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从军行①
[唐]王昌龄
青海②长云暗雪山③,孤城④遥望玉门关⑤。
黄沙百战穿⑥金甲⑦,不破楼兰⑧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孤城:应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⑤玉门关:汉武帝在位时修建,因西域由此地向中原输送玉石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⑥穿:磨破。
⑦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⑧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故事】
王昌龄是唐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诗人,擅长七言绝句。他是今陕西西安人。在朝廷为官时,曾屡次遭贬官,安史之乱时被杀。他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人均以写边塞生活而雄踞诗坛,成为当时“边塞诗”一派的主要成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称。《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在开元、天宝年间,青海一带是唐王朝和吐蕃争夺最激烈的地区。这条战线,沿西北方向一直延伸到天山南麓。唐朝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了攻取吐蕃在青海的石堡城,死伤过几万名士兵,之后在青海筑城,设置神威军戍守。
戍边战士常年守卫在这里,极目远眺,青海地區的上空云雾弥漫,在那遥远的地方,横亘着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从浩瀚荒漠中的孤城可以远远看到遥遥相对的玉门关。为了保卫西北边陲,将士们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已与敌人拼杀过无数次。尽管身经百战,坚硬的铠甲被磨穿,但战士们的报国壮志并没有因此而泯灭,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他们信誓旦旦:如不能歼灭来敌,绝不归还故里。
整首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境界阔大,感情悲壮。诗人抒写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是,他并没有把这种积极的思想描写成肤浅的快乐生活和乐观意象,却指出了环境的艰苦。如此,诗句就更加充满了豪情,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无比的英雄气概。
(摘自《少儿唐诗故事》)
从军行①
[唐]王昌龄
青海②长云暗雪山③,孤城④遥望玉门关⑤。
黄沙百战穿⑥金甲⑦,不破楼兰⑧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孤城:应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⑤玉门关:汉武帝在位时修建,因西域由此地向中原输送玉石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⑥穿:磨破。
⑦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⑧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故事】
王昌龄是唐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诗人,擅长七言绝句。他是今陕西西安人。在朝廷为官时,曾屡次遭贬官,安史之乱时被杀。他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人均以写边塞生活而雄踞诗坛,成为当时“边塞诗”一派的主要成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称。《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在开元、天宝年间,青海一带是唐王朝和吐蕃争夺最激烈的地区。这条战线,沿西北方向一直延伸到天山南麓。唐朝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了攻取吐蕃在青海的石堡城,死伤过几万名士兵,之后在青海筑城,设置神威军戍守。
戍边战士常年守卫在这里,极目远眺,青海地區的上空云雾弥漫,在那遥远的地方,横亘着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从浩瀚荒漠中的孤城可以远远看到遥遥相对的玉门关。为了保卫西北边陲,将士们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已与敌人拼杀过无数次。尽管身经百战,坚硬的铠甲被磨穿,但战士们的报国壮志并没有因此而泯灭,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他们信誓旦旦:如不能歼灭来敌,绝不归还故里。
整首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境界阔大,感情悲壮。诗人抒写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是,他并没有把这种积极的思想描写成肤浅的快乐生活和乐观意象,却指出了环境的艰苦。如此,诗句就更加充满了豪情,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无比的英雄气概。
(摘自《少儿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