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都是天使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j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有心栽花花不发


  简宁是公认的女强人,在一家集团公司担任总裁,但相比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简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偏偏丈夫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于是两人之间摩擦不断。后来,丈夫去了国外,夫妻关系名存实亡。这些年幸好有女儿蓓蓓相伴,日子才不那么孤独。
  蓓蓓今年十岁,开朗活泼的她,似乎从来不知忧愁为何物,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那清脆爽朗的笑声能把鸟群惊飞。
  一开始,蓓蓓对这台钢琴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有事没事就敲几下琴键,听那叮叮咚咚的声音,可是当她正式上了几节钢琴课后,很快便产生了抵触情绪。说起来也难怪,让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被动地学习某种东西,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次简宁下定了决心,绝不允许女儿半途而废,因此尽管蓓蓓又撒娇又耍赖,不想再学弹琴,简宁总是一口回绝,没任何商量的余地。
  可惜蓓蓓学琴始终没太大长进,一首入门的曲子都弹得磕磕绊绊,而且她每次坐在钢琴前时,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
  这天,简宁回到家,刚走进客厅,便听到了钢琴声,断断续续的,不怎么流畅,今天没有钢琴课,看来是蓓蓓在主动练习,简宁心里一阵欣慰,迈步上了楼梯。
  推开琴房的门,简宁不由一怔,她这才明白蓓蓓今天为什么会这么积极,原来房间里还有一个和蓓蓓年纪相仿的女孩,正满脸羡慕地看着坐在钢琴前的蓓蓓。
  蓓蓓从琴凳上下来,按了一下琴键,发出咚的一声,她招手唤那女孩:“你也来试试!”
  那女孩似乎吓了一跳,竟往后退了一步,连连摇手:“不行不行,我哪会啊……”
  这时蓓蓓发现了门口的妈妈,拉着那女孩的手走过来说:“妈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朋友——贝贝!”
  简宁语气温和地说:“你也叫蓓蓓啊?和我女儿小名一样。”
  从那以后,蓓蓓便经常溜出去和贝贝玩,贝贝的父母都是民工,在做了七年留守儿童后,贝贝被父母接到城里,在一家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说来也怪,尽管两个女孩家庭条件天差地别,成长环境截然不同,性格也完全不一样,但相处起来却异常融洽。今天是蓓蓓第一次邀请贝贝来家里,没想到恰好就被简宁给撞上了。
  讲完两人的故事后,蓓蓓迫不及待地说:“我想以后学琴练琴时,让贝贝多来陪我,妈妈,你觉得怎么样?”
  简宁皱了皱眉没说话,要说她嫌贫爱富,那倒不至于,但像她这种社会层次的人,难免有高高在上的一面,她确实不愿意让女儿和那种底层家庭的孩子有太多接触,谁知道会不会沾染上什么坏习气呢?她用尽量委婉的语气说道:“你可以请同学来陪你啊,小雪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还有……”   还没等简宁说完,蓓蓓便打断了她:“快拉倒吧,她们跟我在一起时,哪次不是吵吵嚷嚷的?让她们陪我练琴?下辈子吧!”
  这倒是实话,蓓蓓那些朋友,个个是充满优越感的小公主,从来不懂得什么叫谦让,让她们安安静静地陪伴别人,恐怕难于登天。
  看出简宁有些动摇,蓓蓓加大了央求的力度:“哎呀,妈妈,你就答应我吧,练琴那么枯燥,有人陪着我,我才能坚持下去啊!”
  简宁只好点头同意了,但她提出一个条件:“让她陪你练琴可以,但你必须答应妈妈,下点功夫,把琴练好,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好吗?”
  蓓蓓兴奋地跳了起来,发出一声欢呼:“耶!”

2.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了贝贝的陪伴,蓓蓓练琴果然比以前上心多了,简宁回家不太晚的时候,总会听到从琴房传出的弹琴声,尽管她在这方面是纯粹的外行,但也能听出女儿弹奏出的乐曲,越来越流畅了。
  往常蓓蓓练琴时,简宁很少进去,她怕影响到女儿。这天,朋友送了简宁一箱正宗赣南脐橙,简宁切了一盘,想给两个女孩送去,可当她推开琴房的门,整个人顿时呆住了,房间里的那幕情景,是她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坐在钢琴前的,并不是她的女儿,而是那个叫贝贝的女孩,她上身微倾,眼睫低垂,双手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起落,一串串柔美的音符从十指间流泻而出。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也许真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那个神情专注到旁若无人的小女孩,整个人都不自觉地透出一股傲气,哪还是初见时羞怯拘谨的模样?
  蓓蓓又在干什么?她在吹泡泡,她一边绕着钢琴旋转,一边嘟起小嘴吹着,一串串色彩斑斓的泡泡飘浮在钢琴周围的上空,给那个专心弹琴的女孩,镶上了充满梦幻色彩的背景……
  简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轻轻地鼓了几下掌。贝贝蓦地抬头,琴声戛然而止,她从琴凳上下来,走到简宁跟前,表情有些惶恐,轻轻叫了声阿姨。
  简宁笑了笑,说道:“你弹得很好啊,怎么不弹了?”
  贝贝低着头不说话,简宁不愿为难一个孩子,淡淡地说道:“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别让父母担心。”
  贝贝如蒙大赦,一溜烟地走了,简宁回头看着女儿,只见蓓蓓眼珠乱转,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简宁伸手一指钢琴:“妈妈想验收一下你最近的成果,去吧。”
  蓓蓓磨磨蹭蹭地坐在钢琴前,硬着头皮弹奏了一小段,很快便弹不下去了,又去取了曲谱来,一边看一边弹,越发显得顾头不顾尾,到后来已经完全找不到调了。
  “够了!”简宁不想再听下去,挥手叫停了女儿,“这么说,这段时间你根本没练琴,我听到的弹琴声,一直是来自那个叫贝贝的女孩,对吗?”
  蓓蓓吐了吐舌头,用讨好的语气说道:“让您猜着了,您真是神机妙算!”
  简宁气不打一处来:“你跟人联手,骗过了我,很得意是不是?你太让我失望了!”
  蓓蓓不吭声了,过了好半天,才嘟囔着说道:“我是真的对学钢琴没兴趣嘛,一坐那么久,能把人闷死。贝贝就不一样了,她特喜欢这个,老师教我的时候,她就偷偷地学指法,练了也没多久,就能弹那么好了,其实我们也不是故意骗你的!”
  简宁盯着女儿,恨铁不成钢:“你知道我刚才看着你们俩时,是什么感觉吗?她像一个高贵优雅的公主,你像是她身边的一个丫鬟!”
  简宁以为自己这么说,能起到刺激女儿的作用,没想到蓓蓓一点都不介意,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她笑嘻嘻地说:“真的吗?那我可亏大了,下次让她给我扮丫鬟!”
  简宁气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自己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儿,却一点都不像自己,倒是越来越像她那个不思上进的父亲。简宁不想再和女儿磨叽,当即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你以后不要再和贝贝来往了,那女孩看似单纯,其实很有心计,你不是人家的对手。”
  蓓蓓一听就急了:“我们本来就不是对手,我们是朋友!不就是用了用我的钢琴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简宁冷冷地说道:“我花钱买钢琴、重金请老师,是为培养自己的女儿,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你倒说说看,我得到了什么?”
  简宁一向心疼女儿,很少对女儿这么严厉。蓓蓓低下头去,眼里有了泪光,简宁多少有些不忍心,但从表情上完全看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蓓蓓抬起头说道:“这件事不能怪贝贝,完全是我的错,我以后会认真学琴的,你也别禁止我和朋友来往,好吗?”
  简宁迟疑不决,蓓蓓摇着她的胳膊,又是撒娇,又是央求:“我保证,给我一段时间,我会比贝贝弹得还好,好不好嘛?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难说话了?”
  简宁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她不想让女儿幼小的心灵受到过深的伤害,不过有了前面的教训,简宁不再采取放手的政策,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去监督女儿练琴,还会不定期进行考核,让女儿弹奏一曲。
  蓓蓓也的确说到做到,琴艺在不断提高,以简宁那点鉴赏水平,听两个女孩的弹奏,已经辨不出孰高孰低了。

3.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天,简宁在家里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那是她大学时的舍友,两人很久没见了,一见面便异常亲热。
  舍友还带来了她的老公,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据舍友介绍,她老公姓莫,是一所知名音乐学院的老师。
  简宁正在和舍友追忆大学时代的往事,突然从楼上传来舒缓如流水的音乐声,那位莫老师精神一振,像大烟鬼嗅到了烟味,侧过头去,仔细倾听。
  简宁很感兴趣地看着他,舍友司空见惯地摆了摆手说:“别管他,职业病!”
  莫老师似乎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双目微微睁着,口中喃喃自语:“不错、不错,《秋日私语》,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指法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对这首乐曲的精髓,已经有了一定的领悟,那种童话般的秋日意境,已经能通过音乐传达出来了……”   那首曲子的余音都已消失了,莫老师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他问简宁:“我刚才好像听你说过,你有一个女儿,这首曲子是你女儿弹奏的吗?”
  其实简宁也不清楚,弹奏这首曲子的,是两个女孩中的哪一个,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莫老师追问道:“你女儿多大年纪?学钢琴有多长时间了?”
  听了简宁的回答,莫老师连声赞叹:“你女儿在音乐上绝对是可造之才,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有成就,你一定要好好栽培她,千万不要浪费了她的天赋!”
  简宁有些心虚,掩饰什么似的拿起壶,给客人斟了一杯茶。莫老师刚把茶杯放到唇边,动作突然停下了,又有一首乐曲,从楼上传来。
  莫老师凝神倾听片刻,微微皱起眉,很肯定地说:“这两首曲子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弹奏的!”
  简宁莫名地有些紧张,稳了一下心神说道:“可能是我女儿的一个朋友,不过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莫老师沉吟道:“这首《献给爱丽丝》,本身难度就低很多,单从技法上来说,弹奏得也算过关,问题是她演绎出的作品,干巴巴的,只有内容,没有灵魂,缺少了对音乐的热爱和领悟,学一辈子钢琴,也只是个匠人,永远成不了大家!”
  简宁呆呆地听着,莫老师继续往下说:“琴声即心声,若不出我所料,这个女孩根本不喜欢弹琴,很可能是家长在强人所难。刚才我劝你别浪费了女儿的天赋,如果有机会见到那女孩的家长,倒想劝劝他们,别浪费了孩子的时间!”
  刚说到这里,只见两个女孩手牵着手,从楼梯上走下来,简宁赶紧唤过女儿,让她跟两位客人问好。莫老师微笑着对蓓蓓说:“好可爱的小姑娘,你弹的《秋日私语》我听了,很不错!”
  蓓蓓很干脆地回答:“那首曲子不是我弹的,是她!”说着用手一指旁边的贝贝。
  莫老师怔住了,蓓蓓接着说道:“我弹的是《献给爱丽丝》,伯伯,你应该也听到了吧?我弹得怎么样?”
  莫老师表情尴尬,简宁一脸难堪,两个女孩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位舍友想圆一下场,她看着贝贝说道:“这个小姑娘好像不怎么爱说话啊,你学弹钢琴的时间不短了吧?”
  贝贝敏感地察觉到了什么,犹豫着没答话,蓓蓓可不管那么多,心直口快地说道:“她平时是和我一起练琴的,学弹琴还没我早呢!”
  这下客厅彻底陷入了冷场,一场聚会最终不欢而散,简宁送走客人回来后,脸上像是罩了一层寒霜,她一向争强好胜,这次算是颜面扫地了。
  这时贝贝已经离开了,简宁走到女儿跟前,斩钉截铁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你见到贝贝时转告她,让她以后别再来练琴了。”
  蓓蓓吃惊地睁大眼睛:“妈妈,为什么?我又做错什么了?”
  简宁沉着脸说:“你没错,错的是我,怪我一念之仁,让你当了人家的陪衬,让我成了别人的笑柄!”
  这次不管蓓蓓再怎么百般央求,简宁都铁了心不再改变主意,说她嫉妒也好,说她不甘也罢,反正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被一个贫家女孩比下去,尤其这个贫家女孩绽放光芒的机会还是自己给的。
  到后来蓓蓓的小脾气也发作了,跺着脚甩着手嚷道:“好吧,既然你说话不算数,那我以后也不练琴了!”
  其实刚才听了莫老师那番话,简宁在女儿学琴这件事上已经心灰意冷了,她掉头离去,甩给女儿一句话:“你不是三岁小孩了,自己看着办!”

4.山穷水尽疑无路


  经历过这些事后,蓓蓓似乎成熟了很多,有一次,简宁从外面回来,看到女儿站在阳台上,仰头看着那些随风飘逝的泡泡,不再像以前那样兴高采烈,表情中反而有一丝忧伤。
  简宁虽然心疼女儿,但并没有试图去劝慰她,她想起了一句歌词: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自打那天起,贝贝便再也没来过,简宁心里反倒有些过意不去,对方毕竟只是个和女儿同龄的孩子,自己是不是做得有些过分了?于是简宁试探性地问女儿:“你怎么不邀请贝贝来家里玩儿了?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在学琴上互相影响,又没有不让你和她做朋友!”
  蓓蓓说:“我们还和以前一样,经常在一块儿玩呢,不过她好像不愿意来我们家了,我叫过她几次,她都没有来,要不我哪天再叫她一次,不行就把她拖来……”
  让简宁没想到的是,贝贝没有来,她的父母反倒登门了,那是一对衣着朴素的中年夫妇,手里拎着大包小包。
  两人的言谈和衣着一样朴实,也不会说什么客套话,三言两语便说明了来意。原来,贝贝所在的学校在六一前夕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在那场演出中,贝贝大出风头,她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充满自信地在钢琴前弹奏一曲,谁都没想到,这个内向寡言的女孩,居然还有这一手……
  贝贝的父母得知后,更是不敢相信,女儿从来没学过弹钢琴,怎么突然会有这种表现?经过再三追问,贝贝终于吐露了实情,这对老实人当时就坐不住了,特意回了一趟老家,搜罗了一堆土特产,来简宁家登门致谢。
  简宁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早就犯起了嘀咕:这些土特产分量不轻,会让这对出卖苦力的夫妇破费不少,他们真的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为表达谢意?简宁不信。贝贝在她这儿练琴早已成为过去式,他们完全可以省下这笔冤枉钱!
  简宁略加思忖,便猜出了他们的用意,这对夫妇煞费苦心,不惜血本,恐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女儿继续来她这里蹭琴。
  简宁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什么样的人没对付过?怎么会甘心被一对民工夫妇算计?她很快拿定了主意:东西坚决不能收,他们的条件提都别想提。为了避免陷于被动,简宁决定先把话说到前头,她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贝贝这个小姑娘挺懂事的,我很喜欢她,也愿意让她一直来我家练琴,只不过……”
  没等简宁继续说下去,贝贝的父亲赶紧开口了:“我闺女打扰您那么久,我已经很是过意不去了,哪能再给您添麻烦?前几天我已经给贝贝报上钢琴班了……”
其他文献
林跃奇,福建漳浦县人,教师, 作家,1989年开始创作,先后在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两百多万字,有多篇小小说被《微型小说选刊》选载,入选的选集有《中国小说家大辞典》《2009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等十数种,已出版小说集《特别的一年》《红玫瑰的童话》,长篇历史小说《两帝师》,被中央广播电台改编为讲古《廉政两帝师》,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周》(入选2013年福建省文联文艺创作题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