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引导和促进健康成长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优化社会环境、改善高校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素质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以及高效德育机制的不健全,大学生思想素质每况愈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一股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偏见仍然存在,企图西化我国的想法仍未放弃。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物价上涨,看病难,上学贵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人们。但有些人却开着跑车,住着别墅,生活富足惬意,这些差异对年轻人产生很大触动,这让很多大学生悲观失望,消沉抑郁。
(二)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专属”。人员编制不完备,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再加上客观环境使得很多高校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难成为他们最先关注和重视解决的问题。
2、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变化可以直接,间接诱发教育系统的失范行为,其依据是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均有相应的氛围效应,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因此许多高校都倾向于专业知识教育,由于高校工作重心的偏移,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形式,而忽视效果,教师只把它当做一种专业和知识体系来传授,学生也只把它当做能拿学分的课程来学,其思想启迪,精神培养,品德升华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老化,知識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多元化的需求,而且存在着半路出家,脱离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相对不足。
(3)教育方式的落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网络的应用,而且有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又大都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这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
(4)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调查表明,“师生们普遍反映,大学的‘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有许多内容交叉重叠,与中小学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失去了探求新知识的冲动”。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
“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道德法律基础,主要是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很多学生未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只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和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不感兴趣。
二、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
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进行过滤,向大学生传播一些积极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的宣传,使青年大学生识破西方“西化”的图谋,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各级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建造商品房以改善住房难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医保体系,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推广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变上学难的状况。还要完善分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二)加强高校教育
1、完善高校管理体系
(1)高校要加强德育工作。高校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确立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并认真实施、评估。要把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加大德育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教师,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高速流畅的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等,这都将提高德育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两课”教师的培养,要积极为“两课”教师提供进一步进修或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作为教师,只有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自如。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时代性,社会在不断发展,理论知识也应不断创新。要及时收集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习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三)增强大学生素质
(1)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都会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一个群体,他们厌烦固化,一层不变。他们喜欢挑战,希望了解新鲜的事物。只要教师注意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就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作为社会积极分子,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首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校、教师要做好理论课教育,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拥护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董德福,金丽馥. 坚持“二分法”、实现“四强化”——江苏大学“两课”教学调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素质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以及高效德育机制的不健全,大学生思想素质每况愈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一股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偏见仍然存在,企图西化我国的想法仍未放弃。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物价上涨,看病难,上学贵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人们。但有些人却开着跑车,住着别墅,生活富足惬意,这些差异对年轻人产生很大触动,这让很多大学生悲观失望,消沉抑郁。
(二)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专属”。人员编制不完备,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再加上客观环境使得很多高校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难成为他们最先关注和重视解决的问题。
2、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变化可以直接,间接诱发教育系统的失范行为,其依据是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均有相应的氛围效应,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因此许多高校都倾向于专业知识教育,由于高校工作重心的偏移,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形式,而忽视效果,教师只把它当做一种专业和知识体系来传授,学生也只把它当做能拿学分的课程来学,其思想启迪,精神培养,品德升华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老化,知識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多元化的需求,而且存在着半路出家,脱离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相对不足。
(3)教育方式的落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网络的应用,而且有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又大都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这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
(4)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调查表明,“师生们普遍反映,大学的‘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有许多内容交叉重叠,与中小学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失去了探求新知识的冲动”。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
“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道德法律基础,主要是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很多学生未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只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和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不感兴趣。
二、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
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进行过滤,向大学生传播一些积极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的宣传,使青年大学生识破西方“西化”的图谋,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各级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建造商品房以改善住房难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医保体系,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推广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变上学难的状况。还要完善分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二)加强高校教育
1、完善高校管理体系
(1)高校要加强德育工作。高校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确立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并认真实施、评估。要把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加大德育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教师,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高速流畅的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等,这都将提高德育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两课”教师的培养,要积极为“两课”教师提供进一步进修或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作为教师,只有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自如。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时代性,社会在不断发展,理论知识也应不断创新。要及时收集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习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三)增强大学生素质
(1)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都会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一个群体,他们厌烦固化,一层不变。他们喜欢挑战,希望了解新鲜的事物。只要教师注意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就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作为社会积极分子,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首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校、教师要做好理论课教育,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拥护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董德福,金丽馥. 坚持“二分法”、实现“四强化”——江苏大学“两课”教学调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