戴面具的宗教祭祀舞蹈,带有神秘的色彩,而藏族舞蹈中的“颤、开、顺、左、绕”这些特点在“羌姆”中得以清晰的呈现。宗教性的舞蹈服务于宗教活动,舞蹈也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藏族历史悠久,有着上千年的宗教文化,藏族宗教性的舞蹈不仅带有神秘的色彩,更让我们看到了藏族人民的侧面生活。
  2.2 博大深邃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蒙古族地处广阔的草原,使得蒙古族民间舞蹈豪放大气,成为我国多民族中的一支独秀。草原文化是由在大草原上过着游牧、狩猎、以及林业经济生活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整体,而蒙古族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草原文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歌》描述的是游牧民族驰骋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以天为帐,以地为毯的豪迈气概。正是这样的广阔,使得蒙古族人民心胸开阔、坦荡,感情质朴、豪放。而草原文化的影响,使得蒙古族舞蹈逐渐形成了粗狂、热烈、奔放、刚劲又不失沉稳、舒展、开阔、温柔的个性特点。由于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所以以前的蒙古族是一个离不开马的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在人们的心里,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无论是战场、狩猎、游牧,马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在蒙古族舞蹈中,马的形象尤为突出。在舞蹈中,表现马以及与马有关的动作尤为众多,这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条件下所创造出的艺术形式。例如我们常见到的“马步、摇篮步、钟摆步、”等步法,相应的有“勒马手、打马扬鞭”等手位。这个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民族,鲜明的呈现出了大草原所带给他们的艺术魅力。而相对于广阔的大草原上,人们居住的毡房中则呈现出狭小的空间。蒙古族人们恰巧又是热情奔放的民族,在喜庆的节日、婚礼的欢宴时,人们情绪高涨,歌声不足以表达人们喜庆的心情,故而蒙族特色的“筷子舞、盅碗舞”由此而生。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舞蹈形式多为盘坐、蹲、跪而舞,以腰为轴通过手臂持筷和盅碗敲打肩部、跨部等以及用手持一对酒盅在手中击打,或是碗顶在头部舞蹈身体。这一特色的舞蹈形式在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习俗当中呈现的淋漓精致。
  蒙古族也是一个崇尚宗教的民族,在他们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图腾,比如鹰、狼等。图腾也成为了他们舞蹈中的一部分,当然蒙古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蒙族的“安代舞”。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以库伦地区最为兴盛。安代舞源于萨满跳神,这和蒙古族信奉萨满教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们通过跳神来驱除自身的病魔,而这一舞蹈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跳安代舞的人数最少十几人,最多可达上百人,这就使得舞蹈的场地是宽敞的平地,草原生活恰恰成为了安代赖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安代舞也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并且在2006年5月成功的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3 总结
  地域文化牵引着众多文化产物,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各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了一朵朵的舞蹈奇葩,成为了我们各民族当中的一枝独秀。我们也相信,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也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间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C].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 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甄建星(1989—),男,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灯光设备,仅仅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而存在的。由于舞台设备简陋和技术的不发达,舞台技术的潜能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配置好舞台灯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使舞台效果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配置;提升;渲染;统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舞台设备、灯光器材等不断的更新换代,剧目演出可以运用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舞台技术的显著发展,为剧目创作的多元化、演出形式的多样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刊
摘 要:随着三维虚拟漫游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三维场景制作是其不可缺失的部分。三维场景地产漫游就是采用三维虚拟技术结合电影的表现手法,根据房地产规划方案、设计图纸等,将工业园区、商业地产以及居民住宅等地产项目的整体规划蓝图、建筑外观、室内的设计、功能、配套设施以及未来建成的场景进行提前演绎和展示,让人们轻松、清晰、直观地提前了解未来地产品质  关键词:虚拟漫游;三维城市漫
期刊
摘 要:面对世界电影的日益繁荣,载歌载舞独具特色的印度电影如何走向世界成为了“宝莱坞”的重要课题。当代印度电影不再仅仅满足印度人民的需求和感官,也开始满足世界观众的品味和观感。在对歌舞的传承和发展中,也吸取着世界电影的精华。一方面改进歌舞,更加符合世界审美,追求MTV式的唯美拍摄方式,精致而华美;另一方面运用和创新好莱坞式商业大片的拍摄手法、结构剧情等,着眼现实社会,挖掘社会现状,力图打造与世界接
期刊
摘 要:受众,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本文以娱乐选秀节目的受众作为主体,以当代娱乐选秀节目作为分析对象对受众与娱乐选秀节目中的病态做出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探讨了,节目中产生的喜剧美与悲剧美对受众产生的审美疲劳,并以此为根基对中国娱乐选秀节目产生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出中国当代娱乐选秀节目应该从受众出发才有利于其发展。  关键词:受众;娱乐选秀节目;审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导演达内兄弟的新作《单车少年》为文本个案,通过拉片就电影中所呈现出的叙事风格和影像风格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达内兄弟;叙事;影像;风格  一个12岁的小男孩西里尔,几次从收养所逃跑去寻找父亲的下落。在一次逃跑中巧遇了开理发店的萨曼塔,萨曼塔买回西里尔的自行车送给他并答应每周末让西里尔到自己家生活,此外还帮助他找到父亲。然而父亲却宣布抛弃西里尔,西里尔伤心不已,被流氓维斯教
期刊
摘 要:有人会说除了记忆,我们还有什么?当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毫不费力地引导观众进入他的存在主义世界,强烈的哲学观点阐述了他的思想倾向和创作动机,他直截了当的把自己的观点转为直接的影像呈现给观众,给我们留下众多等待答案的论题。我们以下面的文章,以《移魂都市》为例,展开分析亚历克斯·普罗亚斯的魔力。  关键词:意识;文化;镜像;对抗  《移魂都市》是部拥
期刊
摘 要:在合拍潮流下,香港导演们的作品从纯正港片变化为合拍片,最重要的关键字是转向,包括作品风格的转向,文化内涵的转向,归根到底是导演的转向。创作群落的分化源于导演自身对于市场环境的变革、政策的出台以及经济利益的诱使所采取的不同反馈。香港导演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合拍大潮之中,但参与的先后、参与的路径与风格的平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迥异的市场和业界反馈,也进而构成了不同的族群,包括最得天独厚的文艺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雕塑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如何使雕塑与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人们经常探讨的话题。本文首先围绕雕塑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指导人们正确设计出具有完美视觉效果和极富精神文化内涵的雕塑作品,营造出一幅人文和谐的景观既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雕塑;审美价值;景观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
期刊
摘 要:作为群众文化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群众文化舞蹈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是群众文化舞蹈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基础,而文化舞蹈的创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舞蹈的热爱。本次主要从题材群众性、形象亲和性、情感平民性、风格的地域性与通俗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要点与特点,以求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主办的报刊相对于校方机构直属的校园报刊新闻自由度更高,这类报刊在校园舆论里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由于受到种种局限,这类校园报刊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让其在生存困境中寻求发展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文试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新声报》的现状为个案以探讨此类高校报刊的发展策略,期待此类校园报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真正引领校园舆论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学生社团主办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