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进入了全新时代。受众地位的变化使得媒介的传播发展与受众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媒介对受众产生了多重影响,媒介在给受众带来了全面体验和参与的同时,也引发了错误的效仿、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媒介在提供信息内容和与受众互动的同时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受众
一、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地位发生了变化,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逐步取代了以往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受众在当下的传播模式下,集消费者和生产者为—体。
受众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媒介的发展离不开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加入和反馈,同时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媒介与受众互相发展、互相作用。媒介内容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和社会变动的重要途径,媒介的推送内容和平台设置等都对受众生活和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受众提供了传达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媒介的反馈机制能够让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体验进行“打星”和评论,通过受众的反馈,以改进媒介内容的生产和质量。此外,受众的“双重地位”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媒介内容生产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与受众兴趣和关注领域有关。
二、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新媒介传播环境里。新媒介及其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行为产生了诸多影响。
(一)媒介对受众生活的影响
1.开放的参与平台提升了受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媒介创造了更为开放的媒介交互平台,受众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信息从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像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客户端都提供了公开留言和转发等板块,当一种新政策在线上发布时,受众能够及时进行接收,并通过开放的公共平台对“时政热点”进行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了解政治事件并参与讨论,对政治生活的联系更加主动。
2.媒介的不断融合,构建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媒介种类和类别的不断增加,媒介为适应受众需求和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在多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社交媒体进行网络人际传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这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人际传播在网络上的一种延伸和蜕变,新媒介的表情包和语音聊天等应用充当了现实人际传播的点头、谈话等含义,新媒介促成了新的人际和传播模式形成。此外,出于新媒介本身带有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在媒介数量和传播功能扩张的同时,媒介与生活也逐步融合在一起。受众可以通过媒介获取信息、查看市场走向进行网络购物甚至是交友恋爱。随着不断融合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众正在有意无意受到媒介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们沉溺于这种娱乐化带来的虚拟性当中,容易让人们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因素。
3.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生改变
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受众在候车、等候电梯以及排队等情景下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屏幕中,通过手机“刷视频”、看短文等打发空暇时光。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受众可能会通过媒介进行相关话题的搜索,与自身对比,从中获取建议,或者通过“发帖子”求助微博大v、自媒体等具有影响力和信息资源更为丰富的“意见领袖”和平台。当受众出于心理困扰或询问一些比较隐晦的问题以及其他困难时,很大程度上他们会选择更为安全和隐蔽的网上咨询方式。通过网络媒介,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交流这些问题,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受众的问题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得到解决,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更为亲近。
(二)媒介对受众行为方式的影响
1.改变代际间交往方式
微信、视频通话等新媒介的流行和使用改变着人际传播模式和交往方式。当下,新一代青年人对“抖音”、贴吧等新媒介乐此不疲,年轻一代的交往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微信的便捷化操作和视频通话的应用,远距离的人际传播和交流成为现实。老一辈的人也开始在新媒介环境下学习和使用微信进行沟通,这一新媒介为新老一代提供了更加平等的對话空间,代际间的人际交往也发生了一定改变。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介的交往通常比较“浅层化”,只有通过线上线下共同组合的人际传播才能更好地进行代际间的交往。
2.受众更容易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
由于网络交流具有匿名性和超人际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网络人际交流的同时,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印象管理”对自我进行管理。所以,通过媒介所塑造的印象相比较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形象,会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新媒介进行传播交流,受众能够更好地、更可控地来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塑造出“别人眼里更好的自我”,导致自我传播形象更加具有虚拟性,对自我形象的表现也更容易管理和调整。
3.引起受众的效仿行为
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媒介传播内容的影响并对某些内容进行模仿。正面的效仿表现为对见义勇为事件和模范人物等好人好事的效仿,而负面的效仿则反映为对不当行为的模仿,如吸烟、自杀等不良行为。如:2012年《南方都市报》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某7岁男孩因为模仿手机动画中人物自缢的镜头,在自家床上制造了一出自缢闹剧,学着手机画面用汗巾自缢,终酿悲剧。这里的小男孩就受到了手机媒介传播内容的负面影响,产生了错误的效仿行为。
三、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媒介从多方面对受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避免其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一)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避免同质化推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与受众紧密联系着的新媒介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各种各样的媒介每天传送着大量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媒介依据受众点击和搜索中形成的“个性化”标签为用户推送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这些信息在丰富信息提供内容的同时,相同相似的内容也会让受众形成“信息茧房”,使受众对现实世界产生片面的理解,固化自我认知。因此,媒介应该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避免同质化推送所带来的“信息茧房”对受众的影响。
(二)对社会大众负责
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其提供的内容应该对社会大众负责。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受众从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只占到通讯社发布消息的10%,而通讯社发布的这10%的消息也是从90%的重要新闻中筛选出来的。这表明受众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是被选择的,媒介应该减少带有干扰的广告信息和低俗、落后的内容,对来自各方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情况,根据自身掌握的报道线索,选择有意义的报道题材,从而更好地引导受众。加上目前媒介与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合,其内容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推送内容影响社会大众的程度更深刻,提供更为优质的媒介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三)避免追逐“流量”导致信息失实
在日益激烈的“流量”战当中,很多自媒体平台甚至专业媒体为获取点击量进而获得经济收益发布一些未证实的消息,从而导致社会不良秩序的出现,如2018年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这一风暴背后,是不实消息扩展所带来的危机,受众对这一失实信息的接受,影响他们参与并推动了“抢盐风波”,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和媒介的关系更为紧密,媒介对受众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多重影响,媒介应该充当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事实真相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广大受众提供优秀的媒介内容以及产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受众
一、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地位发生了变化,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逐步取代了以往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受众在当下的传播模式下,集消费者和生产者为—体。
受众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媒介的发展离不开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加入和反馈,同时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媒介与受众互相发展、互相作用。媒介内容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和社会变动的重要途径,媒介的推送内容和平台设置等都对受众生活和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受众提供了传达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媒介的反馈机制能够让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体验进行“打星”和评论,通过受众的反馈,以改进媒介内容的生产和质量。此外,受众的“双重地位”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媒介内容生产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与受众兴趣和关注领域有关。
二、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新媒介传播环境里。新媒介及其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行为产生了诸多影响。
(一)媒介对受众生活的影响
1.开放的参与平台提升了受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媒介创造了更为开放的媒介交互平台,受众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信息从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像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客户端都提供了公开留言和转发等板块,当一种新政策在线上发布时,受众能够及时进行接收,并通过开放的公共平台对“时政热点”进行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了解政治事件并参与讨论,对政治生活的联系更加主动。
2.媒介的不断融合,构建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媒介种类和类别的不断增加,媒介为适应受众需求和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在多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社交媒体进行网络人际传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这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人际传播在网络上的一种延伸和蜕变,新媒介的表情包和语音聊天等应用充当了现实人际传播的点头、谈话等含义,新媒介促成了新的人际和传播模式形成。此外,出于新媒介本身带有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在媒介数量和传播功能扩张的同时,媒介与生活也逐步融合在一起。受众可以通过媒介获取信息、查看市场走向进行网络购物甚至是交友恋爱。随着不断融合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众正在有意无意受到媒介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们沉溺于这种娱乐化带来的虚拟性当中,容易让人们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因素。
3.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生改变
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受众在候车、等候电梯以及排队等情景下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屏幕中,通过手机“刷视频”、看短文等打发空暇时光。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受众可能会通过媒介进行相关话题的搜索,与自身对比,从中获取建议,或者通过“发帖子”求助微博大v、自媒体等具有影响力和信息资源更为丰富的“意见领袖”和平台。当受众出于心理困扰或询问一些比较隐晦的问题以及其他困难时,很大程度上他们会选择更为安全和隐蔽的网上咨询方式。通过网络媒介,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交流这些问题,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受众的问题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得到解决,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更为亲近。
(二)媒介对受众行为方式的影响
1.改变代际间交往方式
微信、视频通话等新媒介的流行和使用改变着人际传播模式和交往方式。当下,新一代青年人对“抖音”、贴吧等新媒介乐此不疲,年轻一代的交往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微信的便捷化操作和视频通话的应用,远距离的人际传播和交流成为现实。老一辈的人也开始在新媒介环境下学习和使用微信进行沟通,这一新媒介为新老一代提供了更加平等的對话空间,代际间的人际交往也发生了一定改变。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介的交往通常比较“浅层化”,只有通过线上线下共同组合的人际传播才能更好地进行代际间的交往。
2.受众更容易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
由于网络交流具有匿名性和超人际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网络人际交流的同时,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印象管理”对自我进行管理。所以,通过媒介所塑造的印象相比较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形象,会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新媒介进行传播交流,受众能够更好地、更可控地来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塑造出“别人眼里更好的自我”,导致自我传播形象更加具有虚拟性,对自我形象的表现也更容易管理和调整。
3.引起受众的效仿行为
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媒介传播内容的影响并对某些内容进行模仿。正面的效仿表现为对见义勇为事件和模范人物等好人好事的效仿,而负面的效仿则反映为对不当行为的模仿,如吸烟、自杀等不良行为。如:2012年《南方都市报》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某7岁男孩因为模仿手机动画中人物自缢的镜头,在自家床上制造了一出自缢闹剧,学着手机画面用汗巾自缢,终酿悲剧。这里的小男孩就受到了手机媒介传播内容的负面影响,产生了错误的效仿行为。
三、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媒介从多方面对受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避免其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一)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避免同质化推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与受众紧密联系着的新媒介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各种各样的媒介每天传送着大量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媒介依据受众点击和搜索中形成的“个性化”标签为用户推送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这些信息在丰富信息提供内容的同时,相同相似的内容也会让受众形成“信息茧房”,使受众对现实世界产生片面的理解,固化自我认知。因此,媒介应该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避免同质化推送所带来的“信息茧房”对受众的影响。
(二)对社会大众负责
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其提供的内容应该对社会大众负责。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受众从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只占到通讯社发布消息的10%,而通讯社发布的这10%的消息也是从90%的重要新闻中筛选出来的。这表明受众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是被选择的,媒介应该减少带有干扰的广告信息和低俗、落后的内容,对来自各方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情况,根据自身掌握的报道线索,选择有意义的报道题材,从而更好地引导受众。加上目前媒介与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合,其内容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推送内容影响社会大众的程度更深刻,提供更为优质的媒介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三)避免追逐“流量”导致信息失实
在日益激烈的“流量”战当中,很多自媒体平台甚至专业媒体为获取点击量进而获得经济收益发布一些未证实的消息,从而导致社会不良秩序的出现,如2018年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这一风暴背后,是不实消息扩展所带来的危机,受众对这一失实信息的接受,影响他们参与并推动了“抢盐风波”,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和媒介的关系更为紧密,媒介对受众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多重影响,媒介应该充当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事实真相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广大受众提供优秀的媒介内容以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