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电力工业现状与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介绍了我国电力的现状与问题,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发展状况;问题
  前言:自新我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我国政府一直把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工业,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力工业体系。新我国的电力工业几乎是在旧我国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859MW,发电量只有43亿千瓦每小时。
  1.自我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以集资办电位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以1979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为标志,电力工业打开了利用外资办电的大门,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利用外资的格局,一方面弥补了我国电力工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发电设备的缺口;另一方面提高了电力工业的技术含量,使电力工业不断跨上新的台阶,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兆瓦,此后,电力工业就驶入例如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1990年以来每年新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都超过10000兆瓦;到1995年3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又跨上2亿兆瓦的台阶;1996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跃居世界第2位;2000年3月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再次跨上3亿千瓦的台阶,进入了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从此长期严重缺点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从1956年4月国产第一台6兆瓦火电机组投产电以来,国产发电设备不断加入电力工业行列,发电设备品种不断增加,发电机组容量不断扩大。现在,300兆瓦及以上机组已成为运行中的主力机组,单机容量为600兆瓦和800兆瓦的发电机组已相继并网发电;单机50兆瓦及以下的纯凝气式小火电机组已得到有效控制和关停。进入20世纪90年代,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入商业化运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无核电的局面。1994年12月14日开工建设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电站。
   随着电源建设的发展,我国电网从发展城市孤立电网开始,逐步形成地区电网,再发展成省内电网,进而发展为大区电网。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川渝、南方四省500千瓦跨省市主干电网和山东的500千瓦电网及西北结构紧密的330千瓦電网,其中华东电网和南方四省联营电网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0000兆瓦。1989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跨大区远距离±500千瓦直流输电线路=葛沪线,开始了大区电网之间的联网。随着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和与之配套的三峡输变电工程的逐步建成投产,将形成我国坚强的中部电网,成为全国联网的核心、1998年国家把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作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共投入3000亿元,建设和改造全国2400多个县农村电网和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电网,以改善城乡供电,开拓电力市场。
   现在,我国已掌握了先进的300兆瓦、600兆瓦亚临界和超临界火电机组、550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1000兆瓦级核电机组和500千瓦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技术,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掌握了180m级的各类大坝的建坝技术,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施工技术,有能力建设象二滩、三峡水电站那样的巨型水电工程;引进和开发了先进的大型水、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各大电网的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断完善,自行开发的CC-2000EMS、DMS系统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电网运行和调度开始走上了自动化、现代化的管理。
  2.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从总体上看电力工业的发展形势较好,但也清醒地认识到电力工业发展中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电力供应水平和电气化程度仍很低,电力发展任重道远。到1999年我国人均占有发电装机只有0.24千瓦,人均发电量只有979千瓦每小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发到国家的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全国至今仍有6000万人左右没有用上电。1998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为9.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电煤消费占煤炭产量的比重为42.1%,也比发到国家70%-80%低得多;1999年电力消费能耗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为34.8%;第二个问题是省间市场封闭,最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受到局限。一些地方从本地区短期利益出发,把“省为实体”与资源优化配置对立起来,搞市场壁垒,限制竞争,限制甚至拒绝区外价廉的电力,造成电力市场割据,严重阻碍了电网经济调度和运行,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增加了用户的电价负担,违背了电力事业公用性的原则;第三个问题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电网建设长期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薄弱,特别使城乡电网老化,电能损耗大,农村电价高,出现了“有电用不上”和“有电用不起”现象。二是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电装机比重不断下降,而且调节性能差的迳流式电站比例过大;煤电比重过大,参数过低,效率过低,小火电机组发展失控,使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供电煤耗降低缓慢。三是在电网负荷率持续下降、峰谷差越来越大的条件下,电网调峰能力不足,或是调峰技术和经济性差的矛盾日益突出;第四个问题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电价管理较混乱,电价结构不合理,输配电价所占比例过小,用户不合理负担沉重,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孤立小电网,用户支付的电价水平超过实际承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诉,我国的电力发展既有发展中可观条件制约的因素,也有受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主管认识制约的因素。随着电力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改革不断深化,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冯嘉.关于我国电力改革发展趋势的探讨[J].学术论坛,2006,(l1):41-42.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我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占据我国一次性能源的70%以上,但是其开采相对较为困难,引发的安全事故近年来成为安全事故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从其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而引起的危险,本文就对煤矿中由于通风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解读。  关键词:矿井安全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前言:安全是生产的第一生命,安全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脚步不断地加快,这是社会经济与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迅速攀升,但随着城市发展而来的是城市环境过重的负担,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面对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面对可持续发展、建造低碳城市呼声的提高,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势在必行。本文就从城市园林绿化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城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电力基建工程在管理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改革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体制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鼻血重视的问题,提高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加强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对策,推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合同纠纷;管理资质  前言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规模展开,并以超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而来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先是探讨了工程管理的概念以及工程管理的特点,然后讨论下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给予工程管理人士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工程管理 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加入到WMO组织当中,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建筑行业也在全球建筑业的影响下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那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出高质量、低成
期刊
摘要: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负荷急剧增加,其中冲击性、非线性负荷容量和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了系统电能质量不稳定,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及电压质量下降,给用户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危害和影响。本文阐明了电能质量的内涵和指标,分析了电能质量的检测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改善电能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能质量;指标;检测;改善措施    0前言  电能是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由发、供、用三方共同保证质量
期刊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一个创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这对今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作者结合电力企业工作实际,对重点管理岗位风险审计在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具体应用作了初步探讨,探索了新形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用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电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去赢得用电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文章就当前电力行业的经营现状,以客户满意度指数(CSI)为核心,围绕形象、客户期望、客户对供电服务品质的感知、客户对价值的感知、客户满意度、客户抱怨和客户忠诚等方面,针对供电公司供电服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对绿色建筑的电气设计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气设计;绿色建筑;基本原则;措施等;  0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减少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已经成为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绿色
期刊
摘 要:道德底线是道德最起码的基本规范,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高校学生道德主要体现的五个方面阐述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高校学生道德建设应从“以爱的力量感”、“以正气的力量鼓舞”、“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三方面着手,对高校学生道德底线及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字:高校学生 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道德最起码的基本规范,即对行为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它的某些部分与法律接壤,某些部分与法律边
期刊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当前交通公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通常具有性能特点。相对于公路路面的组成结构来说,受各种客观性因素影响制约,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其结构性能的破坏或降低。本文针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公路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影响要素   当前交通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条件下,采用水泥混凝土材料作为公路路面面板的铺筑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