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扶贫的旋风急吹,小母牛在中国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3月18日,专事扶贫的公益机构海惠小母牛收获了开年的第一笔捐赠—来自汇丰银行的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50万元),用于在广东省恩平市开展贫困农村生态农业扶贫项目。
恩平市共有27条贫困村,和其他典型的中国贫困乡村一样,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技术相对落后,农业低产低效。小母牛计划在六年时间里,帮助当地2400户贫困农户实现稳定脱贫。
“900多万,平摊到2400户,实际上每一户就两三千块钱,是远远不够的。”海惠小母牛国家中心主任陈太勇介绍,这个项目首批会帮助800户农户养羊、养牛、养猪,然后通过“传递”,再帮助1600户,最终要达到2400户。
在此之前,恩平已在扶贫工程上投入上百亿元,当地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在扶贫的收尾阶段,当地政府联合小母牛介入,正是看中了它的扶贫模式。
海惠小母牛是国际小母牛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国际小母牛是专注扶贫的非营利机构,已有71年历史。陈太勇所说的“传递”,即其特有的“礼品传递”—初期选择一部分农户帮扶,一定时期后,农户将资金或技术传递给下一批需要帮助的家庭,从而实现慈善的“可持续性”。
自1985年国际小母牛组织将158只高级奶山羊和200只美国优质种兔运抵四川雅安、简阳和大邑,正式开始其中国项目的运作始,经过31年的发展沉淀,小母牛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52个县开展项目,获得帮扶的11万户农户,95%实现了稳定脱贫,赢得了受助老百姓广泛的口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着2020年消除贫困、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从政府到民间,一股扶贫的旋风急吹。值此扶贫攻坚期,“一直以来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的小母牛”,被推到一个风口上。
常有公益界同行对陈太勇说:“真羡慕你们,这三十多年能得到政府的信任,国际上能有一些资源,尤其在当地,老百姓那边,还能充分调动他们。”
政府信任
小母牛的扶贫项目遍及四川、西藏、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贫困地区,恩平贫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是它第一个在东南部发达地区设立的项目点。广东省整体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政府将小母牛引入,“对像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怎样做扶贫,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陈太勇说。
以政府的农村发展和扶贫大政方针为指南,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公益组织坦诚合作,与时俱进,发展和完善项目模式,是小母牛一直坚持的做法。陈太勇说:“尊重和理解政府,是争取政府理解小母牛的前提。”
在这一前提下,小母牛在基层社区的扶贫工作得到认可。2006年2月,六家NGO通过竞标胜出,成为我国政府扶贫资源首次向NGO开放的试点机构,其中,小母牛以92.5的高分获得第一名。
对于中国的扶贫事业来说,政府是最大的责任者。国际组织在国内的发展一直有所拘束,而小母牛赢得政府的信任,为其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其得以整合潜在资源,在中国六个区域的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效力、高效率地管理项目。
小母牛中国项目带给伙伴的不仅仅是资源和技术,更是一个以小母牛“十二条基石”价值为基础的实现社区综合发展的途径。从物质资助到价值观培养,这是一种方式上的更新,更是一种理念上的进步。
为了将小母牛的扶贫模式更广泛地拓展于全国的扶贫事业中,2015年6月9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小母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国内国际扶贫的学术研究、经验交流以及建立扶贫示点项目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提升中国的减贫能力。
此番战略合作将政府和小母牛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表示:“小母牛具有专业的扶贫理念、良好的项目模式,以及丰富的社区综合经验。这次合作不仅是合作机制上的创新,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三位一体各自价值的实现。”
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与资金匹配,“小母牛现在受到的重视是空前的。”陈太勇说,“这是国际小母牛进入中国以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将展现一个公益组织精准扶贫的独特作用。”
培育国内资源
将扶贫理念模式落到社区实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小母牛的项目涉及传递,项目工作具体繁杂,一般一个项目点的成熟周期为5年。为保证项目资金顺利到位,在一个项目点确定之时,即意味着资金要提前5年全部到位,这对资金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小母牛在进入中国的前二十年,由于无法在国内获得公募资格,资金全部由国际基金会或者国际小母牛总部供给。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局面,从1998年开始,陈太勇多次往返香港,寻求支持。2001年,国际小母牛香港分会成立,主要捐赠者为伏明霞和梁锦松夫妇,捐款全部用来支持大陆小母牛的项目。在小母牛每年的扶贫经费中,来自香港的资金比例一度超过65%。
随着在国内的发展向好,小母牛所受到的关注和获得的资源,将越来越多。“三十年了,国际上要给断奶,香港本身的资源也有限,再加上香港的一些事件,境外资源必然下降。”陈太勇介绍说,相比之下,国内的资源有很大的潜力。以往小母牛的企业捐赠来自汇丰银行、工商银行、中诚信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现在,小母牛也吸引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关注,“但是这个潜力的培育需要一段时间,小母牛整个机构也在转型,需要协调同步。”
为适应整个扶贫的步调,小母牛2013年制定了十年计划—2014年至2023年,十年内筹资20.29亿元。为此,小母牛将大力拓展国内筹资,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筹款平台、拓宽筹资渠道,增加企业、基金会和公众的筹款,将国内的筹资比例由20%提升到60%以上。对应的香港资源占未来项目总投入的比例,将由现在的65%逐渐降到40%左右。 开发新价值链
随着中国扶贫不断取得成效,以及中国政府农村发展方针政策的更新,小母牛根据贫困村镇的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反馈,不断发展和完善项目模式。
小母牛一直以来以社区为扶贫单位,农户组成互助组,并建立合作社,每个成员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带动贫困家庭在社区脱贫工作上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赠人牛奶,不如助人养牛”的造血模式,为社区带来持续的改变,并不断提升扶贫的价值。
尽管小母牛项目的贫困农户脱贫率能达到95%,但这些农户普遍身处交通不便、甚至没有一条完好道路的偏远山区,闭塞的环境使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来进一步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没有良好的渠道进行销售。因此,小母牛逐渐加强了知识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探讨、试验和推广“助贫创福价值链”模式,涵盖了从投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到消费的整条价值链,帮助每个家庭更好地计划生产和销售。
在安徽休宁县板桥乡,农户们通过小母牛的多项培训,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组建了合作社,注册了“一线泉”泉水鱼商标,并为泉水鱼建立数据库和二维码防伪体系。中央电视台七套、十套、杭州电视台、黄山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对休宁的“泉水鱼”进行了报道,泉水鱼的价格由最初的30元/斤升至120元/斤。2014年,泉水鱼销量近4000公斤,产值达42万余元。
市场价值链的开发,远远超出了帮助贫困农户脱贫的标准,甚至达到了致富。陈太勇说:“我们现在提出,不光是要实现(人均收入)超过2300,同时还要在项目中看到更深远的开发价值,帮助农户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着整个社会对保护环境的逐渐重视,小母牛在项目中融入了生态养殖和环境保护。在河北围场御道口项目中,农作物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小母牛教育、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生态修护活动,为沙化草场围栏育草两万多亩,植树造林九千多亩。
2015年10月12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新闻媒体发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提名)奖,小母牛作为唯一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出现在名单中。
25万户:艰巨的任务
配合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的目标,小母牛计划在2020年前帮扶25万户农户脱贫。
中央提出,要通过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在扶贫对象、项目设计、措施到位等方面精准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小母牛项目在贫困家庭支持、养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措施方面,都非常精准。通过合作社建设,小母牛将社区精英和贫困家庭动员起来,合作发展地方产业,实现了点面结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价值链开发,社区村民提高了生产效益,并分享了产前产后的利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家庭增收空间和社区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小母牛直接帮扶11万户贫困农户脱贫;但是,要在接下来的5年内帮扶25万户农户,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严格来讲,只要按照我们的模式(去做)是没什么难度的,但是,从政府到企业,找我们合作的单位多,在资金资源这块,还需要更多的支持。”陈太勇对三十多年来小母牛在扶贫模式上的探索充满信心,但2020年消除贫困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力支持。
“这么多资源到你这儿了,你能接得住么?”国际小母牛中企关系委员会负责人钏文祥对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心存疑虑,人才是问题所在。
由于一直坚持小而精的项目模式,目前,在全国六个区域小母牛的办事处中,每个办事处只有两三名项目官员,每位项目官员大概要照顾五百个家庭。这些项目官员基本上一个月有25天在农村,项目实践经验丰富,陈太勇说:“这些人是小母牛这么多年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一旦项目点开始爆发式增加,这些人手是远远不够的。陈太勇介绍,国际组织有自己的一个系统,会按照套路手把手地教。一旦有新的项目落地,会立刻着手招聘项目官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再通过现场老员工带新员工,很快就可以上手。
小母牛也会专门组织对政府官员的培训,使其了解小母牛的扶贫理念和模式。在项目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官员与当地政府官员协调跟进,用小母牛的方法对政府官员“手把手地教”,等项目成熟后,小母牛的人员会退出。陈太勇说:“我们希望的是,将来项目结束我们走了,这些人仍然可以真正发挥作用,继续做,甚至带动周边村镇、县城做。”
三十多年来,得到小母牛直接培训帮助的农户有11.8万户,而通过小母牛间接受益的,有60多万户,“这就是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在传。”这是小母牛真正想给社区带来的影响。
“随着机构的知名度提高,根基更重要,更不能拔苗助长,只去追求一个绝对的数字。”陈太勇说,小母牛会配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聚集更多资源,开展更多项目,争取在2020年完成目标。
“第一位还是效果,当然我们25万的目标呢,客观上来讲,你要去感召政府和企业,让他们再帮我们一点。”
3月18日,专事扶贫的公益机构海惠小母牛收获了开年的第一笔捐赠—来自汇丰银行的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50万元),用于在广东省恩平市开展贫困农村生态农业扶贫项目。
恩平市共有27条贫困村,和其他典型的中国贫困乡村一样,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技术相对落后,农业低产低效。小母牛计划在六年时间里,帮助当地2400户贫困农户实现稳定脱贫。
“900多万,平摊到2400户,实际上每一户就两三千块钱,是远远不够的。”海惠小母牛国家中心主任陈太勇介绍,这个项目首批会帮助800户农户养羊、养牛、养猪,然后通过“传递”,再帮助1600户,最终要达到2400户。
在此之前,恩平已在扶贫工程上投入上百亿元,当地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在扶贫的收尾阶段,当地政府联合小母牛介入,正是看中了它的扶贫模式。
海惠小母牛是国际小母牛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国际小母牛是专注扶贫的非营利机构,已有71年历史。陈太勇所说的“传递”,即其特有的“礼品传递”—初期选择一部分农户帮扶,一定时期后,农户将资金或技术传递给下一批需要帮助的家庭,从而实现慈善的“可持续性”。
自1985年国际小母牛组织将158只高级奶山羊和200只美国优质种兔运抵四川雅安、简阳和大邑,正式开始其中国项目的运作始,经过31年的发展沉淀,小母牛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52个县开展项目,获得帮扶的11万户农户,95%实现了稳定脱贫,赢得了受助老百姓广泛的口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着2020年消除贫困、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从政府到民间,一股扶贫的旋风急吹。值此扶贫攻坚期,“一直以来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的小母牛”,被推到一个风口上。
常有公益界同行对陈太勇说:“真羡慕你们,这三十多年能得到政府的信任,国际上能有一些资源,尤其在当地,老百姓那边,还能充分调动他们。”
政府信任
小母牛的扶贫项目遍及四川、西藏、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贫困地区,恩平贫困农村生态农业项目是它第一个在东南部发达地区设立的项目点。广东省整体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政府将小母牛引入,“对像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怎样做扶贫,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陈太勇说。
以政府的农村发展和扶贫大政方针为指南,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公益组织坦诚合作,与时俱进,发展和完善项目模式,是小母牛一直坚持的做法。陈太勇说:“尊重和理解政府,是争取政府理解小母牛的前提。”
在这一前提下,小母牛在基层社区的扶贫工作得到认可。2006年2月,六家NGO通过竞标胜出,成为我国政府扶贫资源首次向NGO开放的试点机构,其中,小母牛以92.5的高分获得第一名。
对于中国的扶贫事业来说,政府是最大的责任者。国际组织在国内的发展一直有所拘束,而小母牛赢得政府的信任,为其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其得以整合潜在资源,在中国六个区域的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效力、高效率地管理项目。
小母牛中国项目带给伙伴的不仅仅是资源和技术,更是一个以小母牛“十二条基石”价值为基础的实现社区综合发展的途径。从物质资助到价值观培养,这是一种方式上的更新,更是一种理念上的进步。
为了将小母牛的扶贫模式更广泛地拓展于全国的扶贫事业中,2015年6月9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小母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国内国际扶贫的学术研究、经验交流以及建立扶贫示点项目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提升中国的减贫能力。
此番战略合作将政府和小母牛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表示:“小母牛具有专业的扶贫理念、良好的项目模式,以及丰富的社区综合经验。这次合作不仅是合作机制上的创新,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三位一体各自价值的实现。”
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与资金匹配,“小母牛现在受到的重视是空前的。”陈太勇说,“这是国际小母牛进入中国以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将展现一个公益组织精准扶贫的独特作用。”
培育国内资源
将扶贫理念模式落到社区实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小母牛的项目涉及传递,项目工作具体繁杂,一般一个项目点的成熟周期为5年。为保证项目资金顺利到位,在一个项目点确定之时,即意味着资金要提前5年全部到位,这对资金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小母牛在进入中国的前二十年,由于无法在国内获得公募资格,资金全部由国际基金会或者国际小母牛总部供给。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局面,从1998年开始,陈太勇多次往返香港,寻求支持。2001年,国际小母牛香港分会成立,主要捐赠者为伏明霞和梁锦松夫妇,捐款全部用来支持大陆小母牛的项目。在小母牛每年的扶贫经费中,来自香港的资金比例一度超过65%。
随着在国内的发展向好,小母牛所受到的关注和获得的资源,将越来越多。“三十年了,国际上要给断奶,香港本身的资源也有限,再加上香港的一些事件,境外资源必然下降。”陈太勇介绍说,相比之下,国内的资源有很大的潜力。以往小母牛的企业捐赠来自汇丰银行、工商银行、中诚信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现在,小母牛也吸引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关注,“但是这个潜力的培育需要一段时间,小母牛整个机构也在转型,需要协调同步。”
为适应整个扶贫的步调,小母牛2013年制定了十年计划—2014年至2023年,十年内筹资20.29亿元。为此,小母牛将大力拓展国内筹资,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筹款平台、拓宽筹资渠道,增加企业、基金会和公众的筹款,将国内的筹资比例由20%提升到60%以上。对应的香港资源占未来项目总投入的比例,将由现在的65%逐渐降到40%左右。 开发新价值链
随着中国扶贫不断取得成效,以及中国政府农村发展方针政策的更新,小母牛根据贫困村镇的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反馈,不断发展和完善项目模式。
小母牛一直以来以社区为扶贫单位,农户组成互助组,并建立合作社,每个成员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带动贫困家庭在社区脱贫工作上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赠人牛奶,不如助人养牛”的造血模式,为社区带来持续的改变,并不断提升扶贫的价值。
尽管小母牛项目的贫困农户脱贫率能达到95%,但这些农户普遍身处交通不便、甚至没有一条完好道路的偏远山区,闭塞的环境使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来进一步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没有良好的渠道进行销售。因此,小母牛逐渐加强了知识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探讨、试验和推广“助贫创福价值链”模式,涵盖了从投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到消费的整条价值链,帮助每个家庭更好地计划生产和销售。
在安徽休宁县板桥乡,农户们通过小母牛的多项培训,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组建了合作社,注册了“一线泉”泉水鱼商标,并为泉水鱼建立数据库和二维码防伪体系。中央电视台七套、十套、杭州电视台、黄山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对休宁的“泉水鱼”进行了报道,泉水鱼的价格由最初的30元/斤升至120元/斤。2014年,泉水鱼销量近4000公斤,产值达42万余元。
市场价值链的开发,远远超出了帮助贫困农户脱贫的标准,甚至达到了致富。陈太勇说:“我们现在提出,不光是要实现(人均收入)超过2300,同时还要在项目中看到更深远的开发价值,帮助农户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着整个社会对保护环境的逐渐重视,小母牛在项目中融入了生态养殖和环境保护。在河北围场御道口项目中,农作物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小母牛教育、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生态修护活动,为沙化草场围栏育草两万多亩,植树造林九千多亩。
2015年10月12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新闻媒体发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提名)奖,小母牛作为唯一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出现在名单中。
25万户:艰巨的任务
配合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的目标,小母牛计划在2020年前帮扶25万户农户脱贫。
中央提出,要通过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在扶贫对象、项目设计、措施到位等方面精准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小母牛项目在贫困家庭支持、养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措施方面,都非常精准。通过合作社建设,小母牛将社区精英和贫困家庭动员起来,合作发展地方产业,实现了点面结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价值链开发,社区村民提高了生产效益,并分享了产前产后的利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家庭增收空间和社区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小母牛直接帮扶11万户贫困农户脱贫;但是,要在接下来的5年内帮扶25万户农户,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严格来讲,只要按照我们的模式(去做)是没什么难度的,但是,从政府到企业,找我们合作的单位多,在资金资源这块,还需要更多的支持。”陈太勇对三十多年来小母牛在扶贫模式上的探索充满信心,但2020年消除贫困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力支持。
“这么多资源到你这儿了,你能接得住么?”国际小母牛中企关系委员会负责人钏文祥对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心存疑虑,人才是问题所在。
由于一直坚持小而精的项目模式,目前,在全国六个区域小母牛的办事处中,每个办事处只有两三名项目官员,每位项目官员大概要照顾五百个家庭。这些项目官员基本上一个月有25天在农村,项目实践经验丰富,陈太勇说:“这些人是小母牛这么多年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一旦项目点开始爆发式增加,这些人手是远远不够的。陈太勇介绍,国际组织有自己的一个系统,会按照套路手把手地教。一旦有新的项目落地,会立刻着手招聘项目官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再通过现场老员工带新员工,很快就可以上手。
小母牛也会专门组织对政府官员的培训,使其了解小母牛的扶贫理念和模式。在项目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官员与当地政府官员协调跟进,用小母牛的方法对政府官员“手把手地教”,等项目成熟后,小母牛的人员会退出。陈太勇说:“我们希望的是,将来项目结束我们走了,这些人仍然可以真正发挥作用,继续做,甚至带动周边村镇、县城做。”
三十多年来,得到小母牛直接培训帮助的农户有11.8万户,而通过小母牛间接受益的,有60多万户,“这就是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在传。”这是小母牛真正想给社区带来的影响。
“随着机构的知名度提高,根基更重要,更不能拔苗助长,只去追求一个绝对的数字。”陈太勇说,小母牛会配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聚集更多资源,开展更多项目,争取在2020年完成目标。
“第一位还是效果,当然我们25万的目标呢,客观上来讲,你要去感召政府和企业,让他们再帮我们一点。”