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目标达成、培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设置的数量、问题内部的逻辑关系和提问的方式上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实际课堂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来阐述课堂提问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同时还能在回答过程中获得对师生各自都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问题艺术化的设计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有何规律,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去思考的。
一、在关键重要之处设问
(1)那些在内容上能起到高屋建瓴作用的地方。如《孔乙己》这一课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在“文眼”上的独具匠心。抓住这一要点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
“孔乙己的出场你有什么感觉?”
“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可笑之处?”
“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他?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对孔乙己的死谁应该负责任?”
“我们笑过之后,你还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在学生感到困惑、思维短路的地方 。
二、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常常为解决某一单个问题而发问,学生不容易整体感知内容,可以总分式提问,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互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以大领小,从小到大。
如《祥林嫂》一文设计,首先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在这一总领式问题下,提出:(1)怎样写她的衣着?每个时期的衣着有什么变化?(2)怎样写她的眼睛、脸色、表情的?发生过哪些变化?
这些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由把握祥林嫂的肖像,进一步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形象,最终把握主题。
三、提问角度、方式要新颖,富有启发性
以《祥林嫂》一文,主题的探究是小说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举三个不同的提问来做对比分析。
(1)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以上三个问题:(1)过于平直,没有审美成分,没有吸引力;(2)回归文本, 抓住了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人物和社会背景;(3)引入法律术语,引发学生好奇心,就像阅读侦探小说,更多关注情节,学生具有强烈的探源兴趣。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提这样新颖的问题更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于勒真的发财回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四、问题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梯度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问题要从易到难,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的深化,像上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走,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对这篇文章学生的阅读距离比较大,不容易理解。下面设置六个问题:
(1)别里科夫的特点是干什么都有套子,他有哪些套子?
(2)他只是一个教员而已,为什么人们都怕他?
(3)他的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你概括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
(5)作者特意安排他在兄妹的一推一笑中,结束了生命,有什么深意?
(6)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这六个问题,层次分明,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上了一个台阶,直到顶点,预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课堂提问是老师最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问在课堂上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作用,能够活跃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吃透教材,提好问,才能上好课。
参考文献:
[1]王寿山.钱梦龙老师的提问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4,(5).
[2]闫汝凯.课堂提问要善于求新[J].语文知识,2002,(10).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同时还能在回答过程中获得对师生各自都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问题艺术化的设计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有何规律,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去思考的。
一、在关键重要之处设问
(1)那些在内容上能起到高屋建瓴作用的地方。如《孔乙己》这一课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在“文眼”上的独具匠心。抓住这一要点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
“孔乙己的出场你有什么感觉?”
“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可笑之处?”
“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他?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对孔乙己的死谁应该负责任?”
“我们笑过之后,你还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在学生感到困惑、思维短路的地方 。
二、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常常为解决某一单个问题而发问,学生不容易整体感知内容,可以总分式提问,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互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以大领小,从小到大。
如《祥林嫂》一文设计,首先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在这一总领式问题下,提出:(1)怎样写她的衣着?每个时期的衣着有什么变化?(2)怎样写她的眼睛、脸色、表情的?发生过哪些变化?
这些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由把握祥林嫂的肖像,进一步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形象,最终把握主题。
三、提问角度、方式要新颖,富有启发性
以《祥林嫂》一文,主题的探究是小说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举三个不同的提问来做对比分析。
(1)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以上三个问题:(1)过于平直,没有审美成分,没有吸引力;(2)回归文本, 抓住了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人物和社会背景;(3)引入法律术语,引发学生好奇心,就像阅读侦探小说,更多关注情节,学生具有强烈的探源兴趣。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提这样新颖的问题更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于勒真的发财回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四、问题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梯度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问题要从易到难,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的深化,像上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走,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对这篇文章学生的阅读距离比较大,不容易理解。下面设置六个问题:
(1)别里科夫的特点是干什么都有套子,他有哪些套子?
(2)他只是一个教员而已,为什么人们都怕他?
(3)他的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你概括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
(5)作者特意安排他在兄妹的一推一笑中,结束了生命,有什么深意?
(6)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这六个问题,层次分明,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上了一个台阶,直到顶点,预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课堂提问是老师最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问在课堂上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作用,能够活跃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吃透教材,提好问,才能上好课。
参考文献:
[1]王寿山.钱梦龙老师的提问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4,(5).
[2]闫汝凯.课堂提问要善于求新[J].语文知识,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